古人講孝心無完人的好句子合集200條
關于孝心的古文名句摘抄
【第1句】: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第2句】: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第3句】: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第4句】: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
【第5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注釋: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第6句】: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注釋: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么區別呢?
【第7句】: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注釋: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第8句】: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注釋: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
【第9句】: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出自《孝經》。
注釋:孝是天經地義的。
【第10句】: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注釋: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第11句】: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注釋: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第12句】: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第13句】: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第14句】: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出自《名賢集》。
注釋: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
臣。
【第15句】: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語弟子行》。
注釋: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第16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注釋: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第17句】:首孝弟,次謹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注釋: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第18句】: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出自《三國志魏書》。
注釋: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第19句】: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注釋: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第20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第21句】: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注釋: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第22句】: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第23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出自(明)《增廣賢文》。
注釋: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第24句】: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出自(清)《增廣賢文》
注釋: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
【第25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注釋: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26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出自(明)《增廣賢文》。
注釋: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27句】: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出自《動報親恩篇》。
注釋: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第28句】: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注釋: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第29句】: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注釋: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
【第30句】: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注釋: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
【第31句】: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注釋: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
【第32句】: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學》
注釋: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關于孝心的作文
導語:孝心,不分大小,不分遠近,下面是關于孝心的作文,歡迎參考:
【篇一:孝心】
古人云: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所以,只有心中有孝心,才能感悟到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之心、心中有孝心——不一定非是那種驚天動地的,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心——題記
有一天,我們的語文老師叫我們寫一篇跟孝心有關的作文,我便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艱辛的工作,打掃衛生,煮飯等,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卻幫不上什么忙,而且有時候還會添亂什么的。自從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父母大多數時間都在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愛護中,同時我的內心里也慢慢地學會了關心,孝心的孩子,但是我自己認為我不足的地方是雖然我是有心,但是卻會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做到或是不但沒做到還反而添亂幫倒忙。
我記得有一次父母去外面辦事情很晚都沒回來,我就自作主張的做飯,那是我第一次的為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雖然效果不是很好,熱的菜都咸的咸淡的淡,煮的飯還是夾生的,吃起來挺讓人別扭的,但是父母卻仍然做出一副很滿意的樣子,我深深地知道父母是故意的,不過我還是很開心,感覺蠻有成就感的,而且父母還夸我懂事了許多。聽的我內心暖洋洋的仿佛有一股暖流流過。
“孝”讓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情的溫暖與孝心的成就,我突然覺得奉獻是偉大的,同時是我也理解了“孝”的含義——其實是人發自內心的感覺——關愛!
讓“孝”串聯著大家的內心生活,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光明的“孝”——孝心!
【篇二:孝心】
當我們在幾十年前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們的的一聲啼哭,催開了爸爸媽媽的笑臉,從此寒來暑往,爸爸媽媽用他們無微不至的愛,澆灌著我們生命的花朵。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你的一點幫助,一句提醒,都會在他們心中引起巨大的波瀾,他們的多少煩惱和痛楚,都會在你一點一滴的關懷中煙消云散!
《說文》里有一句話:孝,善事父母者。其實,去孝敬爸爸媽媽并不一定非要是那種驚天動地的事,其實,往往去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更會使他們感動,比如:媽媽下班了倒一杯水給她,是感動;下雨天,提醒爸爸要帶傘,是感動;媽媽看書累了,為她削個蘋果,是感動……孝心是什么?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孝心究竟是什么。因為孝心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爸爸媽媽使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他們關心著我們的身體,關注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期盼著我們的成長和與進步。他們也是我們最信任的朋友,告訴我們人生的經驗和感受,攙扶著我們走上漫漫人生路。可是,你讀懂過媽媽注視你的眼神嗎?你留意過爸爸那期盼的表情嗎?你可知道,這是他們的一切!
千萬不要忘記爸爸媽媽正在等待著你的關懷,用你的孝心撫慰爸爸媽媽的痛楚,用稚嫩的雙肩為父母撐起一片晴天!
