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漢中”的詩句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漢中”的詩句76句,包括“漢中”開頭的詩句13句;“漢中”結尾的詩句24句;“漢中”在中間的詩句39句。其中五言詩句34句,包括漢中開頭的4句,漢中結尾的11句,漢中在中間的19句;七言詩句42句,其中漢中開頭的9句,漢中結尾的13句,漢中在中間的20句。
帶“漢中”的五言詩句
帶“漢中”的五言詩句34句,其中“漢中”開頭的五言詩句4句,“漢中”結尾的五言詩句11句,“漢中”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9句。
“漢中”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出自唐·岑參《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第2句】:漢中王霸地,從古鋒鏑爭。——出自葉適《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馬干官》
【第3句】:長嘯孤云端,漢中我疆宇。——出自陽枋《紹慶府教廳瑞麥》
【第4句】:漢中信可王,新都亦宜侯。——出自洪咨夔《食菜》
“漢中”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具云今漢中,二士山澤癯。——出自度正《正同諸丈錢別制干郎中》
【第2句】:卻吐天漢中,良久素魄微。——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第3句】:一舸辭吳會,單車入漢中。——出自梅堯臣《鄭戭及第東歸後赴洋州幕》
【第4句】:我客猶湖外,君行返漢中。——出自趙蕃《再見王進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贈之四首》
【第5句】:萬乘華山下,千巖云漢中。——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途經華山》
【第6句】:孔明駐漢中,欲翦漢賊梗。——出自洪咨夔《送興元聶帥》
【第7句】:賣卜成都市,流名大漢中。——出自唐·鄭世翼《過嚴君平古井》
【第8句】:余因守漢中,作詩揭墓左。——出自文同《趙壹》
【第9句】:駕言過漢中,愿毋疾其驅。——出自度正《正同諸丈錢別制干郎中》
【第10句】:天子幸漢中,轘轅阻氛煙。——出自唐·皎然《奉送袁高使君詔征赴行在,效曹劉體》
【第11句】:斧鉞來天上,詩書理漢中。——出自唐·姚合《送鄭尚書赴興元》
“漢中”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聽歌吳季札,縱飲漢中山。——出自唐·韓翃《宴吳王宅》
【第2句】:昨從漢中歸,于此度炎燠。——出自文同《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
【第3句】:孰如漢中郎,孰似楚左史。——出自王炎《題童壽卿博雅堂》
【第4句】:輝光唐六典,度越漢中興。——出自宋·黃庭堅《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第5句】:家聲唐秘監,墨妙漢中郎。——出自孫應時《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第6句】: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出自文同《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第7句】:豈知高帝業,煌煌漢中起。——出自南宋·陸游《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
【第8句】:齊安漢中治,政跡如韶莖。——出自李廳《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第9句】:策慕宋前軍,文師漢中壘。——出自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第10句】:太尉漢中士,氣引八極外。——出自文同《李太尉》
【第11句】:空余杜陵淚,一為漢中潸。——出自北宋·黃庭堅《宗室公壽挽詞二首》
【第12句】:宛彼漢中郡,文雅見天倫。——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
【第13句】:生傅漢中什,死著十哀詩。——出自項安世《李萬州挽詩》
【第14句】:斷鰲媧立極,翔鳳漢中天。——出自范成大《太上皇帝靈駕發引挽歌詞六首》
【第15句】:臨發漢中時,精誠見表辭。——出自姜特立《諸葛孔明》
【第16句】:思昔漢中殆,羯奴自荒逖。——出自杜范《漢中行》
【第17句】:胄甲漢中壘,聲高昔諫垣。——出自仲并《送劉大諫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趙左司》
【第18句】:我積漢中谷,君種彭澤米。——出自鄭剛中《送周務本機宜》
【第19句】: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出自唐·徐晶《送友人尉蜀中》
帶“漢中”的七言詩句
