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云端,悲傷地看著
我像是一個嘩眾取寵的小丑,站在那個根本不屬于我的舞臺上。
---題記
【第1句】:
我不是一個悲傷的孩子,從小就不是。
但是我有最黑的瞳仁,圣經上說:最黑的瞳仁是一泓最毒的藥。我用它注視了十三年的世間百態,可想而知,我這個孩子有多讓人恐懼。我不斷的改變著自己,不斷地努力,不斷地變形,想成為所有人喜歡的釋雨,有一天我終于明白了,他們連現在的我都不喜歡,會喜歡改變之后的我么?但是這一次次的蛻變,都見證了我的成長。
我期待著破繭成蝶的那一天。
我不斷地扭動著命運的樞紐,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改變著身心的姿態。
因為我堅信,上帝沒有給我的幸福,是在等待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幸福。
【第2句】:
我生活在一個車水馬龍的世界,從小我受到的教育全部與自己的利益掛鉤。
這一點是我不能否認的,我也不敢否認,因為我討厭這種充滿世俗的骯臟世界,“骯臟”這個詞語我似乎使用泛濫,但是事實的確是如此,我恨,我恨我的生活,那么骯臟。
或許,這也和我現在的狀態有關的吧,好多朋友都說我活得太童話了,其實我知道,他們是想說,我總想那些沒有的事。
童話,讀童話的小孩們肯定都不會知道主人公的悲傷與無奈。
我在大大的童話旁邊,重重地寫上了:This is 生活。
【第3句】:
我喜歡年少的輕率與張狂。
因為這些我都失去了。
從來都不覺得失去有多可怕的我,這一次真的被成長這東西煞到了。回頭看看自己以前做的事多好笑,好笑的讓我不敢面對,讓我不敢再去回憶。
這些關于年少的故事都被成捆打包,蓋上了一個紅色的油印:年華。
我這么說,是不是太早紀念青春了呢?
林海音說:讓實際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永存。
讓心靈的青春過去,讓實際的青春暫時停泊在我的生命里吧。
它們只是短暫的停泊。
原來,青春只是個虛有的名詞。
【第4句】:
我已經不喜歡寫自己的悲傷了,準確的說,是不喜歡讓別人看見我的悲傷了。
即使沒有誰看見過。
想起創作《悲傷寫下的年華》的時候,那時候真的沒有多悲傷,只是喜歡寫這樣那樣的悲傷。人們可以給我定義為“裝成熟”,因為確實是這樣。
那時候寫出來的悲傷現在再去看,就是無病呻吟而已。
一年之后,現在的我重新構思《悲傷寫下的年華》,我發現我有了寫不盡的悲傷。
我的文字被這些故事寫得干涸了。
寫完了之后,我沒有上傳,也沒有第二個人看過這個故事,我只是想把它當作我青春的紀念冊而已,我青春的墓碑銘。
我寫博客的時候習慣性的寫下一些華麗的辭藻,那些詞匯都是寫給別人看的,我沒有賦予那些詞生命的色彩,所以,它們是沒有心臟的。
【第5句】:
其實我寫東西一方面在釋放悲傷,另一部分原因是我真的喜歡文字。
我文字的蛻變。
昨晚在報紙的一角寫下了一句很美的話,準備今天作為題記。起碼昨晚還認為很美,今天再看,我就在想,我怎么會那么幼稚,寫下那么沒有水準的話。
看著別人在我博客里的留言,心里真的好溫暖,但是我在重新看那篇日志的時候,發現那些故事并沒有他們說得那么唯美,反倒覺得很是幼稚。
所以釋雨要感謝一直在關注我的文字的朋友們,如果沒有你們的鼓勵和批評,我的文字就永遠不會成長。
【第6句】:
我真的成長了嗎?我真的只有十三歲嗎?那些人真的在我生命中出現過嗎?
我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其實我知道,我還是個孩子。我只是個孩子。
我有什么資格說我活的不幸福。
你們來了,卻又走了,讓我成長了,讓我歡笑了,讓我流淚了。
你們都是我生命里的傳奇。
你們帶著我哭帶著我笑帶著我成長。
謝謝你們。
【第7句】:
或許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地走錯路,不斷地做錯事,但是我堅信總有一個通道通往成功幸福。
我坐在長滿云朵的天空上,悲傷地看著。
看著自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