【篇三:孝心】
記得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后,蟬兒在樹上不停地聒噪,比賽似的叫著:“知了?知了?”抬頭望望天空,天空瓦藍得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藍寶石上幾朵白云悠悠地飄著,不時飛過來幾只小鳥。可是,唯一遺憾地是:我的媽媽在醫院的病床上躺著。我走進醫院里,看著媽媽疲憊的樣子,我流下了眼淚。因為媽媽為我做得實在太多太多,說也說不完。我連忙走到媽媽面前,為她到水,為她揉著她那滿是針孔的手,為她……那時,媽媽只對我說了一句話:“女兒,你長大了!”
在學校里,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賦予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老師猶如媽媽,這樣地關愛我們,關心我們……我明白,老師對我們做出地也實在太多太多,我真想為老師送上一枝玫瑰,告訴她我長大了;我真想為老師倒上一杯水,告訴她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調皮;我真想……
在生活中,我愿做一個好公民,做一些好玩的事,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嘴角洋溢著那開心的微笑,讓他們能夠笑口常開。汽車上,我愿做一個好同志,給那些爺爺奶奶,大肚子媽媽讓座。在街上,我愿做一個環保者,把垃圾扔進垃圾箱,保護環境……
我明白:母親、老師,他們的愛都是無私的,是深切的,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回報父母,回報老師!
【篇四:孝心】
這個星期,有一位老師來到我們學校,給我們講了許多關于“孝”的感人的故事,教會了我們該怎樣去孝敬父母。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影響特別深刻:
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讀書人,有一天一個朋友送了周豫最喜歡吃的鱔魚來,碰巧這一天他閑來無事,便想嘗嘗自身久未展露的技巧,好好地煮一鍋清燉鱔魚湯來嘗嘗。
當魚湯煮沸之后,周豫將鍋蓋掀起,卻發通達一個奇異的征象:鍋中有一條鱔魚的整個腹部竟然向上拱起,暴露水面,只留頭部連接巴在湯水之中。周豫看到這種情況,感觸非常好奇,頓時將這條形狀奇異的鱔魚撈出,在剖開它的腹部之后,周豫驚疑地發明,魚腹中竟有滿滿的魚卵,數量之多,難以謀略。原來這條母鱔魚為了掩護肚子里的浩繁魚卵,不知費了多少力量,掙扎著讓自身的腹部避開滾燙的熱水,不停到自身去世了,整個身材仍保持著拱起的姿勢,而沒有倒下去。
周豫看到這一幕,木然呆立很久,淚水不禁潸然而下,他想:一條鱔魚仍通達舍命護子,自身為萬物之靈,對母親卻沒有盡好應有的孝道。周豫在嘆氣之余,發誓一生不再吃鱔魚,以后之后,并越發地孝敬自身的母親。
我被這個故事深深感動,一條不起眼的鱔魚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費勁了力氣保持著這種姿勢,就像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背后默默地撐起一片藍天。我們要知恩圖報,長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報答自己的父母!
【篇五:孝心】
花朵的嬌艷是為了回報雨露的滋潤,大樹的茂盛是為了回報陽光的撫育,小草的挺拔是為了回報風雨的吹打。面對父母的無私付出、諄諄教誨、關愛呵護,我們是否想到了‘回報’二字呢?
或許你覺得‘盡孝’二字離我們太遠,因為我們還沒有能力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你錯了。你的一句問候的話語、一份廉價的禮物、一份優異的成績、一個甜美的微笑在父母眼里都是無價的回報。
至今都還記得那首打動多少人心的《常回家看看》,我愛這首歌,發自內心的愛它。樸素的歌詞里流露出的是一份真摯的親情,不可褻瀆的大愛。忙碌的生活因它而充實,平凡的人生因它而精彩。‘常回家看看’,多么不起眼的一句話,卻包含了千言萬語,唱出了億萬華夏兒女的心聲。
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捐腎救母的故事至今還在耳邊縈繞。那個善良懂事的他用美麗的謊言瞞過了母親,背地里給母親捐了腎。那個充滿孝心的他用自己的身體使母親的生命得以延續,給了母愛最好的詮釋。那個普通不凡的他無愧地站在2004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臺上,給了天下母親以慰藉與安慰。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或許等到你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天,等待你的只是一坯黃土、一堆雜草,和悔恨的淚水、遺憾的嘆息。時間不會因誰而止步,懂得珍惜現有的東西,才不會追悔莫及,留下遺憾。
或許你并不知道你一句溫暖的慰問是父母最大的安慰,你并不知道你一份優異的成績是父母畢生的驕傲。但現在你必須知道了,趁父母還健在的光陰。每個父母都會因孩子的長大懂事而感到欣慰,因孩子的成就成功感到自豪。因孩子的孝心感到無枉此生。子女們,趕快抓緊時間行孝吧!
