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共含6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同時,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樣,積極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
原告一:黃某某,男,漢族,xxx0年9月10日出生,住所:湖南省XX縣XX鎮XX村X組。
原告二:王某某,男,漢族,xxx2年1月28日出生,住所:湖南省XX縣XX鄉XXX村X組。
被告:劉某某,男,漢族,XXX月16日出生,住所:廣東省XX市XX鎮XXX管理區。
訴訟請求
1、請求判令原、被告雙方解除合伙關系;
2、請求判令分割原、被告合伙期間的共同財產;
3、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事實與理由
xxx9年9月初原、被告雙方協商共同經營貨車,在XX市XXX碼頭內承攬運輸業務,賺取運輸利潤。原告于xxx9年11月15日購置貨車一輛,并于xxx9年11月16日與被告簽訂《個人合作協議書》。協議約定:1、雙方共同經營XX市XXX碼頭內的周轉運輸,共計出資元人民幣(實為購車款),約定雙方各出資百分之五十;因被告資金不足,被告出資部分全由原告墊付。2、共同經營,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共負盈虧。3、經營過程中所負的債務按1:1承擔。
經營期間,被告對合伙事務不聞不問,拒絕參與經營,拒絕勞動,只是一味索取利潤。因被告的不作為,導致合伙期間迭連虧損,為辦理合伙事宜的合理開支以及對合伙財產的維修所需費用全部都是由原告支付,被告一直拒絕支付。合伙期間經營狀況每況日下,加之無周轉資金,被告的不作為、漠不關心的態度,嚴重違法了協議共同經營、共同勞動的經營理念,給其他合伙人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被告的所作所為,已經破壞了雙方的信用基礎,無繼續合伙的必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之規定,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此致
XX市第一人民法院
具狀人:
日期:xxx0年1月 8 日
篇2: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
上訴人(原審被告):xxx,男,19 年 月 日生
住所地: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xxx,男,19 年 月 日生
住所地: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xxx,男,19 年 月 日生
住所地: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xxx,男,19 年 月 日生
住所地:
原審第三人:EEE,男,19 年 月 日生
住所地:
上訴人因與xxx、xxx及xxx合伙協議糾紛一案,不服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xxx9年 月 日(xxx9)新民一初字第XXX號《民事判決書》,現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請求二審人民法院依法撤銷(xxx9)新民一初字第XXX號《民事判決書》,對本案予以改判。
上訴理由:
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對上訴人提供的兩份協議認識不足、定性不當。
xxx9年2月19日、xxx9年2月23日,上訴人代表的利益共同體(即xxx、EEE)與被上訴人xxx所代表的利益共同體(即xxx、xxx、xxx)先后簽署了兩份協議。協議中“此后任何債權債務均由xxx一人承擔”、“同意退出”、“車隊資產歸xxx一人所有”、“退出一方不再干預車隊運作”等文字表述是協議雙方內心的真實意思表示,即xxx、xxx及xxx要求退伙,與xxx、EEE達成的退伙協議。
一審法院雖然認識到上述兩份協議實際是xxx、xxx及xxx三人退伙的約定,但卻沒有結合我國有關合伙的法律規定對退伙協議有充分的認識和正確的定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4條規定:合伙人退伙時分割的合伙財產,應當包括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和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合伙期間的債權和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二十條:合伙人的`出資、以合伙企業名義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財產,均為合伙企業的財產。
第五十一條: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應當與該退伙人按照退伙時的合伙企業財產狀況進行結算,退還退伙人的財產份額。
上述法律條款中的“應當包括”、“應當……結算”,說明了關于退伙的程序和步驟是一種強行性法律規范,在合伙人退伙時,合伙及合伙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結算、分割合伙財產。法院對此規范應當優先適用,而不能任由合伙人自行選擇適用任意性方式進行退伙。
也就是說,按照法律規定,合伙人退出合伙時已經對包括合伙盈余在內的合伙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了整體的結算,并最終分割出退伙財產份額。
協議中“此后任何債權債務均由xxx一人承擔”、“同意退出”、“車隊資產歸xxx一人所有”、“退出一方不再干預車隊運作”等文字正是退伙之時合伙人在對以往合伙期間的經營行為及經營結果進行充分的權衡利弊后做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所有合伙人對合伙期間的經濟進行徹底清算后做出的公平選擇。
常人皆可理解退出合伙意味著喪失合伙人資格,被上訴人xxx作為神智健全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怎么會在明知合伙盈余未分配、未結算且未分割其應得的退伙財產的情況下便沒有任何異議地簽署并履行退伙協議,從而退出合伙?
