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喬家大院兒的好句子6精選100條
寫喬家大院的詩句
(第一首)
幾經風雨瓦上霜,春去秋來世滄桑。
情通天下南北貨,一代富豪屬晉商。
高墻門戶大院房,雕梁畫柱刻花窗。
今日人去庭院在,喬家濟世永流芳。
(第二首)
一代儒生作晉商, 中興家業勇擔當。
立身誠信循根本, 處世中庸效老莊。
愛恨情仇皆宿命,浮沉起落盡滄桑。
匯通天下終無悔,大器生來就癲狂。
(第三首)
飛檐挑角古磚墻,民院回廊彩瓦房。
偃月扶楣門柱對,雕龍畫鳳虎擎樑。
喬家宅第群樓舍,祁縣融通皆晉商。
清代興隆存百載,游人觀展故年光。
(第四首)
太原百里南略西,大院喬家富至極。
香木青磚樓照壁,精雕細繪戶珍題。
憑一信匯通天下,秉六行德被晉祁。
輕利惜福甘寂寞,燈籠掛起世人迷。
(第五首)
恢宏氣勢院深藏,中外蜚聲三晉揚。
斗拱飛檐精畫棟,金裝彩飾繪花香。
扶危濟困施仁德,誠信通情善理商。
舊貌今觀興百載,乘風紫氣萬年長。
(第六首)
富商喬氏”在中堂“,清代發家名遠揚。
大院崇樓懸匾額,華堂翠閣歷滄桑。
飛檐云棟門迎日,鏤牖磚墻瓦砌房。
美奐美輪花徑馥,舊居六處嘆繁昌。
(第七首)
豐墻峻宇鏤軒廊,游閱陳樓讀晉商。
斗拱燕梁彰氣魄,雕磚刻石顯燁煌。
定規立矩益莊社,濟世扶危達客鄉。
國破銀流何處取,喬家殷實富錢藏。
(第八首)
清代金融冠晉商,遠游只為在中堂。
曾將貿易跨歐亞,也把民心扶廟殤。
窗壁精雕生獸鳥,拱檐飛斗畫楣梁。
遞高六院呈雙喜,瑰寶人間獨一方。
(第九首)
民宅大院數何莊?渠府喬家看晉商。
石刻磚雕含寓意,百間萬米顯榮昌。
曾經座滿墻都囍,轉眼屋空雨入窗。
但幸昭馀今復起,古城燈火又輝煌。
(第十首)
休說義利不同爐,三晉商人下海儒。
財納八方誠致遠,富延七代儉興族。
和衷內外蓄強勢,謹慎言行化險途。
怎似土豪花遽謝,未成錢主被錢奴。
(第十一首)
紅燈輝映院幽廊,古宅恢宏是晉商。
峭壁飛檐悠氣魄,豐墻厚瓦韻輝煌。
經商誠信喬家院,厚德于人百代芳。
銀海金山揮不盡,喬家智慧院深藏。
(第十二首)
民宅大院數何莊?渠府喬家看晉商。
石刻磚雕含寓意,百間萬米顯榮昌。
曾經座滿墻都囍,轉眼屋空雨入窗。
但幸昭馀今復起,古城燈火又輝煌。
(第十三首)
風雨滄桑多代傳,喬家大院總依然。
四周封閉隱藏巧,三面臨街雕塑玄。
春夏秋冬四季景,南北左右幾百間。
四時如意六合順,一個雙喜坐正圓。
(第十四首)
喬家大院古文化,青磚墻壁琉璃瓦。
雕梁畫棟民間宮,南北交融甲華夏。
喬家大院導游詞怎么寫
我們到一個地方去旅游,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歷史變遷,就需要請一名高素質的導游為我們作講解。下面是喬家大院導游詞怎么寫,歡迎參考閱讀!
