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香爐意境的經典句子
【第1句】: 形容香爐的詩句
《香爐》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鐵鑄小香爐,壁環平口鋪。
麝焚葵葉大,獸嚙竹根趺。
凈幾群書外,閑堂一物無。
中間任灰燼,終與蕙蘭俱。
《徐進齋得古銅香爐具象鼻眼博古圖謂之象鬲屬》
年代: 宋 作者: 俞文豹
在象數前鐘鼻眼,出囂塵外鑄形模。
傳香到手親曾見,全勝人看博古圖。
《南唐金銅香爐》
年代: 宋 作者: 曾極
制作元從建業宮,形模奇古雜金銅。
煙昏塵暗君休笑,曾在紅羅扇影中。
【第2句】: 有哪些句子是描寫“香爐”的
【第1句】: 它一邊損毀,一邊打磨;一邊淹沒,一邊雕琢。把持著巨大能量的時光之手,絕不會在一時一刻爆發。
【第2句】: 神圣的廟宇,總安置在曲徑蜿蜒,青石苔跡,松風明月,野草叢生的去處,暗合著人類對時光進程的膜拜之情。有廟宇的地方必有香爐,香爐雖陋,卻不失肅穆,香爐固簡,卻不乏莊嚴。
【第3句】: 香爐所在之處,總有鐘聲繚繞,煙靄迷蒙。有道是:“煙火連綿存圣跡,茂林深處勝蓬萊”,那一分幽處勝景、仙風古韻,自是不宣而存、不言而喻了。
【第4句】: 它總是緩緩地、細細地、慢慢地讓事物發生變化。讓一些事物滿目蒼痍,又讓一些事物陳香泛起。讓你一不經意,就領悟到了它的曼妙和真諦。
【第5句】: 香爐起源于何時,尚無定論。但在時光進程中,香爐的制作手法尤顯紛繁。可以說,不同時期各具特色的香爐,毫無懸念地烙印著時光的更替,世事的變遷。
【第6句】: 幾年前,我偶遇一香爐,它口粗底細,三只裸胎的腿,底部無釉,器底有幾個點狀的鐵斑痕,在一層厚厚的油污下,青花發色淡雅,蘭花描述厚重,修竹秀氣精妙,釉下的青花還有鐵銹斑。那一刻,我看到它,就感到這是上天安排好的、讓我心生鐘情的東西,我沒有不買下它的理由。
【第7句】: 它不問愛憎,不問悲喜,不事停駐,不與人言,卻可以讓一個人驀然回首之時,記起某個銘心刻骨的時刻。
【第8句】: 焚香是一種心境,而這香爐于我而言,更因為它是一種精致的青花瓷工藝。
【第9句】: 一座香爐,一座從歲月隧道跑出來的香爐,讓一炷心香,就那么裊裊娜娜地燃在了我的心上。
【第10句】: 香爐在我的視線之內,能激發的,是我今生今世的靈性;能喚起的,是我內心的柔軟和溫情。
【第11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12句】:哪里炊煙裊裊升入天空,稀薄、蔚藍、作螺旋狀,像是香爐里飄出來的煙氤。
【第13句】:鐵鑄小香爐,壁環平口鋪。 麝焚葵葉大,獸嚙竹根趺。
【第14句】:這件玉石雕刻的熏香爐,分里三層外三層,結構精巧,簡直就是神工鬼斧。
【第15句】:沉香爐微微傾下,如屑般的沉香灰燼飄散在地上,化為虛無。就連最后的余溫,有一天還會冷透了,什么都會沒有了,就像你我還未相識時一樣。
【第3句】: 描寫香爐的詩句
《牡丹》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郁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留別金陵諸公》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水昔飛動,三龍紛戰爭。鐘山危波瀾,傾側駭奔鯨。
黃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地扇鄒魯學,詩騰顏謝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
香爐紫煙滅,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揮手緬含情。
《促漏》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促漏遙鐘動靜聞,報章重疊杳難分。舞鸞鏡匣收殘黛,
睡鴨香爐換夕熏。歸去定知還向月,夢來何處更為云。
南塘漸暖蒲堪結,兩兩鴛鴦護水紋。
【第4句】: 描寫古代香爐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后來即使有再多的燈,總不如第一盞那樣,讓我們長記不熄;坐在長廊盡處,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盡了,香爐的微光還在記憶的最初,在任何可見和不可知的角落,溫暖地燃燒著。——林清玄
【第2句】: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盡了,香爐的微光還在記憶的最初,在任何可見和不可知的角落,溫暖的燃燒著。 ——林清玄
【第3句】:三腳的金獸香爐,飄出裊裊輕煙,像一根顫動著的心弦。 ——李碧華
4,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望廬山瀑布 》李白
5,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李白
6,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
7,水漏澀、銅壺香爐,夜霜如雪。——《滿江紅·月上西窗》晁補之
8,琵琶亭畔多芳草。時對香爐峰一笑。——《玉樓春》 辛棄疾
9,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牡丹》 李商隱
10,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真堪與,瀟湘暮雨,圖上畫扁舟。——《滿庭芳·鄉物牽情》晁補之
【第5句】: 描寫香爐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香爐》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鐵鑄小香爐,壁環平口鋪。
麝焚葵葉大,獸嚙竹根趺。 凈幾群書外,閑堂一物無。
中間任灰燼,終與蕙蘭俱。 【第2句】:《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詩》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約 范金誠可則,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先鑄首山銅。 瓌姿信巖,奇態實玲瓏。
峯嶝互相拒,巖岫杳無窮。 赤松游其上,斂足御輕鴻。
蛟螭盤其下,驤首盼層穹。 嶺側多奇樹,或孤或復叢。
巖間有佚女,垂袂似含風。 翚飛若未已,虎視郁余雄。
登山起重障,左右引絲桐。 百和清夜吐,蘭煙四面充。
如彼崇朝氣,觸石繞華嵩。 【第3句】:《分題得古香爐》年代: 宋 作者: 李廌 質為浮休棄,形惟好古宜。
埏陶異甓礫,香火近神只。 冷暖非恒德,興衰彼一時。
舍茲何所適,爾意勿遲遲。 【第4句】:《古鼎作香爐》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云雷縈帶古文章,子子孫孫永奉常。
辛苦勒銘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燒香。 【第5句】:《送竹香爐》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枯槁形骸惟見耳,凋殘鬢發只留須。
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