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句古詩大全 兒童詩句有哪些
唐詩中描寫兒童百態(tài)的優(yōu)美詩詞佳句擷拾賞析
文:枯木
兒童是人生的幼年階段,也是一生當(dāng)中最為充滿幻想的時期。兒童年代,天真爛漫,淳樸自然,憧憬未來,天馬行空,興有所向,行之所至;一顰一笑,一跳一叫,一哭一鬧,一舉一動,喜怒哀樂,皆由性情,無所思而無所不思,無所為而無所不為,無緣由又皆有緣由,總是夢想長大,對未知世界充滿了渴望。
兒童總是夢想長大,總是感覺時光過得太慢,隨著時間的流逝,鬢生華發(fā),額堆皺紋,駝背佝僂,步履蹣跚,方知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快若閃電。此時不由得欽羨童年,恨不得重來一次,再溫爛漫少年,奈何往事只可成追憶,歲月一去不復(fù)返,只能腦海縈繞,夢中實現(xiàn)。
童年是如此令人懷念,讓人纏綿,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說不盡的趣事,道不盡的歡顏,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以至于千百年來無數(shù)詩人在詠嘆,其中不少詩詞佳句,傳神生動,趣味盎然,從中或許可以看到自身影子,下面我們就從唐詩中,擷拾一些反映兒童百態(tài)的精美詩句,和大家一起重溫童年。
【第1句】:稚嫩可愛的兒童
《回鄉(xiāng)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難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代狀元詩人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的這首鄉(xiāng)情詩,是知名度最廣的佳作之一,詩詞樸實自然,情真意切,其中描繪兒童稚嫩天真之情,非常傳神,令人不由莞爾,又飽含辛酸,讀之立刻涌上思鄉(xiāng)情。
【第2句】:雨中折花的小女孩
《缺題》
【唐】張子容
在家嬌小女,
卷幔愛花叢。
不畏羅衣濕,
折花風(fēng)雨中。
張子容,約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前后在世,這首詩描寫自家小女,愛美天性,看到美麗花朵,也不怕外面下雨打濕羅衫,就在風(fēng)雨中去折花玩,簡潔明了,畫面感強烈,把一個小女孩的天真爛漫刻畫的形神兼?zhèn)洹?/p>
【第3句】:青梅竹馬的兒童
《長干行·其一》(節(jié)選)
【唐】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李白(701年-762年) 這首閨怨詩,以商婦的口吻,回憶夫妻二人從小就在一起玩耍,結(jié)果成婚后丈夫卻外出行賈,長期無法相見的殷切思念之情。其中描寫兒童嬉戲的畫面,您我皆有同種經(jīng)歷,自然溫馨感人,如此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后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就成為描寫自幼玩伴的男孩女孩,后來成為夫妻的成語,也成為很多男女理想幸福生活的憧憬。
【第4句】:令人氣惱的“熊孩子”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節(jié)選)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杜甫(712年—770年)寄居成都草堂,風(fēng)刮茅屋,茅草飛揚,兒童看到詩人老邁,玩性頓起,抱茅入竹,呼喊無用,這也是很多小“熊孩子”的天性。
【第5句】:孝順懂事的兒童
《扶病春亭》
【唐】劉言史
強梳稀發(fā)著綸巾,
舍杖空行試病身。
花間自欲裴回立,
稚子牽衣不許人。
詩人劉言史(742年~813年)病后初愈,舍杖而行,本想自己多站一會兒,沒想到孩子非常懂事,牽著衣襟,照顧父親,不放心也不愿離去,依戀愛護(hù)之情一覽無遺。
【第6句】:弄舟釣魚的兒童
《觀游魚》
【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
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
我來施食爾垂鉤。
白居易(772年-846年)這首詩中的兒童,駕著小船,玩弄釣具釣魚,雖然釣不上來,可是興趣盎然,白居易看見,童心頓起,也來湊趣。老少童趣,天倫之樂。
【第7句】:偷采蓮藕的兒童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白居易的詩淳樸自然,質(zhì)樸無華,這首描寫小孩兒劃船偷偷采蓮藕,卻不會遮掩,沒想到船后面的浮萍顯示出一路痕跡,讓人一目了然,非常有趣。
【第8句】:喜歡迎賓的兒童
《送李中丞赴楚州》
【唐】劉禹錫
緹騎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賀振家聲。
兒童但喜迎賓守,故吏猶應(yīng)記姓名。
萬頃水田連郭秀,四時煙月映淮清。
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劉禹錫(772年~842年)這首詩中的兒童,不但不怕見大人,而且還喜歡送迎賓客,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能記住客人姓名,可見其聰慧過人。
【第9句】:善于模仿的女孩
《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
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
學(xué)人拜新月。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是中的女孩兒,才6歲,自然不懂得太多,中秋節(jié)可是看到大人祭拜月亮,也就模仿著跪拜,自然一舉一動非常可愛,我見猶憐。
【第10句】:全神貫注的兒童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xué)垂綸,
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
胡令能(785-826年)是唐代名不見經(jīng)傳詩人,僅存四首詩,然而其中兩首描寫兒童詩詞構(gòu)思巧妙,傳神生動,令人莞爾。這首詩中的兒童在裝模作樣的釣魚,路人問路,趕緊招手不讓出聲,生怕把魚驚嚇跑了。全神貫注,屏住呼吸,老氣橫秋,似模似樣的神情,躍然紙上,令人啞然失笑。
【第11句】:膽小怯懦的兒童
《喜韓少府見訪》
【唐】胡令能
忽聞梅福來相訪,
笑著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
走入蘆花深處藏。
胡令能這首詩中的兒童,和上一首又不同,看見當(dāng)官的生人前來,立刻嚇得躲到蘆花叢中,這應(yīng)該是怕生的兒童。
【第12句】:牽掛父親的兒童
《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杜牧(803年-約852年)這首詩中兒童,看到父親歸來遲,便牽衣相問緣由。一股溫暖的親情涌上來,不由得讓人感嘆,是呀,在外面打拼,不就是為了這幸福一刻嗎?