祁縣喬家大院導游詞
喬家大院位于祁縣喬家堡村正中。這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群體,從高空俯視院落布局,很似一個象征大吉大利的雙“喜”字。整個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積3870平方米。分六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全是封閉式磚墻,高三丈有余,上邊有掩身女兒墻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體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專家學者恰如其分地贊美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彪y怪有人參觀后感慨地說:“皇家有故宮,民宅著喬家?!?/p>
進入喬家院大門是一條長80米筆直的石鋪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甬道兩側靠墻有護坡。西盡頭處是喬家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護院。縱觀全院,從外面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進院里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顯示了我國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調。整個大院,布局嚴謹,建筑考究,規范而有變化,不但有整體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頂上的 140余個煙囪也都各有特異。全院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堆金立粉,完全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筑藝術水平,確實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兩次擴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擴建約在清同治年間,由喬致庸主持,第二次擴建為光緒中、晚期,由喬景儀、喬最儼經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國十年后,由喬映霞、喬映奎分別完成。從始建到最后建成現在的格局,中間經過近兩個世紀。雖然時間跨度很大,但后來的擴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構思進行,使整個大院風格一致,渾然一體。
喬家大院依照傳統的叫法,北面三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三個大院依次為東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個大院的稱謂,表現了喬家大院中各個院落的建筑順序。
清乾隆年間,現喬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喬家堡村的大街與小巷交叉的十字口。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后,買下了十字口東北角的幾處宅地,起建樓房。主樓為硬山頂磚瓦房,磚木結構,有窗欞而無門戶,在室內筑樓梯上樓。特點是墻壁厚,窗戶小,堅實牢固,為里五外三院。主樓的東面是原先的宅院,也進行了翻修,作為偏院。還把偏院中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這是喬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傳說偏院外原來有個五道祠,祠前有兩株槐樹,長的奇離古怪,人們稱為“神樹”。喬家取得這塊地皮的使用權后,原打算移廟不移樹。后來喬全美在夜間做了一夢,夢見金甲神告他說:“樹移活,祠移富,若要兩相宜,祠樹一齊移。往東四五步,便是樹活處。
如果移祠不移樹,樹死人不富……。”沒有多久,此樹便奄奄一息。喬全美恐怕得罪了神靈,便照夢中指示的地方,把樹移了過去,樹真的復活了,而且枝葉繁茂如初。這好象是“真神顯靈”,真有其神,于是又在側院前修了個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時主院與側院間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銜靈芝的鹿等。土地祠額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柄如意,隱喻“四時如意”。祠壁上還有梧桐和松樹,六對鹿雙雙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順”。
喬致庸當家后,為光大門庭,繼續大興土木。他在老院西側隔小巷置買了一大片宅基地,又蓋了一座樓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兩樓對峙,主樓為懸山頂露明柱結構。通天欞門,門樓的卡口是南極星騎鹿和百子圖木雕。上有陽臺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磚雕扶欄,正中為葡萄百子圖,往東是奎龍和喜鵲兒登海;西面為鷺絲戲蓮花和麻雀戲菊花,最上面為木雕,刻有奎龍博古圖。站在陽臺上可觀全院。由于兩樓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樓翹起,故叫做“雙元寶”式。
明樓竣工后,喬致庸又在與兩樓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兩個橫五豎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來連成一體的格局。
