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忌日好句子聚集70條
媽媽三周年祭日寄語
日月更替,斗轉星移,又到了初十這一天。
曾經的初十(一九三五年正月初十)這一天,一聲嬰兒啼哭,媽媽降生到了這個給她苦難也給她幸福的人間。
在牙牙學語不知情為何物、不懂愛是何為、還沒有記住媽媽是什么摸樣、還不會享受世上至親母愛的時候,她的媽媽就離她而去。十二歲時,唯一的親人,她的爸爸撒手人寰。從此,我那可憐的媽媽就淪為了無依無靠沒人疼沒人愛沒有家的孤兒。她曾經流離失所,沿街乞討;她曾經浪跡天涯,夜居廟堂;她曾經在寒冬里把腳伸進牛糞里取暖;也曾經在流浪中被狗咬傷;她曾經祈求大爺大娘收留無果而被驅出家門;她曾經在沒有任何醫療止痛的條件下割除膿瘡;她曾經昏死過幾回卻奇跡般的重回人間;她藏著那顆期盼父母愛兄弟情的渴望;她對有一個向所有人都一樣有個自己的家的愿望而望眼欲穿;她把有一個可以吃上糠菜度日,可以破衣舊鞋遮擋風寒的可憐的追求深深的掩埋在流逝的歲月里。命運也眷顧了媽媽,給她苦難的童年開了另一扇窗。十幾歲就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似玉如花,出落成十里八村有名的小美女。在十五歲時被大娘送給了親戚做了童養媳,結束了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活,從此過上了居有定所、吃糠咽菜、成年累月在農田里當牛做馬的童養媳生活,并深深地愛上了她的如意郎君。她忍氣吞聲期盼生下女兒保住這個婚姻,可是女兒的降生卻成了被拋棄的借口,最終被負心人無情的拋棄。一個人抱著不到三個月、哇哇待哺的嬰兒又一次流落街頭。是眾多好心人不斷的接替著收留著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孤兒寡母,最后還是她的二大娘頂著家庭壓力收留了她們母女。孤苦的命運,坎坷的人生,成就了她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勇敢頑強的個性。也在接受眾多好心人幫助的歲月里形成了她淳樸善良,樂善好施,知恩圖報,樂于助人,珍愛親情,視兒女為生命而被鄰里稱頌的美德。
經歷了十八載的寒冬酷暑,非人磨難后。終于苦盡甘來烏云散,迎來光明照心間。她像峭壁山崖間露出嫩芽的一株小草,不放棄絲縷陽光的照耀。她迎著風雨,抗拒著嚴寒,堅強地走進了碧嶺綠茵。爸爸給了她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掌管著爸爸的全部收入且成了自己的家的主人。從此不再寄人籬下,不再遭人非眼,不再受苦受難。享受著生病有人管,生活有人疼,做人有尊嚴的正常人生活。和爸爸一起同甘共苦四十余載,含辛茹苦的養育了六個兒女。面對三年自然災害的困境,媽媽和爸爸自己吃咸菜喝白水用每月僅有的一點小米喂活了他們的幼子,半糠半菜的養活了兒女們。用爸爸一個人微博的`工資,供兄弟姊妹六個學到自然畢業,安排了工作,結婚成家,娶妻生子,到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在爸爸晚年不幸得病半身癱瘓的幾年里,媽媽像侍候一個小孩一樣,喂水喂飯,擦屎接尿,把爸爸侍奉得舒舒服服,干凈整潔,談笑風生,紅光滿面,直到爸爸撒手人寰。幾十年里媽媽和爸爸有過生活的艱辛、生活的無奈;經歷了風風雨雨、走過坎坎坷坷;也享受了夫妻同心、同甘共苦的美好,更享受了兒孝女順、兒孫繞膝、三世同堂的天倫之樂。他們辛辛苦苦口捏肚攢,除了把六個兒女養育成人外,還幾十年如一日救助了曾經媽媽在困苦危難時刻收留過媽媽給過媽媽親情幫助的二大娘一家三代人。幾十年的嘔心瀝血、含辛茹苦,爸爸媽媽不但給了兒女們生命,更把他們樸實善良,與人為善,知恩圖報,尊老愛幼,本本分分做人,扎扎實實做事的美德傳承給兒女們。