孝心無價,選擇孝心,我不后悔!
【篇六:孝心】
《讀書做人》這本書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我擠出課余時間讀完了它。這本書里有許多精彩的小故事。其中《心里的父母》一文深深地打動了我。
《心里的父母》主要講的是三年級的小學生王小明的故事。王小明的家很窮,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壓在了父親的肩上,父親白天在鐵路當雇員,晚上還要替別人抄稿子,王小明提出幫父親抄,父親怕耽誤他的功課,堅決不同意。他就趁晚上父親睡熟的時候偷偷起來抄,因此耽誤了自己的功課,父親不知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責罵了他。他默不作聲忍受著責罵,繼續偷偷幫父親抄稿子,直到一天,父親發現了真相,非常懊悔,從此更加疼愛自己的兒子。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生活在條件好的家庭,父母那么愛我,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幫父母做什么。
有這么一件事,每次想起來我都十分后悔。去年的一個星期日,父母帶我去煙臺玩,我要求吃肯德基,父母欣然同意,給我買了一份兒童套餐,他們卻什么也沒舍得買,而在一旁高興地看著我吃。我只顧自己大吃大喝起來,全然不顧身邊的父母。其實當時他們
也一定很餓很渴。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呀!我真不應該這么自私地只顧自己吃。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小就應該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父母排擾解難。用我們的奪孝心來報答父母的愛心。
【篇七:孝心】
很小的時候,我就是在“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吟誦中睡著的。
上小學了,從《天仙配》的電視劇里,我看到了董永賣身葬父的感人之舉,“孝恩”因之得名。
步入初中,學習了李密的《陳情表》,王祥臥冰求鯉,岳飛事親,無一不令人動容。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為我們做了表率;孝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我們應繼承和發揚,但我一直未真正明白,直到父親為我詮釋了這個字的含義。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那輪驕陽掛在空中,向大地散播熱量和光明,連蟬都熱得沒有力氣去聒叫了,繁茂的大樹下也無人乘涼,大家躲在房中,不敢邁出一步。
父親從不下廚,可是那段昏暗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去廚房,與鍋、碗、瓢、盆打交道,黑米粥、排骨湯、清蒸魚,每一樣令我垂涎。他只留給我一小部分,剩下的便裝在保溫筒里帶走。我知道,是給爺爺送去的。爺爺不是父親的親爸爸,是繼父。爺爺病得不省人事的時候,口里喃喃地叫著爸爸的乳名,于是,除了吃飯時間,他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前。
每次去醫院探病,父親都在床前忙碌著,用棉簽蘸水涂抹爺爺的嘴唇保持濕潤,清理大小便,整理爺爺衣服,每次都是這樣。我不由得敬佩起父親來。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爺爺在父親的照顧下漸漸好轉。出院的那天,爸爸扶著爺爺走進家門時,我看到爺爺眼角邊的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次想起,都會好奇地問爸爸:“為什么你執意一人照顧爺爺呢?”父親只是笑了笑,淡淡地道:“他需要我,我年輕時不懂事,傷害了他老人家,現在要盡孝報恩哪!”我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問道:“現在晚嗎?”他目光投向遠方,依舊平淡的語氣,說:“晚了,但是正因為如此,才要在現在更好地盡孝啊。你只要明白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到那時,才悔之晚矣。”
我還小,不懂這些話的含義。
漸漸長大了,我才逐漸明白,親人給予了我們太多,我們還也還不盡,報也報不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說得就是這個道理。我要將孝心傳承下去,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孝心需要傳承,我端起一杯茶,走到父親面前,輕輕道了句:“您辛苦了!”
