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煉鋼廠心得體會800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煉鋼廠心得體會800字篇一
一、加強學習,提高了政治理論和崗位知識水平。
具備良好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在領導的帶領下,我認真學習了《“三個代表”讀本》、《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xx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讀本》、《領導干部“四觀”教育讀本》、《行政許可法讀本》等一系列的政治理論知識,同時還在工作中以及工作之余積極學習文秘相關知識,先后學習了《辦公室文秘工作標準指南》、《辦公室文秘寫作》、《應用公文寫作》等。經過學習,我的政治理論修養和崗位知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勤于動筆,增強文字功底;大膽實踐,將理論應用于實際。
秘書工作要求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材料的寫作要求盡可能的詳盡、準確,這樣才能保證向領導反映準確信息,為及時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我從研究已經成型的材料入手,細心揣摩,邊寫邊改,并請領導和老同志幫把關,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再進行修改,經過反復推敲,最后定稿。一年來,我起草各種綜合材料25份,文件16份,簡報設計1份。
在工作之余,我大量地翻閱辦公室、檔案室的文件資料,虛心學習前任秘書們的經驗、做法,大膽地進行工作嘗試,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我還積極申請參加了一些與文秘工作相關的培訓學習。通過學習和實踐,我的業務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并在同事們的支持下建立起了xx鎮200x年至200x年的文件資料檔案。
三、擺正位置,做好領導的助手。
工作中,我隨時提醒自己擺正位置,不斷提高為領導服務的質量,努力做好領導的助手。每天的來文、來電、來訪我總是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向領導匯報,以使領導及時掌握最新情況,在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時,我熱情接待,較小的問題立即請示分管領導后協調業務部門進行處理,較大的問題及時向主要領導匯報,待領導批示后,我立即將情況通知相關單位馬上到基層解決落實,并收集落實進度迅速向領導匯報。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總是積極動腦筋、想辦法,為領導獻計獻策,充分發揮了助手和參謀作用。
四、團結同事,努力工作
在工作中,我注意團結同事,寬以待人,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與同事爭名利、爭長短,任勞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嚴于律己,不把小事當無事,不把小錯當無錯。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講團結、講正氣、講原則。
煉鋼廠心得體會800字篇二
在湘鋼經過一個月的崗位實習之后,于20xx年6月29日由5名老師護送派赴、并于20xx年6月30日順利抵達陽春新鋼鐵,擬在這里進行為期5個月的見習與頂崗實習,同時,學校派遣我作為班主任老師跟班管理。
現將7月份的實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 基本情況:
1、分類統計(略):
2、分赴崗位:
全體實習生經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已于20xx年7月8日前先后分赴5個作業區的近20個工作崗位,至今,已全部參與四班三運轉。
煉鋼班91名實習生分赴三個作業區,其中轉爐34人、連鑄49人、環保8人;煉鐵班81名實習生分赴兩個作業區,其中高爐46人、燒結35人(陳佳、楊孟林因個人原因自動終止實習,已于20xx年7月25日離崗)。
一、 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措施:
1、宿舍分散:
這次同時住進板房宿舍的,除了我們湘鋼技校的172名實習生之外,還有華順培訓機構的61名實習生。原以為能集中安排住宿的,但限于實習單位板房宿舍原本就緊張,再加之各分廠各作業區普通員工原本就住居分散,所以我們的實習生只能分兩部分(煉鋼、煉鐵)安插其中,最后我們的實習生散居于45間宿舍。另外,整個板房宿舍區十幾棟板房僅僅1間廁所和1個沖涼房(不自覺者隨處小解和沖涼)、雖然專門用1棟板房開設有棋牌娛樂室和乒乓球活動室及網絡電視室,但對于近千人來說仍嫌活動場所不足(有好事者便在宿舍打牌甚至賭博,就有我們的實習生參與其中)。給宿舍管理和實習生業余生活管理帶來實實在在的工作難度。
針對此種情況,我經請示學校領導同意,于7月16日始聘請了一名臨時工協助我專事實習生宿舍管理,現在查房常規化、衛生值日責任化了。相信隨著工作的深入,實習生宿舍管理會有根本性的改進。
2、紀律放散:
7月2日,是實習生剛剛進入新鋼鐵現場的第一天。我們實習生分煉鋼、煉鐵班分別到煉鋼、煉鐵廠進行廠級安全培訓。由于煉鋼廠是利用食堂2樓大餐廳做培訓教室,我們煉鋼班91人、華順10人加上陽春電大61人,因客觀環境和主觀意識都有問題,培訓現場紀律一片混亂。為嚴肅紀律,組織者在結束第一天的培訓時宣布:第二天開始進行軍訓,軍訓時間的長短視實際情況決定。于是,湘鋼技校91人和華順10人自7月3日至7月4日(周六和周日),在板房的籃球場上、在當空的烈日下,進行了整整兩天的軍訓:站軍姿、隊列、正步走、跑步、對抗性游戲、爬山拉練等等,一個個汗水濕透工裝、烈日曬紅頸脖,每個人都“光榮地”戴上了“紅領巾”。軍訓的時間雖短,但訓練是艱苦的、同時教訓是深刻的,大家的收獲是碩大的。
