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駱駝祥子第四章好詞好句
1936年9月,一部名叫《駱駝祥子》的長篇小說開始在林語堂等人主編的文藝期刊《宇宙風》上連載,一經連載,便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廣泛關注。1939年該書正式集冊出版,出版之后廣大讀者更是紛紛搶購。而創作了這部小說的作者正是老舍,在這部小說創作之前,老舍在文藝界已經小有名氣,《駱駝祥子》的出版,更是奠定了老舍在中國文壇的重要地位。
老舍,原名舒慶春,1899年出生于北京的一戶沒落的滿清八旗子弟家庭,1900年父親戰死后,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困苦。1921年老舍開始發表作品,1924~1929年,在英國訪學,并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講師,在英國期間,發表了大量文學專著。1939年出版其代表作品《駱駝祥子》,1944出版其著作《四世同堂》第一卷,1951年,老舍榮幸的成為第一位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的作家。1966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老舍不堪屈辱,投湖自盡,結束了其創作的一生。
作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它深刻描繪了人力車夫祥子悲慘的一生,其悲慘的命運更是讓讀者感慨萬千。而此部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代表了老舍先生最高文學成就!
為了讓人們更加深刻的了解這位偉大的“人民藝術家”,編者特意精選了老舍在《駱駝祥子》里的11句經典名言名句,以供喜歡老舍及其著作的人們學習分享!
老舍經典名句之一:
老舍經典名句之二:
老舍經典名句之三:
老舍經典名句之四:
老舍經典名句之五:
老舍經典名句之六:
老舍經典名句之七:
老舍經典名句之八:
老舍經典名句之九:
老舍經典名句之十:
老舍經典名句之十一:
說說你閱讀《駱駝祥子》的最深感受
《駱駝祥子》:用沉淪擁抱那丑陋世道的祥子
寫駱駝祥子的那年,是1936年,老舍先生37歲,國家內憂外患。在看駱駝祥子之前,已經看過四世同堂,一直想寫讀書筆記,總也沒敢下筆。
特別喜歡的是:老舍先生下筆的那份老道,這份老道,源自于對生活本身深入骨髓的認知,一種隱藏于文字當中的深刻的幽默,幽默背后的欲哭無淚的悲苦。
看駱駝祥子,有好幾處看完都深覺悲涼。突然覺得,四世同堂里看見的那種老道,在駱駝祥子里已然清晰可見了。
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春夏秋冬,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春并不一定是繁榮,因為人們不能只靠春光生存,大自然的春光,更多時候是為了襯托人世間的蕭條與無望。我想,到了老舍的那種境界,寫景,寫物,都已然不是為了炫技,不是為了辭藻的華美,不是為了語言的修飾,而是一種自然的感嘆,一種人與世界萬物的關聯,是自然的心語。
如果不考慮那個年代戰爭的背景,我想,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會有像祥子那樣的人,幾度懷揣理想,幾度幻滅,個體的命運,在一張看不見的手,和數不清的人的影響下,變得風雨飄零,不堪一擊,最后面目全非。
祥子曾經是一個多么正派上進的人,盡管他是一個亂世中靠租車賣苦力的車夫,但是他有理想,他省吃儉用,為的是自己買一輛車,以期能獨立自由地走向自己的生活。
他做人有原則,有骨氣,有最樸素本真的善良。他會為一個餓暈的老車夫一下買十個包子,只因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將來老去的那份悲憫之心。他第二次攢的錢,被跟蹤曹先生偵探搶走,他依然還想著答應曹先生的承諾要去給他的家人報信,而并沒有想著去索要賠償,或者說拿走曹先生的家當來抵償。
祥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永遠想做一個品格磊落的人,做一個信守承諾,頂天立地的人。他希望自己的理想實現的時候,不帶著任何污點,不帶著對任何人的虧欠,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懷揣著買車理想的祥子,曾經是多么朝氣蓬勃的,連拉車跑起來的姿勢也是年輕的,他不顧一切,不參與任何車夫的休閑,賭博,喝茶聊天,穿新衣裝車夫貴族,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拉車生意,他的一切物質需求都讓位于攢錢買車的強烈愿望,他和車夫群體隔離了,因為他在用汗水和時間澆筑理想的花朵。
