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意思 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及主人公通用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意思 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及主人公篇一
古代人沒什么娛樂活動,所以讀書是他們喜愛的事之一。古人愛讀書的
成語
有哪些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供大家閱讀!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
1.[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2.[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3.[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4.[獨學寡聞]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5.[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6.[擇善而從]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7.[邯鄲學步]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8.[學步邯鄲]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機械地模仿,不但學不互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9.[切瑳琢磨]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同“切磋琢磨”。
10.[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飲者自知。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只有自己知道。
古人刻苦讀書的精彩成語
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2.[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3.[不恥下問]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4.[困而不學]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5.[為人師表]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
6.[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7.[鈍學累功]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8.[萬世師表]萬世:很多世代,非常久遠;師表:表率。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
9.[抗顏為師]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10.[春花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11.[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12.[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3.[鶻侖吞棗]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4.[學如穿井]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15.[斷織勸學]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16.[居安資深]形容安心學習,造詣很深。
17.[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18.[貪多嚼不爛]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9.[開華結果]比喻修養、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
20.[開花結實]比喻修養、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同“開華結果”。
精選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
1.[枕典席文]指以典籍為伴,勤于讀書學習。
2.[魯斤燕削]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量不會優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條件限制,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
3.[胡服騎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4.[忘餐廢寢]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5.[廢寢忘餐]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6.[漢人煮簀]漢:漢中地區,在今陜西省。簀:席子,此指竹席子。漢中有個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當作竹筍來煮著吃。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8.[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9.[浮光略影]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0.[繼晷焚膏]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11.[寢食俱廢]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12.[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13.[學而優則仕]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14.[不求甚解]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15.[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16.[學非所用]所學的不是將來用得著的東西。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17.[奪胎換骨]本為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生,易去凡骨為仙骨。后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并能創新。
18.[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應該有恒,不要半途而廢。
19.[盈科后進]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20.[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后,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21.[一曝十寒]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22.[一暴十寒]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2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24.[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25.[貪多務得]貪:求多;務:務必。原指學習上務求盡多地獲得知識。后泛指對其他事物貪多并務求取得。
26.[因材施教]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2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28.[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29.[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于;誘:引導。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30.[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