光緒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穩,喬家的景儀、景儼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危,費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銀兩,買下了當時街巷的占用權。喬家取得占用權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側院;東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門;西面建了祠堂;北面兩樓院外又擴建成兩個外跨院,新建兩個蕪廊大門??缭洪g有柵欄通過,并以拱形大門頂為過橋,把南北院互相連接起來,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國初年,喬家人口增多,住房顯得不足,因而又購買地皮,向西擴張延伸。民國十年后,喬映霞、喬映奎又在緊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東南院相似。但窗戶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裝飾,朱光效果也很好,顯然在式樣上有了改觀。就是院內迎門掩壁雕刻也十分細致。與此同時,西北院也由喬映霞設計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連同原來的灶房,改建為客廳。還在客廳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廁”,增添了異國風情。
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為喬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書房院。分家后,喬健打算建內花園,從太谷縣一個破落大戶家買回了全套假山。正待興建時,“七七事變”爆發,日軍侵華,工程停止。日軍侵占時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處,只留部分家人看護。延續至今,喬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喬家大院大門座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著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瑯環”四個大字。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街大銅環,并鑲嵌著銅底板對聯一付:“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弊掷镄虚g透露著喬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許正是遵循這樣的治家之道,喬在中堂經過連續幾代人的努力,達到了后來人丁興旺、家資萬貫的輝煌。
大門頂端正中嵌青石—塊,上書“古風”。雄健的筆力同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質樸生活作風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尋味。大門對面的掩壁上,刻有磚雕“百壽圖”,一字一個樣,字字有風采。掩壁兩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題贈的一付意味深長的篆體楹聯:“損人欲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遍侯~是“履和”。這同作為巨商大賈的喬家所秉承的和為貴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進入大門,走完那長長的甬道,西盡頭處是雕龍畫棟的喬氏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
祠堂裝點得十分講究,三級臺階,廟宇結構,以獅子頭柱,漢白玉石雕,壽字扶欄,通天欞門木雕夾扇。出檐以四條柱子承頂,兩明兩暗。柱頭有玉樹交榮、蘭馨桂馥、藤羅繞松的鏤空木雕,裝飾精彩,富麗堂皇。額頭有匾,上書“仁周義溥”四字,李鴻章所題。祠堂里原陳列著木刻精雕的三層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均為開間暗欞柱走廊出檐大門,便于車、轎出入。大門外側有拴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第1句】:二院為三進五聯環套院,是祁縣一帶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樓院,里外有穿心過廳相連。里院北面為主房,二層樓,和外院門道樓相對應,宏偉壯觀。從進正院門到上面正房,需連登三次臺階,它不但寓示著“連升三級”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層次結構的科學安排。
南面三院為二進雙通四合斗院,硬山頂階進式門樓,西跨為正,東跨為偏。中間和其它兩院略有不同,正面為主院,主廳風道處有一旁門和側院相通。整個一排南院,正院為族人所住,偏院為花庭和傭人宿舍。南院每個主院的房頂上蓋有更樓,并配置修建有相應的更道,把整個大院連了起來。
喬家大院聞名于世,不僅因為它有作為建筑群的宏偉壯觀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磚一瓦、一木一石上都體現了精湛的建筑技藝。南北六個大院院內,磚雕、木刻、彩繪,到處可見。從門的結構看,有硬山單檐磚砌門樓,半出檐門,石雕側跨門,一斗三升十一踩雙翹儀門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欞丹窗,通天夾扇菱花窗,柵條窗、雕花窗、雙啟型和懸啟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樣,變化無窮。再從房頂上看,有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卷棚頂、平房頂等,這樣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無脊的、有脊的、上翹的,垂弧的……,每地每處都是別有洞天,細細看來,切實讓人賞心悅目,品味無窮。
