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楊之華名句
這是藍胖說說的第112篇歷史小文章,希望和有緣的伙伴們一起分享歷史的真性情。
瞿秋白和楊之華的故事說明搞定三角戀要有談判能力和不要臉的精神
近代史上,民國那段時期,西方思想風潮沖擊著封建思想,局勢不穩,涌現出許多名人軼事,還有一些茶前飯后的談資,比如三角戀。
三角戀比較無恥的是徐志摩,第一件是參與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戀愛,徐志摩為了林徽因把大老婆給休掉了,然后從國外追到國內,林徽因和梁思成兩個人約會,他也要去陪同,堅持不懈,最后梁思成不顧師兄弟情面下了逐客令才得以解脫;這一個三角破掉了,徐志摩開始第二段三角戀,他開始追求有夫之婦陸小曼,最終把陸小曼和王庚給搞離婚了,他們結婚了,然后他就死掉了。
徐志摩號稱三角戀法輪大師,喜歡搞事的,不知道最后飛機失事算不算因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還有一個三角戀,在民國時期號稱最轟動的一場戀愛,今天小編就與有八卦之心的伙伴們說道說道。
這個三角戀的全過程是這樣的:有一位特別有名的老師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在老婆去世幾個月內,追到學生娘家、追到女學生,與學生的丈夫進行了深入的轉讓談判,談了三次,共計4天,居然成功了。而且,后來這位老師與這位學生的前夫還成為好朋友。
老師是瞿秋白、女學生是楊之華,這位寬大為懷的前夫是沈劍龍,有一部電影叫做《秋之白華》說的就是這段“正能量”的感情糾纏。
1923年,上海大學來了一個女學生,叫做楊之華,漂亮、積極要求進步,而且那時與丈夫的感情也比較淡了,發誓不再替丈夫生二胎,屬于肉體結合了靈魂漸行漸遠型,而她的入黨介紹人、自己的老師瞿秋白老師符合所有對丈夫的臆想,可惜了,這個老師已有老婆了。
瞿秋白的老婆是王劍虹,丁玲的閨蜜,只是那時王劍虹與瞿秋白剛結婚不久,被瞿秋白傳染得病,1924年秋天不幸病逝。
王劍虹病逝后,楊之華經常去看望瞿秋白,自由的瞿秋白向楊之華提出結婚的要求,雖然喜歡這位老師,但是老師這個要求突如其來,自己還沒有離婚,而老師的老婆尸骨未寒,想想都怕,于是躲回蕭山老家了,決定冷靜一下。
楊之華倒冷靜了,瞿秋白不太冷靜,決定去找楊之華和她的丈夫談判,啟動轉讓流程。
于是就有民國歷史上著名的三次三角戀談判。
第一次談判
瞿秋白去楊之華娘家楊家談,目的地蕭山楊家,參加人有楊之華、沈劍龍、瞿秋白、楊之華哥哥等五人和一波路人甲路人乙。主要內容是瞿秋白希望與楊之華在一起,沈劍龍應該讓讓位。
第一次談判了1天,結果是楊之華態度不明確,但是沈劍龍竟然與瞿秋白一見如故,去談判屬于不要臉,把人家老公忽悠暈乎乎的絕對是談判能力超強。
這次談判超出預期,但是結果還不太如意。
第二次談判
第一次結果不明確,換個地方繼續談,這次是在沈劍龍家,參加人有楊之華、沈劍龍、瞿秋白、有可能還有沈定一,這次主題比上次更加明確,細節估計談了,這一次談了2個月,從結果看,有兩個成語可以形容:推心置腹、心平氣和。談妥了。
第二次談判成功。
第三次談判:
三個人談的挺好,瞿秋白生情邀請沈劍龍、楊之華到自己家繼續談,于是三人到了常州的瞿秋白的家里,不過至今,我也沒有搞明白為什么還有第三次談判,或許是禮尚往來,反正不是炫富,瞿家家徒四壁,沈劍龍、楊之華進了瞿秋白的家里,發現連張椅子都沒有。他們用了1天完成最后拍板工作和后續公布安排。
1924年11月27日、28日、29日,上海《民國日報》的頭版廣告欄連續三天刊登三則啟事:
楊之華沈劍龍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的關系。
瞿秋白楊之華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的關系。
沈劍龍瞿秋白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的關系。
脫離戀愛----結合戀愛----結合朋友,不去譴責,冷暖自知,畢竟對于他們或是最好的安排了。
1924年11月7日,瞿秋白和楊之華在上海結婚,楊之華前夫沈劍龍親來現場祝福。據公開資料說,沈劍龍送給瞿秋白一張六寸的照片,照片上的沈劍龍剃光了頭,身穿袈裟,手捧鮮花。照片背面寫著借花獻佛。
1929年,楊之華感念前夫的豁達,把瞿獨伊的照片寄給沈劍龍,寫道,“龍弟:這是獨伊最近的小照,阿爹看了作何感?她的媽媽贈。”
1935年,瞿秋白在向香港轉移途中,由于叛徒出賣,從容就義,
1955年,楊之華終于找到了瞿秋白骸骨,并運回北京,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電影《秋之白華》影片開頭有一句話:“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是選擇了一種人生,遇見他,卻是我沒有想到的。”
、這是藍胖說說的第112篇歷史小文章,希望和有緣的伙伴們一起分享歷史的真性情。
藍胖說說是業余歷史愛好者,其中史料或觀點或有紕漏,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為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立刪。原創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名句求對:東風夜放花千樹。(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南暖日擺桃萬棵。西涼月影飄百葉,北寒時出香十村。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實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舉,我最欣賞的一句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就是: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謝謝!
