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字連線的好句子聚集三篇
幼兒園中班《1至5對應連線》教案
活動目標:
1.在理解5以內序數的基礎上,根據門牌號碼找到相對應的房間。
2.理解門牌號碼中橫向與縱向的序數關系,掌握橫向、縱向數字與房間的對應關系。
3.體驗同伴合作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樂趣,學會相互幫助。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正確解讀門牌號碼,理解門牌號碼的實際意義。
2.活動難點:根據食物圖片上的門牌號碼送食物到指定房間。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對橫向或縱向的序數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樓房縱向的排列順序。
2.在家長的引導下部分幼兒已認識了自己家的門牌號碼,有一定的經驗積累。
(二)物質材料準備:
1.教師操作:多媒體課件、門牌號碼
2.幼兒操作:(1)兩種房子,(一種是五層樓高的樓房,一種是有五層四個房間的樓房),門牌號碼、記號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第1句】:教師:海綿寶寶是蟹堡王餐廳里大名鼎鼎的廚師,它做的蟹黃堡有很多人訂購,現在餐廳里人手不夠啊可把海綿寶寶急壞了。
【第2句】:設置情境:海綿寶寶給老師打電話請求幫忙。
教師:喂,你好!哦是海綿寶寶啊!有什么事嗎?請小朋友們幫忙送外賣啊?我問下小朋友愿不愿意啊,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嗎?好的,那你趕快把訂單送過來吧.
【第3句】:教師接過訂單并講解訂單內容。
教師:每個訂單上都有一個表示房間號碼的數字,根據數字找到正確的房間將蟹黃堡送給小動物們。
(二)游戲:大家一起送外賣。
【第1句】:教師出示5個房間的平房,引導幼兒"送外賣"。
(1)師:我手里的訂單呢是海綿寶寶讓我們送給森林小屋的小動物們,我們先去看看森林小屋里有哪些小動物啊!
(2)師:第一個房間住著誰啊?哪個是第一個房間啊?是這間嗎?(不是)師:這是第一個房間啊【第1句】:【第2句】:【第3句】:【第4句】:5(重復點數),哪里不對?
師:為什么是這邊?這邊是哪一邊?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跟著剪頭的方向數)師:跟著箭頭的方向怎么數?(跟著箭頭方向從左到右一個一個的數)
(3)那我們看第一個房間住著誰啊?第二個呢?
【第2句】:開始派送,鞏固幼兒對橫向序數的了解。
(1)師:好啦!小動物的家我們已經找到了,那我們來送外賣吧!給小兔家送1個漢堡,小兔家在第幾間房啊?(第五間房)
(2)這份訂單是給第三個房間小狗家送1個漢堡。
(3)接下來這份是給第一個房間小貓家送1個漢堡。
(4)最后一個訂單是給第二個房間小熊家送兩個漢堡。
【第3句】: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太能干了,一會兒就把海綿寶寶的訂單給送完了。
(三)海綿寶寶電話通知小朋友給青青草原送訂單。
【第1句】:情境對話:
(1)師:是海綿寶寶啊我們剛派送完呢,還有啊?去哪里派送啊?去青青草原啊,好的,我們馬上去。
(2)教師:海綿寶寶現在又要我們去青青草原送外賣,我們可千萬不能送錯地方啊,要不然我們就會被灰太狼給抓去了。
【第2句】:播放課件出示5層樓每層只有一間房間的房子。
(1)理解縱向數字與房間的對應關系。
師:這棟樓房每層樓只有一間房,外賣又怎么送,我們還是先看看這棟樓里都住著誰吧?千萬不能送到狼堡里去了。(引導幼兒思考并發現平放于樓房的不同之處)
(2)請一個小朋友快速完成海綿寶寶的任務師:請給第三層送一個外賣,第四層送一個外賣,第二層送三個外賣。
【第3句】:教師小結:哦,原來數樓房要從下往上數,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第一層樓,第二層樓,第三層樓(鞏固幼兒由下往上數的知識經驗)
(四)情境設置-海綿寶寶的大難題
【第1句】:播放課件,出示5層4間的樓房。
師:剛才海綿寶寶又給接到一個訂單,讓我們幫他把這份外賣送到這棟又高又大樓房的這個房間去
【第2句】:出示門牌號碼,引導幼兒解讀門牌號碼。
(1)師:沒錯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找呢?這是第四個房間,這也是第四個房間,為什么不是這個呢?(指著2-4,設疑,鞏固正確門牌號碼的含義,因為前面是3)
(2)師:哇,你的'思維非常清晰,原來找房間,要先找到幾層樓,再找第幾層樓上的幾個房間(再次解讀門牌號碼)
(3)師:304表示第三層樓的第四個房間,我們先由下往上找到第三層樓,再找在第三層樓上從左往右數找到第四個房間,這樣就不會送錯外賣了。
【第3句】:請兩個幼兒繼續幫助送外賣要求:大聲解讀門牌號碼,再找與其相對應的房間。
【第4句】:發現問題,解讀門牌號碼
(1)出示門牌號碼,將幼兒分成男女兩組,解讀門牌號碼(鞏固已有經驗,復習解讀門牌號碼)
(2)指導個別幼兒解讀
【第5句】:游戲:你說我找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口述門牌號碼,幼兒根據說出的門牌號碼找到相對應的房間。(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
(五)操作活動:外賣高手(海綿寶寶現場來讓小朋友送外賣)
【第1句】: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三個操作單(海綿寶寶發訂單)教師:這里還有很多的外賣訂單,下面我把小朋友分成四組,我看哪組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中
【第2句】:教師講解三種操作業的方法。
師:有的外賣需要用連線的方法完成,有的外賣需要粘貼,還有一種超級外賣則需要書寫門牌號碼,方便海綿寶寶下送次外賣。
【第3句】:評價三組作品。
活動結束:海綿寶寶的謝禮。
師:今天小朋友們真是太厲害了,幫海綿寶寶送了那么多外賣,海綿寶寶非常感謝你們,現在他要請你們去蟹堡王餐廳去吃漢堡,你們想不想去啊?走!吃漢堡咯!(海綿寶寶音樂響起幼兒隨海綿寶寶會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認識1至5的序數數學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中班的幼兒發育期間,對于數的認知很不夠,通過序數的學習,能夠讓幼兒進一步的對數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兒以后的學習活動。通過游戲和直觀的'觀察活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第1句】:讓幼兒能夠懂得排序。
【第2句】: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第3句】: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第4句】: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第5句】: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知道什么是序數。
教學的難點:區分數字和序數。
活動準備
【第1句】: 點字卡。
【第2句】: 標記圖
活動過程
