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的事跡范文(通用3篇)
科技工作者的事跡篇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排醒目的紅色標語矗立在__一中創新教育實驗中心門口。透過玻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老師與學生圍在新奇的作品前探討,那個老師就是黃__。
黃__在__一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不僅是青年教師的偶像,更是學生追夢路上的擺渡人。
每一顆創新的種子,都值得保護
2002年,黃__出任校教科處副主任,分管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面對全校乃至全市都沒普及開展的創新教育,他經常思索:創新是什么,來自哪里,該如何做?
通過調研,他發現__是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從傳統五金到現代五金再到科技五金,這就是創新。“__學生從骨子里就有較多的創新基因,發現、培養、保護好他們的這些基因,很重要。”
曾經有個學生的創新發明讓黃__印象深刻。“當時這位同學家住鐵路邊上,經常被列車吵得睡不好覺。后來她就去觀察列車運行,發現噪音的產生與鐵軌聯接方式有關。她就聯想到數學共平面原理,想改變鐵軌聯接方式減少噪音。”
后來,在黃__指導下,這名學生設計出了新型鐵軌并參加了__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大賽評委專家說:“傳統鐵軌運行了這么多年,這么多鐵路專家一直在研究,都沒有提出這個問題,你一個小女孩能解決鐵軌問題?不可能。”
看著學生沮喪的表情,黃__不忍好發明被打入冷宮,更不愿一個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此被打擊。于是,他聯系了上海同濟大學軌道交通研究院,并親自帶上作品請專家鑒定。
經過分析、實驗、論證,專家給出的結論是:此新型鐵軌與現有鐵軌在安全性能上無差異,但能減少列車運行的阻力,減少鋼輪對鐵軌的碰撞造成損耗,延長鋼輪及鐵軌的使用壽命,減少鋼輪對鐵軌撞擊時造成的噪音。
看到自己的發明被肯定,學生高興極了,黃__也欣慰地笑了。他說,自己保住的不是一項發明,而是學生創新的種子。
創新教育實驗中心,無中生有
__一中創新教育實驗中心,吸引了全國各地100多所學校師生來觀摩。這里從無到有,是黃__對創新事業堅守的結晶。
為什么要建立這樣一個實驗中心?黃__并非心血來潮,為了建這個中心,他走市場、訪廠家、看產品,踏遍五金城500多家店面,打了1000余個電話,撰寫了500余頁工作筆記。
最終,由歷屆校友生產的上萬種五金創新產品,都在這個實驗中心展出。中科院龍芯研究中心__一中創新教育基地、浙江大學__一中信息競賽訓練基地、“五金文化研究與創新實驗室”等也紛紛落戶于此。
黃__常對學生說:“創新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要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問題,這樣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高二女生陳蕾羽每年暑假都會外出旅行,她發現賓館里大都沒有晾衣服的地方,于是她對旅行箱進行研究,設計了一款有晾衣、吹風、滑板等功能的旅行箱。黃__看了她的作品后,指出晾衣桿部分可設計為伸縮折疊,這樣更實用。倆人對這個創新設計進行反復改進,最終在今年的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斬獲一等獎。
榮譽背后,是一名老師堅守的初心
近四年,黃__獲得了不少榮譽。比如他指導學生的創新作品獲金華市一等獎20項,獲省一等獎8項,省二等獎8項,省三等獎6項。他個人也已8次被評為金華市優秀科技教師、金華市優秀科技輔導員,2024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科技輔導員。
因創新教育成效顯著,2024年,__一中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全國優秀科技教育創新學校”。
面對諸多榮譽,黃__說:“得到肯定我很開心,但讓學生能夠帶著好奇和熱情,去探索自然科學、去努力獲取知識,這是我最想看到的。”
在黃__看來,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而青少年就是國家的未來。他的初心一直不改,那就是培養一批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學生。這個過程中,他很高興能做學生追夢路上的擺渡人,讓這些祖國之花綻放得更美好。
科技工作者的事跡篇2
劉永坦院士出生于1936年,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炮火席卷中華,山河零落,他的親人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個平安通坦的未來,便取名“永坦”。但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風順,坎坷未曾缺席,不過多少波折,他都始終堅定腳步,為少時立下的報國志愿而奮斗。