被上訴人一審起訴時提供了詳細的《結算統計表》及費用明細(而這些關于支出、收入及盈余的數據,實際上正是被上訴人xxx在合伙經營期間與上訴人核對賬目時從上訴人的制作的合伙賬目上摘抄而來),可見,在退伙之前,被上訴人對合伙盈余的數量及其是否已經分配顯然十分清楚,退伙分割財產時,依法應當對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退伙時已經發生的且已經明確知道的合伙期間的債權和債務進行全部的結算,對某項特別的財產或已經發生且已明知的債權債務暫不作處理的,應當在退伙協議中特別說明,沒有特別說明的,應認定為退伙協議已對全部的合伙財產進行了結算、分割和處理。
本案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正是已經預見到各方的權利義務大小(包括實際出資額)和經營風險(包括利潤分配)問題才會慎重簽署并履行了上述退伙協議,這一事實足以證明合伙人簽署退伙協議之前已對合伙財產進行過整體的結算:或是盈余、債權與債務相抵扣,或是已知的債權債務為零且合伙盈余在退伙前已作了全部的分配,無論上述哪種情況,都會導致合伙財產中僅剩下四部客車。但是,這個分割結果正是合伙人內部之間在退伙時已經過結算所形成。
而一審法院正是在退伙問題上出現了法律認識的不足,未認識到退伙協議是雙方經過結算后的意思表示,退伙協議中合計金額¥元從法律上看應當是退伙分割的財產份額,卻草率地認定“¥元僅代表所購車輛折價款”,未將退伙協議的簽署及其履行完畢視為是該合伙已將包括盈余在內的退伙財產分割并付清且xxx等三人已退出合伙的證明,而錯誤地得出結論:“因退伙協議中未涉及合伙盈余分配問題,故對上訴人主張的與被上訴人的合伙盈余已全部付清的抗辯理由不予采納”。
既然退伙協議已經履行完畢,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又何來債的關系?一審法院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作為判決依據顯然是錯誤的。
二、由于一審法院審理中認定事實不清,對退伙協議不當的定性,導致審理時違背了證據規則,在被上訴人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作出了錯誤的判決。
上訴人向一審法院提供了兩份退伙協議,經庭審查明該書面退伙協議是合伙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達成的一致意思表示,且該退伙協議業已履行完畢,依法應當認定退伙協議是被上訴人已退出合伙且整體合伙財產已經結算并付清退伙分割的財產的佐證,那么,上訴人對自己提出的與被上訴人合伙盈余已全部付清的抗辯意見已完成舉證責任。
一審法院不依據證據規則中關于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責任轉移的相關規定審理案件,卻扮演起退伙結算的組織者,再次對合伙人之間在退伙前已經結算過的合伙財產進行了再次結算,而免除了被上訴人的舉證責任,在被上訴人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作出判決,一審法院的上述行為顯然違反了法定程序。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導致違反證據規則,作出了不符合事實、顛倒黑白的判決,請求二審人民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并改判并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此致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具狀人:xxx
xxx9年6月 日
糾紛民事起訴
篇3: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
原告:劉XX,女 ,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 被告:陳XX,女,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 第三人:吳XX,女,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 第三人:蘇XX,女,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 第三人:許XX,女,漢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
訴訟請求
請求人民法院1、撤銷原被告訂立《合伙協議》;2、判令被告退回原告合伙投資款人民幣XXX萬元,并承擔本案一切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
XX美容美體養生會所原系被告個人經營,由于在被告的誘導之下,XX月XX日原告、第三人吳XX、蘇XX及許XX與被告訂立合伙協議,其中約定合伙期限為五年(自20XX年XX月1日起至20XX年XX月31日止),原告依照該協議將所謂出資款人民幣XXX萬元匯入被告個人賬戶,該會所則由被告負責經營至今。
