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沒有捷徑
一、英語可以速成嗎?
通過短期培訓速成英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8歲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侯毅凌這樣認為,據(jù)他的經(jīng)驗,在中國的語言環(huán)境下,尚沒有一個例子證明,有人可以在一年之內(nèi)達到聽說無障礙。
那些急功近利的廣告和許諾,極大地迎合了許多工作繁忙、家累沉重,不希望學習耗時太長、太辛苦的人們的胃口。各種各樣的速成學習和競相標榜的捷徑,籠罩著整個英語學習市場,也引起了許多專家的擔憂。
他們認為,這些廣告和學習法從根本上混淆了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區(qū)別。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頭腦中是很純凈的,他有了現(xiàn)實的需要后,便進行簡單地模仿,不會有任何干擾。作為發(fā)音交流,學會像鳥兒一樣的叫聲,就會有另一只鳥兒飛來跟你談戀愛--是人們對第一語言的形容。
但是,第二語言則完全不同。人們原本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語言系統(tǒng),如果要想達到第一語言魚在水中而不知在水中的境界,必須依賴反復訓練和良好環(huán)境。
一個國家一級歌唱演員唱一首歌要練習200到300遍,即使是第一語言,想要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都必須熟能生巧,更何況另外一個語言體系呢?如果一種語言那么容易掌握,為什么英語人才還如此奇缺?如果大家學英語都迅速掌握得像母語一樣了,還要我們這些英語教授干什么?侯毅凌教授反問。
二、發(fā)音能和老外一樣地道嗎?
洋話連篇的校長王亞非認為,說好口語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精雕細琢,從口型、用氣、發(fā)聲等最基本的訓練入手,然后反復糾正和練習;另一種是和外教在一起,完全模仿,盡量讓口型正確。但是,人的悟性和語言天賦是有差異的,兩種方法能糾正80%的人,就不錯了。
三、地道的外語究竟是什么樣的,什么是真正的好? ??
兼任《英語學習》雜志主編的侯毅凌教授,否定了第二語言能說得跟土生土長的人一模一樣的說法。第二語言能表達準確就已經(jīng)是相當高的境界了。大山的相聲說得夠好了吧?他的漢語水平在老外中也是鳳毛麟角吧?但我們還是能聽出他是外國人!那些宣傳廣告都是自欺欺人的神話,是在誤導消費者。 ??
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坦承自己在中國學了20多年英語,也多次出國,卻仍不如他女兒在加拿大住三年說得地道準確。 ??
電視里,一個十歲的孩子煞有介事地背了一大串英語,他的父親在旁邊驕傲得不得了,而聽眾中的美國人--漢學家莫大維卻壓根兒沒聽懂。這個例子讓不少英語培訓專家擔憂,他們認為,學習起步時輸入的錯誤讀音和語調(diào),將來重新修正時,要比第一次學習多花費數(shù)十倍的努力。而這種誤人子弟的口語班卻還在不少地方紅紅火火地開著。 ??
一些常識在這個火熱的市場被無情地忽略:學習第二語言必須經(jīng)過艱苦努力,學習第二語言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和應用,學習第二語言需要有良好的母語表達能力。
四、英語好的人都是苦學出身
??在俞敏洪看來,英語短期培訓只是學英語的一塊墊腳石,是教人學英語的時候如何下功夫。他剛上北大英語系的時候,什么也聽不懂,什么也不會說。所以知恥后勇,用兩個半月的時間,把新概念英語二三四冊背得滾瓜爛熟,再上課,他就自然地聽懂了。 ??
記者采訪的所有英語權(quán)威或是培訓機構(gòu)的教學領(lǐng)軍人物,都經(jīng)過異常刻苦的鉆研與苦學。北外英語教授陳琳說:學好英語就是要犧牲你其他娛樂的時間,吃飯的時候聽英語廣播,一有機會就表達。 ??
苦學并不意味著沒有樂趣。俞敏洪說:英語學習的快樂在于,過去聽不懂的現(xiàn)在聽懂了,過去不會做的題現(xiàn)在會做了,這些小得意和成就感,促使我進一步地努力下功夫。作為一個把托福、G RE詞匯上萬單詞幾乎全背下來的教師,當然不能否認功夫二字。 ??
李揚今天比較地道的美音口語,也是他若干年起早貪黑練出來的。 ??
