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心情不好句子集合90句
佛經讓人心靜的句子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心靜,人自然就能明白的真正想法。
【第1句】: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第2句】: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自觀自在,守本真心。
【第3句】: 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靜心是也。
【第4句】: 眾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第5句】: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第6句】: 眾生念念在虛妄之相上分別執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難知是假,任復念念不停,使虛妄相于心紛擾,故名曰妄念,言其虛妄之相隨念而起也。
【第7句】: 根身器界一切鏡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
【第8句】: 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無凈無無凈,即是畢竟凈。)
【第9句】: 與外不染色聲等,與內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為證;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名無證;得無證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名無無證。(無證無無證,是名畢竟證。)
【第10句】: 若起精進心,是妄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第11句】: 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第12句】: 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
【第13句】: 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第14句】: 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第15句】: 疾苦在身,宜善攝心,不為外境所搖,中心亦不起念。
【第16句】: 參須實參,見需實見,用須實用,證須實證,若纖毫不實即落虛也。
【第17句】: 臨終之際,若一毫凡圣情量未盡,纖毫思慮未忘便乃輕重五陰去也。
【第18句】: 忍苦捍勞,繁興大用,雖粗淺中皆為至實,惟貴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踐將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第19句】: 起見生心,分別執著便有情塵煩惱、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第20句】: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腳踏實地,坦蕩蕩,圓陀陀,孤*危峭,不立毫發知見。
【第21句】: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
【第22句】: 道貴無心,禪絕名理忘懷泯絕,乃可趣向回光內燭,脫體通透。
【第23句】: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
【第24句】: 不憶一切法,乃名禪定。
【第25句】: 一切眾生皆自空寂,真心無始,本來自性清凈。
【第26句】: 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第27句】: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
【第28句】: 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第29句】: 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云覆,如瓶內燈光,不能顯現。
【第30句】: 終日不見己過,便絕圣賢之路。終日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
【第31句】: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第32句】: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第33句】: 若悟真心本空,萬法自然消殞。
【第34句】: 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第35句】: 佛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第36句】: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殺人無血,其過甚惡。
【第37句】: 爾勿崇飲,狂藥非佳味,能使謹厚性,化作兇頑童。
【第38句】: 怒為萬障之根,忍為百福之首。
【第39句】: 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第40句】: 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
【第41句】: 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
【第42句】: 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第43句】: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第44句】: 從外入者不是家珍,從內發者,方謂真慧。
【第45句】: 真心應物,不生分別。
【第46句】: 一念才生,萬法齊現,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第47句】: 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
【第48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第49句】: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佛經經典名句心靜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自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于 佛經經典名句心靜內容,歡迎借鑒!
佛經經典名句心靜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當知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云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當念只為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釋迦所以興出世,惟說彌陀本愿海。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信愿念佛 求生凈土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期無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見色起淫心,報之在妻女。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羅衣偏罩膿血囊,錦被悉遮屎尿桶。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人不如我意,是我無量;我不如人意,是我無德。
★回頭好,回頭好,世事將來一筆掃。紅塵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凈無煩惱。
★凡夫轉境不轉心,圣人轉心不轉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于父母所,少作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獲罪無量。
★淫人妻女毀人節 萬惡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環有報應 我淫人婦婦淫人。
★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才入信門,便登祖位。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間事無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認真。-------佛經經典名句,佛經名句
★阿彌陀佛最方便,不費功夫不費錢。若能一念不間斷,何愁不到法王前。
★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臺;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
★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千悟萬悟悟不到,原來一句佛名號。
★淫人妻女笑呵呵 妻女人淫意若何 不欲人女報 急將淫念立消磨。
★妄認四大假合以為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往生西方阿彌陀佛世界,這是很重要,今生我們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萬劫沉淪。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具足信愿行,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化身。
★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切法從心想生。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_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離一切諸相,即一切諸佛。-------佛經經典名句,佛經名句
★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干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毗婆尸佛偈 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緣起法身偈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七佛通誡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迦葉佛偈 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凈空法語:放下 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 貪嗔癡慢
★拘留孫佛偈 見身無實是佛見,心如幻是佛。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佛經經典名句,佛經名句
★q益大師便很肯定說:"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莫如以信為前導,愿為后鞭。信得決,愿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
★永明延壽大師《禪凈四料簡》
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無凈土,鐵床并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尸棄佛偈 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人人愛此色身,誰信身為苦本;刻刻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世出世間思維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若人欲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財色名食睡 地獄五條根
★愿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釋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覺一切法,猶如夢幻響。-------佛經經典名句,佛經名句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疾病以減食為藥湯。
★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佛經經典名句心靜
【第1句】:情執是苦惱原因,放下情執,才能得到自在。
【第2句】: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第3句】:不要太肯定自己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第4句】:當對自己誠實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
【第5句】:用傷害別人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人,是可恥。
【第6句】:世間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第7句】:在貧窮時候,那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第8句】: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人。
【第9句】:默默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布施。
【第10句】:多講點笑話,以幽默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第11句】: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容忍。
【第12句】: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想法,如果沒有智慧與經驗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
【第13句】:要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出發點與目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
【第14句】:人生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第15句】:不洗澡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有德自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