《合伙協議》簽訂之后,經原告了解發現:被告在同原告等人簽訂合伙協議之前就已經將該會所以“XXXX美容店”為字號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等登記手續,經營期限為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對于上述工商登記信息,被告在與原告簽訂合伙協議之時并未如實告知,因被告隱瞞相關重要情況,經原告催促,被告至今拒不依法原告辦理企業變更登記等手續,被告違約違法行為,造成對合伙業務經營將埋下極大隱患,導致合伙目標不能如約實現。
此外,這讓原告基于《合伙協議》所取得合伙人地位不能依法得到體現,直接損害原告所應享有的權益 此致
XX市人民法院
具狀人: 20XX年 月 日
篇4: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優選
范文一:
上訴人(原審被告):AAA,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BBB,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CCC,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DDD,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原審第三人:EEE,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上訴人因與BBB、CCC及DDD合伙協議糾紛一案,不服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 月 日新民一初字第XXX號《民事判決書》,現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請求二審人民法院依法撤銷(2009)新民一初字第XXX號《民事判決書》,對本案予以改判。
上訴理由:
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對上訴人提供的兩份協議認識不足、定性不當。
202月19日、2009年2月23日,上訴人代表的利益共同體(即AAA、EEE)與被上訴人BBB所代表的利益共同體(即BBB、CCC、DDD)先后簽署了兩份協議。協議中“此后任何債權債務均由AAA一人承擔”、“同意退出”、“車隊資產歸AAA一人所有”、“退出一方不再干預車隊運作”等文字表述是協議雙方內心的真實意思表示,即BBB、CCC及DDD要求退伙,與AAA、EEE達成的退伙協議。
一審法院雖然認識到上述兩份協議實際是BBB、CCC及DDD三人退伙的約定,但卻沒有結合我國有關合伙的法律規定對退伙協議有充分的認識和正確的定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4條規定:合伙人退伙時分割的合伙財產,應當包括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和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合伙期間的債權和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二十條:合伙人的出資、以合伙企業名義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財產,均為合伙企業的財產。
第五十一條: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應當與該退伙人按照退伙時的合伙企業財產狀況進行結算,退還退伙人的財產份額。
上述法律條款中的“應當包括”、“應當……結算”,說明了關于退伙的程序和步驟是一種強行性法律規范,在合伙人退伙時,合伙及合伙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結算、分割合伙財產。法院對此規范應當優先適用,而不能任由合伙人自行選擇適用任意性方式進行退伙。
也就是說,按照法律規定,合伙人退出合伙時已經對包括合伙盈余在內的合伙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了整體的結算,并最終分割出退伙財產份額。
協議中“此后任何債權債務均由AAA一人承擔”、“同意退出”、“車隊資產歸AAA一人所有”、“退出一方不再干預車隊運作”等文字正是退伙之時合伙人在對以往合伙期間的經營行為及經營結果進行充分的權衡利弊后做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所有合伙人對合伙期間的經濟進行徹底清算后做出的公平選擇。
常人皆可理解退出合伙意味著喪失合伙人資格,被上訴人BBB作為神智健全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怎么會在明知合伙盈余未分配、未結算且未分割其應得的退伙財產的情況下便沒有任何異議地簽署并履行退伙協議,從而退出合伙?
