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好句子精選50條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名句
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體詩。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名句,歡迎大家瀏覽。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名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shí)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象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想根據(jù)這(傳說),夢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yùn)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xiàn)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凄清。(我)腳穿謝公游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無數(shù)山巖重疊,道路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jīng)天黑了。巖泉發(fā)出的響聲,象熊在怒吼,龍?jiān)陂L鳴,使幽靜的樹林戰(zhàn)栗使層層山巖震驚,烏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蕩漾升起陣陣煙霧。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lán)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fēng)當(dāng)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成群結(jié)隊(duì)多得象麻一樣。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席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人世間行樂也是象夢中的幼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象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fù)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yuǎn)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怎么能低頭彎腰侍奉權(quán)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賞析:
【第1句】:《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寫作背景
《夢游天姥吟留別》是一首記夢詩,后人也稱其為游仙詩。作者用夸張浪漫的手法描寫了自己“夢游天姥”時的夢幻意境、所展現(xiàn)出的是滿滿的恢宏氣魄和豪放的激情。字里行間無不講述著詩人對現(xiàn)實(shí)黑暗的不滿,對權(quán)貴勢力的漠視,講述著對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不愿茍合于世的悲聲。發(fā)出了流傳千古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警世名言!
李白一生熱愛山水,流連忘返于青山綠水,如醉如癡,《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夢境,就是在他現(xiàn)實(shí)游覽基礎(chǔ)上所加工虛托的,是虛幻與現(xiàn)實(shí)的完美結(jié)合體,以夢游的形式展示天姥奇景,超越了現(xiàn)實(shí),詩人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瀛洲,是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界,夢幻飄渺,無處可尋,天姥山則是臨近剡溪,與天山相對,峰巒疊嶂,峭壁絕崖,詩的開頭便從海客和越人的話語中,描摹出瀛洲的“煙濤微茫”、天姥的“云霞明滅”,曼妙而神秘。這里,形成強(qiáng)烈對比的是瀛洲“信難求”,而天姥則是“或可睹”,虛虛實(shí)實(shí)之中就給天姥山披上了一層美輪美奐的神秘面紗,從而勾起了詩人想神游天姥的念頭。進(jìn)而著力描寫天姥山的高大:“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極盡夸張,用“五岳”、“赤城”、“天臺”來映襯,“四萬八千丈”的天臺是何等的巍峨,面對著它卻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襯托出天姥山的高大,使人對天姥山的敬畏油然而生。
【第2句】:《夢游天姥吟留別》的藝術(shù)賞析
這座詩人夢中的天姥山,在詩人筆下高聳云天,直插云際,從而憧憬能夠“到此一游”。由此,詩人之夢就有了現(xiàn)實(shí)的基礎(chǔ)。詩人對天姥山的神往,正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詩人的浪漫情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體現(xiàn)——開啟了“夢游天姥”之旅,一幅又一幅綺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不知不覺中追逐著詩人的夢一同入境。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一個“欲”字表達(dá)出詩人李白本無此“夢”,“夢”,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愿景,是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shí)寫照。
天姥山如詩如畫、美妙絕倫的奇景就是詩人心中向往的仙界,是沒有世俗骯臟的凈土。這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圣地怎不叫詩人“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得以“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這是夢嗎?紅日在半山腰懸掛,天雞在晴空中啼鳴,“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浪漫寫實(shí)的手法寫出了天姥山真乃神仙世界也,詩人也是醉了,不知路往何處去了。