描寫李白和朋友的友誼名句是什么
描寫李白和朋友友誼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君馬黃》
最騙人的~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贈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辭黃鶴樓,櫻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林陵》
最醉人的~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山中與幽人對酌》。
最遙遠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最傷感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
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郭德綱相聲“名句”是什么
郭德剛場場都掛在嘴上一句話是:大家都愛玩耍,陪大家玩玩。
《紅樓夢》里有哪些名言名句
謝謝!紅樓夢里名句很多!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隨便幾句熟悉的,供大家指點!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靜夜思》,全詩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也沒有華麗精美的辭藻,只是用近似口語的話娓娓道來,描述了游子的思鄉之情,明白如話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問世千余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
正是因為這首詩明白如話,淺顯易懂,所以人們對其含義和解釋一直也沒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詩鑒賞辭典》中這樣解釋: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
但后來有人提出疑義,唐代的門是完全封閉的,窗戶也很小,況且還貼有窗戶紙,月光不可能穿過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內也不會有霜的,這在道理上講不通。于是人們對詩中床的含義產生了疑問,“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其中對“床”的解釋有三:【第1句】:坐臥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第2句】:安放器物的架子。類似今天的柜或者櫥;【第3句】:井上的圍欄。今天的床沒有這個含義。
對照床的這三個含義,我們發現第三種解釋與李白詩中的意境比較吻合。并且李白還有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詩歌,其中有這么幾句:“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據學者介紹,此詩中的“床”也是“井上圍欄”的意思。通過以上考證,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說的臥榻,而是井上的圍欄。
白居易有哪些名句
白居易名記: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欣賞白居易的詩句
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
魯迅妙語名言
【第1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第6句】: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第7句】: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第8句】: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第21句】: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第22句】: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24句】: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第26句】: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第33句】: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第3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37句】: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第39句】:中國雖發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第40句】: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第43句】: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白楊導彈能否打死恐龍
這是一個腦洞問題嗎?為何不問響尾蛇導彈能否打死一只螞蟻?所謂的白楊導彈是RS-12M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超過1萬公里,重量近50噸,為陸基發射模式,投擲的單彈頭的質量超過【第1句】:2噸,或者10個分導彈頭,接近4噸,可全部到核彈頭。如此重量級的彈道導彈別說打死恐龍了,就是沒有彈頭,直接砸下來也可以把一些恐龍砸死。
但是有些恐龍體積相當巨大,比如腕龍,成年后的長度達到25米,高度相當于4層樓,重量超過30噸。還有更大的超龍,重量可達到60至70噸,比白楊M彈道導彈的重量還重。如果把白楊導彈和超大型和恐龍放在一起,那么體積差不多大,而且白楊M導彈可能還會渺小一些。
但白楊M導彈是人類最先進的彈道導彈之一,打死恐龍顯然是不用說了,如果10個分導彈頭全部釋放,那么可摧毀10座城市。這里說個題外話,滅絕恐龍的是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能量相當于1億顆氫彈,每個氫彈的當量在1000萬噸TNT,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人類核武器可以摧毀恐龍,但無法滅絕它們。
而小行星不僅可以滅絕恐龍,也可以滅絕人類,不要以為人類的科技就能夠翻云覆雨,其實在宇宙中這點技術是非常低級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目前依然是能夠突防美制反導系統的少數彈道導彈,俄羅斯也僅靠白楊M建立一點自信,在海基布拉瓦沒有形成戰斗力之前,白楊M是唯一可以依靠的。
《菜根譚》中有哪些名句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為了回答此問題,我重新翻閱了一下《菜根譚》,在沒重新翻閱之前,我能夠想到的特別熟悉的句子,也就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了,大概這句話可以稱得上《菜根譚》最為人熟知的句子吧,因為,以我之所見,這句話是人們引用的比較多,且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種人生境界。
其余,就找不到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句子了。
下面輯錄一些,相對而言,曝光率較高的句子。
【第1句】: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第2句】: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
這句話,我挺喜歡,英雄莫說無用武之地,家庭就是一個舞臺,能將一個小家經營得明明白白,就是很大本事了。《菜根譚》認為,能消除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隔閡,使家庭和睦,這就算一種政治才能了。也別小瞧此事,能做好的,普天之下又能有幾人?
【第3句】: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滅欲,惟期寡欲而已。
看看,《菜根譚》談人性談得多好,君子不是要滅絕感情,只是遇到事情時要平靜淡泊,不計名利;也不能滅絕情欲,只是希望清心養性,少一些欲望罷了。
【第3句】: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處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第4句】: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第5句】: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第6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于慮者;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此警傷于察者,二語并存,精明渾厚矣。
【第7句】: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
【第8句】: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第9句】: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這句話好,飽含了為人之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