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寫作教學設計
《家鄉的變化》寫作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變化》寫作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變化》寫作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訪問、觀察等形式收集資料,了解家鄉的過去,認識家鄉的今昔變化;
2、通過調查、訪問、對比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懷;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查找資料、訪談、資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進一步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從小關心家鄉的發展,為家鄉的發展獻計出力。
二、教學重點:
通過收集家鄉的歷史、地理、人文等有關故事,了解家鄉的變遷。
三、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
四、教學準備:
1、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
2、收集有關歷史、地理、人文等有關故事及圖片等資料,了解家鄉變化的情況。
3、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學設計:
活動一:感受家鄉的變化。
1、歌曲導入。
今天,老師能和你們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心情特別好,像陽光一樣燦爛,還為你們帶來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聽一聽。
課件出示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
2、說一說自己聽到了什么?(指名幾名學生說)
3、歌聲唱出家鄉的美麗。你們想知道老師是從哪里來的嗎?
老師的家鄉是濱海鄉鎮的一個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嶇,交通十分不便,特別是雨天,老師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的泥路才到學校。令人驚喜的是,如今那崎嶇的泥路已經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這就是老師家鄉最大的變化。不過比起城市來,老師的家鄉還是十分落后,但老師仍然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那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能不能把你們家鄉變化的情況說一說,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4、采用小組自由匯報的形式,向全班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調查情況。
(1)、你們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鄉的?(小組匯報、組長匯報、寫成文章匯報……)
(2)、自由選擇自己了解家鄉印象最深的一個方面進行小組交流。(房屋、道路、小橋、家庭……)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交流。(口頭、照片、錄象、圖片……)
5、補充材料,深化感知。
通過同學們課下調查,剛才聽了同學們的匯報,看了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許多照片,我也切實親身體驗到了家鄉的變化,我為自己家鄉有這樣大的變化而感到驕傲。今天老師也去拍了些材料,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家鄉的美麗風景吧。那就讓電腦做我們的導游,一塊兒去欣賞我們家鄉的優美風光吧。(課件出示圖片)
(1)濱海公園風景如畫;
(2)縣政府辦公中心;
(3)這是有名的時代超市;
(4)這是濱海迷人的夜景。
活動二:夸一夸家鄉的變化。
1、人人都夸我們家鄉美,我們為之而感到驕傲、自豪,讓我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說一說對家鄉變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對家鄉變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
(2)可以寫一首詩;
(3)可以畫認為最美的一角;
(4)可以說一說。
2、小組交流、匯報。
活動三:辯論家鄉的變化是不是也給我們帶來煩惱?
1、的確,我們的家鄉變化得如此美麗、富饒。但是,有人說:“變化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煩惱。汽車多了,空氣差了;樓房多了,綠地少了……”(課件出示)
2、你們同意這種說法嗎?我們來辯論一下:
家鄉的變化是不是也給我們帶來了煩惱?(課件出示)
正方:家鄉的變化是給我們帶來了煩惱。
反方:家鄉的變化不是給我們帶來煩惱。
3、學生辯論。
通過剛才同學們精彩的辯論,我們知道,家鄉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奮;同時我們也看到,家鄉在變化過程中也給我們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憂慮,令人遺憾。那么怎么樣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轉化為有利的資源,使我們的家鄉更加完美呢?這個問題要靠我們全體同學去努力啊。
活動四:雛鷹小隊在行動。
請同學們在課后認真調查了解自己的家鄉建設中“美中不足”?你打算把“不足”之處做如何改造,使之更完美。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為未來家鄉的建設者,從現在起,我們應該為家鄉的發展獻計出力。
《家鄉的變化》寫作教學設計2
習作內容:
寫家鄉的變化。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交流后,能豐實、調整自己的認識,進而有效選取內容;
2、能夠抓住變化,確立合理的行文順序;
3、指導學生將變化寫具體
作前準備:
結合第七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課,引導學生去觀察、尋訪家鄉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開展第八單元的口語交際活動,將自己所得所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啟發,豐富素材,讓作文和生活緊密聯系,為習作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本課
1、引導學生回憶:口語交際課中感受到的家鄉變化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2、激發學生情感:暢談感受到家鄉有如此大的變化時,自己的內心感受?
3、創設情境:老師和大家一樣,十分喜歡家鄉的變化,也更加深愛自己的家鄉了。不過前兩天,我一個剛去洛陽軍事外語學院讀書的妹妹說,她的'同學們都評價咱們張家口是一個“天上黃沙飛,地上污水流”的很令人討厭的地方……
4、激發寫作欲望:多少年前,確實是這樣啊,咱們想辦法把家鄉的變化也告訴這些外地的哥哥姐姐吧,怎么樣?(引出寫作文)
二、指導選材
1、引導選材思維:這么多的材料我們該選什么樣的來寫呢?(A親身經歷,熟悉的;B家鄉變化中的典型事例;C令自己感觸最深的……)
2、總結指導選法:寫變化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我們可以從家鄉的變化中選取微小的一兩個方面來表現出家鄉的巨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以小見大。
3、進行有效選材:靜心思考,想想你準備從哪一方面進行描寫,原因是什么,想突出它的什么?