從軍訓結束到廠部安全培訓并考試過關、再到下作業區分配崗位、簽訂《師徒合同》、四班三運轉,時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我們實習生在崗位實習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仍然有不可小視的問題,曠工、遲到、早退、溜崗、睡崗等現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些都是與實習實訓格格不入的。為加強勞動紀律,我作為班主任,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強現場巡視;另一方面加強與作業長的聯系與溝通,針對個別后進實習生實施共同幫教(例如:與連鑄作業長駱中文共同對×××進行幫教、與高爐作業長劉連光共同對××進行幫教);再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分作業區、分班次指定學生負責人(比如:指定馮溪為轉爐、廖乾坤為連鑄、黃陽為高爐、陳潛鋒為燒結作業區實習生總負責人等),要求并通過他們努力的工作,帶動和促進全體實習生共同進步、與企業共同成長,發現和幫助改進不良行為,讓實習工作健康順利推進。
二、 需要解決的問題:
1、 完善離崗管理:
根據校企合作協議,鑒于實習生的特殊身份,其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學校,而其管理工作者的主體則是跟班班主任,所以我的工作責任重大,希望得到實習單位各部門、各級領導的支持與幫助。特別要強調的是,實習生請假甚至終止實習,其第一審批人應該是班主任,而班主任則應該經過與實習生所在的班組長、作業長溝通后再決定是否批準。在這一點上,過來的一個月做得不夠好,我過于同情學生的“難處”,批假的尺度過于寬松,今后一定改進;有的作業區對學生提出“終止實習”的處理也過于草率,以至于人走了班主任都不知道。提請人力資源部并希望各部門:在實習生離崗管理上,比照正式員工辭職管理制度并按相關程序辦理,以避免混亂。
2、 充足勞動保護用品:
我感覺我們實習生實習期間的勞動保護用品不足。單就工作服而言(煉鋼廠只發了1套員工服、煉鐵廠發了1套員工服和1套操作服),似乎不夠。根據工作環境和勞動強度,從衛生管理的角度出發,每天一身臭汗,其工作服是應該及時清洗的,沒有替換是不妥的。另外,陽春的氣候多變,暴雨多發,板房出門時常雨流成河,大家上下班時常有遭遇,渾身上下不留干紗,建議考慮發放雨衣雨褲和雨鞋??梢赃@樣操作:對實習生在實習期限內適當收取服裝押金,提前終止實習的(含自動終止實習和考核不合格者),押金不退,實習生實習結束轉正后,押金退還。
三、 下月工作要點:
1、加強宿舍管理:配合廠部分作業區、分班次進行板房宿舍調整,力爭宿舍管理工作有所改善。
2、加強勞動紀律管理:盡快依據作業區、實習崗位、班次等具體實際情況,推選或指定學生干部,進一步完善學生管理體系,健全學生干部隊伍。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表彰先進、批評后進,加強勞動紀律管理力度,力爭有顯著提高。
3、加強實操訓練:提請各廠、各作業區、各崗位師傅加強對實習生的指導幫助,在師傅們的現場指導下,放膽讓實習生進行實際操作。充分肯定成績,讓他們體會成就感;嚴肅批評不足,使他們感受緊迫感。力爭崗位操作技能有長足進步,爭取在公司適時組織的技能比武中脫穎而出。
煉鋼廠心得體會800字篇三
實習前一天,查了些資料,并大體看了下。由于時間倉促,所以了解得很粗。就只知道從焦爐到高爐再到轉爐這樣的順序過程,每個過程的原料及產品。再進一步的就沒有任何想法了。也沒有提出問題。后來經劉老師提醒,發現我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問題。確實,不管我看了多少,了解到什么程度,都不應該不給自己提問題。因為沒有問題就意味著不求進取,就不會有進步。武鋼的整個工廠生產過程何其復雜,我就隨便花一天時間找了些資料,走馬觀花看一遍,怎么會沒有問題呢?其實絕非沒有問題,只是我認為問題實在太多太多了,橫著排一大排,這下面每個又是一大串,而且還彼此交叉,錯綜復雜。所以我沒有深究,有問題都跳過去了,沒放在心上,只關心我所關心的問題。應該說這成為我的慣常做法了,沒多想就這么做了。但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發現我錯了。
心中不存有問題,就不會積極主動的去探索,這樣去參觀實習的話就很難有收獲。如果查閱資料時只遇到幾個問題,我可能會耿耿于懷將其記住,然后通過實習求證。但遇到的問題一多,我反而"沒有問題"了!這不是被問題給擊倒了嗎,這樣能進步嗎?不要為大的困難所止步,而要著眼于小處,為每一點小的進步而高興,這樣日積月累,積跬步而行千里,才是智者之道!所以當我們面對陌生的事物,一時難以解決時,可以忽視很多問題,但不能心中沒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存留幾個自己最感興趣,也比較容易的問題在心中,并時刻關注它,以此作為突破口慢慢展開來才能攻克難關。
實習后的感想
我們對武鋼工藝的了解只是理論上的認識,但實際到了廠里參觀時卻都不上號。這時候師傅的指點就是很好的幫助。高爐、魚雷罐車、推焦車、熄焦塔、放散塔、氣柜、除塵器等,這些都一一認識了。認識工廠里的生產過程,一些機器的動作是干什么的, 這就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
要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才能有創新,這就是從實踐到理論。
煉鋼廠的連鑄連軋工藝就是成功的創新。起初的鋼錠出來后要空冷,然后才被熱軋。這中間顯然就加長了工藝,又浪費能量?,F在的連鑄連軋工藝,則是對上述過程的改進。但我們實際參觀時,發現連鑄連軋技術還沒完全施展開來,有些鋼錠依舊是空冷后再后續熱處理。主要是由于前后工藝的處理能力不一致所致。而焦化廠現在卻依然存在這類似的問題,沒有得到改進。從焦爐出來的焦炭為避免氧化,被送到熄焦塔迅速冷卻。冷卻后的焦炭再被送往高爐的配料廠配比好之后才進高爐加熱、燃燒。從能量角度來看,焦炭也是先被冷卻好散掉熱能,后再次耗能使其加熱,這中間周折也浪費了不少能量?,F在之所以要對焦炭熄焦,主要是中間的配料過程需要。但能否不經過熄焦直接配料,或者換種配料方式?這還是有待研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