使兒女們個個工作有成,夫妻恩愛,家庭圓滿,幸福平安。每每談到這六個兒女,媽媽的臉上就會洋溢著那難以掩飾的幸福笑容。媽媽知足常樂,疾病的折磨無法遮擋那幸福的笑顏,兒孝媳賢、女兒貼心,女婿如兒是媽媽最驕傲的本錢,也是媽媽留給身后最珍貴最有價值的遺產。有病十幾年間大兒子求醫問藥,醫療費用幾近全部承擔,兒媳心甘情愿,從不靠攀,從無怨言,那是媽媽支撐生命的源泉,是媽媽抗拒病痛、留戀人間的心靈靠山。二兒子像女兒一樣細心周到的給媽媽洗頭洗腳,剪指甲,掏耳朵,無微不至,陪媽媽說話,回憶兄弟姐妹們的童年,讓在疾病中痛苦煎熬的媽媽有了笑語歡顏;做透析這幾年三兒子經常來回接送風雨無阻,隨叫隨到,給媽媽一個懷抱小憩,給媽媽一副可以依靠的雙肩,讓媽媽盡享有兒子的溫暖,孝心拳拳;二女兒把得病的媽媽接到家里精心侍奉、照顧身邊。為了不耽誤上班還要給媽媽治病拿藥,三九嚴寒中每天清晨五六點鐘就去排隊,手腳都凍壞卻從無怨言。每次回家探望都會盡心盡力給媽媽做最可口的菜飯,吃的媽媽順心順口順咽,像小孩子一樣露出滿足的笑臉;媽媽病重這幾年可是得了四十歲時生的老閨女的記了,事無巨細,操心跑腿,體貼入微,侍奉床前,讓媽媽時時感受到小棉襖的貼心溫暖。我的小妹夫經常風里來雨里去接送往返,經常是耽誤生意不做去醫院陪在床前。那是媽媽最得意的老姑爺,每個親友來探視時都不忘向人家夸贊。所以說,媽媽曾經是不幸的,孤苦無依的童年,疾病折磨的老年真的是不幸中的不幸;但是媽媽也是幸運的,因為媽媽有六雙體貼孝順的兒女,享受到了人世間的兒女親情,盡孝膝前。所以說,媽媽又是幸運的,是萬幸中的萬幸,幸福中的幸福。
由于眾多因素,也許是命運使然,爸爸走了之后,媽媽又回到了渴盼回家的輪回中,并且得了要命的腎病。幾年來媽媽受盡常人無法忍受的疾病的折磨,特別最后兩年,真的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無法忘記,無法忘記那耳不忍聞、目不忍睹的一幕一幕,一天一天。媽媽用她那與生俱來的堅強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病痛,挨著生不如死的時光;克制著因病而不能飲水的那對水的渴望;承受著獨自一人面對四壁的寂寞;日復一日重復著對著大門想念兒女的望眼欲穿;小心翼翼的討好包容著身邊的人的無奈;時時刻刻的吞咽著自認為有病而拖累著兒女們的內疚、自責與不安;承受著在生命面前彷徨與無奈的熬煎;堅持著十幾年不減且與日劇增的對家的渴盼、對兒女們那種愛的依戀……
還是初十(二零零九年正月初十)這一天,春天來了,你了卻了塵緣,靜靜地閉上了雙眼,去了極樂世界,在天堂里享受著曾經的夢幻。你終于解脫了,你終于不再疼痛,終于不再望水興嘆,終于不再無奈,終于不再望眼欲穿,終于放下了所有的牽絆,還你清凈的一片心靈家園,化作一縷清風飛向藍天。曾經的苦難為你鑄就了高尚的品格,意志彌堅;曾經一生的辛苦勞累,心血傾注,積累的是兒孫滿堂子孝孫賢。你解開雙眉,面色祥安,那份對兒女的依依不舍掩飾著病患十幾年的疲倦;你松開雙手,告別了一半苦海一半蜜甜的人間,撒開了對生命的眷戀……
今天又是初十了,媽媽已離開我們過了千天。三年的日日月月,心疼媽媽的痛一天也沒有離開過我。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思念與我相伴。想到媽媽只有心疼,除了心疼,還是心疼。母女心心相息、血肉相連,非人折磨你的疾病痛在你身上,卻疼在女兒心上;你苦難的童年,你為女兒所受的千般磨難,已深深地烙在女兒心間。回憶往昔,長長的路上印記著媽媽一生的坎坷磨難,每個腳印,都寫著媽媽對兒女們付出的艱辛血汗;仰望繁星,數不盡媽媽疼兒愛女的滴滴點點,無限的愛戀和牽念;細數流年,兒女們成長的影子里是媽媽漸老的容顏;耳邊的微風,是媽媽對兒女們乳名的呼喚;夢醒夜半,翻開記憶的是媽媽一生中的苦辣酸甜。