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描寫襯托句子
【第1句】: 有襯托修辭手法的句子 給我幾個含有襯托修辭手法的句子
夏日午后,郁熱難當,走在人潮滾滾的街道上,覺得整個城市似乎要燃燒起來。
【第2句】:
桂林的山真險啊!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第3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第4句】: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第一個句子用的修辭手法,大家都認為是夸張。我認為不是夸張,而是人在夏日午后,走在郁熱難當,人潮滾滾的大街上的一種感覺。
我們都知道,夸張,是特意對某些事物的形象、作用、程度、數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縮小,即“言過其實”例如:
a:人不走運,喝口涼水都塞牙縫.
b:巴掌大的山坡地,能種多少糧食。
C:方墩太太,帶著一太平水桶的淚來給李家灑地。
這些夸張句妙在“不是真實,卻勝似真實”。它把所描述的事物直接夸大或縮小,不在句中加如:“仿佛”“好象”“似乎”一類的引導詞。再如夸張的成語:震耳欲聾, 天翻地覆, 摩肩接踵,大海撈針、氣吞山河, 壯志凌云,怒發沖冠,寸步難行 一步登天……這些采用夸張手法的成語也是直接對所描述的事物作“言過其實”地夸大或縮小。也不加“似”“如”之類的引導字。這樣就是讓夸張句給讀者以“不是真實,卻勝似真實”的感覺。因此,第一句應是人身處其中的一種熱,嘈雜的感覺,而不是夸張。就像第二句,看到桂林山險,感覺好像桂林山要在倒下來一樣。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教參上說這個句子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我認為不妥。理由是這個句子它不符合比喻句的句式。比喻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或情景來礦比另一種事物或清靜的修辭方法,它的句式如:
A像B,危崖像一個怪獸的頭顱;
A是B,生活是一張空虛的網,張開著要把我捕捉;
A的B,荒蕪的心田里只是誤會的蔓草;
A—B,想想個人的未來,也為我的朋友——書籍擔一份心;
A B,山頂摘星當花瓣,云霧紗巾纏滿身。
我認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個句子的修辭手法應該是映襯里的襯托。理由是,映襯是把兩個相關的事物(或意思)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說,讓它們襯托、對比而相得益彰的一種修辭手法。它分襯托和對襯。襯托是把相關或相對的兩個事物(或意思)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以次要的烘托主要的,讓主要的更鮮明突出。
例如:魯迅的《故鄉》中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
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
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一段是用荒涼蕭條的環境和氣氛襯托作者悲涼的心情。
又如楊朔的茶花賦:
花事最盛的去出數著西山華庭寺。不到寺門,遠遠就聞見一股細細的輕香,直滲進人的心肺。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綠梅,還有朱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首詩。白玉蘭花略微有點殘,嬌黃的迎春卻正當時,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來不知還要深多少倍。
究其實這還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請看那一樹,齊著華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綠的樹葉中間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樣的紅艷,每朵花都像一團燒的正旺的火焰。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見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這句詩的妙處的。
這兩段是用梅花、白玉蘭花,迎春花形成的一片春色,映襯茶花的“春深似海”
第3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一句,就是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來映襯“我”和汪倫的情誼深厚。
第4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一句就是用上青天的難,來映襯蜀道之難。
【第2句】: 用“比喻,擬人,排比,襯托,引用”的修辭手法描寫春的句子
【第1句】: 小溪流彎彎曲曲,流水潺潺,仿佛是一條舞動的帶子,溪水唱著歡快的歌向前奔去.溪水真清啊,可以見到溪底的沙石,小魚小蝦;溪水真涼啊,捧上一把洗洗臉,清冽,涼爽,讓你感到無比舒服;溪水真甜啊,喝一口,仿佛有一股涼氣沁入心田,令你暑氣盡消,疲勞盡洗.
【第2句】: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樣干枯炎熱,不像秋天那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而春天是
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母親,母親就像大地,母親生下我們,我們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來過。
【第3句】: 春天的水,就像溫柔、美麗的少女,她最受寵愛,最不寂寞。有天上的彩云對著她照影,有嬌艷的桃花伴著她嬉笑,有活潑的水鴨跟著她唱歌。“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為春水所作的極為傳神的描繪
【第4句】: 夏天是運動的季節,你看,小區的運動場上,有的人在打球,有的人在下棋,有的人在跑步,生命在于運動嘛。
【第5句】: 夏天的天氣變化真大,一會兒放晴,轉眼間又傾盆大雨,對于趕著陽光曬谷子的農民來說,夏天真是一個脾氣古怪的小孩。
【第6句】: 知了問夏天:你聽到人們埋怨夏天天氣太熱的話語了么?夏天聽后立刻就呼來了烏云,天空一下子烏云密布,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原來夏天也是會體諒人們的。
比喻:
明喻 他動也不動,彷如石像
隱喻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
借 喻 天上張著灰色的幔.