虛幻的夢境其實(shí)是詩人現(xiàn)實(shí)的寫照,接下來的夢境曲曲折折,有如詩人的一生——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在這里,層巔在戰(zhàn)栗,深林在悸動,青云、煙、水皆陰霾,世界瞬間恐怖陰森起來,要下雨了!浪漫抒情意蘊(yùn)深遠(yuǎn)。繼而——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通往神仙洞府之門打開了,多么的燦爛輝煌,金銀樓閣金碧輝煌!如此美景,詩人心中的喜悅溢于言表;更加壯觀的場景接踵而至——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這樣的場面是多么的熱烈與盛大!群仙都來列隊(duì)歡迎詩人的光臨,金臺、銀臺可比日月,交相輝映,這不就是詩人在朝中做官時的場景嗎?只是這樣的處所與詩人毫無關(guān)聯(lián),自己在朝中只不過是一個御用文人,除了粉飾太平、吟誦風(fēng)月,還能做什么呢?他的理政才華、他的安邦治國之策派不上一點(diǎn)用場……這就是這首詩的獨(dú)特之處,詩人寫夢游,不是平平常常的仙游,游歷中有深沉的感慨,也有激烈的抗?fàn)帯S谔摶弥兄塾诂F(xiàn)實(shí)——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醒了!夢境破滅了,美好的一切化為烏有,剛剛還在自由自在地飄蕩在夢幻中呢,一下子就躺臥在了實(shí)實(shí)在在的枕席之上了。世間之事不過過眼煙云而已——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萬事“東流水”,這其中包含著李白多少的失意和感慨啊!天姥山啊,天姥山,你不是我向往的圣地!詩人終于回到了現(xiàn)實(shí)生活中來,“放白鹿”、“訪名山”,將自己寄身于山水之間,豈不快哉!流連于山山水水的李白并沒有被消極的情緒所困惑,向世人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吶喊——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對于權(quán)貴的抗?fàn)帲菍τ谟粲舨坏弥救诵穆暤膬A吐,在那個年代,有多少人懷才不遇,有多少人屈身權(quán)貴,又有多少人才被埋沒!李白大膽地向封建帝王說“不”——“安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李白對權(quán)貴的蔑視,從此,一個孤高自傲,豪邁奔放的“詩仙”流芳后世。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
【第1句】: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第2句】: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第3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原文擴(kuò)展:
夢留天姥吟留別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寫夢游仙府名山,著意奇特,構(gòu)思精密,意境雄偉。感慨深沉激烈,變化惝恍莫測于虛無飄渺的描述中,寄寓著生活現(xiàn)實(shí)。雖離奇,但不做作。內(nèi)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題篇一:
【第7句】:下面哪一句與“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表現(xiàn)手法相近( )
A.黃河九曲天邊落,華岳三峰馬上來。 B.長白峰高塵漠漠,渾河水落草離離。
C.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D.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
E.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第8句】: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中的“安”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君安與項(xiàng)伯有故 B.沛公安在? C.安得廣廈千萬間 D.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第9句】:表現(xiàn)詩人游覽天姥山的急切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句】:詩人把仙境和仙人盛會描寫得如此金碧輝煌、異彩繽紛、盛大熱烈,是為了_________。
答案
【第7句】:A.
【第8句】:B
【第9句】:答案]:我欲因之夢吳越 一夜飛度鏡湖月
【第10句】:答案]:反襯現(xiàn)實(shí)的黑暗腐朽表達(dá)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例句與C項(xiàng)都是用襯托的手法。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題篇二:
【第1句】:下列詞語中加點(diǎn)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天姥(mǔ)殷巖泉(yǐn)漂白(piāo)刨床(páo)
B.剡溪(shàn)木屐(jī)威嚇(xià)呼號(háo)
C.澹澹(dàn)淥水(lù)起哄(hōnɡ)泡貨(pāo)
D.恍然(huǎnɡ)訇然(hōnɡ)伎倆(liǎnɡ)拘泥(nì)
解析:A.“漂”讀piǎo,“刨”讀bào;B.“嚇”讀hè;C.“哄”讀hònɡ。
答案:D
【第2句】: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煙濤微茫信難求信:實(shí)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淥:清澈
B.失向來之煙霞向來:原來
須行即騎訪名山須:等待
C.洞天石扉,訇然中開訇然:形容聲音很大
我欲因之夢吳越因:于是
D.恍驚起而長嗟恍:恍然,猛然
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
解析:C.因:依據(jù)。
答案:C
【第3句】: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xiàng)是()
A.我國古代文明發(fā)達(dá),經(jīng)濟(jì)活動也曾躋身于世界的'前列。
B.指揮控制臺上,指揮決策者、工程技術(shù)專家正密切地關(guān)注著發(fā)射前的各種狀態(tài)和異常聲音。
C.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不僅使中國率先在世界上實(shí)現(xiàn)“超級稻”的目標(biāo),而且對解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問題也具有重大意義。
D.《城南舊事》的作者是林海音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而編寫的自傳體小說。
解析:A.“活動……躋身……前列”搭配不當(dāng);B.“狀態(tài)”包括“聲音”;D.句式雜糅,改為“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是作者根據(jù)……”。
答案:C
閱讀下列詩段,回答4~5題。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第4句】:“且放白鹿青崖間……開心顏?”一層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追求?