幾分安慰,幾分內疚,幾分不安,更多的是心疼,是思念。思念種在心里,揮之不去,長日不減;思念留在血液里,不必刻意,母愛流淌,此情綿綿;思念,穿越時空,無法用長度丈量,無法用數字計算;思念,窮盡了女兒的筆墨語言,浸染了鼠標鍵盤。如今你已遠離病痛,安樂天堂,卻讓心疼、思念駐進了女兒心間。那是長長的思念,那是厚厚的思念,那是痛苦的思念,那是糾心的思念,也是甜甜的暖暖的思念,更是綿綿無絕期的思念。女兒最知道媽媽的心事,女兒最理解媽媽的苦衷,女兒最懂得媽媽葉落歸根的夙愿。放心吧,媽媽,你很快又會回到青山綠水間有爸爸的那個家,很快爸爸會與你迎日出、望星月、朝夕相伴。
媽媽,最終會如你所愿。
媽媽,值此祭日三周年,我虔誠的祈禱,你在天堂不再有病痛、生生世世身體康健;我衷心的祝愿,你在天堂吉祥如意、永永遠遠幸福平安。
媽媽,你永遠活在女兒心間。
姥姥的祭日作文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姥姥已經去世兩年了。在睡夢里,我經常夢到她。看到白發駝背的老人,我也總會想起她。當清醒地意識到姥姥已經永遠離開我們的時候,我的眼淚總是不由自主地滾落下來。
記得那天我接到父親的電話,他說:“你姥姥沒了。今兒個凌晨三四點的時候走的。你還是請假回來一趟吧,送她最后一程。”聽到這個噩耗我并不感到意外,因為母親之前已經打電話告訴我說姥姥病情嚴重,在病床上沒日沒夜地疼痛呻吟,估計著時日不多了。我放下電話后去找公司的領導請假。領導說姥姥九十歲去世也算喜喪,勸我節哀。他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說中午有個飯局希望我也去,也希望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沒有推卻,在酒宴上推杯換盞之間也放懷豪飲。豪飲之后匆匆奔喪回家。
我趕回家的時候已經日落,昏沉的暮色籠罩了大地。哥哥開車帶著父親和我去舅舅家。到的時候天色已經黑暗。嗩吶隊在門口吹奏著嗩吶,聲音時而低沉哀婉,時而激揚嘹亮。簡陋的靈堂兩邊坐滿了人,頭上裹著白色的孝布。在司儀的喊禮聲中,我們三跪九拜。供桌上擺著姥姥的遺像,趁著白燭的光照我望到遺像中的姥姥皺紋縱橫,滿臉微笑。姥姥的微笑永遠定格在了我心間,蒼老而快樂。
禮畢之后我緩步到堂屋。姥姥靜靜地躺在矮床上,前方亮著一盞青油燈。母親穿著一襲孝衣屈膝跪在姥姥的`遺體旁,見我過來抬起頭,淚眼汪汪地望著我,用喑啞的嗓子說:“你姥姥走了……”我靜默片刻,和母親一起屈膝跪在地上。我總覺得這一幕場景荒誕虛妄,只會發生在噩夢里。我木然地跪在那里,不知道為什么,竟然沒有落下一滴眼淚。姥姥微笑的面龐在我眼前浮現。
第二天姥姥出殯的時候我們站在靈柩前。舅舅哀毀骨立,畢恭畢敬地用清水為姥姥凈面。母親涕泗橫流,泣不成聲地說:“媽,你走好……你一直惦念著黃河岸邊的老家,你就一路向北走,去找姥姥和姥爺……”我望著姥姥恬靜而枯瘦的面龐,想到以后再也見不到姥姥了,淚水像是決堤的洪水,滔滔奔涌。
我們隨著靈車為姥姥送葬。我想到小時候在廟會上姥姥給我買棉花糖、豌豆糕吃,想到每年春節和中秋節姥姥拄著拐杖在門口翹首望著我們,想到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她,她躺在病床上對我微笑的情景……我大把大把地抹著眼淚,放聲哭了起來。
夕陽漸漸沉落在了地平線上,黑夜即將來臨。姥姥已經入土。母親坐在姥姥的墳前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我攙扶起她說:“媽,咱們走吧。姥姥安息了,再不會受病痛的折磨了。”母親緩緩站起來,臉色蒼白,說:“你姥姥在病床上疼痛難忍的時候我真想過讓她早些死去,死了之后就不會疼痛。如今她真的撒手去了。剛才我看到人們往墓坑里填土,泥土蓋著了棺材,我心里很痛很痛。我想人要是一粒種子該多好,埋進土里還會生根發芽兒長出來,可惜人死如燈滅……”說著,我和母親都淚如泉涌。濃黑的夜色蒼茫而來,覆蓋了大地,覆蓋了村莊,似乎也覆蓋了我漫無邊際的記憶。