【篇八:孝心】
今天下午放學的時候,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道新奇的作業回家做一件表達孝心的事,并把它寫下來。
在回家的一路上,我不停的在腦子里反復琢磨著該怎樣把這件事描述得更加深動,材料更加豐富呢?絲毫沒有想到這件事所要表達的是“孝心”二字。
正當我想得津津有味,準備一回到家就把自己所想的都給一字不漏地寫下來時,猛然抬頭,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站在自家的門口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正在費勁地打掃院子,我想,母親一定是從早上一直忙活到現在還未停歇的吧,要不她的額頭上怎會有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汗珠滑落下來呢?一想到這,我的心便不覺的縮緊,腦子一片空白,唯一想著的就是我必須去幫母親。我大步朝母親走去,拿過母親的掃帚。“媽,讓我來吧!”我輕聲說道。母親看著我,沒說一句話,但我卻知道,母親還是不放心,這也難怪,因為平時的我從不主動要求做家務的,即使被叫去做家務,也總有眾多的理由推辭。“放心吧,媽,我可以的,就讓我來吧。您太累了,需要休息。”母親似乎看出了我眼里的堅定,緩緩地朝里屋走去,走之前還不忘回頭看看我。等母親走進屋子后,我便開始了我的清除工作,這差事可不好干,院子里風兒又大,我剛掃好就又被淘氣的風兒給吹散了。
但是我只要一想起母親彎著腰辛苦地干活時,我全身便充滿了力量。好不容易掃好了,太陽已經下山回家去了,我走進里屋,看見母親正在做飯,我本想去幫忙,然而母親卻說:“不用了,你今天已經做得很好了,今晚這頓飯是媽特地為你做的`,你讓媽自己做好嗎?”我輕輕的點了點頭,轉身坐在餐桌旁,望著母親忙碌的身影,我突然發覺母親老了,她的頭上早已長滿白發,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她的臉龐。然而她頭上的白發與臉龐的皺紋,又何嘗不是為了我這個不聽話的女兒而生的呢?
傍晚,吃過晚飯后,我獨自呆在自己的小房間里,用筆把這件事寫了下來,并給它取了個名字,就叫做“孝心”,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夠永遠記住今天,記住“孝心”真正的含義。
【篇九:孝心】
世上有許多孝心的“花朵”,他們陽光向上、奮發有為。他們的生活雖然困頓,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是非常的富有,這些經歷將銘記在他們內心深處,開出鮮艷的道德之花。
吳林香只有13歲,卻勇敢地扛起鋤頭撐起全家。她六歲時,她的父母離婚,外公右手殘疾,從此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幫忙;后來外婆全身癱瘓。母親也緊接著查出肺癌晚期,吃藥、打針都得人伺候。為帶著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前行,也為賺錢給三位親人治病,一年前繼父外出打工。從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家人的重擔。
她的故事使我感動,眼淚一次次不自覺地留下。他們所經歷的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么,唯一讓他們牽掛的是親人,匆匆的腳步在努力地延長幸福的時光,走出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孝心事跡。
相比之下,好多的孩子生在陽光下,心中卻一片陰暗。他們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珍惜,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只知道抱怨、不懂得感恩!他們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卻不能發奮圖強。他們只知道榮華、不懂得恥辱;只知道炫耀、不懂得淡定;只知道攀比、不懂得努力!
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說明,孝道很簡單,就是那種從內心深處迸發的最為樸素最為純真的親情,并由之主導的行為就是孝道,從有孝心到有孝行,自然的流露,不加任何的雕飾,這就是孝道。大到救人,小到一句問候都是孝道的內容。不僅對自己的家人,還能推及他人,這也是孝道。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弘揚孝道!
