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伏龍”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30句帶“伏龍”的詩句,其中“伏龍”開頭的詩句6句,“伏龍”結(jié)尾的詩句15句,“伏龍”在中間的詩句9句,供您參考。
“伏龍”開頭的詩句【第1句】:伏龍祠上長煙靄,憤氣堂堂恐未休。——出自陳造《過伏龍祠》
【第2句】:伏龍一炊隨分飽,小市居民無醢脯。——出自陳造《寄程安撫》
【第3句】:伏龍奇鬼相回環(huán),窗戶玲瓏五云起。——出自孫應(yīng)時《同邱直長和歐公三游洞韻》
【第4句】:伏龍欲夾太陽飛,獨柱擎天力弗支。——出自南宋·文天祥《感懷二首》
【第5句】:伏龍山橫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出自唐·陳陶《題徐稚湖亭》
【第6句】:已過長溪嶺更危,伏龍莽莽向川垂。——出自宋·陳與義《王孫嶺》
“伏龍”結(jié)尾的詩句【第1句】:半巖菖蒲根,翠葆森伏龍。——出自宋·陳與義《與信道游澗邊》
【第2句】:斗牛之墟有伏龍,寶氣夜起天為虹。——出自黎廷瑞《鐵笛行贈丁云屋》
【第3句】:上帝有命起伏龍,龍尾不卷曳天東。——出自南宋·陸游《龍掛》
【第4句】: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繩橋看伏龍。——出自宋·蘇軾《送鮮于都曹歸灌口舊居》
【第5句】:被旱農(nóng)家怒伏龍,衰翁歲望甚於農(nóng)。——出自陳造《次喜雨韻》
【第6句】:煙村已遠(yuǎn)猶回首,恐有鵷雛與伏龍。——出自南宋·陸游《曉出東城》
【第7句】:載錫珪符起伏龍,遄提小隊出南中。——出自吳泳《送鮮于帥三首》
【第8句】:吁嗟長笑翁,相漢起伏龍。——出自元·楊維楨《梁父吟》
【第9句】:腳底千山行伏龍,手揮五弦俯冥鴻。——出自樓鑰《游白石巖》
【第10句】:門外青山跨伏龍,山頭未曉日生東。——出自劉宰《次姜君玉韻且駕北固新居》
【第11句】:飛云起伏龍,大鵬運以風(fēng)。——出自陳起《寄汪起潛簽判》
【第12句】:毋忽咫尺水,中恐有伏龍。——出自周端臣《毋忽詩》
【第13句】:降準(zhǔn)云孫驅(qū)伏龍,紫髯強援要江東。——出自馬子嚴(yán)《烏林行》
【第14句】:五天講去春騎虎,一缽擎來晝伏龍。——出自燕肅《贈惠山慶上人》
【第15句】:風(fēng)雷東海起伏龍,繅藉圜丘薦蒼璧。——出自宋·陸游《贈徑山銛書記》
“伏龍”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大峰東南傾,中峰伏龍起。——出自陸文圭《茅山道中》
【第2句】:珠應(yīng)哂魚目,鉛未伏龍泉。——出自唐·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
【第3句】:客因看畫至,寺以伏龍傳。——出自清·閔麟嗣《黃龍寺》
【第4句】:故人今住伏龍山,陳陶故圃茅三間。——出自戴復(fù)古《伏龍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隱乃唐詩人陳陶故圃曾景建作記俾仆賦詩》
【第5句】:出每駕雞棲,歸仍伏龍具。——出自文同《貧士行》
【第6句】:露濕風(fēng)標(biāo)紅芰老,雨生鱗甲伏龍腥。——出自鄭獬《水館》
【第7句】:想見伏龍擘山出,澒洞水雹轟雷霆。——出自孫應(yīng)時《三泉龍門》
【第8句】:亂山倚伏龍蛇蟠,蒼藤古木門徑寒。——出自釋自彰《游洞霄得鄉(xiāng)友道士鄧君德清話因成古語》
【第9句】:孤高伏龍角,浮圖刺云漢。——出自陳師道《登鳳凰山懷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