雖然民諺說“人死如燈滅”,姥姥的生命之光卻常常在我的生命里閃耀,讓我感到光明,感到溫暖,感到生命存在的真實。我有時候會去想象自己彌留之際的情景。或許,那一刻我會十分畏懼死,因為我對生有太多情愫,太多留戀,太多不舍;我還會十分期待死,因為死后若有魂靈,我將會與已故的親人在冥世相遇。我會見到姥姥,自己會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對她說:“姥姥,我真的好想你呀!我還想和你去看廟會,讓你給我買棉花糖、豌豆糕吃,還想纏著你給我講故事……”
“生日”“祭日”-600字
兩年前我的生日,我很高興但因為一件是使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啊。那天艷陽高照我懷著一顆欣喜若狂的心情走出家門,我剛給同學打完電話邀約他們一起來參加我的生日,我就開始一絲不茍的準備著生日。
我哼著小曲,邁著輕盈的步子,走到爸爸房間外聽到了爸爸嗚嗚咽咽的聲音,很明顯爸爸哭了,我一急就橫沖直撞就跑到爸爸的房間。我心急火燎地問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欲言又止,我急不可耐,在我的“威逼利誘”下爸爸才告訴我。“曾祖母去世了”,著對我說是一個晴天霹靂啊曾祖母以前雖然老欺負我但我也不希望她去世啊我好傷心因為這樣我就沒辦法過生日了。我心想道“她怎么晚點死啊,這樣我的生日就可以過了嘛。”爸爸說女兒啊至于生日就下次過了啊。我才不情不愿的給我的同學說。我以為同學會安慰我來著可是他們全都嘲笑我“呵呵你好慘哪每年的生日都變祭日了”,我本來就不想幫曾祖母守孝的但爸爸用錢來賄賂我我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我不高不興的坐在一個殘破不堪的凳子上我傷心啊我活生生的一個人坐在凳子上居然沒有一個人來搭理我上天像是聽到了我的心聲一樣派來了幾個蒼蠅。我隱隱覺得我好凄慘啊。唉~晚上是我最嚇得時候了。那時一陣風吹進來涼颼颼的我那該死的想像力把我嚇得冷汗直出。
雖然是去過去了了兩年但我想起我小時候那幼稚的想法和荒謬的作法總能把自己逗笑。
精選作文父親的祭日
篇一:父親祭日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轉眼間,父親已經離開我們七年了(謝文仲,公元1949年8月15日---公元2007年7月29日)。如果父親還在的話,今年是65歲,父親沒有偉岸的身軀,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淵博的學識。可他勤勞善良,是地道的平民百姓,但是,父親,您卻給了我一個鮮活的生命,僅僅如此,兒女已無以報答。
七年前的今天父親的突然離開,讓我無所適從,仿佛我背靠的一座山轟然倒塌,我的天空驟然陰暗起來。那一夜,我看到的是靜靜躺在冷地板上的父親,父親已經不會再和我講話,也已聽不到父親的呼吸,也沒有聽到彌留之際的父親留給我最后的話!那一刻,我的世界坍塌了,父親去了天國,再也不管我們了。
在我心里,這是永遠抹不去的痛。不知道父親在那邊怎么樣?有沒有錢買煙抽?有沒有錢買衣穿?有沒有……?現在他在天堂過得好不好?我嘴上從沒有說過這樣關切他的話,但內心里一直牽掛著他,不知他在天之靈,會不會看到我的這份心思?我是一個不信生死輪回的人,可每每想到父親,我就相信有天堂,相信父親一定生活在天堂里,享受他在人間沒有享完的福!