被上訴人一審起訴時提供了詳細的《結算統計表》及費用明細(而這些關于支出、收入及盈余的數據,實際上正是被上訴人BBB在合伙經營期間與上訴人核對賬目時從上訴人的制作的合伙賬目上摘抄而來),可見,在退伙之前,被上訴人對合伙盈余的數量及其是否已經分配顯然十分清楚,退伙分割財產時,依法應當對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退伙時已經發生的且已經明確知道的合伙期間的債權和債務進行全部的結算,對某項特別的財產或已經發生且已明知的債權債務暫不作處理的,應當在退伙協議中特別說明,沒有特別說明的,應認定為退伙協議已對全部的合伙財產進行了結算、分割和處理。
本案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正是已經預見到各方的權利義務大小(包括實際出資額)和經營風險(包括利潤分配)問題才會慎重簽署并履行了上述退伙協議,這一事實足以證明合伙人簽署退伙協議之前已對合伙財產進行過整體的結算:或是盈余、債權與債務相抵扣,或是已知的債權債務為零且合伙盈余在退伙前已作了全部的分配,無論上述哪種情況,都會導致合伙財產中僅剩下四部客車。但是,這個分割結果正是合伙人內部之間在退伙時已經過結算所形成。
而一審法院正是在退伙問題上出現了法律認識的不足,未認識到退伙協議是雙方經過結算后的意思表示,退伙協議中合計金額¥元從法律上看應當是退伙分割的財產份額,卻草率地認定“¥元僅代表所購車輛折價款”,未將退伙協議的簽署及其履行完畢視為是該合伙已將包括盈余在內的退伙財產分割并付清且BBB等三人已退出合伙的證明,而錯誤地得出結論:“因退伙協議中未涉及合伙盈余分配問題,故對上訴人主張的與被上訴人的合伙盈余已全部付清的抗辯理由不予采納”。
既然退伙協議已經履行完畢,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又何來債的關系?一審法院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作為判決依據顯然是錯誤的。
二、由于一審法院審理中認定事實不清,對退伙協議不當的定性,導致審理時違背了證據規則,在被上訴人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作出了錯誤的判決。
上訴人向一審法院提供了兩份退伙協議,經庭審查明該書面退伙協議是合伙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達成的一致意思表示,且該退伙協議業已履行完畢,依法應當認定退伙協議是被上訴人已退出合伙且整體合伙財產已經結算并付清退伙分割的財產的佐證,那么,上訴人對自己提出的與被上訴人合伙盈余已全部付清的抗辯意見已完成舉證責任。
一審法院不依據證據規則中關于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責任轉移的相關規定審理案件,卻扮演起退伙結算的組織者,再次對合伙人之間在退伙前已經結算過的合伙財產進行了再次結算,而免除了被上訴人的舉證責任,在被上訴人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作出判決,一審法院的上述行為顯然違反了法定程序。
篇5:合伙糾紛民事起訴狀+合伙糾紛起訴誤區
原告一:黃某某,男,漢族,xxx0年9月10日出生,住所:湖南省XX縣XX鎮XX村X組。
原告二:王某某,男,漢族,xxx2年1月28日出生,住所:湖南省XX縣XX鄉XXX村X組。
被告:劉某某,男,漢族,XXX月16日出生,住所:廣東省XX市XX鎮XXX管理區。
訴訟請求
1、請求判令原、被告雙方解除合伙關系;
2、請求判令分割原、被告合伙期間的共同財產;
3、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事實與理由
xxx9年9月初原、被告雙方協商共同經營貨車,在XX市XXX碼頭內承攬運輸業務,賺取運輸利潤。原告于xxx9年11月15日購置貨車一輛,并于xxx9年11月16日與被告簽訂《個人合作協議書》。協議約定:1、雙方共同經營XX市XXX碼頭內的周轉運輸,共計出資元人民幣(實為購車款),約定雙方各出資百分之五十;因被告資金不足,被告出資部分全由原告墊付。2、共同經營,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共負盈虧。3、經營過程中所負的債務按1:1承擔。
經營期間,被告對合伙事務不聞不問,拒絕參與經營,拒絕勞動,只是一味索取利潤。因被告的不作為,導致合伙期間迭連虧損,為辦理合伙事宜的合理開支以及對合伙財產的維修所需費用全部都是由原告支付,被告一直拒絕支付。合伙期間經營狀況每況日下,加之無周轉資金,被告的不作為、漠不關心的態度,嚴重違法了協議共同經營、共同勞動的經營理念,給其他合伙人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被告的所作所為,已經破壞了雙方的信用基礎,無繼續合伙的必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之規定,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此致
XX市第一人民法院
具狀人:
日期:xxx0年1月 8 日
合伙糾紛起訴誤區
