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心眼好句子結構匯總60條
人有兩種眼睛,一種是肉眼,一種是心眼美文
在日本大阪有一個聞名遐邇的高僧,他不僅精通佛法,而且還有著傳奇的一生。
他幼年的時候父母雙亡,流落街頭,是一個好心的寺院院主將他收留。
然而,院主很快發現這個孩子頭腦似乎不太靈光,學什么東西都比別人慢半拍。寺院里沒人覺得他長大之后會有出息。
然而,院主卻不信這個邪。他常常一邊愛憐地撫摸著孩子的頭,一邊悠悠地說道:“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沒希望呢?”
時光就這樣慢慢流逝,孩子也一天天長大,身體也越來越結實。
突然有一天,院主向眾人宣布,他要帶這個孩子到山里去苦行修煉。
院主的決定,引采眾人一片嘩然,誰都知道進山里修煉就意味著要在無人區里對身體和意志都進行高強度的鍛煉,而且為了更好地迭到磨煉的效果,帶的口糧也是人能承受的最低限度。別說這樣一個反應有些遲鈍的孩子,就是大多數的僧人都沒有參加過這種修行。
幾十天后,當師徒兩人回來的時候,人們吃驚地發現孩子明顯比以前聰明多了。之后,院主每年都帶著心愛的徒兒去山里修煉,孩子也變得越來越聰明。
幾年之后,院主去世了,當年那個傻乎乎的孩子也已經長成了聰慧的青年。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他的人生遭遇了無數的挫折和困境,甚至經歷了生死考驗,但他都坦然面對,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不僅如此,對佛法領悟越來越深的他也非常熱心地參與到公益事業中去,他的名聲也慢慢地傳揚了出去。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這苦修里有什么奧秘,所以才讓一個有些愚笨的年輕人成長為一代高僧。
后來,有電視臺的記者向他請教了這個問題,老人家聽了之后,莞爾一笑:“我第一次參加苦行修煉的.時候,掉進了一個很深的溝澗里,師父沒有幫我,而是用了一天一夜看著我一點點想辦法爬出來。后來,他告訴我,人有兩種眼睛,一種是肉眼,一種是心眼。肉眼中滿是花花綠綠的世界,所以,心神都被分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做好最重要的事:而心眼則是絲毫不受外界的干擾,眼中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然后人就會用全部精力做好這件事。當我在溝澗里得不到任何幫助時,多余的想法都沒了,只想逃出去,于是我才真正專心于自己想辦法。凡人與智者的區別,就在于平凡者只會用肉眼看世界,而大智者學會了使用心眼。”
我們的眼中常常裝滿了游戲、聚會和各種各樣消磨時光的辦法,卻沒有問一問自己什么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我們的眼中常常裝滿了工作、應酬和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卻沒有問一問自己什么才是眼下最急需解決的事。于是,每天我們都在忙碌著,生活卻沒有多大改變。別再無謂地忙碌了!用心眼看一看,什么才是我們當下最該做的事情吧!
有一種愛可以透過眼睛看到美文
我們“銀河”社會實踐隊的三下鄉,每一天都有新的體驗,不同的精彩瞬間。我們總感嘆時間過得好快啊,或許是因為和孩子們越來越熟悉了,所以總有過一天少一天的感覺。
清晨,和往常一樣,我們老師們都是吃完早餐趕去上課,因為我們發覺學生們總是來得特別早,所以我們特地把上課時間提前了20分鐘,就是為了盡最大可能的不耽擱她們的時間。
這天,作為三年級班主任的蘇紅,基本整天都是呆在她那可愛的學生的班級里,學生也很喜歡圍著她轉,每節課我都看到她那雙充滿愛意的眼睛盯著學生們的一舉一動,生怕她們出現了什么差錯。她的教學方法也是特別的簡明,有效,每次當她生動的把黑板上的數學應用題講完后,學生們總能舉一反三的把其他的數學題解答出來。放學后,我看到她和其他科任老師在討論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他們之前是否會數學的除法運算,哪兩個學生不會做哪一道題,說著說著,她的眼睛流露出的擔心愈加強烈。
今天她為了學生們能盡快的掌握乘法運算,在黑板上抄了九九乘法表,每一筆都那么認真,有力,優雅。漂亮的字體在黑板上讓人看了忍不住多看一眼,但是,當其他老師說她某個數字抄錯了,她急忙地改正并擔心的.說:“你們幫我仔細看看還有那些地方是錯的,我改一下,千萬不能誤了孩子們的學習啊”,這時從她眼睛看到的是滿滿的焦急。
可惜的是后來她又把黑板上全部的字擦掉,只因為另一個老師說她抄寫的位置不對,一開始她還堅持沒錯啊,眼里充滿困惑。后來才知道自己應該照著原版的九九乘法表抄寫,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接受,吸收知識。當黑板上又寫滿了漂亮的數字時,我看到她眼底盡顯欣慰,不住的點頭。
