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五世”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46句帶“五世”的詩句,其中“五世”開頭的詩句23句,“五世”結尾的詩句6句,“五世”在中間的詩句17句,供您參考。
“五世”開頭的詩句【第1句】:兩朝出將復入相,五世疊鼓乘朱輪。——出自唐·崔顥《江畔老人愁》
【第2句】:五世儒冠愧甲門,池浪何意濯塵纓。——出自廖行之《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第3句】:五世屬藩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游。——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第4句】:五世單丁家,在家亦如客。——出自董嗣杲《中伏》
【第5句】:子房真男子,五世相韓國。——出自陳宓《讀史》
【第6句】:五世圖書幸相逐,鬢毛未許雪霜侵。——出自晁說之《自詠》
【第7句】:五世業儒書有種,一生任運仕無媒。——出自宋·陸游《閑游》
【第8句】:平生陰德事,五世眼中孫。——出自虞儔《挽吳公祥承事詩》
【第9句】:一生倜儻心常逸,五世團欒壽更主。——出自吳芾《挽陳巡檢》
【第10句】:五世以文稱,故家誰復如。——出自晁說之《題沖弟詩卷》
【第11句】:故家喬木知誰在,五世同居是義門。——出自家鉉翁《題李氏敬聚堂》
【第12句】:留侯美好如婦人,五世相韓韓入秦。——出自北宋·王安石《張良》
【第13句】:七朝賜履加尊寵,五世苴茅奉憲章。——出自蘇頌《次韻和錢穆甫答簽判殿丞臨安道中作》
【第14句】: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出自唐·唐堯臣《金陵懷古》
【第15句】: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出自晁公溯《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第16句】:五世相傳蓋有道,中無所欲人何求。——出自晁公溯《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毀者》
【第17句】:萬方瑞物問何在,五世誓書知謾為。——出自晁說之《上元前再金題南莊壁二首》
【第18句】:隨龍南渡后,五世作泉人。——出自胡仲弓《思故鄉》
【第19句】:貌如女子心如鐵,五世相韓韓已滅。——出自梅堯臣《留侯廟下作》
【第20句】:五世衣冠盛,吾鄉識故家。——出自孫應時《挽王知復書監》
【第21句】:五世鄉關澤未斬,欲歸心折雁行斜。——出自仲并《日暮系舟》
【第22句】:五世賢孫吾獲識,根源同是洛陽方。——出自方回《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孫觀歸馬金》
【第23句】:好憐歸去龍鍾者,五世題名在道山。——出自晁說之《和蒲君刑曹佳什》
“五世”結尾的詩句【第1句】:高皇疋馬開東南,王業中興今五世。——出自岳珂《后元佑行上辨章喬益公》
【第2句】:帖窺藏五世,詩續詠前朝。——出自趙蕃《觀王文之所藏荊公帖》
【第3句】:華君官五世,人物樸而重。——出自葉適《還華賢良九經說賢良進卷語林等》
【第4句】:眼中看五世,膝下擁重孫。——出自宋·蔡戡《劉公實母夫人董氏挽詩》
【第5句】: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出自楊萬里《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
【第6句】: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出自程公許《壽延邁叔祖》
“五世”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敢尋五世蓬萊路,異姓王孫尚避名。——出自晁說之《次韻十二弟所寄》
【第2句】:尚蒙五世澤,勿鄙三家村。——出自晁公溯《喜三十二北來》
【第3句】:一種金籯業,相傅五世馀。——出自陸文圭《挽李德夫》
【第4句】:飄零南北一衰門,知是澶淵五世孫。——出自晃沖之《別飾道二十弟》
【第5句】:傳翳五世活幾人,計日而愈功何神。——出自姚勉《贈饒春卿》
【第6句】: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出自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
【第7句】:白石千年像,蒼頭五世孫。——出自朱京《祥光寺》
【第8句】:誰云五世澤,久襲萬鍾貴。——出自李廳《故諫議大夫鮮于公欲作新堂以傳世譜名曰卓絕內相先生題其名曰蜀鮮》
【第9句】:周家五世將軍後,前江千載義居風。——出自宋·辛棄疾《最高樓》
【第10句】: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出自晁公溯《師安撫生日》
【第11句】:為愛一門能守義,相承五世不分居。——出自吳豐《贈胡彥忠》
【第12句】:舊址相傳五世昌,寒蕪忍墮十年荒。——出自宋·艾性夫《舊廬毀於亂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
【第13句】:其來至高曾,溪啻五世儲。——出自衛宗武《留墓松》
【第14句】:德誼百年猶積累,詩書五世漸光輝。——出自王柏《挽張佛子》
【第15句】:張良大父父,相韓五世君。——出自楊再十一君《詠史》
【第16句】:家藏五世書,不減王銅川。——出自晁公溯《薛郎遠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
【第17句】:寵光五世腰青組,出入珠宮引簫鼓。——出自唐·韓翃《別李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