20世紀70年代,劉永坦回到哈工大,并獲得了去英國留學進修的機會,在這期間他接觸到了國際上先進的雷達技術,也由此認識到新體制的雷達,是如何克服傳統“盲區”,實現了對海域乃至空域的“全面”監測。他在心中立志,要讓祖國擁有這一項先進技術。
歸國之后,他將這個想法告訴學校領導,卻被反饋筑建新制雷達是個世界級的難題,而我國目前沒有理論支撐。于是,劉永坦帶領著團隊無數次地提出設想,總結實踐經驗,根據數萬個測試數據,最終成功完成了“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為研制設備奠定基礎。
然而他并不止步于理論創設,很快便帶著團隊在一個偏僻的小漁村創建試驗站,制作預想設備。物資匱乏、成本昂貴,困難接連不斷,但劉永坦帶著團隊一次次投入新體制雷達站的鋪設試驗。歷經十余載,他們最終成功研制出全天時、全天候、能進行遠距離探測的新體制雷達,將我國雷達技術偵測水平提升至國際前列。
在2024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發言:“我親身經歷了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我們始終堅信,國家需要是最強大的動力。我們科技工作者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追求卓越,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浪潮中,創造出更多讓人民激揚振奮、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
科技工作者的事跡篇3
齊__,男,漢族,1984年生,九三學社社員,碩士學位,電子信息技術高級工程師,現任__科技(__)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_委員、__省工商聯執委、__歐美同學會會長、__市計算機學會理事。先后入選中組部“特聘專家”、__省“151人才”工程、__省“科學技術人才”,被聘為__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特聘專家”,榮獲__省青年創業項目金獎、中國科技創業計劃大賽二等獎、黑馬大賽第二季亞軍等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創業獎項、__青年創業獎。
在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進程里,有一種星辰,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獻給了祖國。而他,是眾多星辰中,一顆落根于南太湖科技創業的明星:躬身用觸控科技實現夢想的優秀實踐者。當他有了堅定目標,困難面前,不言放棄,崎嶇路上,勇于攀登。勤勉如他,堅毅如他,奉獻如他。他,就是__科技(__)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齊__。
自2010年創業至今,齊__逐漸鍛煉成長為一名知識型、科技型、創新型的企業家,他始終抱著愛崗敬業、躬身科技、創新管理、積極奉獻的信念,為__科技的快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勇往直前
齊__出生在吉林長春,2006年7月畢業于__大學。大學期間,別人忙著考研出國,齊__無心插柳,編寫了《托福全解》,初顯成就感。浙大求是園里多次創業之實踐,使他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廣州寶潔公司。在寶潔工作期間,齊__依舊不斷學習新鮮事物,并對產品提出革命性建議,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包裝技術,被寶潔沿用至今。
在寶潔工作一段時間后,他逐漸發現大公司之乏味。不想被規章制度過多限制的他,選擇了出國深造,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全部碩士學業,并額外修了數門商科課程。讀完碩士后,他憑借著優秀的履歷和流利的英語,進入了大型半導體公司賽普拉斯工作。不久,他又擔任了美國PQLabs公司營銷副總裁。在此期間,齊__開始了解到觸控技術,并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發現,當時國內已經出現了類似手機、平板電腦等小規格的觸摸屏,但電視、POS機等中大尺寸的觸摸屏幕領域幾乎無人涉足。“觸控行業在國外尚屬起步階段,國內更是空白,我想要彌補這個空白。”為了實現自己夢想,最大程度實現自我價值,他放棄海外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國發展。
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2010年,求賢若渴的__開發區向齊__拋出了橄欖枝。__人的真誠和熱忱,讓齊__做出了在這里創業的決定。他曾說,__生態環境良好、地理位置優越,不僅適合創業,而且適合居住,父母和家人都隨著他從東北來__定居,他常常為自己這個正確選擇而慶幸。言談中,一種新__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談及創業歷程,一段段過往歲月歷歷在目。300萬元啟動資金,前9個月就花掉了140萬元,但是業務開展卻很困難,只接到了第一筆生意。業務慢慢開展起來了,齊__利用自己在美國時的人脈,產品逐漸進入了歐美市場。2011年和2024年,公司業務開始飛漲。正當齊__準備放手大干的時候,兩件事情先后給他以沉重打擊。一個是2024年公司業務出現了嚴重的下滑,另一個是當初一起創建公司的伙伴離開。