既然英語學習不可能速成,那為什么如此多的培訓學校還在打這個旗號,惟一的解釋恐怕就是商業(yè)目的了。
五、培訓班只是一個助推器 ??
侯教授認為,大家認為自己英語總是無法提高的主要障礙有三:一是詞匯量不夠;二是不懂句法,語言結(jié)構(gòu)是有導向功能的,它可以給你一個路徑,幫助你判斷對方下面要說什么;三是文化原因,有時候每個詞都聽懂了,但還是不明白意思,文化差異也會造成聽力隔閡。 ??
專家提醒消費者,參加培訓要清楚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要完成職業(yè)目標?還是求學、出國或生活需要?短期培訓是集中你最多的時間、精力,系統(tǒng)地學習第二或第三、四語言,然后選擇一本與你目標相關(guān)的教材,要挑有品牌的,可信度高一點的。培訓學校如果以大學作為依托,有師資保證,相對經(jīng)驗豐富。但也有人認為,大學老師授課會相對傳統(tǒng),學生的學習興致也許可能稍遜已經(jīng)做出品牌的培訓班。另外,對要達到的效果也應該現(xiàn)實一點,不要超過自己的現(xiàn)實水平太多。 ??
上培訓班的同時,還主要依靠自身努力。俞敏洪說,一周5小時課,三個月流利英語的可能只有一個,你課下花50個小時拼命。同時,在課余也應擴大英語接觸的信息量。比如上網(wǎng)和通過軟件學習,看英語電影、聽外文廣播和閱讀英語小說雜志,伴隨大量地記憶單詞,提高自身英語素養(yǎng)。 其實,我們既不必夸大英語培訓班的作用,也無法否認它的幫助,培訓班的功能只是我們的一個助推器。侯毅凌說,因為教學進程是一步步向前的,它可以推著你往前走,在一定程度上至少能克服人的惰性。 ??
不要被培訓學校渲染的短暫的熱情迷惑,同時,如果上了幾個培訓班自己的水平?jīng)]提高,也不要自卑,認為是自己不行,沒有天賦。英語學習和任何知識的學習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久的熱情與努力。
一、英語可以速成嗎?
通過短期培訓速成英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8歲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侯毅凌這樣認為,據(jù)他的經(jīng)驗,在中國的語言環(huán)境下,尚沒有一個例子證明,有人可以在一年之內(nèi)達到聽說無障礙。
那些急功近利的廣告和許諾,極大地迎合了許多工作繁忙、家累沉重,不希望學習耗時太長、太辛苦的人們的胃口。各種各樣的速成學習和競相標榜的捷徑,籠罩著整個英語學習市場,也引起了許多專家的擔憂。
他們認為,這些廣告和學習法從根本上混淆了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區(qū)別。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頭腦中是很純凈的,他有了現(xiàn)實的需要后,便進行簡單地模仿,不會有任何干擾。作為發(fā)音交流,學會像鳥兒一樣的叫聲,就會有另一只鳥兒飛來跟你談戀愛--是人們對第一語言的形容。
但是,第二語言則完全不同。人們原本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語言系統(tǒng),如果要想達到第一語言魚在水中而不知在水中的境界,必須依賴反復訓練和良好環(huán)境。
一個國家一級歌唱演員唱一首歌要練習200到300遍,即使是第一語言,想要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都必須熟能生巧,更何況另外一個語言體系呢?如果一種語言那么容易掌握,為什么英語人才還如此奇缺?如果大家學英語都迅速掌握得像母語一樣了,還要我們這些英語教授干什么?侯毅凌教授反問。
二、發(fā)音能和老外一樣地道嗎?
洋話連篇的校長王亞非認為,說好口語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精雕細琢,從口型、用氣、發(fā)聲等最基本的訓練入手,然后反復糾正和練習;另一種是和外教在一起,完全模仿,盡量讓口型正確。但是,人的悟性和語言天賦是有差異的,兩種方法能糾正80%的人,就不錯了。
三、地道的外語究竟是什么樣的,什么是真正的好? ??
兼任《英語學習》雜志主編的侯毅凌教授,否定了第二語言能說得跟土生土長的人一模一樣的說法。第二語言能表達準確就已經(jīng)是相當高的境界了。大山的相聲說得夠好了吧?他的漢語水平在老外中也是鳳毛麟角吧?但我們還是能聽出他是外國人!那些宣傳廣告都是自欺欺人的神話,是在誤導消費者。 ??