曾經,我們就應該聽說看一個人愛不愛你,首先應該看她的眼睛,因為她的看你的眼睛抵擋不了發自內心的溫柔,當我的隊友蘇紅為她學生的學習,發自內心流露出的溫柔就是愛,無論是擔心,焦急,欣慰,都看在我們的眼里。
相信無論未來幾天發生怎樣的狀況,我的隊友蘇紅都能盡她最大的能力去解決,因為有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一份愛。
活法不止一種美文
生命有無數種形式,活法不止一種。別人看著自然,自己活的別扭是一種;自己活的自然,別人看著別扭又是一種。在這個世界上,過自己喜歡過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歡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我曾羨慕過仕途上的.某個位置,后來我發現,在這個位置上得到的尊敬大多是虛假的尊敬,我放棄了這種羨慕。我曾仰視過很大的人物,后來我發現他們離開權柄之后,剩下的僅是委瑣,我不再有這種仰視。我曾崇拜過有錢人的優越,后來我發現他們也在暗慕我的悠閑,我不再有這種崇拜。不羨慕別人,不卑賤自己,按自己的天性度完自己的時日,就是天堂的日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學會享受生命,避免拖著生命往前走,是人生最好的選擇;習慣于無人欣賞,不把自己活給別人看,是人生的智慧;本性中存點不可理喻之處,心中不過份在意時代的臉色,會使生命更有趣味。
世界上,人生沒有固定的模式,誰如果為了某種目的用某種模式來框定自己,他遲早要留下笑柄。永不卸裝的演員,始終端著架子的領導,轉身之后,人們多嗤之以鼻。
在活法上,我堅持尋找心中最感舒適的一種。我深信,這樣做的人就是得到上帝優厚天賦的人。
另一種看開美文
單位搞了一次私房聯建,最近抽簽分房。一分般人普遍不喜歡三種房子,一樓、頂樓、當西曬。不喜歡是有原因的:一樓的房子太短太陰;頂樓太熱,又可能碰上屋頂漏水;當西曬的夏天溫度偏高。然而,同樣抽到這種房子,一些人的表現卻大不一樣。有的垂頭喪氣,抽完簽就匆匆離開,好象干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有的開開心心,抽了頂樓的說:“頂樓好啊,望遠景的時候沒人擋著我,何況,頂樓算二樓價,比最高價便宜七八萬塊錢”;抽了一樓的'說:“一樓不錯,萬一停電,我最不愁上下樓”;抽了當西曬房子的說:“當西曬也沒啥,夏天多開點空調就是”。這種人對挫折“看得開”。
另一些人對貧困看得開。一朋友做了二十多年鄉村教師,至今住的還是老家幾間破房,孩子雖然已經獨立,卻只是在一個小小的私企打工,每個月拿的工資只能養活自己。然而,每次聊到財富的話題,朋友總是這樣一句話:“窮也有窮的好處,一個人窮了,不用擔心誰開了你的保險箱、騙走你的存款,也不用擔心孩子啃老。”
人遇到挫折和貧窮要看開,碰上特別的幸運、做了富人,其實一樣應該看開。有人可能莫名其妙:說一個人遇到挫折必須看開可以理解,說一個人碰到特別的幸運要看開,此話怎講:難道這世界上還有因為做了大官出了大名娶了美女上吊的嗎?我覺得這是誤解了看開的含義。人碰上到特別幸運的事情,往往會誤以為這世界對自己永遠花紅柳綠,因此做事盲目沖動,而看得開的人則明白“水滿則溢”“花無百日紅”的道理,總是懷著憂患意識去做接下來的事。當年的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手里握有清代最強大的軍隊,清廷又是封他一等毅勇侯,又是擢其為武英殿大學士,有人勸他做皇帝,曾國藩拒絕了。為了讓清廷相信他的忠誠,他甚至大批裁減湘軍,要求取消自己一等毅勇侯的爵位。曾國藩知道,自己起兵造反,也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敗。一旦失敗,不但他本人會被殺掉,整整一個家庭都在劫難逃。如果不造反,自己及其家庭則會過得安安穩穩。如何從政治上評論曾國藩此舉,另當別論;假若從人生智慧著眼,我們不能不佩服曾國藩的選擇。
有句俗話叫“富不了怕富,越窮越怕窮”,人是本能地想賺錢的。想賺錢的人大概少有不羨慕比爾·蓋茨。真的,這個小子太垸運了,連大學的門框都沒摸熱就去創業,一創還創成了世界首富,美元多得你將它揀起來都要耗盡幾輩子。換上我們某些人,賺了足夠的錢之后,絕對是吃則山珍海味;住則豪華別墅,行則軟臥、頭等艙,摟則二八佳麗……比爾·蓋茨不同,他對富裕極其看得開,他生活儉樸、不以錢買色,還多次聲明要將巨額才富捐給慈善其金會,并一步一步地付諸行動。因為看得開,比爾·蓋茨不僅擁有了輝煌的事業,還擁有了世界性的好名聲。
一個人幸運和富裕時想得開,比受挫與貧寒時想得開,難度其實大得多。受挫和貧寒時想得開,需要的只是樂觀的心境、進取的精神,而幸運與富裕時想得開,不僅需要一種超越常人的眼界,還必須具備一種舍棄的勇氣,它需要我們打敗自己內心的欲望、虛榮和天天讓自己躁動的本能。
從某種意義上說,曾國藩和比爾·蓋茨真的是我們心靈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