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河岸的句優美句子
【第1句】: 有哪些形容“河岸”的詩句
【第1句】: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繞佛閣》
【第2句】: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雕疏。年代: 唐 作者: 杜牧《秋岸》
【第3句】: 花氣清婉,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繞佛閣》
【第4句】: 家寄征河岸,征人幾歲游。年代: 唐 作者: 張仲素《春江曲二首》
【第5句】: 匹馬黃河岸,射雕清霜天。年代: 唐 作者: 孟郊《送盧汀侍御歸天德幕》
【第6句】: 訪寺臨河岸,開樓見海山。年代: 唐 作者: 喻鳧《送石賁歸吳興》
【第7句】: 笠漫河岸雪,衣著虢城鐘。年代: 唐 作者: 李洞《越公上人洛中歸寄南孟家兄弟》
【第8句】: 河岸春生綠,齋扉雨送昏。年代: 宋 作者: 陸游《立春前后連日風雨》
【第9句】: 鐵牛鞭起黃河岸,大洋海底食珊瑚。年代: 宋 作者: 釋嗣宗《頌古二十六首》
【第10句】: 河岸風檣遠,村陂牧笛長。年代: 宋 作者: 陸游《明日又來天微陰再賦》
【第11句】: 釋義以及人物簡介
【第1句】: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第2句】: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第3句】: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第4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第5句】: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第6句】: 孟郊,唐代詩人,漢族。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孟郊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
【第2句】: 有哪些形容“河岸”的詩句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繞佛閣》河岸微退落,柳影微雕疏。年代: 唐 作者: 杜牧《秋岸》花氣清婉,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繞佛閣》家寄征河岸,征人幾歲游。年代: 唐 作者: 張仲素《春江曲二首》匹馬黃河岸,射雕清霜天。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送盧汀侍御歸天德幕》訪寺臨河岸,開樓見海山。年代: 唐 作者: 喻鳧《送石賁歸吳興》笠漫河岸雪,衣著虢城鐘。
年代: 唐 作者: 李洞《越公上人洛中歸寄南孟家兄弟》河岸春生綠,齋扉雨送昏。年代: 宋 作者: 陸游《立春前后連日風雨》鐵牛鞭起黃河岸,大洋海底食珊瑚。
年代: 宋 作者: 釋嗣宗《頌古二十六首》河岸風檣遠,村陂牧笛長。年代: 宋 作者: 陸游《明日又來天微陰再賦》釋義以及人物簡介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
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
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
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
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有《清真集》傳世。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唐代詩人。
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
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
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
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
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有《清真集》傳世。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孟郊,唐代詩人,漢族。
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
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
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
【第3句】: 形容河水的優美句子,詞語
宛如陽春白雪 ,天籟之音,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
繞梁三日,余音不絕.歡快灑落在心窩里,宛如一些活潑輕盈的精靈,在為心靈進行一次洗禮.
歌聲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細細聽來,一種深沉卻飄然出世的感覺會理科占據認得心頭,仿佛一切塵囂都已遠去,只有這天籟之音.
讓人陶醉在優美的音樂旋律里而"沉醉不知歸路".
宛如"又綠江南岸"的春風,悄聲無息
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潤物無聲
更如朗照松間的明月,清幽明凈.
讓人深在浮世中,卻有皓月當空,清風徐徐之感
這首歌聲音悠揚婉轉,純潔好聽.
溫暖明凈的歌
返璞歸真的童樂
優美的靈魂,優美的歌謠
擁有陽光般溫暖美好的歌曲
清純不一般的歌
天籟之音
氣勢恢弘的歌
【第4句】: 形容岸美景的句子
這是一條十米寬的河,河水并不清澈,可是,河上浮著的蓮葉卻四季常綠,每天放學回家,我總要看她一眼,心情也變得到了放松。特別是在盛夏時分,一朵朵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她們沒有西湖荷花那樣巨大,也沒有桂花那樣芳香,更沒有桃花那么繁密,她們只是默默的開著,雖然零散,卻無不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河的兩岸就是游園,人們稱它叫“千畝游園”。走進游園,首先是一片梧桐樹林。樹林里,一棵棵梧桐樹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樹上枝繁葉茂,大大的葉子擠在一起,好像給游園戴了一頂大大的帽子,把陽光都擋在了外面。所以,現在即使是夏天,走進這個樹林也感覺非常涼爽
【第5句】: 形容山坡的優美句子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山行--- 唐朝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古風----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李白;古風)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后赤壁賦》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一個對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晉·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唐·司空圖: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唐·王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韓愈: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唐·張錫: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元·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第6句】: 描寫瀑布的優美句子大全
【第1句】:只見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壺口瀑布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視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吸去的水流。
【第2句】:正所謂黃滿祭瀑布群,山腳下便聞水聲。順著鵝卵石鋪成的小道,我們漫步茶葉飄香的山間,伴著聲聲蟲鳴,諦聽流水潺潺,近看山澗溪水涓涓。兩旁虬松林立,亦有青竹數株。朦朧細雨中,一切皆散發出詩意的芬芳。
【第3句】:陣陣微風吹過,把瀑布吹得如煙如霧。水花飄落在身上,好像下過蒙蒙細雨。在陽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
【第4句】:還沒走近大瀑布,一層密密麻麻的水珠就拍打在我臉上。有一些戴著眼鏡的游客,用眼鏡布擦了一遍又一遍。即使是穿上了雨衣,全身的衣服還都被淋得濕漉漉的。一看,一層水霧“蓋”著黃果樹大瀑布,給它增添了一份朦朧美。
【第5句】:進入景區前行一段路程,就來到了象鼻潭和象鼻瀑布景區,象鼻潭是三疊井的第一井,“井”是深潭的意思。這個深潭是瀑布千萬年沖瀉而成的,深不見底。這個潭得名象鼻潭,瀑布叫象鼻瀑布,是因為潭邊的巨巖形似象鼻,從高高的崖頂一直伸到潭底。站在潭邊觀瀑布。奔騰的溪水從高處瀉下,奔珠濺玉,咆哮如雷,令人感受到驚天動地的力量。晴天,陽光照射潭底,彩虹高掛空中,七彩斑斕,變幻莫測,美不勝收。
【第6句】:看看水,河水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突然,下面出現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水一齊跌了進去,更涌、更擠、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