這樣勤奮努力的人,本該得到命運的眷顧,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遺憾的是,就在他第一次離買車如此之近的時刻,戰亂讓他在拉完一次生意之后,直接被抓了壯丁,積攢的買車錢也瞬間被不知名的兵們搶走,那次遭遇,他僥幸留下了性命,還不顧生死帶回來三只駱駝,換回來30大洋,他曾經那么賣命進行的努力,只需要戰亂中的一次偶然,就可以把他無情地打回原地。
原本就士氣全無的祥子,在失魂落魄中,掉進了虎妞精心設計的一場充滿惡意的溫柔陷阱。
對于虎妞,我覺得老舍先生下筆非常狠,毫不留情,作為一個女人,既沒有美貌,也沒有心靈,最后也是不得好死,我想,在老舍的隱喻里,虎妞,一個車場老板的女兒,其實代表的另外一個階級,這個階級的人自私,功于心計,樂于享受,只懂得利用底層人的善良和窮苦,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
老舍先生對這種封建特權階層的厭惡,通過祥子對虎妞的厭惡,清晰無誤地表達出來了。
虎妞跟祥子有一夜之歡前,已經失身了,事后又假裝自己懷孕,并在老爸大壽那天,當著眾人的面道出這些事情,祥子成了不折不扣的背鍋俠,祥子認為自己一身的清白全毀了。祥子不喜歡虎妞,除了她的丑,她的母夜叉脾氣,更重要的,是她那顆不清白的心,那顆算計人的心。
兩人結婚后,虎妞希望打造祥子,希望祥子按照她的規劃,走上依附老丈人的卑微之路,遺憾的是,虎妞碰上的是一個極度自私的爹,在虎妞還沒來得及實現獲取遺產規劃時,她的老爹已經變賣廠房,銷聲匿跡,享清福去了。
一直想著要自強自立的祥子,最后還是他最看不上的虎妞幫他實現了買車愿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虎妞最后死于難產,小說中,虎妞懷孕期間各種作威作福,不但花光了祥子每日拉車的辛苦錢,對左鄰右舍也是一副頤指氣使的派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我對虎妞,并沒有老舍先生那種必須要讓她作死的厭惡,相反,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劇,虎妞喜歡祥子,沒有錯,她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為實現和自己喜歡的信任的祥子生活在一起,也似乎沒有錯,她從小生活在車廠,為父親打點生意,練就一副男子似的個性,這是生存使然,否則,她又怎么能降服那一堆五大三粗的車夫呢?
然而最終,她的人生還是敗給了那個自私的守舊的重男輕女的視錢如命的爹。
她渴望的是過上養尊處優的富貴日子,她渴望與底層饑寒交迫的人隔離開,說到底,她和祥子都希望跳躍自己所在的階層,去奔向一個更高階的人生,只不過,她為此可以失去做人的原則和道德,看起來有些不堪罷了。
虎妞死后,祥子也曾經想起了這個人帶給自己的家的溫暖,倘若虎妞生下了孩子,也許,祥子就可以靠著當父親的這份榮耀繼續以后的人生,也許,他從此將跟虎妞相守著,哪怕失去自我地,卑微地活著,從一個年輕力壯的車夫熬成一個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的車夫,從一個志向滿懷的青年,變成一個低到塵埃里的駝背之身,至少他有一個自己可以守護的希望。
但是,老舍先生沒有給他這種大多數人的歸宿,他在兜兜轉轉之后,又孑然一身了。
小福子是祥子生活中的可能相伴一生的另外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先是被父親賣給一個軍官,后來又被軍官拋棄,回家后不得不賣身掙錢養家,她接客的據點居然是虎妞提供的,虎妞為她攬客,抽成,幫小福子擋住鄰里的閑言碎語,也擋住那個不斷上門索要錢的老爹,儼然是一個老鴇的角色。虎妞就是一個務實的人,她完全可以無關于所謂的道德,只要能掙錢就行。
在亂世之中,誰又能說虎妞就真的一無是處的,倘若沒有她這個歪招,恐怕小福子會更早地被那個吸血鬼老爹賣到白房子去。
虎妞死后,小福子和祥子,兩個被命運捉弄的人,本可以在這亂世之中相互取暖,彼此安慰,但是,看著小福子身后那像吸血鬼一樣的爹,還有兩個無法自立需要撫養的弟弟,祥子退縮了,他自己的人生已無力重新出發,又怎么有那份勇氣去承擔另外一個家庭的負累呢?