木雕:大院還有更迷人處,那就是隨處可見的精致的板繪工藝和巧奪天工的木雕藝術,雕刻品個個都有其民俗寓意。每個院的正門上都雕有各種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門為滾檁門樓,有垂柱麻葉,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風云子,十三個頭的旱斗子,當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還有九只烏鴉,可稱一等的好工藝。二進門和一門一樣,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紋,中間為草龍旋板。三門的木雕卡口為葡萄百子圖。
二院正門木雕有八駿馬及福祿壽三星圖,又叫三星高照圖。二院二進門木雕有:花博古和財神喜神。這花博古是雜畫的一種,北宋大觀宋徽宗命人編繪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為“博古圖”。后人將圖畫在器物上,形成裝飾的工藝品,泛稱“博古”。
如“博古圖”加上花卉、果品作為點綴而完成畫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門樓為南極仙騎鹿和百子圖。其它木雕還有天官賜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財進寶、福祿壽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稱“和合二圣”,是一種民間神話故事畫題。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宋隨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穿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萬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萬回?!焙蠓譃槎瘢Q“和合二仙”。二仙亦蓬頭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圓合,取“和諧合好”之意。舊時一般在婚禮時懸掛廳堂,以示吉利。
此外,柱頭上的木雕也是多種多樣。如八駿、松竹、葡萄,表示蔓長多子、挺撥、健壯;芙蓉、桂花、萬年青,表示萬年富貴;過廳的木夾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獻壽”,即傳統裝飾紋之一?!鞍讼色I壽”,是傳說中的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呂洞賓、曹國舅、藍彩和、何仙姑八仙赴會瑤池,為西王母祝壽,以此組成的畫面紋樣,造形優美,栩栩如生。全院現存有木雕藝術品三百余件,這里不能一一列舉。
磚雕:磚雕工藝更是到處可見,題材非常廣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欄雕。如一院大門上雕有四個獅子,即四獅(時)吐云。馬頭上雕有“和合二仙”,抬著金銀財寶。卡圓上雕有蘭花。掩壁上為“龜背翰錦”,是傳統的裝飾紋樣,為六邊形骨架組成的連續幾何圖形。
因它像龜的背紋而得名。古時以龜甲作為占卜的工具,視能兆吉兇。古書《述異記》云:“龜千年生毛,壽五千年謂之神龜,萬年為靈龜。”以龜為長壽的一種靈物,用作圖案,以示吉祥延年。進了一院大門對面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松樹、桐樹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順。立柱上有四個獅子滾繡球;一院偏院南房墻上有五個扶欄雕,中間為葡萄百子圖,表示蔓長多子和富貴不斷頭,其余四個格子為“博古圖”。
一院正院馬頭上雕有四季花卉。二進院馬頭上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以古代傳說中八位神仙所執的器物而組成圖案。相傳漢鐘離輕搖小扇樂陶然,常執小扇;呂洞賓劍顯靈光魑魅驚,常背一劍;張果老魚鼓敲起有梵音,常執魚鼓;曹國舅玉板和聲萬籟清,常執玉板;鐵拐李葫中豈只存五福,常帶葫蘆;韓湘子紫簫吹度干滿靜,常執一簫;藍彩和花籃內蓄無凡品,常攜花籃;何仙姑手執荷花不染塵,常執荷花。因只采用他們所執器物,不畫仙人,故稱“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時采用較多。
二院大門的馬頭正面為犀牛賀喜,側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欄雕,從東往西數,一是喜鵲登梅,二是奎龍騰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鷺絲戲蓮,五是麻雀戲菊。東偏院過門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書畫,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長廊,馬頭正面麒麟送子,側面松竹梅蘭,又梅蘭竹菊。中國畫正是以梅蘭竹菊四種花卉為題材的總稱,花鳥畫為其分支。宋、元時期許多畫家都喜歡畫梅蘭加松樹,稱“松竹梅”,又叫“歲寒三友”。元代吳鎮在“三友”外加蘭花,名“四友圖”。明神宗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黃鳳他輯《梅蘭竹菊四譜》中,又叫“四君子”。后人又加上松樹或水仙、奇石,合稱“五清”或“五友”。清代王概編《芥子圖畫傳》第三輯,即為《梅蘭竹菊四譜》。這類題材,象征高潔的品格和正直、堅強、堅韌、樂觀以及不畏強暴的精神。
