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的好句子摘抄短錦集50條
紅巖好句摘抄有哪些
紅巖好句
【第1句】:對勇敢的人,淚水會玷污他的名字。
【第2句】: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第3句】:成崗把媽媽送出門,回到房內拿起水瓶,倒出一大杯開水,放在桌上。
【第4句】:她漸漸地又仿佛看見了霧海之外,有無數紅旗在廣闊的原野上招展,一眼望不盡的武裝的農民,正出沒在群山之間。
【第5句】:成崗象猛然醒悟,立刻把江姐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他清楚地看見,江姐的食指和中指,隱隱地現出鐵筆磨傷的痕跡。
【第6句】:人們垂著頭,默哀著。莊嚴的歌聲,漸漸在人叢中升起……勝利的花朵,在烈士的血泊中蓬勃開放。
【第7句】: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
【第8句】:在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抹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
【第9句】:煙囪冒著濃煙,車間里閃耀著鐵水澆鑄砂型的火花,流著汗水的工人,操縱著車床,車床飛快地旋轉,工人辛勞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第10句】:憤怒的陳松林,什么也不想看了,繞過松林坡,徑直朝華為的宿舍走去。他對那個受了傷的,被叫作黎紀綱的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感和同情。
【第11句】:和前幾次回家一樣,仍然聽不見嘈雜的金屬撞擊聲和電動機嗡嗡的低鳴,廠里全是靜悄悄的。成瑤不管這些,朝一座小小的灰色磚房的樓上直跑。
【第12句】:過了江,北岸高高的石級,爬得成瑤直喘氣,襯衣有點濕了,江風吹來,背心涼颼颼地很不舒服。擦擦額角上冒出的汗珠,漸漸望見了一座熟悉的煙囪的上半截,到家了!
【第13句】:這青年衣衫破舊,舉止有些寒傖,看樣子不像學生,大概是個小職員吧?不過,要是職員,他怎能一天到晚不去上班,把時光都消磨在書店里?甫志高幾次想問,卻不好啟齒。
【第14句】:她的腳步不斷踏進泥濘,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漿,濺滿了鞋襪,她卻一點也不知道。這時。她正全力控制著滿懷悲憤,要把永世難忘的痛苦,深深埋進心底。
【第15句】:眼看著工人生活的艱難困苦,成崗心里感到十分痛楚。他在幾座工棚里轉來轉去,想和工人商量。工人卻冷淡地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著新來的管理員,始終保持著沉默,像火山爆發前的沉默。
【第16句】:夜漸漸深了。陳松林在忙亂中逐漸察覺到,顧客已經減少了許多。這時,甫志高跨進書店來了,他也像普通的顧客那樣,在書架上東翻翻,西看看,瀏覽著圖書。甫志高到書店來,是有目的的。
【第17句】:書店是甫志高領導的,他仍舊在銀行作會計主任,兼著書店經理的名義。最近,他常到書店來,幫助業務不熟的陳松林。他的領導很具體,而且經驗豐富,辦法又多,很快就博得陳松林對他的尊敬和信賴。
【第18句】:牛角沱碼頭上擠滿了等候過江的人。成瑤排在一個老太婆背后,性急地蹬著腳,又踮起腳尖朝前望。前面,一條線的人頭一直排到躉船邊。躉船上站著兩個戴黑眼鏡的人,嘴角上叼著煙卷,在那里指手劃腳。
【第19句】:小小的客廳,經過細心布置,顯得很整潔。小圓桌鋪上了臺布,添了瓶盛開的臘梅,吐著幽香;一些彩色賀年片和幾碟糖果,點綴著新年氣氛。壁上掛的單條,除原來的幾幅外,又加了一軸徐悲鴻畫的駿馬。
【第20句】:天色快黑盡了,顧客進進出出的似乎更多。每天黃昏,是買書、看書的人最多的時刻,書店里擠來擠去的都是晚飯后從學校出來的學生。陳松林忙著在人叢中取書、收錢、找錢,無暇細聽那些學生嘈雜的閑談。
【第21句】:陳松林記得,他第一次遇到黎紀綱,就是在這里。黎紀綱躺在床上,扶他回來的同學們,正用毛巾浸濕冷水幫他止血。此刻,他覺得奇怪,看看宿舍里沒有什么人,所以一見到華為就向他低聲打聽這青年的來歷。
紅巖簡介
紅巖簡介由小編整理并分享,歡迎老師同學們閱讀。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文章!
《紅巖》是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集中營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涂地。
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書重印113次,再版2次,冊數則超過了一千萬。為紅色經典作品,轟動一時。作者于1957年寫出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隨后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了此長篇小說《紅巖》,后改編為《烈火中永生》。
內容簡介:
1948年,中國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
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里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后,她忍住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云峰知道情況后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并成了可恥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許云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借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趁放風時在墻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秋去冬來,轉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后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歷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系。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稱釋放了一批政治犯,但實際上只將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一人遣回家中軟禁。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里,一個自稱姓朱的共產黨員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并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真實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后,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并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
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準備組織獄中。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云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墻,提前秘密殺害了許云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云峰等人被害當天的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劉思揚、丁長發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于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迎接黎明時分外燦爛的曙光!
作者簡介:
羅廣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學運工作,并利用其家庭關系進行統戰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館監獄。獄中堅持斗爭,拒絕其兄羅廣文(嫡系,第15兵團司令)的保釋,寧愿坐牢,也不寫悔過書,和難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紅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之夜,策反看守楊欽典,帶領難友集體越獄成功。解放后歷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市統戰部長、市文聯作協會員等職,積極從事宣傳烈士革命事跡的工作,是《紅巖》小說主創人之一。1967年被誣為叛徒,迫害致死。
楊益言(1925-),四川武勝縣人。1940年在同濟大學讀書,后因在上海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夕被營救出獄。解放后在重慶市委工作,先后 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