等到祥子調整完自己,感覺人生重新充滿希望,想要回去找小福子的時候,小福子已經死了,小福子的死,預告了祥子徹底與新生活無緣了。
祥子自此調整了自己的處事原則,他開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車夫里最典型的車夫,吃喝嫖賭,賒賬賴賬,白房子里消遣,今朝有酒今朝醉,他覺得之前的自己做人做得太辛苦,老實厚道怎么樣?想要獨立怎么樣?最后都難逃孤獨老死的命運,倒不如放下那口深藏內心的所謂的清涼之氣,沉淪為一個自私無救的人。
最后的最后,祥子連車夫都不當了,在各種紅白喜事里打雜,他已經失去了他在這個世上生存的本領,失去了那份精神氣質,或者說他把活著跟死去看得一樣無所謂了。
老舍先生說的早期的祥子,“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那個意氣奮發,跑起來步步生風的祥子,用徹底的沉淪,回抱了那個不公的世道。
看祥子的悲涼,有時候覺得,生活在現代,應該也有很多,像他那樣,抱著一腔人情投入生命的建設,卻總是被現實的各種壁壘打擊的鮮活生命。也許這種打擊不是戰亂中的兵痞,不是以權謀私的偵探,不是充滿算計的溫柔鄉,但也許,是那高不可及的房價,那撞不破的戶籍壁壘,那唯金錢至上的成功之道。
祥子的幾次財富喪失,讓人深深覺得,財富的不可靠,虛幻,旦夕之間便可失去,祥子如此,我們何嘗不是如此,而最為可怕的是,是他最終喪失了做人的那份志氣,只等茍延殘喘,某天如惡狗般橫死街頭,隨同一卷草席埋葬于荒草亂墳之中,仿佛從來不曾來過這世上一般。
盛世末世,卑微的生命,均如螻蟻。
倘若老舍先生活到現在,不知道,他眼中的世道,有沒有改變。
我們,一個個的我們,又該用怎樣的理念和姿態,去面對個人的生活機遇呢?
怎么教孩子摘抄好詞好句
在指導孩子摘抄好詞好句時,重點不在于摘抄積累了多少,也不在好詞好句的深度如何,而在于孩子摘抄之后的態度。
“好詞好句”一定要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不是的。一定是辭藻華麗的句子?也不是的。是孩子在讀到這個句子后,對它有喜愛之感,讓他看到后印象深刻的句子。能表達自身情感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有感情的句子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更打動人心和真實。
上面說到,摘抄好詞好句重點在于孩子摘抄之后的態度(僅代表個人觀點),無論摘抄了多少好詞好句,如果你不去看它,記住它,如何能運用到文章中。就像無論多少堆落葉,都代表不了一棵樹一樣。無論收集多少好詞好句,也難以寫出一篇好文章,都是一個道理。把好詞好句運用到文章還不夠,只知道死板硬套的代入,會讓你寫的文章缺少感情色彩。
只有摘抄后不斷地模仿,把他物變成自己的東西,學以致用,熟能生巧,多次運用,他人的東西慢慢的也會變成自己的財富。所以轉變孩子的思想很重要,一個孩子的思想感悟,需要從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培養。只有充沛的精神和濃厚的興趣,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詞語身上的光彩。
家長應該時刻提醒孩子:永遠只想摘抄,不會進步,只會成為一個會抄寫的工具。就如嬰兒需要喝奶,但永遠不斷奶,不會真正的長大。只會硬套別人的句子是不會發出光彩當然,只有學會吸取別人的過人之處,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流露自己的靈動。
最后,平時讓孩子保持寫日記的習慣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希望對你有用。
你對《駱駝祥子》有什么文學性質的理解
提起《駱駝祥子》我深有感觸,因為不但看過這部書而且還看過制作成的電影。
在書中隨處可見描寫人物景致的別致,就連基本同等人物的祥子和虎妞的說話也能分辨出他們之間各人有各人的性格。
從文學性質方面來看《駱駝祥子》這部書籍,也有著很多好的句子和段子:風吹彎了路旁的樹,撕碎了店戶門上的布幌,揭靜了墻上的單...
”懶人的思想不能和人格并論”
”最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預備反抗”
”明知買了書沒用,可是愛看書的人還是要買的”
”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把高尚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
”苦人的耍刺兒都有公理”
這里都表現了作者在語言方面的文學功底。
他說窮人愛掙錢,不怕苦,掙了錢又舍不得花。別說抽煙喝酒,看病都舍不得。祥子也是一樣的,以為憑著結實強壯的身體跑出一個名堂,結果年弱體衰災咎不斷...
這是作者寫作藝術,也表現了作者的悲憫情懷。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作品,老舍一生書籍有二十多種。但我只看過幾種有《我這一輩子》《茶館》《離婚》包括《駱駝祥子》。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老舍確實是一位幽默的語言大師,不愧為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我們凡是看過老舍作品的人,大體可以知道老舍的性格和為人。其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的不滿,和民族愛國情懷是有目共睹的。
老舍語言幽默,善于諷刺。對北京的生活習慣民俗風情,無不知曉,真不愧為是個北京人。
看官們好,為什么這里答非所問篇幅加長,我可以告訴大家,老舍先生是我人生中最崇拜的作家之一。他雖然早已離世,他的言辭話語在我心中時常纏繞縈懷思緒不斷。
在他的母親去世時,老舍悲痛欲絕,淚流滿面。”街上的人們和別的我都一點也看不清,淚水模糊著我的眼睛”。這是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里說的。
可憐三尺無情土,埋卻我們心上人!