四院門樓中為香爐,側為琴棋書畫。院內“梯云篩月”亨有四獅(時)如意、梅根龍頭、四季花卉、花開富貴。并有掩壁,趙鐵山書寫題字。右邊為暗八仙,獅子滾繡球,表示平安如意。還有鳳凰戲牡、鹿鶴同春。左邊為雙魚、戟罄,屬吉祥如意圖,是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樂器中的罄和魚紋組成的畫面,取戟與吉、罄與慶、魚和余的同音,表示吉慶有余。西跨院正房門樓有葡萄與菊花百子,上面扶欄為琴棋書畫及博古圖。四個馬頭正面為四個獅子,側面為四季花卉。特別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過的《百壽圖》雕一樣,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五院門樓馬頭為麒麟送子,院內四個馬頭為鹿鶴桐松。南正房門樓為菊花百子,中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圖”。七夕乞巧圖是民間神話故事畫題。七夕即農歷七月初七夜,相傳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這一夜,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牛郎、織女都是星名,演化為神話人物,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自嫁給了河西的牛郎后,織造中斷。天帝大怒,責令與牛郎分離,只準每年七月初七夜相會一次。《風俗通》中記載:織女會牛郎時,喜鵲于天河上為之搭橋,名鵲橋。七夕乞巧圖,初始于北宋畫家侯翼所作,后逐漸廣傳。
六院東院進門兩側為喜鵲登梅,背面為青竹和“福祿壽”三字。四個馬頭為暗八仙。正房扶欄中為葡萄,東為蓮花,西為牡丹。前院內有“福德祠”,八寶圖上有兩個活靈活現的獅子和喻為吉慶有余的圖案。
石雕:喬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藝雖比較少見,卻是十分精細?,F有幾對石獅,石獅形態各異,憨態可掬。有的石獅為踱步前行狀,刀紋如新,鋒芒猶在,表現得機警、威武、活躍。其顧盼自豪的頭部,提起全身的神氣,表現獅子的雄壯、英武而不失真,給人以健康、活躍,富有生命力的感覺。
還有陰紋線刻,如五院門蹲石獅底座為“金獅白象”,中為“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輩輩封侯”。南房柱石底墊為“漁樵耕讀”、“麻姑獻壽”等。六院門蹲石獅石礎上有“出將入相”、“神荼郁壘”(相傳古代以神荼、郁壘為門神,可以御兇邪避鬼魅)、“得勝返朝”等線刻,圖像清晰,故事引人,線條流暢,形象逼真。
彩繪:整個大院所有房間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繪,內容以人物故事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獻壽”、“滿床笏”、“漁樵耕讀”外,還有花草蟲鳥,以及鐵道、火車、車站、鐘表等多種多樣圖案。這些圖案,堆金立粉和三蘭五彩的繪畫各有別致。所用金箔,純度很高,雖經長期風吹日曬,至今仍是光彩熠熠。立粉工藝十分細致,須一層干后再上一層,這樣層層堆制,直到把一件飾物逼真的浮雕制成為止,最后涂金。涂金是用人頭上的油污貼上去的,因其太薄,必須挑選晴朗無雨無風的天氣,才能進行操作,可見完成一件圖案作品是相當費勁、費時的了。其它還有線條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經久不褪,色澤鮮艷。
牌匾:喬家大院各個門庭所懸的牌匾很多,內有四塊最有價值。其中有三塊牌匾是喬家的,也是值得喬家自豪和感到榮幸的。那就是光緒四年由李鴻章親自書寫的“仁周義溥”和山西巡撫丁寶銓受慈禧太后面諭送的“福種瑯環”及民國十六年祁縣昌源河東三十六村送給喬映奎的“身備六行”。前兩塊表明喬家在某個時期對官府的捐助,又經朝廷大員題詞推崇,因此倍加榮耀光彩。
后一塊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喬家的一些善舉和對人處事的方法。另外一塊價值更高,那就是傅山親筆題寫的“丹楓閣”匾(現存展于喬家第四院的東房內)?!暗鏖w”建成后,傅山為其親筆題了匾,同時,戴廷式寫了“丹楓閣記”,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一匾二記三跋,語句令人費解。細分析,戴廷式《丹楓閣記》的大意是:公元1660年9月,他做了一夢,夢見和幾個穿古代服飾的人在城外同行。
忽然發生了一場大的變動,回頭看時,已無平坦之路可行,前面是懸崖峭壁,崖上長滿楓樹和青松,中間還有一小閣,匾上寫得“丹楓”二字……。他醒后就按夢中的式樣建筑了“丹楓閣”。其實戴廷式夢見穿古裝的人出行,是對故國的懷念。發生了一場大變動,是指政局變化。《丹楓閣記》的真正含義是:國家滅亡,國難當頭,放建“丹楓閣”,以寄托亡明之痛。傅山在《丹楓閣記》后寫的《跋》中所言:“丹”是指讀書的中心,“楓”是戴廷式的字,“閣”是戴廷式讀書的地方。故把“閣”命為“楓”,把“丹”字寫在前面以示醒目?!暗ぁ北硎炯t色,又表示忠心;“楓”既表示氣節,又表示紅色,都充盈著對明朝朱家的懷念思想。
此外,還有各院的門匾,例如“彤云繞”、“慎儉德”、“書田歷世”、“讀書滋味長”、“百年樹人”、“惟懷永圖”、“為善最樂”、“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靜觀軒”、“梯云篩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體寓意。
總之,喬家大院既是建筑藝術的寶庫,也是民俗學的殿堂。步入其間,既會得到美的享受,又會使人增長許多知識。因此,來祁縣民俗博物館一游,從藝術、科學、文化、趣味每個方面,都會使您感到獲益非淺,不虛此行。
祁縣喬家大院導游詞范文二
二院大門的馬頭正面為犀牛賀喜,側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欄雕,從東往西數,一是喜鵲登梅,二是奎龍騰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鷺絲戲蓮,五是麻雀戲菊。東偏院過門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書畫,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長廊,馬頭正面麒麟送子,側面松竹梅蘭,又梅蘭竹菊。中國畫正是以梅蘭竹菊四種花卉為題材的總稱,花鳥畫為其分支。宋、元時期許多畫家都喜歡畫梅蘭加松樹,稱“松竹梅”,又叫“歲寒三友”。元代吳鎮在“三友”外加蘭花,名“四友圖”。明神宗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黃鳳他輯《梅蘭竹菊四譜》中,又叫“四君子”。后人又加上松樹或水仙、奇石,合稱“五清”或“五友”。清代王概編《芥子圖畫傳》第三輯,即為《梅蘭竹菊四譜》。這類題材,象征高潔的品格和正直、堅強、堅韌、樂觀以及不畏強暴的精神。
