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人無私奉獻的古詩詞 形容無私奉獻的詩句有哪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快來關(guān)注甜豆粥說文史
這些年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這些年接觸了不少類似電視劇《山海情》中的孩子,相信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應(yīng)該能夠看到他們渴望讀書的臉上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笑。在這場全國人民的參與中中,每個人都出了自己的一份力,身邊更是有不少人這些天沒日沒夜的工作在第一線,完成了人間奇跡。
每個人的點滴付出都沒有被浪費,我們看到了時間給我們的回報;每個人眼里、手里一點一滴的光,才匯聚成了照耀大地的太陽。今天甜豆粥就邀請大家一起來讀一下那些關(guān)于奉獻的詩。
說起奉獻,相信大多數(shù)人的心里第一句想到的自然是李商隱《無題》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的這首詩已經(jīng)從最開始的愛情詩變成了歌頌奉獻者的佳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自這首詩以后,春蠶與蠟燭成為了犧牲自己而成全他人的代表動物,除了這兩樣?xùn)|西之外,蜜蜂也一直是人們贊頌奉獻的對象,偶然有一次讀到過小詩人姜二嫚在八歲的時候?qū)懙脑姟拔野l(fā)現(xiàn)老鼠偷東西只是人類的說法,在老鼠那里這叫覓食,老鼠偷了人類的大米,人類說它狡猾,人類偷了蜜蜂的蜂蜜,卻說蜜蜂真勤勞!”
小詩人充滿童趣的語言重新定義了“奉獻”兩個字,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和自然萬物之間的關(guān)系了,同時當“萬物都為人類服務(wù),動物沒有自己的思想”這一觀點還根深蒂固的時候,唐朝詩人羅隱反思的心已經(jīng)冒出了萌芽,他在反諷詩《蜂》中寫:“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人看到漫山遍野只要是開了鮮花的地方,就有蜜蜂忙碌的身影,如此忙碌的身影,在采遍百花之后釀成蜂蜜,不知道蜜蜂知不知道自己是為了誰而辛苦,為了誰而釀蜜。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在諷刺統(tǒng)治階級對百姓的剝削,但是讀完詩再看現(xiàn)在的情形,我們能夠很欣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只蜜蜂,我們所釀造的蜜,又用在其他蜜蜂身上了。
動物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可以以自己的技能作為奉獻的方法,而人類在奉獻這件事上,則更為徹底:我還活著的時候,我將我所有的技能奉獻給我的信仰,而當我年老體衰的時候,我愿意將我的生命都奉獻給我所信仰的。
韓愈在《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寫:“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詩人在上書諫言之后,就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只要是為了百姓社稷好,什么都愿意付出的。
中唐文人韓愈的一生,都以辟佛為己任,晚年上書《諫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入大內(nèi)”,差點被定為死罪,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天的廣東省,與都城相距甚遠,韓愈早上上書下午就被貶謫,其侄孫韓湘陪他一起出發(fā),他還在詩中表明自己的決心:只要是為圣上辯明事理除卻弊端的事情,是絕不會為愛惜自己殘余的命數(shù)而不去做的。
韓愈不是不知道這條路有多難走:翻過橫攔著的秦嶺就已經(jīng)看不到家鄉(xiāng)在哪里,藍田關(guān)的道路被大雪擁堵,馬兒都停滯在此不肯繼續(xù)前進,侄孫此去可能有更重要的任務(wù),那就是在瘴江邊上替自己收尸。盡管面臨的是這樣的困境,詩人還是一往無前地去了,這就是為自己的理想與信仰所做出的奉獻。
他們是為我們而死;在發(fā)展的歷史車輪中,有人奉獻生命,有人奉獻時間,有人奉獻才干,不管是誰,都在為我們更好地明天而努力。希望我們每個人能夠跟隨自己的內(nèi)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夠?qū)ψ约赫f出:“我這一生,不負自己,也不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