齊__坦言,好在妻子的支持,公司員工的理解,自己心理及時得以調整,公司吸取教訓,調整戰線,拿出更加過硬的產品,再次沖擊市場。2024年銷售1600萬元,業務開始回升,2024年達到2100萬元,2024年達到4500萬元,呈現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狀態。
“遇到困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去審視自己哪里做錯,這樣效果會更好。每每遇到困難,我總是對自己說,要笑著面對生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挫折。”齊__帶著他特有的笑容和熱情如是說。
觸摸世界
創建公司后,齊__全身心投身觸控行業技術的研發升級,公司的觸控技術經歷了多次的更新換代,應用范圍也更加廣泛,并一直走在行業的前頭。
技術改進,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在公司創立之初,齊__就把__電子定位為初創型研發企業,這樣的企業,技術就是靈魂,只有擁有領先的技術,才能搶占更多的市場。
齊__始終牢記,領先的技術是企業的靈魂。公司創辦伊始,他就決定自主研發技術、自己培養人才。“現在我們公司擁有一支100多人的研發生產團隊,核心團隊成員來自美國硅谷和哈佛商學院MBA。”齊__說。
公司團隊專注研發的是時下最流行的觸摸屏技術,核心技術是紅外多點觸摸設備技術。在一般觸屏只有一個觸點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做到一個觸屏有10個觸點,也就是說可以支持10個手指在屏幕上同時操作。比如新開發的防水系列產品,目前產品已通過國際IP65認證,并在一些高檔的娛樂場所廣泛應用,這項技術突破了點數的限制,很好地滿足了市場對大尺寸多點觸摸的要求,從而極大改進了展覽會多人互動模式。“敢為人先、用心用腦”,從美國硅谷的銷售人員,到成為全球多點觸摸屏第三大供應商,齊__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帶領自己的團隊一步一個腳印向前發展。__電子,這家起步于南太湖的企業如今已經成為全球觸控領域不容忽視的中國力量。
懷揣夢想
在不斷創業創新的同時,齊__也不忘發揮自身作為留學歸國人員和高層次人才的作用,努力為社會多作貢獻。
2024年9月,齊__加入九三學社。他說,九三學社是中共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參政議政、社會服務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希望通過九三學社來實現自身價值、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2024年11月,__市留學歸國人員聯合會成立,齊__高票當選會長。在表態發言中,他表示要加強同留學人員的聯系,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方面的作用,為留學人員到__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作為__市__委員,他經常結合自身經歷、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__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對于未來,齊__說,希望能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一些事情。一個是在加強__范圍內的高層次人才交流聯誼方面,作為市留聯會會長、市高層次人才聯誼會理事、市計算機學會理事,他將和其他熱心者一道組織開展全市范圍內的高層次人才論壇,屆時邀請市領導和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并推動他們和__的高層次人才交流互動,促進__高層次人才聯誼有平臺、交流有渠道。另一個是希望自己的公司更加“精致”,做一個小而美的高科技公司,希望自己和團隊通過技術改進,研發出更先進的技術,把整個行業的成本降低。只有成本降下來了,才能讓更多的老百姓用上觸控這種先進產品,也能讓更多的__市民享受到這一高科技的服務。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對于齊__,他的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理想終于變成了現實,他不做過客、不當看客,讓創新成為了青春遠航的動力。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和自主創新精神,也看到留學歸國人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匯聚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