四院門樓中為香爐,側為琴棋書畫。院內“梯云篩月”亨有四獅(時)如意、梅根龍頭、四季花卉、花開富貴。并有掩壁,趙鐵山書寫題字。右邊為暗八仙,獅子滾繡球,表示平安如意。還有鳳凰戲牡、鹿鶴同春。左邊為雙魚、戟罄,屬吉祥如意圖,是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樂器中的罄和魚紋組成的畫面,取戟與吉、罄與慶、魚和余的同音,表示吉慶有余。西跨院正房門樓有葡萄與菊花百子,上面扶欄為琴棋書畫及博古圖。四個馬頭正面為四個獅子,側面為四季花卉。特別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過的《百壽圖》雕一樣,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五院門樓馬頭為麒麟送子,院內四個馬頭為鹿鶴桐松。南正房門樓為菊花百子,中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圖”。七夕乞巧圖是民間神話故事畫題。七夕即農歷七月初七夜,相傳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這一夜,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牛郎、織女都是星名,演化為神話人物,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自嫁給了河西的牛郎后,織造中斷。天帝大怒,責令與牛郎分離,只準每年七月初七夜相會一次。《風俗通》中記載:織女會牛郎時,喜鵲于天河上為之搭橋,名鵲橋。七夕乞巧圖,初始于北宋畫家侯翼所作,后逐漸廣傳。
六院東院進門兩側為喜鵲登梅,背面為青竹和“福祿壽”三字。四個馬頭為暗八仙。正房扶欄中為葡萄,東為蓮花,西為牡丹。前院內有“福德祠”,八寶圖上有兩個活靈活現的獅子和喻為吉慶有余的圖案。
石雕:喬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藝雖比較少見,卻是十分精細。現有幾對石獅,石獅形態各異,憨態可掬。有的石獅為踱步前行狀,刀紋如新,鋒芒猶在,表現得機警、威武、活躍。其顧盼自豪的頭部,提起全身的神氣,表現獅子的雄壯、英武而不失真,給人以健康、活躍,富有生命力的感覺。
還有陰紋線刻,如五院門蹲石獅底座為“金獅白象”,中為“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輩輩封侯”。南房柱石底墊為“漁樵耕讀”、“麻姑獻壽”等。六院門蹲石獅石礎上有“出將入相”、“神荼郁壘”(相傳古代以神荼、郁壘為門神,可以御兇邪避鬼魅)、“得勝返朝”等線刻,圖像清晰,故事引人,線條流暢,形象逼真。
彩繪:整個大院所有房間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繪,內容以人物故事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獻壽”、“滿床笏”、“漁樵耕讀”外,還有花草蟲鳥,以及鐵道、火車、車站、鐘表等多種多樣圖案。這些圖案,堆金立粉和三蘭五彩的繪畫各有別致。所用金箔,純度很高,雖經長期風吹日曬,至今仍是光彩熠熠。立粉工藝十分細致,須一層干后再上一層,這樣層層堆制,直到把一件飾物逼真的浮雕制成為止,最后涂金。涂金是用人頭上的油污貼上去的,因其太薄,必須挑選晴朗無雨無風的天氣,才能進行操作,可見完成一件圖案作品是相當費勁、費時的了。其它還有線條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經久不褪,色澤鮮艷。
牌匾:喬家大院各個門庭所懸的牌匾很多,內有四塊最有價值。其中有三塊牌匾是喬家的,也是值得喬家自豪和感到榮幸的。那就是光緒四年由李鴻章親自書寫的“仁周義溥”和山西巡撫丁寶銓受慈禧太后面諭送的“福種瑯環”及民國十六年祁縣昌源河東三十六村送給喬映奎的“身備六行”。前兩塊表明喬家在某個時期對官府的捐助,又經朝廷大員題詞推崇,因此倍加榮耀光彩。后一塊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喬家的一些善舉和對人處事的方法。
另外一塊價值更高,那就是傅山親筆題寫的“丹楓閣”匾(現存展于喬家第四院的東房內)?!暗鏖w”建成后,傅山為其親筆題了匾,同時,戴廷式寫了“丹楓閣記”,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一匾二記三跋,語句令人費解。細分析,戴廷式《丹楓閣記》的大意是:公元1660年9月,他做了一夢,夢見和幾個穿古代服飾的人在城外同行。
忽然發生了一場大的變動,回頭看時,已無平坦之路可行,前面是懸崖峭壁,崖上長滿楓樹和青松,中間還有一小閣,匾上寫得“丹楓”二字……。他醒后就按夢中的式樣建筑了“丹楓閣”。其實戴廷式夢見穿古裝的人出行,是對故國的懷念。發生了一場大變動,是指政局變化?!兜鏖w記》的真正含義是:國家滅亡,國難當頭,放建“丹楓閣”,以寄托亡明之痛。傅山在《丹楓閣記》后寫的《跋》中所言:“丹”是指讀書的中心,“楓”是戴廷式的字,“閣”是戴廷式讀書的地方。故把“閣”命為“楓”,把“丹”字寫在前面以示醒目?!暗ぁ北硎炯t色,又表示忠心;“楓”既表示氣節,又表示紅色,都充盈著對明朝朱家的懷念思想。
喬家大院導游詞范文三
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祁縣喬家堡村正中,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后有多次擴建。第一次擴建由喬致庸主持,最后一次由喬映霞完成。
大院坐西朝東,院落布局很象一個雙“喜”字,象征大吉大利。它的圍墻有10米多高,很壯觀,它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