【篇十:孝心】
我聽過一個苦海求學的故事。那個孩子家庭十分貧困,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是他大學畢業后還要堅持讀研究生,他母親只好去買血,供他讀完研究生……我覺得他是一個自私的學子,但他母親卻是十分偉大的,為了兒子,不惜一切。
我覺得,這位游子忘了,忘了許多:他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界上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就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或許,他等到父母親永遠離他而去的時候,他也許才會發覺,自己今生還沒報恩父母,但是那時已經晚了,以后伴隨他的只有永遠無法償還的心情。
有些事,在我們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時候才后悔當時沒有好好珍惜;有些事,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得,懂得時就永不年輕了。所以有些事一定要早些完成。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繩,一旦斷裂,就沒修補的余地了。
為父母盡一份孝心。無論是一處豪宅,無論是一片磚瓦,無論是一封信,無論是山珍海味,無論是家常便飯,無論是潔凈皮鞋,無論是萬計金錢,無論是……雖然等值不一,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一樣。
但是天下兒女一定要抓緊,不要失去才后悔莫急。
關于勵志古文名言名句有哪些
【第1句】: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第2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第3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第4句】: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第5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6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第7句】: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漢書
【第8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
【第9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第10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第11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第12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第13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第14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第15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第16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17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第18句】: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第19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第20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第21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第22句】: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第23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第24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第25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第26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第27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第28句】: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第29句】: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第30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第31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第32句】: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第33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第34句】: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第35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
關于孝心的作文400字
順於道,順天之經;循於倫,循地之義。小編收集了孝心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孝心
今天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里面的梁榮讓我深受感動。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
梁榮家里環境也不是很好。他的媽媽半身癱瘓,無法動彈,父親去外地打工。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來打理。他在家很照顧母親,天天給媽媽按摩。一邊按摩還一邊講幼兒園的故事,讓媽媽高興。她還與媽媽搶著吃掉在地上的土豆,她說:“因為我不想讓媽媽吃到泥。”
媽媽身患疾病還是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女兒,每天接送孩子。要接送孩子需要穿過一條馬路,這好像是女兒與母親之間的界限,但是梁榮的心永遠與媽媽在一起。送孩子的時候,我看著那個,攙扶著母親慢慢走動的身影,我的眼睛濕潤了。
當我們乳臭未干、無憂無慮背著書包上學的時候,她們有可能還在辛苦勞動。他們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這個家,他們是家里的頂梁柱。
孝心不分貧富貴賤,雖然他們的家庭環境都不是很好,但是笨鳥先飛,他們在家里已經學會照顧家人了。而我們還是個不知道回報的孩子。
每當我們過生日的時候,父母總不忘買來蛋糕。總會像發生了很大的事情值得慶祝。當父母過生日的時候,也許我們還不知道父母的生日,連一句祝福語都沒有。
百善孝為先啊!我們不能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向梁榮去學習,愛自己的父母。
第二篇:孝心
同學們,你們知道“羊跪乳,鴉反哺”是什么意思嗎?它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里很不是滋味。因為在我七歲時,父母相繼離世。我是跟著姐姐長大的。我總想著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回報姐姐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
一個寒冷的夜晚,姐姐下班回來,她換鞋時,我看到了姐姐腳上的裂口,看著她用藥水擦傷口時,疼得直皺眉頭。我的心也隨之顫抖,姐姐拼命地掙錢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連好襪子都舍不得買。我決定在姐姐過生日的時候,送給她一雙漂亮的毛絨襪,讓她過一個暖暖和和的冬天。
我決定把零花錢積攢下來。冬天同學們搶著去買熱乎乎、香噴噴的烤香腸,我的嘴邊溜出了口水,我是多么想吃啊!可眼前浮現出姐姐腳上的裂口,我心為之一震,為了姐姐我寧可不吃。
又有一次,姐姐在加班,說八點才回來,可現在七點了,我的肚子餓地咕咕叫,我想著去買包方便面,剛一出去,眼前又浮現出姐姐腳上的裂口,為了姐姐我自己動手做飯吧!
兩個多星期過去了,姐姐的生日到了,我終于攢夠了錢。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商店為姐姐精心挑選了一雙漂亮的毛絨襪。上面編織了兩只小兔子—小兔子在吃著草,兔媽媽在一旁呵護著,我不正是那只被姐姐呵護著的小兔子嗎!
姐姐,您為弟弟付出了母愛,弟弟向您獻上一片孝心。姐姐,您一定要收下!
第三篇:孝心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講了很多孝心故事,我們很感動,最感動我的是女孩王芹秀。
王芹秀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她和弟弟要照顧生病的媽媽,幼小的她每天要背五六十斤重的柴,還要背很重的水。王芹秀帶弟弟才很多干活,賣了干活的錢要給媽媽買藥看病。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她的媽媽病逝了。她和弟弟成了孤兒。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我想到了自己有父母的關愛,有吃的用的玩的,不用自己去掙錢,爸爸媽媽只要求我認真學習,可我還是很貪玩,惹他們生氣。我要學習王芹秀的孝心,以后認真學習,讓爸爸媽媽高興,做個有孝心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