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好句子節選集錦三篇
三字經全文節選
三字經小精悍、朗朗上口,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全文節選,歡迎參考閱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青赤黃,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
三字經相關故事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三聲)氏守節。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躃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蹦巳?,舍市,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崩^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彼炀佑诖?。
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泵献討?,旦夕勤學,遂成亞圣。
五子登科
《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圣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后登科及第: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p>
《三字經》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
黃香溫席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 以待親之安寢;至于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臥.于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孔融讓梨
孔融的父親拿一些梨給孩子們吃,讓孔融先挑,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應該吃小的,大的給哥哥吃。這故事被用作兒童教育的.好教材,成為千古美談,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謙讓風格。
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中平初(185),舉高第,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后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橄唷Ed平二年(195)領青州刺史。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征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因不滿曹操雄詐,被奏免官。后復拜太中大夫,退居閑職,好士待客,座上客滿,獎掖推薦,聲望甚高。終為曹操所忌,下獄棄市。
孔融著有,《隋書·經籍志》載《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兹谖挠忠妵揽删度瞎湃貪h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其詩又見丁福?!度珴h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詩》。
蘇洵二十七方才學習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勸告下,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嘉祐元年,攜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22篇文章謁見歐陽修,受其賞識,由此名聲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蘇軾、蘇轍均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為文見解精辟,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梁灝借書
梁灝是北宋初年人,他幼時父母早逝,由叔父收養。他從小喜好讀書,但因家境貧寒買不起書,就跟別人借書來抄,然后再仔細閱讀。梁灝對借來的書非常愛護,而且一定按時歸還。
一個冬天的晚上,梁灝在奮力抄寫一本厚厚的書。深夜,叔父一覺睡醒,見梁灝還在抄寫,就對他說:“天這么冷,你抄了一天了還是明天在抄吧。”
梁灝說:“我答應明天要將書還給人家,做人一定要守信用的?!?/p>
叔父笑了,說:“人家書很多,不急著用這本,遲一天沒關系的?!?/p>
梁灝嚴肅地說:“我向別人借書一向守信,如果這次違約了,今后就沒有人肯借書給我了!”等梁灝抄完書,天都亮了。當他如期把書還給主人時,主人很驚訝,同時也為他這種刻苦的精神所感動。
三字經節選
導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節選原文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子自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注釋】
高:高祖父。
曾:曾祖父。
身:自己。
玄:玄孫子。
曾:曾孫子。
九族:從高祖父到玄孫子,一共九代的總稱。
人之倫:人們的尊卑長幼次序。
【語譯】
從高祖父生曾祖父,從曾祖父生祖父,再從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自己,我自己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從自己的兒子、孫子,一直傳到曾孫和玄孫,就是古人所說的九族。這是人們尊卑長幼的秩序,絕對不可混雜越禮。
【故事】
漢朝時,有個名叫偉伯余的讀書人,每當他犯了錯誤,母親總是拿著棍子教訓他。孝順的偉伯余,自知做錯了事,便虛心聽從母親的教誨,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興。
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竟然哭了起來,母親便很著急的問他是否打的太重了。
偉伯余回答說:
“以前母親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親身體還很健康,今天,母親打輕了,可見母親的.身體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難過呢?
