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虎溪”的詩句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虎溪”的詩句120句,包括“虎溪”開頭的詩句31句;“虎溪”結尾的詩句21句;“虎溪”在中間的詩句68句。其中五言詩句57句,包括虎溪開頭的9句,虎溪結尾的9句,虎溪在中間的39句;七言詩句63句,其中虎溪開頭的22句,虎溪結尾的12句,虎溪在中間的29句。
帶“虎溪”的五言詩句
帶“虎溪”的五言詩句57句,其中“虎溪”開頭的五言詩句9句,“虎溪”結尾的五言詩句9句,“虎溪”在中間的五言詩句39句。
“虎溪”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虎溪有嚴禁,詎敢待此翁。——出自黎廷瑞《虎溪三笑圖》
【第2句】:虎溪蓮社客,應笑此飄蓬。——出自唐·李中《宿山店書懷寄東林令圖上人》
【第3句】:草堂醉老子,虎溪大開士。——出自張耒《出山》
【第4句】: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出自唐·孟浩然《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
【第5句】:虎溪分未得,款吃趙州茶。——出自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第6句】:鳳駕憶王子,虎溪懷遠公。——出自唐·李白《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幼成令問》
【第7句】:虎溪豈限我,足創方趑趄。——出自李呂《送高丞別》
【第8句】:虎溪醉來往,同是廬山陰。——出自洪咨夔《大孤山》
【第9句】: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出自宋·蘇軾《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虎溪”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白法歸龍樹,清談落虎溪。——出自晁說之《憶天臺東掖然老》
【第2句】:高殿拂云霓,登臨想虎溪。——出自唐·楊夔《題甘露寺》
【第3句】:還憶東林否,行苔傍虎溪。——出自唐·齊己《殘春連雨中偶作懷故人》
【第4句】: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出自唐·李白《別東林寺僧》
【第5句】: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出自唐·李端《同苗發慈恩寺避暑》
【第6句】:江路經廬阜,松門入虎溪。——出自唐·孟浩然《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寺,以詩寄之》
【第7句】:慎勿過虎溪,曉霜侵杖屨。——出自宋·陳與義《留別天寧永慶乾明金鑾四老》
【第8句】:悟公癡鈍禪,迎客忽虎溪。——出自宋·敖陶孫《子客昆山得薦嚴薦嚴長老時道人散朗開遠不》
【第9句】:晚與門人別,依依出虎溪。——出自唐·皇甫曾《題贈吳門邕上人》
“虎溪”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昔年三笑地,目斷虎溪橋。——出自胡仲弓《次同叔見寄二首》
【第2句】:舍下虎溪徑,煙霞入暝開。——出自唐·錢起《山齋獨坐,喜玄上人夕至》
【第3句】:南中多古跡,應訪虎溪泉。——出自唐·雍陶《送契玄上人南游》
【第4句】:愿結虎溪社,休休老此身。——出自范仲淹《送真元二上人歸吳中》
【第5句】:客從龍闕至,僧自虎溪尋。——出自唐·常袞《題金吾郭將軍石洑茅堂》
【第6句】:徘徊二林月,猶照虎溪泉。——出自陳舜俞《題東林寺》
【第7句】:昔事廬山遠,精舍虎溪東。——出自唐·劉禹錫《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
【第8句】:迎門虎溪屐,布地牛頭花。——出自楊億《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韻六十四句》
【第9句】:寂寂霜林鐘,茫茫虎溪渡。——出自蒲壽宬《題瀑布圖后》
【第10句】:游吳累夏講,還與虎溪同。——出自唐·張蠙《贈可倫上人》
【第11句】:人尋鶴洲返,月逐虎溪回。——出自唐·蘇味道《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
【第12句】:終期踏松影,攜手虎溪橋。——出自唐·齊己《寄峴山愿公三首》
【第13句】: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出自唐·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
【第14句】:恐公真簡出,不過虎溪橋。——出自王炎《銛老許相過不至炎約堯章訪方又以事奪銛寄二詩次其韻》
【第15句】:他日虎溪約,同時鳳闕心。——出自強至《酬齊上人》
【第16句】:超然虎溪夕,雙樹下虛嵐。——出自唐·沈佺期《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
【第17句】:定僧仙嶠起,逋客虎溪逢。——出自唐·無可《寄題廬山二林寺》
【第18句】: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出自唐·司空曙《早春游慈恩南池》