擬人 青蛙唱著戀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氣里.
鳥兒將巢安放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 弄 清 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引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風吹動浪千層,有時一粒浮湯面,野渡無人 舟自橫.
反復: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我們還在這樣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有兩個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排比: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經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第3句】: 描寫景物襯托愉快心情的句子
【第1句】:秋天是個五彩繽紛的季節,到處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景象.小鳥因為有了秋天,在藍天上飛得更高了;魚兒因為有了秋天,在水里游得更歡了;蝴蝶因為有了秋天,在花叢中跳起優美的舞蹈;人們因為有了秋天,才能體會到豐收的喜悅.
【第2句】:我鐘情秋天的金,耀眼的金色鋪滿大地!不覺令人心曠神怡!走在這樣的陽光下,雖然會有熾熱的感覺,不過秋天的太陽畢竟是溫和的,沒有夏日的那么暴烈.
【第3句】:心情像極了靜靜開放的米蘭,在細細的吐蕊,露出美麗的容顏,把滿是芬芳的靈魂散播.敞開自己的心扉,像嬌艷的玫瑰,在陽光里,用最美的容顏,把你媚惑.
【第4句】:早上,冷風從窗戶的縫隙里擠了進來,我任風在我的小房間里竄來竄去,也不肯出來把窗戶關緊,索性把頭也放進了暖暖的被窩.可是過了一會兒,又不得不從床上爬起來.why?因為那一大堆作業正張牙舞爪地對我齜牙咧嘴.我哀嚎了一聲,腦海中浮現了幾個詞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第5句】:都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想不僅是指莊稼,我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成熟了.自己是堅強,是勇敢?我也不清楚,只覺得冥冥之中有種強烈的東西在牽引著我一步步踏踏實實走出一條路.
【第6句】:像小扇子一樣的銀杏葉,上面密密地布滿了葉脈,一半綠,一半黃像被誰染了顏色.一陣風吹過,枯黃的樹葉在空中飄落,猶如一只只黃蝴蝶翩翩起舞.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斕,那么靈動,那么美妙,仿佛一下走進了童話世界.
【第7句】:秋天的心情中面對著許多矛盾與對立的存在,在這樣的不協調中,有一種只屬于秋的韻味油然而生,它叫做——秋韻.
【第4句】: 形容人美襯托景色美的句子有哪些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贈歌姬
【唐】崔仲容
水剪雙眸霧剪衣,當筵一曲媚春輝。
瀟湘夜瑟怨猶在,巫峽曉云愁不稀。
皓齒乍分寒玉細,黛眉輕蹙遠山微。
渭城朝雨休重唱,滿眼陽關客未歸。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唐】范元凱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應知子建憐羅襪,顧步裴回拾翠釵。
醉后贈馮姬
【唐】李群玉
黃昏歌舞促瓊筵,銀燭臺西見小蓮。
二寸橫波回慢水,一雙纖手語香弦。
桂形淺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吳姬十首
【唐】薛能
夜鎖重門晝亦監,眼波嬌利瘦巖巖。
偏憐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羅等舞衫。
龍麝薰多骨亦香,因經寒食好風光。
何人畫得天生態,枕破施朱隔宿妝。
滴滴春霖透荔枝,筆題箋動手中垂。
天陰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詩。
鈿合重盛繡結深,昭陽初幸賜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紅香汗濕輕紗,高卷蚊廚獨臥斜。
嬌淚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盡帶珠,別添龍腦裛羅襦。
年來寄與鄉中伴,殺盡春蠶稅亦無。
畫燭燒蘭暖復迷,殿幃深密下銀泥。
開門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樓臺重疊滿天云,殷殷鳴鼉世上聞。
此日楊花初似雪,女兒弦管弄參軍。
冠剪黃綃帔紫羅,薄施鉛粉畫青娥。
因將素手夸纖巧,從此椒房寵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內家叢里獨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臺弄化生。
醉后題李馬二妓
【唐】白居易
行搖云髻花鈿節,應似霓裳趁管弦。
艷動舞裙渾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煙。
有風縱道能回雪,無水何由忽吐蓮?
疑是兩般心未決,雨中神女月中仙。
夜觀妓
【唐】儲光羲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嬌童攜錦薦,侍女整羅衣。
花映垂鬟轉,香迎步履飛。徐徐斂長袖,雙燭送將歸。
觀妓
【唐】司空曙
翠蛾紅臉不勝情,管絕弦馀發一聲。
銀燭搖搖塵暗下,卻愁紅粉淚痕生。
夜宴觀妓
【唐】薛逢
燈火熒煌醉客豪,卷簾羅綺艷仙桃。
纖腰怕束金蟬斷,鬢發宜簪白燕高。
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臉利雙刀。
無因得薦陽臺夢,愿拂余香到缊袍。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