【第13句】:悠然自得的兒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杜牧名作,祭祖掃墓,春雨綿綿,黯然銷魂,欲借酒澆愁,騎在牛背上的牧童遙指杏花村,詩意反轉(zhuǎn),清新明快,余韻邈然,耐人尋味,尤其是其中的牧童,顯出了閑適恬淡的田園童趣。
【第14句】:令人傷愁的兒童
《旅次甬西,見兒童以竹槍紙旗,戲為陣列,主人叟曰:斯子也,三世沒于陣,思所襲祖父讎,余因感之》
【唐】韋莊
已聞三世沒軍營,
又見兒孫學(xué)戰(zhàn)爭。
見爾此言堪慟哭,
遣予何日望時平。
韋莊(約836年-910年)在旅途看到兒童扮演軍陣玩耍,本來也尋常,可是聽到店主人說這個孩子命苦,上三代都犧牲在戰(zhàn)爭中,從而不由得對孩子的命運擔(dān)憂,詩人悲天憫人,令人唏噓。
【第15句】:天真可愛的女童
《與小女》
【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韋莊的女兒,才能聽懂就咿呀學(xué)語,看見什么就要什么,見了小車不肯回家,結(jié)果晚上又想起其他撒嬌啼哭,問她要什么,卻說衣裳上少繡了朵金花。這首詩把可愛的小女兒的天真爛漫的形態(tài),刻畫得非常逼真,我想有子女的人都經(jīng)歷過,孩子就是這樣,這是一種幸福!
【第16句】:無憂無慮的兒童
《歲除夜》
【唐】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羅隱(833年~910年)詩中的兒童,無憂無慮,不像大人那樣煩惱憂愁,在大年夜,大人滿心憂慮,無不珍惜歲月,希望天下太平,小孩子不管,連歌帶唱,歡笑嬉戲等待天明,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第17句】:偷栗子的兒童
《秋日山中寄李處士》
【唐】杜荀鶴
吾輩道何窮,寒山細(xì)雨中。
兒童書懶讀,果粟樹將空。
言論關(guān)時務(wù),篇章見國風(fēng)。
升平猶可用,應(yīng)不廢為公。
杜荀鶴(約846—約906)對晚唐的混亂黑暗深惡痛絕,山雨飄搖,大道不行,以至于兒童們都懶得讀書學(xué)習(xí),整天不務(wù)正業(yè),偷到果樹,詩人以此作比,貶斥時俗,抒發(fā)憂國之情。
【第18句】:貪玩調(diào)皮的兒童
《楊柳枝》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
幾被兒童損細(xì)腰。
無奈靈和標(biāo)格在,
春來依舊裊長條。
晚唐詩人韓偓(844年-923年),擅寫宮詞,詩風(fēng)華麗,這是詩中的兒童,是上樹掏鳥,下樹攀搖的貪玩兒童,不過楊柳樹非常耐活,第二年春天一樣是裊裊垂絲,風(fēng)景優(yōu)美。
俗話說,百人百性,兒童的天性,就是玩耍嬉鬧,無憂無慮,或天真爛漫,或童言無忌,或小鳥依人,或貪玩調(diào)皮,興之所至,玩之所至,從不做作,也不掩飾,這就是一顆真摯的童心。
而我們大人,在經(jīng)歷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后,逐漸被世俗掩蓋了這份童真,被名利遮住了這份童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以至于欲望奢求與日俱增,煩惱憂愁有增無減。
《詩經(jīng)·大雅·蕩》有云:“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真心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保持童心未泯的心態(tài),能夠永遠(yuǎn)不忘初心,那么世界會更加美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最后,祝所有小朋友節(jié)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