【第19句】:幽人領此妙,況寄虎溪曲。——出自董嗣杲《廬山折桂一枝》
【第20句】:沖飆吹客襟,飄拂虎溪渡。——出自羅與之《虎溪》
【第21句】:試問虎溪上,多情如此深。——出自陳著《次韻弟觀留慈云》
【第22句】:尋師擬學空,空住虎溪東。——出自唐·唐求《夜上隱居寺》
【第23句】:清談虎溪遠,癡坐鹿門龐。——出自張元干《真歇老人退居東庵予過雪峰特訪之為留再宿仍賦兩詩》
【第24句】:擬辦酒椀招,更出虎溪送。——出自釋善珍《和徐國錄韻》
【第25句】:泉歸虎溪靜,云度雁天輕。——出自明·董其昌《東林寺夜宿》
【第26句】:何時定休講,歸漱虎溪流。——出自唐·齊己《匡山寓居棲公》
【第27句】:近來空寄夢,時到虎溪頭。——出自唐·齊己《憶別匡山寄彭澤乾晝上人》
【第28句】: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出自洪咨夔《丙戌天基節自至道宮趨寶福院寒甚》
【第29句】:平生愛山水,下馬虎溪時。——出自唐·黃滔《游東林寺》
【第30句】:嘗聞虎溪上,醉令或來同。——出自梅堯臣《送曇穎上人往廬山》
【第31句】:空悲虎溪月,不見雁門僧。——出自唐·靈澈《遠公墓》
【第32句】:唯應蕊宮子,時到虎溪傍。——出自唐·貫休《寄令狐郎中》
【第33句】:更須煩惠遠,小立虎溪邊。——出自曾惇《龍溪新亭》
【第34句】:月好虎溪路,煙深栗里源。——出自唐·李咸用《廬山》
【第35句】:終期息塵慮,接話虎溪邊。——出自唐·孟貫《寄暹上人》
【第36句】:更尋同社侶,應得虎溪邊。——出自唐·崔涂《送僧歸江東》
【第37句】:深院虎溪竹,遠公身自栽。——出自唐·元稹《山竹枝》
【第38句】:松聲虎溪寺,塔影雁門師。——出自唐·齊己《憶在匡廬日》
【第39句】:云橫山閣迥,雨過虎溪深。——出自張耒《題廬阜官廳壁》
帶“虎溪”的七言詩句
帶“虎溪”的七言詩句63句,其中“虎溪”開頭的七言詩句22句,“虎溪”結尾的七言詩句12句,“虎溪”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9句。
“虎溪”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預想松軒夜禪處,虎溪圓月照空山。——出自唐·李中《送圓上人歸廬山》
【第2句】:鹿門有月樹下行,虎溪無風舟上宿。——出自宋·蘇軾《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此詩為黃庭堅作》
【第3句】:雁塔影分疏檜月,虎溪聲合幾峰泉。——出自唐·齊己《寄懷東林寺匡白監寺》
【第4句】:虎溪香社廳難入,玉井長梯未許游。——出自胡寅《酬諸同官見和三首》
【第5句】:晉代衣冠誰復在,虎溪長有白蓮風。——出自楊時《東林道上閑步三首》
【第6句】:虎溪橋上龍潭寺,曾此相尋踏雪回。——出自唐·齊己《寄尋萍公》
【第7句】:虎溪閑月引相過,帶雪松枝掛薜蘿。——出自唐·靈一《題僧院》
【第8句】:安得心源涼似水,虎溪遙羨老僧禪。——出自李至《依韻奉和來篇》
【第9句】:虎溪舊社知重約,陶令如今已息機。——出自楊時《含云晚歸寄真師》
【第10句】:虎溪社共何人繼,佛翕燈從幾代傳。——出自章得象《題東掖山承天院》
【第11句】:廬阜煙霞誰是主,虎溪風月屬何人。——出自唐·孫咸《題九天使者廟》
【第12句】:鷲嶺并游勞夢寐,虎溪一笑尚參辰。——出自強至《觀仲靈久雨詩且道余與公濟吟從之意輒次韻奉和二首》
【第13句】:虎溪曉云靈隱雪,錢塘夜潮照湖月。——出自王禹偁《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
【第14句】:虎溪駐目曾游熟,采石維舟舊吏迎。——出自戚綸《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第15句】:十里松風一鞭穩,虎溪捉手亦奇哉。——出自曹勛《和錢處和大資四首》
【第16句】:虎溪何必與禪談,唯有東離菊味甘。——出自陸文圭《舟中追和遜卿早春即事十首》
【第17句】:虎溪冰瑩長空月,鳳嶺松吟后夜風。——出自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第18句】:雁門法師禪非禪,虎溪道士仙非仙。——出自方回《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第19句】:遠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廬阜久逢迎。——出自蘇轍《子瞻與長老擇師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間屢以絕句贈之又留書邀轍同作遂》
【第20句】:虎溪雖小深似海,截斷英雄富貴塵。——出自陳著《題思遠行業碑》
【第21句】:虎溪破戒君須解,已辦清詩與濁醪。——出自許月卿《入邑問炊中云招王希圣起龍三首》
【第22句】:晉遠風流八百年,虎溪無復社中賢。——出自范潔《鹿苑禪寺》
“虎溪”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雖承雨露居龍闕,終憶煙霞夢虎溪。——出自唐·李中《贈上都先業大師》
【第2句】:無復斯人過虎溪,溪上朝朝新虎蹄。——出自陳杰《題湯雋溪留遠法師蓮社圖》
【第3句】:抱琴載酒明朝去,相送無勞過虎溪。——出自李處權《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
【第4句】:十五年前會虎溪,白蓮齋后便來西。——出自唐·齊己《荊渚?謝臣納鑊莧住?