這正是偉伯余發自內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周朝時,有個治禮作樂的周公。有一次,周公的兒子伯禽有事要見他,竟連續三次被周公打了出來。伯禽覺得很疑惑,便找賢人商子求教。商子帶伯禽到南山上,說:
“這里有棵喬樹,高大又比值,哪里有棵梓樹,低矮又卑下,你仔細想想這兩棵數,就知道原因了。”
伯禽著才明白自己當時忽略了尊卑的道理。
邊城全文批注(節選)
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為夕陽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場,城中生意人過中寨收買山貨的很多,過渡人也特別多,祖父在渡船上忙個不息。天快夜了,別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鵑叫個不息。石頭泥土為白日曬了一整天,草木為白日曬了一整天,到這時節皆放散一種熱氣??諝庵杏心嗤翚馕?,有草木氣味,且有甲蟲類氣味。翠翠看著天上的紅云,聽著渡口飄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凄涼。
【翠翠生長在這片純凈的山水間,自然的動與靜,吐與納,仿佛都與她生命中的`純真和成熟,與她內心的安靜和萌動相諧。那桃花色的薄云,不也像翠翠萌動的內心流出的絲絲情愫嗎?翠翠心中有些兒薄薄的凄涼,不也像傍晚林旁水際飄出的輕柔的薄霧嗎?極凄美的意境!】
黃昏照樣的溫柔,美麗,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兒薄薄的凄涼。(心若是凈凈的,柔柔的,滿裝著愛,滿裝著憂傷,就會有這種體驗。)于是,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翠翠覺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見到這個日子過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讓爺爺滿城打鑼去叫我,點了燈籠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這樣一件事,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種方法尋覓全無結果,到后如何無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過渡,過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縣了!”“那你怎么辦?”“怎么辦嗎?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殺了她!”……
翠翠仿佛當真聽著這種對話,嚇怕起來了,一面銳聲喊著她的祖父,一面從坎上跑向溪邊渡口去。見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說著話,小小心子還依然跳躍不已。
【細膩傳神的心理描寫。那隨翠翠的生命漸漸成熟悄然出現的萌芽,有一種莫名的力,它讓翠翠的心染上些兒狂野,讓她興奮,以至萌生離開爺爺的淘氣臆想,但又讓她不安,害怕?!?/p>
詩經采薇節選全文
《小雅·采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詩經采薇節選全文,歡迎閱讀參考。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盬(gǔ)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
①蔽:一種野菜。②亦:語氣助詞,沒有實義。作:初生。止:語 氣助詞,沒有實義。③莫:同“暮’,晚。④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數民族戎狄。⑤遑:空閑。啟:坐下。居:住下。(6)柔:軟嫩。這里指初生的菠菜。(7)聘:問候。(8)剛:堅硬。這里指菠菜已長大。 (9)陽:指農歷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爾:花 開茂盛的樣子。(13)路:輅,大車。(14)業業:強壯的樣子。(15)捷: 交戰,作戰。(16)騤騤(ku);馬強壯的樣子。(17)腓(fei):隱蔽,掩 護.(18)翼翼:排列整齊的樣子。(19)弭(mi):弓兩頭的彎曲處。魚服: 魚皮制的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的樣子。(22)霏霏:紛紛下落的樣子。
譯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剛才長出來。
說回家啊說回家,
一年又快過去了。
沒有妻室沒有家,
都是因為玁狁故。
沒有空閑安定下,
都是因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說回家啊說回家,
心里憂愁又煩悶。
心中憂愁像火燒,
饑渴交加真難熬。
我的駐防無定處,
沒法托人捎家書。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經長老了。
說回家啊說回家,
十月已是小陽春。
戰事頻仍沒止息,
沒有空閑歇下來。
心中憂愁積成病,
回家只怕難上難。
光彩艷麗什么花?
棠棣開花真爛漫。
又高又大什么車?
將帥乘坐的戰車。
兵車早已駕好了,
四匹雄馬真強壯。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內仗不停。
駕馭拉車四雄馬,
四匹雄馬高又大。
乘坐這車是將帥,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馬排整齊,
魚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嚴防范,
玁狁猶猖狂情勢急。
當初離家出征時,
楊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戰罷回家來,
雨雪紛紛漫天下。
行路艱難走得慢,
饑渴交加真難熬。
我的心中多傷悲,
沒人知道我悲哀。
賞析
戰爭的策劃和發動是“肉食者”們的勾當,被迫卷入其中的個人,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猶如隨風飄動的落葉,隨波逐流的小、舢任命運之手隨意擺弄,疲憊憂傷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嘆、仰天長嘯的份兒??峙逻@是普通士兵們剩下的唯一屬于自己的權利和“財產”。
憑了這點權利唱一曲憂傷的歌,總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們吧!無家無室的憂慮,居無定所的煩悶,頻繁作戰的辛勞和疲憊,思念故鄉的痛苦,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對入侵之敵的仇恨,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觸景生情的感傷,命運無常的恐懼,遙遙無期的等待,這一切無時無刻不沖擊著敏感多思憂患焦慮的心靈。把它們吟唱出來,是一種自我遣懷,自我撫慰,猶如受傷的小動物,只有自己舔吮傷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體驗悲傷。
倘若受傷后連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喪失了,那便徹底麻木了,物質化了。對于受慣了命運擺弄、痛苦煎熬、憂傷折磨的心靈來說,艱難坎坷辛勞疲憊槍林刀箭都不可怕??膳碌氖切稳绺阍?,心如死灰,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活的生命個體的靈性和生氣。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于忍受比傷和痛苦、不甘于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無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并不“小”。從他無能為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愿屈服于命運的擺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為這樣,吟唱自己的內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
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爭。活著就會被迫卷入這場戰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向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