帶“漢中”的七言詩句42句,其中“漢中”開頭的七言詩句9句,“漢中”結尾的七言詩句13句,“漢中”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0句。
“漢中”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里煙蒙蒙。——出自黃裳《漢中行》
【第2句】:漢中四百天所命,老賊方持太阿柄。——出自南宋·陸游《謁諸葛丞相廟》
【第3句】:漢中席卷三秦定,卞子功成兩虎俱。——出自沈繼祖《送合學袁尚書帥蜀》
【第4句】:妾身在代不如意,漢中胡中俱斷腸。——出自馮時行《句》
【第5句】:漢中由來說雞肋,意謂棄之為可惜。——出自樓鑰《送王仲矜倅興元》
【第6句】:漢中為會失兼程,雨雪曾無一日晴。——出自文同《苗子居運判歸宿州同赴武康西縣道中奉寄》
【第7句】: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出自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第8句】:盛山使君別寖久,漢中郡丞新寄書。——出自樓鑰《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第9句】:漢中在昔稱梁州,地腴壤活人煙稠。——出自吳泳《漢中行》
“漢中”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出自鄭剛中《寄吳信叟》
【第2句】:斬關豈非搴旗手,枉有虛名落漢中。——出自釋普巖《頌古十首》
【第3句】:長江凝練樹無風,瀏栗一聲霄漢中。——出自唐·劉禹錫《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韻》
【第4句】:緩驅小隊來漢中,甲光冷射清江水。——出自王灼《李安撫生日》
【第5句】:遠謀尚欲安天下,小試何妨佐漢中。——出自吳芾《送王仲矜赴興元倅》
【第6句】:含凄試看東歸路,只見青山繞漢中。——出自張嵲《雙楠送何致遠歸陜西二首》
【第7句】:高皇將壇在漢中,武侯八陣留魚復。——出自樓鑰《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第8句】:滄江東去流天外,秦岫西來繞漢中。——出自張嵲《從劉待制游中梁山寺》
【第9句】:笑把銅章尹漢中,隱山斗米顯神功。——出自宋·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三代系師諱魯字公期》
【第10句】: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輦將迎入漢中。——出自唐·李益《漢宮詞》
【第11句】:海內忘形獨漢中,幾回日暮憶江東。——出自趙蕃《哀文鼎》
【第12句】:黃云萬頃峰戀下,白雪幾聲宵漢中。——出自黃公度《己巳九日陪陸使君宴們樂臺和莊粹韻》
【第13句】:循吏功名兩漢中,平生風義最雍容。——出自北宋·黃庭堅《李濠州挽詞二首》
“漢中”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留臺雄峙渚宮邊,江漢中間別一天。——出自李曾伯《送羅季能赴江陵幕》
【第2句】:留屯漢中綴秘師,計俊萬全無一失。——出自陽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第3句】:元獻景文今棣萼,還須柱石漢中天。——出自廖行之《宋伯華趨朝用川字衫字韻作二詩送之》
【第4句】:輕煙飛絮漢中道,白葦黃茅渭上屯。——出自王素《重修山河堰》
【第5句】:今日漢中誰國士,莫教春草上齋壇。——出自范成大《書懷二絕,再送文季高,兼呈新帥閻才元侍郎》
【第6句】:貫悉該明漢中壘,雍容通雅蜀相如。——出自蘇籀《題劉紫微貢父公是集一首》
【第7句】:欣然擁被重尋睡,夢見漢中春麥青。——出自鄭剛中《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頻雨喜而為二絕句》
【第8句】:氣力才勝野外儀,情懷頗樂漢中兒。——出自陳普《詠史上·漢高帝八首》
【第9句】:破虜功成百戰場,天書新拜漢中郎。——出自唐·清江《贈淮西賈兵馬使》
【第10句】:不憂泑澤豪不殺,夜識漢中龜鱉在。——出自晁補之《過金堤劉景文》
【第11句】:遙想漢中雞肋地,未應萬里回金勒。——出自宋·黃人杰《滿江紅》
【第12句】:闊步入趨天北極,舊班聯踐漢中郎。——出自曾協《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闕二首》
【第13句】:客星何預漢中興,枉把虛名累子陵。——出自胡仲弓《過桐江三絕》
【第14句】: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出自宋·楊萬里《讀嚴子陵傳》
【第15句】:殿下青衣晉天子,窖間白發漢中郎。——出自唐涇《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
【第16句】:劉子前身漢中壘,李侯今代柳南宮。——出自劉克莊《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
【第17句】:講磨潛佐漢中興,豈是空標處士名。——出自羅大經《題釣臺二首》
【第18句】:客且住,聽我語,楚漢中分兩丘土。——出自汪元量《夷山醉歌》
【第19句】:初游漢中亦未覺,一飲尚可傾千鍾。——出自南宋·陸游《春感》
【第20句】:壯年期佐漢中興,豈謂蟠螭睡不醒。——出自宋伯仁《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