今天懷著無比悲痛地心情緬懷父親。如果說母愛是寬闊溫柔的海,那父愛就是巍峨挺拔的山,一生光明磊落愛憎分明,是啊,天底下的父母時時刻刻都在為兒女著想,而兒女又為父母做了什么呢?每逢想起父親,內心里除了內疚更多的是慚愧,請您原諒兒子的不孝,沒能讓您多享福。兒子只能借用網絡,借用手機送去我真誠的問候和最真誠的祝福,祝您在天堂里永遠健康快樂!
篇二:父親的祭日
每天的日子,淡淡的、平平靜靜的、沒有波瀾、沒有感動、心靈沒有那份閑情,生活就是這樣平淡無奇,無奇得讓我們感覺不到歲月的奔流,身邊蘊藏的溫情、牽掛和思念。有時候我們思緒像摟摟輕煙,飄散在無盡的原野,有泥地的味道,有秋天的晴朗,也有雨天的憂傷,更有回憶的清涼。
這樣的日子讓我們觸及不到它的存在,但是有些特別的日子,我永遠都記得,那天一個生命從我的身邊消失了,像一顆星星從我的天空滑過,熄滅了那段割舍不了的親情——父親走了,在20xx年5月7日那天早上。好似天塌下來了,沒有了光線的溫暖,沒有家的團圓。漫天飄散的眼淚在掙扎,悲痛刺在心上,父親的眼睛,永遠的關閉了那扇窗,生命就這樣消失了,消失在悲痛的心頭。
父親就像時光一樣流逝了,已經觸摸不到他的存在,只有守候父親的靈堂前,默默的感受父親生命的溫度,后來的歲月里就是回憶,把父親離開的日子定格在心里,沉靜在歲月里,用心里呼喚——那是一個傷痛的日子。
呼喚從遠遠的'天邊而來,打著燈盞,帶著酸楚的微笑,痛痛的聲音在風中沙啞“父親,我們好想你,你一路走好”,說完了,涌動在心底的眼淚順著眼眶流下,無聲無息的,這是送父親的一段路程。
都說這個世界的生命,是一個轉換的過程,生命消失了,以另外一種生命存在。父親你在的那個世界好嗎?是不是也很辛苦,是不是超凡于人世間,是不是還惦記我們,人世間的苦難是不是還有割舍不了的,放不下的牽掛。
母親每次看見父親的相片,就木然呆在那里,懷念悠然在心間泛起,母親就這樣依偎著孤寂的時光,在未了的時日里,慢慢的守候自己的天年。
轉眼又到了哀思的時日,母親做了菜飯,點亮蠟燭,插了香,母親守候在一旁,默默的祈禱,好似要等到父親的到來,等待父親風塵仆仆的趕來,一身的寒磣,陰沉著臉,然后看著父親端起了酒杯,暢快的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吃飯。母親心里好難過,卻又感到一絲安慰,在這個哀思的日子里,有淚水摻拌。
燒了錢紙,就算是又和父親見了一面,感覺父親沒有走遠,就在不遠處的某個地方,每一年回家一次,看看日夜思念的母親,看看成家立業的子女,看看幼小的孫子,然后又轉回去到那個地方忙碌他的事去了。留下祝福,牽掛、希望和囑咐,揮揮手走了。
母親說父親在世時很辛苦,從小沒了母親,家里就很窮,到那個世界希望他不在窮,要我們多燒些錢紙給父親,父親一個人好打理,手邊寬裕些。燒完后,母親又說,用個袋子把錢紙裝起來,寫上你爸爸的名字,不要放在不干凈的地方,就放在河里。我虔誠的按照母親的意思寫上“父親余某某”收,然后放在河里,順著流水往下漂,我心里想,父親你能收到嗎?希望你過得很好,沒有錢花了,就托夢給我,我們燒給你,不要太寒磣了??父親你一路走好,我們很想你,記得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