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 秋思中的名句
原題:張養浩最著名的一首小令,堪比天凈沙秋思,最后8個字流傳了千古
文/詩詞歌賦匯
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后,在中國文化藝術的海洋中涌現出的一塊嶄新的藝術瑰寶。它興盛于元朝,在唐詩宋詞日漸凋零的尾聲中,元曲如一朵嬌艷的紅花慢慢地開放起來,用它那些許芳香自元朝開始渲染了整個華夏大地。因元曲更貼近百姓生活,而被民間廣為傳頌,這種曲藝形式也被后人流傳了下來。
說到元曲就不得不說元曲四大家,他們是: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這四大家中我們熟知的那首巔峰下令《天凈沙·秋思》便是出自馬致遠之手,這首小令也素有“秋思之祖”的美稱,將秋思寫到了極致,后人無人能及。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首元曲小令堪比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元代詩人張養浩最著名的一首元曲小令,悲涼意境全出,最后的8個字更是千古名句,耐人回味。且看這首《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代: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小令的大意為:巍峨的山峰從四面八方相聚而來,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無盡感慨!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國家興,百姓受苦;國家滅亡,百姓依然受苦!
賞析:張養浩的這首元曲小令是其親眼看見關中人民受到旱災后有感而寫,通篇寫出了世態的悲涼,百姓的疾苦。“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峰籠聚,大有群山飛來之勢,波濤如人發了怒一般的咆哮而來。詩人借用波濤的憤怒,將自己眼見百姓遭受大旱之災時的悲憤心情寫了出來,“山河表里潼關路”潼關的山水相呼應,地勢非常的險要,過去是兵家必爭之地。
“望西都,意躊躇”此時,詩人遙望西方長安城的方向,瞬間感慨萬分。長安曾是秦漢都城,魏、晉、隋、唐都建都長安,作為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不禁令詩人感慨、傷心。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如今的秦漢舊址已是瓦礫一片,當年那萬間豪華樓宇宮闕已經化為塵土,再無當年盛世之氣象,詩人路過此處,望見此景,不由得頓生慨嘆、傷心之情,寫出了詩人對盛世的追憶。“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后的這8個字,是這首元曲小令的題眼,更是千古名句,含義深遠,令人回味無窮:國家興盛,大建宮闕土木,收繳課稅,受苦的是老百姓;國家亡,戰事連年,百姓居無定所,妻離子散的,最后受到傷害的還是老百姓!可以看出這句話所包含的深遠含義,也因為這句話的通俗易懂,更容易被人所熟知,而成為了千古名句,被后世流傳了千年!
本文意在傳播、發揚中華文化;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圖片作者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別忘記關注、轉發、收藏喔!
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往期精彩文章:
0【第1句】:這首小令流傳了千年,將秋思寫到了巔峰,至今無人能超越它!
0【第2句】:蘇軾59歲寫了一首悼亡宋詞,句句含情,寫盡了他對侍妾朝云的思念
0【第3句】:56歲的蘇軾寫了一首瀟灑如仙的宋詞,最后10個字更將曠達寫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