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坦承自己在中國學了20多年英語,也多次出國,卻仍不如他女兒在加拿大住三年說得地道準確。 ??
電視里,一個十歲的孩子煞有介事地背了一大串英語,他的父親在旁邊驕傲得不得了,而聽眾中的美國人--漢學家莫大維卻壓根兒沒聽懂。這個例子讓不少英語培訓專家擔憂,他們認為,學習起步時輸入的錯誤讀音和語調(diào),將來重新修正時,要比第一次學習多花費數(shù)十倍的努力。而這種誤人子弟的口語班卻還在不少地方紅紅火火地開著。 ??
一些常識在這個火熱的市場被無情地忽略:學習第二語言必須經(jīng)過艱苦努力,學習第二語言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和應用,學習第二語言需要有良好的母語表達能力。
四、英語好的人都是苦學出身
??在俞敏洪看來,英語短期培訓只是學英語的一塊墊腳石,是教人學英語的時候如何下功夫。他剛上北大英語系的時候,什么也聽不懂,什么也不會說。所以知恥后勇,用兩個半月的時間,把新概念英語二三四冊背得滾瓜爛熟,再上課,他就自然地聽懂了。 ??
記者采訪的所有英語權(quán)威或是培訓機構(gòu)的教學領(lǐng)軍人物,都經(jīng)過異常刻苦的鉆研與苦學。北外英語教授陳琳說:學好英語就是要犧牲你其他娛樂的時間,吃飯的時候聽英語廣播,一有機會就表達。 ??
苦學并不意味著沒有樂趣。俞敏洪說:英語學習的快樂在于,過去聽不懂的現(xiàn)在聽懂了,過去不會做的題現(xiàn)在會做了,這些小得意和成就感,促使我進一步地努力下功夫。作為一個把托福、G RE詞匯上萬單詞幾乎全背下來的教師,當然不能否認功夫二字。 ??
李揚今天比較地道的美音口語,也是他若干年起早貪黑練出來的。 ??
既然英語學習不可能速成,那為什么如此多的培訓學校還在打這個旗號,惟一的解釋恐怕就是商業(yè)目的了。
五、培訓班只是一個助推器 ??
侯教授認為,大家認為自己英語總是無法提高的主要障礙有三:一是詞匯量不夠;二是不懂句法,語言結(jié)構(gòu)是有導向功能的,它可以給你一個路徑,幫助你判斷對方下面要說什么;三是文化原因,有時候每個詞都聽懂了,但還是不明白意思,文化差異也會造成聽力隔閡。 ??
專家提醒消費者,參加培訓要清楚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要完成職業(yè)目標?還是求學、出國或生活需要?短期培訓是集中你最多的時間、精力,系統(tǒng)地學習第二或第三、四語言,然后選擇一本與你目標相關(guān)的教材,要挑有品牌的,可信度高一點的。培訓學校如果以大學作為依托,有師資保證,相對經(jīng)驗豐富。但也有人認為,大學老師授課會相對傳統(tǒng),學生的學習興致也許可能稍遜已經(jīng)做出品牌的培訓班。另外,對要達到的效果也應該現(xiàn)實一點,不要超過自己的現(xiàn)實水平太多。 ??
上培訓班的同時,還主要依靠自身努力。俞敏洪說,一周5小時課,三個月流利英語的可能只有一個,你課下花50個小時拼命。同時,在課余也應擴大英語接觸的信息量。比如上網(wǎng)和通過軟件學習,看英語電影、聽外文廣播和閱讀英語小說雜志,伴隨大量地記憶單詞,提高自身英語素養(yǎng)。 其實,我們既不必夸大英語培訓班的作用,也無法否認它的幫助,培訓班的功能只是我們的一個助推器。侯毅凌說,因為教學進程是一步步向前的,它可以推著你往前走,在一定程度上至少能克服人的惰性。 ??
不要被培訓學校渲染的短暫的熱情迷惑,同時,如果上了幾個培訓班自己的水平?jīng)]提高,也不要自卑,認為是自己不行,沒有天賦。英語學習和任何知識的學習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久的熱情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