站在大院的東大門,可以看到頂樓正中懸掛著慈禧太后送的匾額,上面寫著“福種瑯環”四個大字。大門上寫著一付對聯: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這是李鴻章題寫的。大門對面有一個掩壁,上面題有左宗棠的對聯:損人欲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從東大門往西走,有一條80米長的甬道。甬道自東向西走盡頭是喬家祠堂。甬道將整個大院分成南北兩部分,甬道北邊自東向西分別有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和花園,甬道南邊自東向西有東南院、西南院和新院。
喬家大院總共占地面積是1087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是3872平方米,共有6個大院,大院內套有20個小院子,共有313個房間。
大院內隨處可見精致的木雕。如老院的三門木雕為葡萄白子圖,東南院正門有八駿馬和福祿壽三星圖等,雕刻品個個栩栩如生,有著民族寓意。
磚雕工藝品在喬家大院到處可見,題材也非常廣泛。
除此外,喬家大院還有精美的石雕。
喬家大院收藏有許多珍品,其中有三件號稱為“喬家三寶”。第一件是犀牛望月鏡,第二件是萬人球,第三件是二盞九龍燈。
院子里也有各種紀念館。比如展示喬家主人發跡的紀念館,也有陳列山西民間風俗習慣的紀念館。
參觀了喬家大院后,我感覺到很有趣,拍了許多照片,而且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游喬家大院作文450字
游喬家大院作文3
前幾天我剛游玩了國家級名勝古跡—喬家大院。它位于山西祁縣。院子青磚黑瓦,
非常的宏大,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想必大家一定看過鞏俐主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吧!有了張藝謀和鞏俐,喬家大院從此就出了名,這里人頭攢動,每天來喬家大院都有上千號人。
一大早,我們從山西太原出發,大約一小時車程就到了喬家大院。我剛進喬家大院牌坊就看見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非常氣派,從牌坊到大院門口,足足有好幾千平方,就是幾千個人一起站在這里也不會覺得擁擠。
喬家的大院分六個院落,二十多個小院,每一個院子都掛著大大的紅燈籠,仿佛好像讓我回到了當年的拍攝現場,院落非常精美,我心里激動無比。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數五號大院了,院子里有喬家的三件鎮院之寶,分別是九龍燈,犀牛望月鏡,還有九龍屏風。我最喜歡的就是九龍燈了,九龍燈做工精致,分別由九個精美的龍頭組成,是當年慈善太后御賜給他們家族的。導游說世上總共只有兩盞九龍燈,都被喬家給擁有了,這該算是喬家最得意的寶物之一了。
來到喬家后院,那里放著好多輛馬車。在古代的時候,馬車是有錢人家的象征,普通人很難擁有一輛馬車,能擁有一輛馬車已經算是很有錢了,因為馬車的造價昂貴,而喬家卻有幾十輛馬車,都是上等的紅木做的,工藝非常精致,聽說一輛馬車可以兌換現在的好幾輛寶馬汽車,況且喬家的大院就像一座小鎮那么大,可見喬家的家產真謂是富可敵國了。
喬家大院的建筑古色古香,雕梁畫棟,我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建筑設計師的高名,穿梭在各個院落我一點兒也不感到累,可是導游已經揮著彩旗叫我們集中了,我想:以后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喬家大院,再次“穿越”體驗古代的文明。
游喬家大院作文4
從東大門一直往西走,有一條80米長的甬道。甬道自東向西走盡頭是喬家祠堂。甬道將整個大院分成南北兩部分,甬道北邊自東向西分別有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和花園,甬道南邊自東向西有東南院、西南院和新院。
喬家大院總共占地面積是1087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是3872平方米,共有6個大院,大院內套有20個小院子,共有313個房間。
大院內隨處可見精致的木雕。如老院的三門木雕為葡萄白子圖,東南院正門有八駿馬和福祿壽三星圖等,雕刻品個個栩栩如生,有著民族寓意。
磚雕工藝品在喬家大院到處可見,題材也非常廣泛。
除此外,喬家大院還有精美的石雕。
喬家大院收藏有許多珍品,其中有三件號稱為“喬家三寶”。第一件是犀牛望月鏡,第二件是萬人球,第三件是二盞九龍燈。
院子里也有各種紀念館。比如展示喬家主人發跡的紀念館,也有陳列山西民間風俗習慣的紀念館。
參觀了喬家大院后,我感覺到很有趣,拍了許多照片,而且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游喬家大院作文5
太原的美景真是看也看不完,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們就來到了喬家大院游玩。
跨進喬家大院的大門,我們看到的是一條長長的走廊。在走廊的'兩側各有3個院子。導游帶我們走進了第5個院子,據她說,這是整個喬家大院中最漂亮的一個院子。走進院子,我看到了一座兩層樓的古式建筑,聽導游說,那是喬家大院第2代傳人住的地方。在那棟樓的入口處,有兩只小型的石獅子,大概只有1米高。
它們倆一直瞪著兩只大眼睛,好像兩個守門的衛兵,正在注視著我們。我以為喬家的人是想用兩只石獅子來守衛自己和自己的東西,可是導游說,喬家個個都是愛財的人,傳說獅子可以使人發財,所以喬家人才在這兒放了兩只石獅子。導游還說,如果摸一下獅子的頭,就會發財致富,我立刻跑上去,在獅子的頭上輕輕地撫摸了幾下,保佑自己以后能夠發財致富。
走出5號院,我們走進了2號院。這里陳列著喬家的3件寶貝。喬家的1號寶貝是九龍屏風,因為屏風上畫有九條龍,所以得名九龍屏風。這些龍形態各異,有的張著龍嘴,有的張牙舞爪,還有兩條龍在戲珠,它們每條都很威風,顯出一派王者風范。
第2件寶物是犀牛望月鏡,一只用紅木雕成的犀牛正在仰望它背上的鏡子,這面鏡子十分圓,還很亮,真像一輪明月,散發著萬丈金光。第3件寶物是九龍燈,有4條龍正在向外邊看,這4條龍都很威武,真可以并稱為四大天龍王。燈頂有一顆珠子,還有5條龍正在往上爬,好像它們正在爭奪那顆珠子。在那珠子之上,還有一盞燈,導游說,如果現在往里面點火的話,燈還是可以亮的。
