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我眼中的九年級作文三篇
實用的我眼中的九年級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眼中的九年級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眼中的九年級作文 篇1
我去過孔子傳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或許由于相隔的時間太久了,我只記得孔府比皇宮還高的門檻;孔廟的滿園銀杏樹,孔林的子貢手植樹和旁邊那塊使我流淚的石碑;還有那條在樹蔭下長一華里的路,路的一邊種了73棵樹,代表孔子享年73歲,另一邊種了72棵樹,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賢人。但是是我永生難忘的是那一股如煙霧般飄渺的書香,和那一片讓人不忍破壞的寧靜。我現在才明白孔子對人的教育意義絕非只在《論語》之中,還有那種好學勤奮的精神和氣沉丹田、平靜祥和的氣質。
我曾經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為我認為“兼愛、非攻”比孤零零的一個“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覺得儒家學說太中庸了,有時表現出一種懦弱。隨著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識到雖然“儒”和“懦”兩個字很相像,但他們的意思卻不可同日而語。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從儒家思想中分離出來的,它們的本質都是躲避爭端,崇尚和平,它們可以融為一體。其實儒家思想并不難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極,實際上儒學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大度和寬容,寬容并不等于懦弱,具體來講就是:不是爭不過,而是不喜歡爭斗”。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遠是那個穿著布袍,拄著拐杖,頭頂上有丘的老頭;永遠是那個性格沉穩、天資聰穎、頑強固執的人。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亙古的長空,向我們訴說著“是謂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讀時就會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但孔子與柏拉圖畢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話:“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在我看來就是適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能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嗎?
我眼中的九年級作文 篇2
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她年輕時的生活十分富貴,中年開始,生活變得落魄,她所寫詞的內容隨之發生變化,變得有些凄涼。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詞人,她擅長寫詞,偶爾也寫詩。但她寫的詩并不比她寫的詞遜色。就拿入選《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里的詩---《夏日絕句》來說“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也表明了李清照的風骨。
李清照的詩都那么的有名,那她的詞就更不用說了。她青年時寫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讓我知道了李清照家當時十分富裕,從“卷簾人”、“應是綠肥紅瘦”等這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同時,李清照又是一個仔細的人:她知道昨晚刮了一陣大風,所以很多花瓣都打落在地---“應是綠肥紅瘦”。
再看李清照中年時期寫的《聲聲慢》。這是一首凄涼的詞,“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開頭,就讓讀者感到她格外的凄涼。經過我的查閱、搜索,我還知道了,這時的李清照,不僅有著凄涼,還有一種悲痛。
在我眼中的李清照,她是一位宋代杰出的女詞人、才女!還是一位堅強、不貪富貴的人。
李清照的一生,隨著家庭的富貴、衰敗而跌宕起伏。我想,也許,就是這樣的遭遇,才造就了她的性格,創造了她的杰出的詩詞。
我眼中的九年級作文 篇3
曹操,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對于曹操的看法,有人說曹操是奸賊。而我卻認為,這種說法只是片面的。
說起曹操的性格,實在是太多了,就連易中天也只能說曹操是歷史上性格最復雜、形象最多樣的人之一。面對不同的人,他所展示的是截然不相同的性格特點,自然也使得后人對曹操的看法各有所見。
然而曹操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在當時也是數一數二的'能臣。“破黃巾,滅袁紹,平袁術,誅呂布,敗張魯。”這一切都表現出曹操杰出的軍事才能。而他唯才是用的提拔人才的能力更是令人稱贊。歷史上曾有許多人前來與曹操的女兒提親,不僅都被曹操拒絕了,曹操反而是給他女兒挑選了一位瞎眼的書生,正是這位書生的才華橫溢打動了曹操。可見曹操選女婿的眼光之高。
不僅如此,曹操還是個善用人才、珍惜人才的人。曹操知道張遼李典之奮勇,樂進之剛毅,特派此三人去守合肥,當孫權率10萬大軍來進攻張遼8千軍士時。曹操給了張遼一個錦囊:“若孫權至,張、李二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張遼按此計居然直搗孫權軍軍旗處,嚇得孫權軍軍心大亂,大敗而退。張頜曾失守天蕩山,曹洪告他有罪,而曹操短短的一句:“勝敗乃兵家常事。”深得張頜的忠心。
前者合肥之戰的勝利不僅在于張遼李典的驍勇善戰,與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密不可分的。后者曹操的一句話不僅不責怪張頜,而且深得眾將士們的信任和忠誠。完美的體現自己的愛戴將領,賞罰分明、寬宏大量。
若只是上述的性格,不僅曹操有,諸葛亮也有。但曹操還有諸葛亮所沒有的,曹操能把自己心胸寬廣的氣量比作一望無際的滄海,以歌詠志,也是這位魏國先主的“浪漫”之情。
孫權的東吳完全是繼承于父兄之業。劉備憑借的則是“哭”到的趙云,“哭”到的荊州,與諸葛亮的巧遇,成就的蜀國。而曹操完全是以自己“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政治眼光、與為人處世方面多變的人格最終成就了魏國。
相比于蜀國,先主劉備的成果在劉禪上任后被毀于一旦。
相比于吳國,據三江之險的地理位置卻未能給孫權甚至后者帶來優越條件。
曹操的優秀不僅在于自己的作為,選擇曹丕作為接班人也因為曹操看準了曹丕與自己性格相似,使得曹操的兒子在名聲上比孫劉之子高過許多。
以上軍事、政治之才能;執法、用人之嚴謹,成就了我眼中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