答案:體現(xiàn)了作者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
【第5句】:“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緒?
答案:消極的思想情緒。
《夢游天姥吟留別》常考題篇三:
【第1句】:下列詞語中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
A.天姥(mǔ) 天臺(tāi)
覺時(jiào) 暝色(mínɡ)
B.腳著(zhuó) 訇然(hōnɡ)
澹澹(dàn) 淥水(lù)
C.剡溪(shàn) 殷雷(yǐn)
層巔(diān) 戰(zhàn)栗(lì)
D.木屐(jī) 鸞鳥(luán)
魂魄(pò) 霓裳(ní)
提示:A項(xiàng)覺時jué。
答案:A
【第2句】: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A.煙濤微茫信難求(確實(shí))
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忽魂悸以魄動(驚動)
失向來之煙霞(先前)
C.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
虎鼓瑟兮鸞回車(駕駛)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著)
熊咆龍吟殷巖泉(震響)
提示:D.暝:天黑、夜晚。
答案:D
【第3句】:對虛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惟覺時之枕席(獨(dú)、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怎么)
C.恍驚起而長嗟(表順承)
D.云霞明滅或可睹(有的人)
提示:D.或:有時。
答案:D
【第4句】:下列加點(diǎn)詞詞類活用情況與眾不同的一句是( )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驚層巔
C.越人語天姥
D.虎鼓瑟兮鸞回車
提示:B項(xiàng)使動用法,其余為名詞作動詞。
答案:B
【第5句】: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中“安”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沛公安在 B.爾安敢輕吾射
C.既來之,則安之 D.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
提示:B項(xiàng)語氣副詞“怎么”。
答案:B
【第6句】:下列詩句在修辭上與其他三項(xiàng)不同的一項(xiàng)是( )
A.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B.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C.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D.指如削蔥根
提示:A、C、D三句為比喻。
答案:B
【第7句】:《夢游天姥吟留別》開篇兩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能不能刪掉,改為開門見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開頭?
參考答案:不能。瀛洲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島,已暗含尋仙的意思。詩人想尋仙,而瀛洲不可尋,這才轉(zhuǎn)而尋天姥。有此兩句,下面再寫夢中所見仙府圖景,才不會使人感到突然。
【第8句】:第一段運(yùn)用了襯托手法,與此法不相同的兩句是( )
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B.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C.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D.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提示:D項(xiàng)“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不是襯托,其余都是與第一段一樣的襯托。
答案:D
【第9句】:古詩歌為了適應(yīng)格律的要求,或者為了取得特殊的表達(dá)效果,常有詞序顛倒的情況。下列句子沒有詞序倒置的情況的一項(xiàng)是( )
A.淥水蕩漾清猿啼 B.一夜飛度鏡湖月
C.一唱雄雞天下白 D.天生我材必有用
提示:A項(xiàng),淥水蕩漾猿啼清。B項(xiàng),一夜月飛度鏡湖。C項(xiàng),雄雞一唱天下白。
答案:D
【第10句】:下面是古人詩詞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與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調(diào)不同,請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
C.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D.唯見江心秋月白
提示:A項(xiàng),喜愛之情。
答案:A
【第11句】: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并非實(shí)指,只是極言其高;詩人并不直接說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較和襯托的手法,把那高聳入云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
B.詩人完全擺脫了詩律的束縛,隨著夢境的變化、情感的運(yùn)行而遣詞造句。這種句法、韻法適應(yīng)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達(dá)到了內(nèi)容和藝術(shù)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C.詩中特意提到南朝詩人謝靈運(yùn),是因?yàn)橹x靈運(yùn)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過,李白有意仿效之。
D.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所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是虛托的。雖然詩末有不卑不亢的氣概,但作者逃避現(xiàn)實(shí),消極頹廢,不免給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提示:D.“逃避現(xiàn)實(shí)”,有;“消極”,也說得上。但是沒有“頹廢”,沒有“消沉”。
答案:D
【第12句】: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或一句話,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
參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小升初語文常考古詩名句
【第1句】: 春景詩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
【第2句】:夏景詩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曾畿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第3句】:秋景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張繼《楓橋夜泊》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第4句】:冬景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第5句】:愛國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宋陸游《示兒》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丘逢甲《春愁》
【第6句】:山水田園詩
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dú)坐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