4、交流。
三、指導行文順序
1、引導學生思考:有了自己想寫的內容,那你打算以怎樣的順序來寫呢?(從古到今;撫今追昔;今憶古惜今……)
2、確定行文順序:根據自己選材的需要看看哪一種順序更適合你,可以有助于你展示變化。
3、交流: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大概表述一下自己的習作思路。其它人可以幫忙補充和修正。
四、指導學生寫具體
1、過渡:內容、順序都確定了,那怎么就能讓他們從咱們的語言文字中感到咱張家口的變化,讓他們重新認識我們張家口呢?(A真實B帶著情感C具體)
2、回憶寫具體的方法:想想我們以前所學,一篇文章怎樣可以寫具體?(A人物的言行心神;B事件的前因后果,中心重點的突出;C事物的形感功用……)
3、思考交流本次習作:那么這篇寫變化的習作我們可以怎樣把它寫具體呢?
4、整理歸納:寫出所見、所聞、所感,可以適量插入自己尋訪了解的歷史小故事,別人對此變化的議論,此變化帶來的連鎖變化……
5、構思自己習作:根據自己習作的內容,想想自己的習作該重點從哪些方面怎樣來寫具體?
6、小組交流、補充、修改,全班匯報、完善。
五、獨立行文,教師巡視
《家鄉的變化》寫作教學設計3
教學課時
二課時
備課教師
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的變化,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
2、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與同學合作和社會實踐的能力。
3、為家鄉發生巨大的變化而自豪,激發學生產生為家鄉做貢獻的愿望。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社會調查,了解家鄉的變化,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與同學合作和社會實踐的能力。
教學方法
學習方法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社會調查
學習方法:
自學討論
教學準備及手段
1.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關于家鄉變化方面的資料。
2.教師幫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調查方案,讓學生根據當地實際和學生的興趣確定,選擇近些年來當地發展變化顯著的方面進行調查,并把調查結果記錄下來。
教學流程
動態修改部分
導入新課
(給同學們展示圖片“石家莊舊貌”和“50年代華北藥廠外景”。)
老師:同學們,大家知道這兩幅圖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嗎?
學生:(略)
老師:這兩幅圖片展示的是“石家莊舊貌”和“50年代華北藥廠外景”,大家是不是有點不相信呢?
學生:(略)
老師:我們再欣賞幾幅今日石家莊城市的新貌圖片。
(讓大家欣賞圖片“石家莊城市新貌”、“石家莊夜景”和“石家莊的交通”。)
老師:大家是不是感覺石家莊的變化很大呀?
學生:(略)
老師:石家莊在變,我們的家鄉也在變,課前我們大家對當地某些顯著變化做了社會調查,大家都是怎樣調查的呢?都調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們大家下面分小組進行一下交流。(過渡)
講授新課
一、社會調查交流(板書)
(同學們分組對社會調查進行交流。)
老師:同學們,大家剛才交流了一下家鄉變化的社會調查情況,大家都是怎樣調查的呢?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有的向爸爸媽媽等長輩詢問的,有的是通過網絡、圖書資料等調查來的,有的同學通過走訪一些村委會等機構得來了等等,看來同學們的調查方式還挺多的。大家都調查了哪些方面呢?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調查的還挺廣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環境、精神面貌、菜市場、衣著、家庭經濟收入、家用電器等方面的變化,那大家對自己調查的結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學生:(略)
老師: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家鄉正在飛速發展,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一起來關心我們家鄉的變化吧?。ㄟ^渡)
二、家鄉的變化(板書)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三十六頁,認真看一看圖中都展示我們家鄉哪些方面的變化呢?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我們的家鄉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城市建設舊貌換新顏,家用電器進了農家,農業生產機械化,通信方式現代化、網絡化。下面我們大家可以把你們在調查中搜集的圖片、資料展示給大家。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今日河北”、“城市發展”、“感受市場變化”、“農村的變化發展”、“農村發展”。)
老師:通過同學們展示搜集的圖片、資料和我們剛才欣賞的視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的家鄉正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該為我們家鄉的發展感到驕傲和自豪,大家說對嗎?
學生:(略)
(最后,讓同學們欣賞音頻“我們的生活多么幸?!?,并讓同學們跟著唱。)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了解了家鄉的變化,培養了學生與同學合作和社會實踐的能力及技巧,激發了學生為家鄉做貢獻的愿望和熱愛家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