一、合伙未經清算,不予受理。依照民訴法第108條之規定,只要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法院管轄,均應受理。所謂具體的事實,并非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所以,盡管未事先清算,亦應受理。法院在審理此類糾紛時,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告知當事人有權自行清算;二是委托審計事務所或會計事務所對財務進行鑒定,此舉僅適用于同財務管理比較完善的個人合伙適用;三是依據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誰主張誰舉證,對記帳憑證一一進行質證、審核,拒不交出帳本,以妨礙訴訟論處,借此侵占財產的,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察。
二、雖有終止合伙協議,但未結清算,合伙不得終止,其他合伙人的經營行為仍應全體合伙人共同承擔。清算是企業法人終止的必經程序,未經清算,企業法人不得終止。但個人合伙不同,《民法通則》第30條規定,合伙終止只需合伙人達成書面協議即可,當合伙人約定的終止事由出現或合伙人決定終止合伙的,合伙即可終止。對合伙財產的處理,有書面協議,按協議處理;沒有書面協議,又協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出資額相等,應當考慮多數人意見酌情處理;合伙人出資額不等的,可以按出資額占全部合伙額多的合伙人的意見處理,但要保護其他合伙人的利益,由此可知,只要當事人就終止合伙達成一致意見,合伙即終止,清算是下一步的工作。部分合伙人在合伙終止又以全體合伙人的財產進行經營的,其行為后果由他們自行承擔,因此,造成其他合伙人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尤其應注意的是,無效合伙的當事人只要表達了不再參與合伙意思表示或其行為已表明不再參與合伙的`,不管合伙人之間是否就終止合伙達成協議,部分合伙人繼續經營的,其行為后果由其自行承擔。有的法院在處一無效合伙糾紛時將部分合伙人擅自繼續非法經營造成他人損害的,其賠償責任仍由原合伙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這種做法顯然是欠妥的。依照過錯責任原則,退伙人對損害的發生主觀上沒有任何過錯,不應承擔責任,依據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合伙人退伙后,不享有經營收益,也不應承擔責任。處理無效合伙的原則很大程度上可以參照婚姻法上的同居關系處理規則,合則聚,不合則分,甚至連招呼不打就可抬腿走人。其財產的處理是共同生活期間積累的財產為共同共有,否則,為個人所有。
三、帳目不清,對合伙財產不作處理,駁回分割財產的訴訟請求
因財務制度的混亂,即使通過審計、會計鑒定的方式,仍不能查明經營期間的支出情況,因而,有的法院以原告舉證不能駁回其訴訟請求。合伙糾紛解決的最后渠道就此阻塞。實踐中,有的合伙人變賣合伙財產后又設置障礙使得帳目無法查清,為的就是要法院無法處理,達到永久占有之目的。據此,筆者認為,合伙帳目可以分塊處理,一是投入,形成不動產和機械設備等動產;二是營業支出;三是營業收入;四是負債。后三部分均不確定的,可以將第一部分財產折價、變賣、拍賣,然后按出資比例進行分配。二、三部分不確定的,可以將第一部分的財產用于清償債務,對清償債務達不成一致意見的,也可以先分割第一部分的財產,債務對內按出資比例或約定比例清償,對外負連帶清償責任。
民事起訴狀范本
篇6:個人合伙糾紛起訴狀
原告:蔡XX,女,漢族,19XX年5月6日出生,江西省XX市XX區XX路XX號,電話XX
原告:劉XX,男,漢族,19XX年1月9日出生,江西省XX市XX區XX路XX號,電話XX
被告:劉XX,女,19XX年2月14日出生,漢族,住XX區來廣營XX小區,電話XX
案由:合伙協議糾紛
訴訟請求:
1、判決被告繼續履行20XX年3月18日所簽合同
2、按合伙協議約定對合伙所得收入進行分紅,計300萬元人民幣
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
20XX年3月19日,原被告共同簽訂協議書一份,約定由三方按相同比例出資,在位于朝陽區來廣營東路的土地上建成房屋,經營房屋出租業務,所得收入三方共同享有,并于每年1月31日將上一年的收入和賬目進行確認和結算。協議簽訂后三方按協議履行,用于出租的房屋也于20XX年11月竣工開始對外出租營利。
但在其后幾年的實際經營中,被告利用其管理上的便利,對二原告隱瞞房屋經營狀況,且連續多年對合伙利潤不進行分紅。二原告多次要求分紅無果后,為保護應得的合法利益,無奈之下只得提起訴訟。
鑒于上述事實,原告特依據《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向貴院提起訴訟,懇請貴院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決。
此致
北京市XX區人民法院
具狀人:蔡XX 劉XX
XX年XX月XX日
★ 票據糾紛民事起訴狀版
★ 法定繼承糾紛民事起訴狀
★ 民事起訴狀格式范本
★ 民事起訴狀的參考
★ 經典常用交通事故民事起訴狀
★ 土地民事起訴狀范文
★ 欠款民事起訴狀范文
★ 勞動糾紛民事答辯狀
★ 交通事故案民事起訴狀
★ 民事起訴狀六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