【第5句】:信知法海津梁別,認作東林是虎溪。——出自王洋《題龍溪橋》
【第6句】:道合何妨過虎溪,高山流水是相知。——出自蘇軾《寄崔閑》
【第7句】:我行昨出廬山西,藤竹蒼蒼陰虎溪。——出自清·姚鼐《望廬山》
【第8句】:又夢東林飲虎溪,嘆息清風人不悟。——出自秦觀《答朱廣微》
【第9句】:嵯峨白帝城東西,南有龍湫北虎溪。——出自唐·杜甫《寄從孫崇簡》
【第10句】:遠公陶陸成千古,誰復相從過虎溪。——出自陳著《代吳景年次韻凈慈寺主僧頴上人二首》
【第11句】:欲隨流水去幽棲,喜伴歸云入虎溪。——出自唐·李涉《和尚書舅見寄》
【第12句】:邀陶淵明把酒涴,過陸修靜送虎溪。——出自北宋·黃庭堅《戲效禪月作遠公詠》
“虎溪”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卻憶虎溪橋上過,夜涼臨砌尚徘徊。——出自曾鞏《閱武堂下新渠》
【第2句】:孺子未來圮水上,遠公已過虎溪頭。——出自曾豐《余以檄出陳機宜往西津候別余阻風不得前》
【第3句】:遠公一去兜率宮,唯有面前虎溪水。——出自唐·李群玉《題龍潭西齋》
【第4句】:知有虎溪歸夢切,寺門松折社僧亡。——出自唐·齊己《題梁賢巽公房》
【第5句】:更向沖衢見車馬,可能不過虎溪橋。——出自李新《題興化小閣》
【第6句】:已許虎溪云里臥,不爭龍尾道前行。——出自唐·白居易《重題》
【第7句】:春風宛轉虎溪傍,紫翼紅翹翻霽光。——出自唐·錢起《紫參歌》
【第8句】:香爐煙靄虎溪月,終棹鐵船尋惠休。——出自唐·羅隱《寄處默師》
【第9句】:卻憶前年別師處,馬嘶殘月虎溪頭。——出自唐·趙嘏《送僧歸廬山》
【第10句】:自喜他年接巾舄,滄浪地近虎溪頭。——出自唐·劉滄《與重幽上人話舊》
【第11句】:陶令遠公今豈是,共君闖過虎溪橋。——出自蔣 彝《廬山寺》
【第12句】:輟贈檉師歸老處,稱將吟倚虎溪邊。——出自魏野《檉師告歸廬岳贈之筇杖》
【第13句】:禪床久臥虎溪水,蘭若初開鳳城里。——出自唐·韓翃《題玉山觀禪師蘭若》
【第14句】:欲圖麟閣終形役,不過虎溪還事煩。——出自陳普《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第15句】:意行忽發虎溪笑,許作新圖寫幽勝。——出自樓鑰《催老融墨戲》
【第16句】:客塵長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出自范成大《東林寺》
【第17句】:廬阜虎溪天下景,未妨行部款禪扉。——出自周必大《送別邢懷正直閣赴江西提舉二首》
【第18句】:九疊云屏三笑路,何當偕訪虎溪翁。——出自方回《次韻謝余知郡和予識山會飲韻》
【第19句】:仿佛三生虎溪笑,偶然一見面如春。——出自方岳《次韻酬清修老》
【第20句】:云散虎溪蓮社友,獨依香火思何堪。——出自秦觀《送佛印》
【第21句】:二老相分龍井嶺,一時如過虎溪亭。——出自董嗣杲《風篁嶺》
【第22句】:陶潛今日無馀事,更過虎溪尋遠公。——出自鄭獬《自靈隱回謁孤山勤上人》
【第23句】:風月當佳可易捐,共須重立虎溪邊。——出自趙蕃《次韻審知十七夜》
【第24句】:安得遠公陪一笑,朗吟同過虎溪時。——出自胡仲弓《用韻答寶葉》
【第25句】:當年卜近虎溪侶,領略閑心笑相許。——出自曹勛《瑞巖仰老見和復酬前韻七首》
【第26句】:淺綠深紅映夕嵐,子規聲在虎溪南。——出自葛紹體《小憩梵安寺》
【第27句】:山僧別我月中去,不過虎溪君莫嗔。——出自李彌遜《石門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陳丞有詩次韻三首》
【第28句】:亦聞曾契虎溪界,暫往勿謂吾無緣。——出自汪炎昶《同儕堅挽同游用韻為謝然終不能從也》
【第29句】:背蹭西風行一轉,人驚不過虎溪橋。——出自釋紹曇《舜兄南山為僧后歸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