【第1句】:導入活動
【第1句】:讓幼兒閉上眼睛。
【第2句】: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動物。
【第3句】:讓幼兒數數有幾只……逐個的數。
【第2句】:在出示圖(2)點字卡
【第1句】:數數點字卡,逐個的數。
【第3句】:用動物卡和點數卡來排序,按從少到多排列。
【第1句】:誰排在最前面,第一只大象排在第一。
【第2句】:請小朋友來排誰排在第二。
【第3句】:誰在第三,四,五。
【第4句】:請小朋友一起和老師說一遍。
大象排在第一,兩只……排在第2,3,4,5。
【第5句】:請小朋友來排點字卡(請各位小朋友來排排)
【第1句】:請小朋友念一念:一個點子排在第一
兩個點子排在第二
【第6句】:與數字串聯起來: 一只大象, 一個點字卡 用數字1表示
兩只大象, 兩個點字卡 用數字2表示
【第7句】:【第1句】:朋友自己排,(從少到多的排,老師指導,教具要人手一份)。
【第2句】:與老師對照,自己做正確沒有。
【第8句】:老師出圖,讓小朋友觀察對不對,不對的我們一起來改正。
【第9句】:老師發放教具,讓幼兒自己做作業練習,老師巡回指導。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目標非常明確,在完成目標上,我們覺得還是很到位。小朋友學著也很輕松,但是我認為在教育活動中,教具的頻繁變換,非常復雜,不利于直觀的呈現,影響幼兒的接受。
幼兒園中班教案《找對應》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找對應》,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第1句】:認識常見的水果,知道它們的名稱、外形特征和內部的基本構造。
【第2句】:根據水果的外形特征,找到相對應的剖面圖,并進行連線。
【第3句】: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第4句】: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找對應》、筆、整個的水果和剖開來的水果用放盤裝好。
【活動過程】
【第1句】:觀看水果,說說它們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今天老師帶來了哪些水果呢?它們又是什么形狀的?(交流)
【第2句】:將整個水果和部分水果進行歸類。
有的水果被切成了好多塊,變成了水果寶寶,你能將它們送到媽媽面前嗎?(歸類)
【第3句】:游戲:找對應這兒還有好多水果寶寶沒找到媽媽呢,你們來幫幫忙,用一條線將它們連在一起吧。
幼兒完成幼兒用書《找對應》的操作活動,教師隨機檢查。
【第4句】:幼兒相互交流操作結果,并收拾整理操作澳作材料。
教學反思
上課時,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設計順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發現,還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對這一數學思想的領悟遠遠不夠。一一對應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是解題時所運用的一種思路,不應當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對應,可以在數學中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內涵。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游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1至5的認識及書寫》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頁――第16頁)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目標】 1-5的認識及書寫 名師推薦教案設計
【第1句】: 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第2句】: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 感,并能進行交流。
【第3句】: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學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第2句】: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第1句】: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第2句】:認識2(教學方法同上)
【第3句】:認識3
(1) 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2)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3)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4)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第4句】:認識【第4句】:5(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第1句】: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第1句】:【第2句】:【第3句】:【第4句】:5
【第2句】:數的順序
全班齊讀:正、反讀
教師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三)、教師說,學生操作
【第1句】: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第2句】: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第3句】:請你拿出5個圓片。
【第3句】:教學寫數字1―5
【第1句】:教師教拿筆姿勢
【第2句】: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2)集體評(3)教師評價
【第5句】:作業本
反思:這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讓同學們認識一到五,會讀,認,寫。這部分的`內容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有所接觸。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數字,所以學生們并不陌生。認和讀都不成問題,關于寫,大多數同學都會寫,主要是要讓他們寫的規范。關于寫的規范這個問題,我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們多加練習,先讓他們自己來說說這些數字長的像什么,然后讓他們自己說說,在寫這些數字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些什么,在集體練習的時候,讓各小組成員互相找找毛病,這樣他們才會記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