我們還看了3號院和6號院,其它幾個院子沒有時間看,要是下次還有機會來的話,我一定要把其它幾個院子也看一遍。
游喬家大院作文6
前不久,我游覽了著名的山西祁縣喬家大院。雖然出發前對喬家大院作了些了解,但真走進那里還是讓我驚嘆不已。
喬家大院真大呀!一進門就是一條用石頭鋪成的長長的、筆直的甬道,比學校的跑道還長。這里大院套小院,小院連大院,雖然知道喬家大院有六個大院、二十多個小院,可是我早就沒辦法記清進過多少門,走過多少院了。每個院子都是青磚青瓦、高高的圍墻。每個院子都掛著大紅的燈籠。我突然想為什么叫“喬家大院”呢,叫“喬家城堡”才更準確些吧。
喬家大院的雕刻真多呀!門上、墻上、屋檐上、窗戶上隨處可見,不但精細,還各不相同,真稱得上是雕梁畫棟、巧奪天工了。
我剛說出我的感受,就有人補充:“不止這些,你還沒注意到房頂上的百十個煙囪也都不一樣呢!”
喬家大院還有兩個地方讓我更吃驚:一個是房頂上有路!原來這是護院家丁巡邏用的。這里還有許多恐怖的刑具:斬頭刀、攢心釘、鐵鞭、烙鐵……看得我心里直哆嗦,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些東西。
欣賞著獨特的建筑,聽著喬家的傳奇故事,我越來越能體會到為什么把喬家大院等祁縣民居和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相提并論了。
不知不覺離開的時間到了。我越參觀越覺得原來知道的太少了,也越來越佩服當年的設計師和建筑者,真希望能再游覽一遍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練習題及答案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豐、地下能源之巨著稱。而今,又以大師傳統心甘情愿建筑藝術的不斷發現而令世人矚目,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喬家大院。
②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東觀鎮僅2公里。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以后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于民國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體。
③大院為全封閉的志愿人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10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大門坐西朝東,上有高大的項樓,中間城門洞式的門道,大門對面是磚雕百壽圖照壁。大門以里,是一條石鋪的東西走向的甬道,甬道兩側靠墻圍臺,甬道盡頭是祖先祠堂,與大門遙相對,為廟堂式結構。北面三個大院,都是蕪廊出檐大門,暗欞柱,三大開間,車轎出入綽綽有余,門外側有拴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依次為老院、西北院、書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結構,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則是客房傭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較為低矮,房項結構也大不相同,正房都為瓦房出檐,偏院則為方磚鋪項的平房,既表現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筑上的層次感。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樓六座。各院房項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間巡更護院。
④縱觀喬家大院,斗拱飛檐,彩飾金繪,建筑考究,工藝精湛,整體呈“囍”字形,集中體現了我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因此這座大院被專家學者譽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如今,喬家大院業已成為中外聞名的民俗勝地,而且,也成為許多影視劇拍攝時爭搶鏡頭的寶地。
【第1句】:喬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閉式的 ,俯視呈 ,整個大院顯得 。(3分)
【第2句】:如果說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數字真實而準確地說明了喬家大院建筑群龐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畫線句則運用 的說明方法,生動而形象地突出了。(2分)
【第3句】:第①段末句“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喬家大院”在全文結構上有什么作用?(2分)
【第4句】:文章第⑤段能否刪掉,為什么?(3分)
【第5句】:電視連續劇》熱播后,這顆“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奪目。請你為喬家大院這座三晉句宅擬一則廣告宣傳語,要求語文簡明生動,有一定創意。(不要用原文語句)(2分)
參考答案【第1句】:城堡式建筑群 “囍”字形 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第2句】:打比方 喬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3句】:過渡作用,提示引出下文說明的重點
【第4句】:不能。第5段交待了喬家大院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
【第5句】:例:商界奇才喬氏致庸抱負遠大匯通天下 華夏名宅喬家大院歷史悠久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