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渺小的情意
她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去貧困山區支教,那是一個及其落后的山區。朋友說那里雖然很貧窮,但是那里的天藍得就像大海,云彩潔白的就像小時候吃過的棉花糖。那里有動人且清脆的山歌和景色秀麗的青山。這樣一個交通、通訊都不發達的山區,雖然秀美,卻將現代發達的科技阻擋在山外。
這里條件十分艱苦,吃飯是問題,吃水是問題,這樣的環境自然是留不住老師,況且很多的孩子也都沒有條件上學,即便是上學的孩子們也沒有一個像樣的教室。
那個朋友支教的這種精神讓她很是欽佩,很希望能有一天像他那樣,卻一直沒有勇氣?;蛟S是她已然習慣了現代的都市生活,就像習慣了網絡習慣了在新浪發博文一般。假若將自己置身于那貧困落后的山區,自己應該是不能像他做得那么盡心吧。但是,她卻很愿意為他所去的山區做點什么,就算是圓自己一個偉大的夢想吧。
于是她要他每次如果去鎮上的話,就打電話告訴她一些那里的情況。她會把他的一些設想和山區的一些需要發帖置頂,尋求更多人的幫助。比如,那次為他們那里的學校捐書,那次她將這個帖子轉發到了很多的地方,于是她募集到了很多少兒讀物,自然也有她特意去書城為孩子們精挑細選的一些故事書,《《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也許,這讓她覺得可以為那些孩子盡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
前段時間,冬天悄然而至,朋友打電話告訴她這里的人很缺少御寒的衣服和被褥,并給她寄來了一份信,心中有幾張照片,看著那些可愛的孩子身著單薄的衣服在風中的身影,看著那一張張純真稚嫩的臉龐和那一雙充滿期待和無辜的眼睛,她的心里有一種隱隱的痛,她決定做點什么?
于是,她在自己的家中翻箱倒柜,羊毛衫、羽絨服、保暖褲……一件件地被她從柜子的角落、箱子的底部翻了出來。與其讓它們在這里沉睡,還不如讓他們帶給那些孩子一絲溫暖。
她又開始了不停地發帖,沒有想到很快就募集了很大一批衣物,郵寄那些衣物的時候,她為他捎去了幾瓶胃藥,她知道他的胃不好,怕他在那里吃不好,胃會痛。畢竟,他義務支教的這種行為是值得她敬佩的。
聽到朋友打來的電話,說那些書籍和衣物都已經悉數收到。那些東西為當地的孩子提供和很好的精神食糧和必要的御寒保障。他還發來了他和那些穿著捐贈衣物、手里拿著捐贈書籍的孩子們的照片,她從照片上讀到了一種幸福。
看著那些照片,她讀懂了那些孩子們生命中的無奈和無助,但也看到了他那人性中的優秀和質樸的品質。這些,是在繁華的都市中被慢慢磨蝕掉的東西。
這是什么呢?這是一種情感,這是一份擔當,那一刻,她看到了他人性中的圣潔。
靠在床上,面對著照片,她在想著那些孩子穿著那些衣物的感受,想著那些孩子捧著那些書本的感覺。她不知道她還能為這些孩子做些什么?
是??!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愿那些舊衣物可以帶去那些好心人一份溫暖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