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4篇
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1
我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好伙伴,他就是邢X。他高高的個子,皮膚白凈,飽滿的額頭上“寸草不生”。紅彤彤的小臉蛋上嵌著一雙黑葡萄般的小眼睛。平時,他喜歡留個小平頭,愛穿藍色球衣,看上去帥氣而又精神。
雖然,我們在一起學習二年多了,但彼此還不是很了解。有一次,還做了一對“小冤家”。結果,我成了他的“嘴下敗將”。那天,邢X無意間把手放在我的課桌上,我命令他把手拿開。可他不慌不忙地給我理論說:“這個課桌是大家共同使用的,不是你個人掌管的,我們應該和平相處。”于是,我無言以對。我這個小伙伴解決問題不用武力,愛講道理使我心服口服。
相處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為人和氣、待人誠懇、學習優(yōu)秀,而且還有許多閃光點值得我學習。有一次,老師讓我們用鋼筆描紅。關鍵時刻,我找不到鋼筆,我心急如焚,就在這時,邢X從書包里拿出一支鋼筆遞給我,于是,我感動極了。老師表揚我習字冊寫得又快又好,我站起來對老師說:“這都是邢X的功勞,因為是他把鋼筆借給了我?!?/p>
他還有許多特長,比如打乒乓球、打籃球、踢足球……其中,他最拿手的打乒乓球,他的球技跟體育老師不分上下,令我十分羨慕。
有一個這樣的伙伴,我真感到自豪。
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2
夜深了,可是桌子上沒了它顯得空蕩蕩的。我在他的位置上放了爸爸給我買的新臺燈打開,燈光明亮又不刺眼,可是在我看來他只是給我照的臺燈。
我有一個親密無間的“小伙伴”,他很體貼,很明亮,總說我證明我還經(jīng)常分享一些小秘密給他。他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其實它就是——臺燈。
傍晚七點多,我翻開本子拿出筆要寫一篇日記,可臺燈就怎么都打不開。我急了,急忙找來了爸爸,爸爸先拍了幾下。今天都沒有反應就拿了工具在臺燈上敲敲打打,拆拆卸卸,但臺燈卻沒有一點兒要亮的意思,爸爸氣急敗壞的走了。
我坐在椅子上深情地對臺燈說:“你怎么了?”臺燈閃了一下,我繼續(xù)問:“你沒事吧?”臺燈亮了一下,隨即立刻熄滅了,我連忙說:“你……不會……”它又亮了一下,然后永遠都熄滅了,見他它再無任何反應。見我親愛的朋友即將離我而去,我就嘩嘩的流起眼淚來,可它卻再也不能回來了……
我一直盯著我的好伙伴站了七年多的位置,默默的發(fā)呆。如果他還能聽見我說的話,那我會大聲說:“謝謝你陪我那么多黑暗的夜晚,給我光明,我的朋友,你永遠在我的心里!”
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3
我有一個再熟悉不過的伙伴,別人叫他小胖。
他有一張圓圓的臉蛋,水汪汪的大眼睛,上面嵌著長長的眼睫毛,眉毛又濃又密,整天頂著一個小平頭,英語老師說他很‘Strong’,而不是‘Fat’,反正看起來很陽光就對了。
他非常愛玩,滑滑板、騎自行車、下象棋,樣樣都行。記得有一次,他和往常一樣到樓下去滑滑板,突然竄出來一只貓,他急中生智,趕緊使出了翹板,輕松躲開,路上的行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叔叔阿姨都以為他會闖禍,沒想到他竟然躲過了,不禁豎起大拇指:“你真行!”
他缺點也很多,做事情拖拉,學習主動性差,平?;丶易鳂I(yè)不多,本該在吃飯前都該做好的,他卻做到八點鐘,被爸爸媽媽多次批評以后,慢慢有了改變。
他的愛好非常廣泛,尤其對音樂,薩克斯、口琴、豎笛一點就通。記得那一次家長會,他帶著薩克斯來展示他的才藝,可把老師和同學震了一下,對他可刮目相看了。
講到這兒,你們一定知道他是誰了吧?他就是我這個小胖啦!
我的小伙伴七年級作文4
我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小伙伴,他個子不高,頭長得特別大,兩只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十分機靈。他叫小明。
小明最愛動腦筋做實驗,有時做起實驗來,可以覺不睡,飯不吃,難怪小伙伴們都愛稱他做“小實驗家”。有一次,他拿起一個放大鏡在陽光下玩,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亮點,他好奇地把手放到放大鏡下,亮點照在手上覺得挺暖,他又把放大鏡拿高些,他驚奇地說:“可燙手呀!”過了一會兒,他自言自語地說:“這是為什么呢?”他放下放大鏡,坐在地上用手摸著腦門兒,其思苦想。猛然,他拿起一張紙,放在放大鏡下,把放大鏡的亮點移到紙上,大約過了兩、三分鐘,紙上出現(xiàn)了一個拇指般大的小黑點,冒出白煙,小黑點越來越大,過了一會兒,紙上著了火?!靶嶒灱摇蹦坎晦D(zhuǎn)睛地望著正在燃燒的紙,臉上露出勝利的徽笑。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原來太陽光射在放大鏡上,放大鏡把太陽光聚攏在一起,熱量越來越多,謐度也越來越高,這樣紙就會被燒燃了。
“小實驗象”又想:太陽光照射在放大鏡上能把紙燒燃,能把火槳烘燃嗎?能把木柴燒燃嗎?能用它煮飯、燒水嗎?能用它開車嗎……一串串的問題又升上了“小實驗家”的腦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