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教案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孔雀東南飛教案

            孔雀東南飛教案

            孔雀東南飛教案

            教學目標:

            一、理清故事線索,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二、加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三、落實實詞,側重于一詞多義、偏義復詞、古今異義。

            教學重點:

            學會通過賞析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一: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起源,就拉開了中華詩歌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中國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傳久遠、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表現的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種最樸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結為夫婦,死后也要同墳臺。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如“白蛇傳”、“梁祝化蝶”、“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導語二:在標題下面寫下兩行字:一個斷人心腸的故事,一曲唱絕千古的悲歌。其實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劇“悲劇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僅僅是悲劇,而是永遠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動地的梁祝化蝶就是這種悲劇的延續,而千年過去了,這樣的悲劇并沒有隨著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終結,勞燕分飛的《釵頭鳳》仍在上演著……

            投影:陸游《釵頭鳳》,師生齊讀,教師簡介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一個叫沈園的地方,一個叫陸游的詩人,娶了一個叫唐婉的女子,伉儷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對神仙眷屬。然而,這一切,并不隨陸母之意,逼迫夫妻離異。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滿懷郁悶踽踽獨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陸游滿懷傷感,詞成《釵頭鳳》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有著不同的不幸,我們的文章演繹的是怎樣的一段愛情呢?讓我們隨著錄音走進課文——

            (悲劇的魅力,在于它毀滅的美。)

            二、釋題

            1、最早的長篇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

            原指漢武帝劉徹設立的“樂府”,就是掌管音樂的官府。它的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和訓練樂工。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作的歌詞也稱“樂府”或“樂府詩”,就成了一種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了,其中屬于漢代的叫“漢樂府”。

            漢樂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極高,與《詩經》、《楚辭》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繼承、發展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傳統、精神,哺育了后代詩壇。

            3、詩歌發展脈絡

            《詩經》→楚辭→樂府民歌

            三、自讀全詩,感知把握

            要求:

            1、落實字音、詞義,特別是一詞多義(“相”、“謝”、“適”)及古今異義、偏義復詞、通假字。

            2、理清情節線索,根據故事發展階段,擬定四字小標題。

            3、鑒賞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征。

            四、學習、探究

            (一)字、詞落實

            1、一詞多義

            謝家來貴門:辭別 始適還家門:出嫁

            謝 阿母謝媒人:謝絕 適 處分適兄意:依照

            多謝后世人:告訴 適得府君書:剛才

            相見常日稀:互相 何乃太區區:愚拙

            及時相遣歸: 我 區區

            兒已薄祿相:命相、相貌 感君區區懷:真情摯意

            相 會不相從許:你 君既若見錄:我

            好自相扶將:她 見 (例:見笑、見諒)

            登即相許和:他 漸見愁煎迫:被

            2、古今異義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 可憐體無比:可愛 不久當歸還:回來

            本自無教訓:教養 主薄通語言:話語 處分適兄意:處理

            郁郁登郡門:繁盛的樣子 葉葉相交通:交疊相通

            3、偏義復詞

            公姥、作息、父兄、牛馬、弟兄、父母

            4、通假字

            取:娶; 簾:奩; 紉:韌; 丁寧:叮嚀; 藏:臟

            (二)把握情節

            1、聽名家范讀,進入氛圍

            2、由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時間、人物、事件、結局)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3、概括故事情節發展

            發展階段 起 訖 小 標 題

            開 端 從“十三能織素”至“及時相遣歸” 蘭芝被遣

            發 展 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別

            再發展 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 蘭芝抗婚

            高 潮 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 雙雙殉情

            尾 聲 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告誡后人

            ——發展線索:全詩是按仲卿、蘭芝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的。

            4、明確主題思想

            詩歌通過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劇故事的敘述,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蘭芝仲卿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對壓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眾對被迫害者的無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愛情生活的強烈愿望。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依據:人物語言——個性化語言

            2、兩類人:受迫害者;迫害者——

            劉蘭芝:富有教養、聰慧美麗、勤勞善良、柔順剛強、從容持重;

            焦仲卿:守禮盡孝;幻想→絕望,軟弱→堅強

            ——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對封建家長制、封建禮教充滿抗爭精神。

            焦母:專橫無理;

            劉兄:見利忘義、趨炎附勢

            ——封建家長制的代表,封建禮教的化身。

            3、劉、焦兩人的性格差異

            ①對未來的預想

            劉:對命運、前途有清醒認識,有準確的預見力。

            焦:等待、幻想。

            ②別后重逢時

            焦:譏諷、責難,且無所作為

            劉:通情達理

            ③殉情場面

            劉:義無反顧、干凈果決

            焦:遲疑徘徊、拖泥帶水

            ——劉:始終清醒、堅強;焦:期待、幻想且沒做一件事。

            4、劉蘭芝為什么不容于焦母?焦母心目中的媳婦是何種形象?

            人格尊嚴 維護權威

            (四)藝術特點

            1、人物語言個性化

            同中有異:劉與焦;焦母與劉兄

            2、富有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①序曲的象征性

            依戀情調和凄楚氣氛,與劉焦生離死別的神質想吻合,具有提攝全篇的作用。

            ②尾聲的理想化色彩

            加強震撼力量,表達勞動人民美好愿望。

            ③鋪陳的酣暢淋漓

            A、兩次羅列劉蘭芝的成長過程

            a、縱向鋪陳,能讓人感受到蘭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養,才藝、品德隨年歲而逐增。

            b、印證“自訴”的真實性,強化其良好修養;對焦母的蠻橫無理給予批判。

            B、遣歸前的精心打扮

            橫向鋪陳,突出其外表的美麗,表現她雖受屈辱、遭遇不幸卻鎮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強性格;同時,也是對扼殺“精妙世無雙”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有力譴責。

            C、太守府的迎娶場面

            既顯示了蘭芝高貴身價,又表現了蘭芝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的高貴品質;同時,又與“生人作死別”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加濃了故事的悲劇氣氛。

            五、總結全文

            六、課后背誦

            七、板書

            劉蘭芝:“請歸”:不甘受虐,洞察世情,柔順剛強

            焦仲卿:“求情”:愛情堅貞,心存幻想,委曲求全

            個性化語言 “別母”:傷心絕望,痛切哀怨,以死抗爭

            焦 母:“逼遣”:惡語訓斥,專斷蠻橫,霸氣十足

            “阻死”:軟語誘哄,聲淚俱下,苦苦哀求

            劉 兄:“逼嫁”:貪財慕勢,自私冷酷,市儈嘴臉

            八、資料補充

            1、《木蘭詩》中的鋪陳

            ①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②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2、關于封建禮法

            ①《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按當時制度,“婚姻”是指兩個家族建立通婚的關系,作為當事人的男女雙方都只是家長、族長手中的工具而已,根本不能自主。

            ②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逐漸占統治地位。到了東漢時期,“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三從”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工”。)更成了神圣不可動搖的道德原則。《孝經》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范,“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同時還把封建道德規范與封建法律聯系起來,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③《大戴禮記本命篇》:“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七去”又命“七出”,是儒家經典中規定的休棄婦女的七個條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亲子乱av一区区三区40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文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