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校園欺凌作文(讓我們的青春溫柔以待)
前不久,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上映,卷起了一股“拒絕校園欺凌”的熱潮,電影一反國內青春片常態,側重了校園欺凌,讓攝像頭焦距陽光下的陰影,青春里的憂傷。使我們淚流滿面的是我們的代入感,我們怕自己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怕親人子女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直擊內心深處,我們不可忽視校園暴力給當事人的青春留下了不可泯滅的傷疤,帶給社會、學校和家庭等諸多影響。
校園欺凌
已成為校園青春必須正視的問題
近來,發生在學生之間的霸凌、暴力事件屢屢通過網絡或新聞媒體披露出來,讓父母揪心,讓公眾憤怒,讓學者痛心。
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是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 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
【第1句】: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
【第2句】:對受害者的重復的物理攻擊,身體或物件。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
【第3句】: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第4句】: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第5句】: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
【第6句】: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第7句】: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第8句】: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第9句】: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第10句】: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第11句】:畫侮辱畫。
【第12句】:網上欺凌,即在網志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對在校師生進行普法宣傳,是當前遏制和預防校園欺凌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日,瑞昌市公安局碼頭派出所社區民警(兼職學校法制副校長)走進學校開展法制教育課。
應對校園欺凌國家出手了
教育部、公安部、全國婦聯等9個部門
聯合對校園欺凌行為說不!
2024年4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的通知》,決定在2024年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推動形成學生欺凌防治工作長效機制,有效遏制學生欺凌事件發生。
【明確六項內容防治校園欺凌】
【第1句】:明確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機構
各教育部門要明確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機構,明確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負責人和聯系人,制定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并在本單位官方網站公開學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含工作機構名稱、辦公電話、實施方案)。
【第2句】:多部門落實分工齊抓共管
各教育部門要協調組織相關部門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機制,推動綜治、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及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織落實職責分工,加強協作,共同治理。
【第3句】: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
學校要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方式;明確學校相關崗位教職工特別是法治副校長或法治輔導員防治學生欺凌的工作職責和具體任務;明確學生欺凌的早期預警和事中處理及事后干預的具體流程;在校規校紀中明確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處罰規定。
【第4句】:開展學生欺凌專題教育
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學生欺凌專題教育,結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學生欺凌知識和反欺凌技能。開展針對全體學生的防治學生欺凌專項調查,及時查找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或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欺凌事件。
【第5句】:落實處置程序
學校要細化調查處理欺凌事件、判定欺凌事件嚴重程度和教育懲戒欺凌實施者、安撫保護欺凌受害者的具體流程和辦法。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細化欺凌事件處理申訴和復查程序。各教育部門和學校要依據管理權限,對本地本校學生欺凌事件及處置【第6句】:情況建立專門檔案。
將學生欺凌防治納入考評內容和標準。各教育部門要按照《治理方案》要求建立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訓、考評、問責處理、依法治理等長效機制,在教育行政干部、校長、教師培訓和考評中增加學生欺凌防治內容,細化培訓內容、范圍、次數等要求,細化納入考評內容和標準,細化問責處理規定等;要求責任督學將學校開展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情況納入掛牌督導內容,監督指導學校圍繞學生欺凌防治健全工作制度、開展專題教育、加強預防排查。
遭遇校園欺凌怎么辦
對校園欺凌行為,我們應當要有共訓,這不僅是校園事件,而是社會公共事件,既是教育問題,而且也是法律問題。因此,需要根據事件的性質進行合法合規的處理。作為學校,在其職權范圍內,要針對校園欺凌啟動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結合校規追究涉事學生的責任。而對于欺凌行為涉及違法犯罪的,則應第一時間報警,由公安司法機關介入調查,納入法律程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