我在這里介紹一個是老舍先生生前諷刺一個國民黨軍官講的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個老人,年紀本來很大了,卻很是怕死。有人若提年歲或死字,就翻臉不認人。
這個老人同時還跟家里定下了一個規矩,誰也不能說死字,如果非要說這個字不可的話,就用喜字代替。特別是在歡慶節日的時候。
過了沒幾天光景,老人要慶壽了。
大兒子心中早有防備,萬不可說死字。慶壽時上前鞠躬道:”老爺子壽如仙鶴,再活百年。”老爺子問:”那百年之后呢?””就喜了。”老爺子非常生氣。
二兒子見狀心想要多說在世之年。于是上前作揖道:”老爺子壽比仙龜,活到千年。”老爺子又問:”那千年以后呢?””就喜了。”老爺子大為震怒。
還是老三聰明,他一切都看在眼里。急忙上前施禮,說道:”他們說的都不算數。你的壽命就像西鄰王大娘的裹腳。”老爺子問:”這怎么說?””永遠不洗。”
這時老爺子如獲至寶,欣喜若狂。
《三國演義》中的好詞好句都有哪些
我是以史為鑒,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詩詞、名言、警句都是一大看點。
有些是著名后世文人所寫,作者直接活學活用。有些是三國時期人物自己的作品,作者換個劇情講述。有些是作者自己所寫。以史為鑒大概挑幾類非常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非常高的詩詞,分享給大家。
一,臨江仙
《三國演義》開場的一曲《臨江仙》完美展現了全書的背景基調。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并不是羅貫中原創,而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狀元朗楊慎貶官期間,感受紅塵所做。
95版《三國演義》中,楊洪基低沉的聲音讓這首詞傳唱整個華人文化圈。
二,曹操詩詞
《三國演義》中對于曹操寫的名篇《觀滄海》、《短歌行》都有通篇講述。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作為建安文學的頂級代表,這兩首詩甚至可以說是冠絕三國。只不過老版《三國演義》把短歌行放在了赤壁之戰前,曹操因為酒后還殺了一名勸諫的大臣。
三,出師表
出師表不用多說,大家上學的時候都被記憶并背誦全文過。
但是出師表的確是文辭優美,感情真摯。諸葛亮憂國憂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氣節盡在其中。
諸葛亮伐魏前,讓劉禪體味劉備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親賢臣,遠小人”的分析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四,篇尾詩
三國演義全篇結束時,羅貫中寫了一首篇尾詩,總結全書。甚至可以說是總結整個東西兩漢、魏晉三國的歷史。同開篇《臨江仙》相呼應。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 光武龍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 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咸池傍! 何進無謀中貴亂,涼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計誅逆黨,李莈郭汜興刀槍。 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 孫堅孫策起江左,袁紹袁術興河梁。 劉焉父子據巴蜀,劉表軍旅屯荊襄。 張燕張魯霸南鄭,馬騰韓遂守西涼。 陶謙張繡公孫瓚,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專權居相府,牢籠英俊用文武。 威挾天子令諸侯,總領貔貅鎮中土。 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關張愿扶主。 東西奔走恨無家,將寡兵微作羈旅。 南陽三顧情何深,臥龍一見分寰宇。 先取荊州后取川,霸業圖王在天府。 嗚呼三載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將天補。 何期歷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 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 鐘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 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 受禪臺前云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 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
五,其他名言警句更是非常多:
比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既生瑜,何生亮?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血染征袍透紅甲,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我是以史為鑒,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有養蠶的好詞好句嗎
養蠶方面的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蠶食鯨吞!
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在龍須溝開茶館,求上聯
呵呵,本題一口氣說的全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名稱,構思妙趣,意境完整。誠然實事求是的說作為出聯,本題還是有失嚴謹的。好在平臺也顯示了作為“娛樂”的意思,那就權當搞笑對句,不以對聯倒也無妨了!
上句:金發嬰兒食草家族為了孩子齊歡樂,
下句:駱駝祥子四代同堂在龍須溝開茶館。
附注:上句中除了“齊”一字外,其余均為莫言先生作品的名稱;下句中除了“在”、“開”二字外,其余皆是老舍先生作品的名稱。
讓學生背好詞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這種方法可行嗎
這個也不能武斷說好與不好,如果是為了便于應用,加強記憶,或者粗獷的理解,這個方法是可以的,畢竟入門吧,既增強了映像,還有個朦朧的體驗,如果在在別的地方碰到剛好遇到的詞語,則會更容易記下,跟運用這個詞語,但是這個方法,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就顯得多余,有點走彎路的意思了,畢竟好的文章不能靠朦朧的詞語理解能寫好的。所以說這個吧因人而異,因情而異,不能武斷說好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