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者對失敗者說的勝利感言
讀偉大的悲劇對失敗者與勝利者有什么感想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意思。
“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那只能怪自己沒能力保護啊
所以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是自己變強
寧做最成功的失敗者,不做最失敗的成功者
應該是說成功者都是經歷過失敗的,在失敗之后又重新爬起來繼續前進。
而失敗者就沒有繼續爬起來。
所以就有了后面的成功的失敗
老人與海總的感受20字
故感悟勵志故事及感悟勵志故事及感悟(一):河邊的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
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
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
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
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
之后,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感悟】: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
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
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
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由整理]勵志故事及感悟(二):魚王的兒子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
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十分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么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
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
。
。
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
有沒有一些成功的感言
【第1句】: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
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第2句】: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馮兩努——香港著名推銷商)
【第3句】: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第4句】: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第5句】: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第6句】:賺錢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賺錢的種子,便成不了事業家。
【第7句】:蟻穴雖小,潰之千里。
【第8句】: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第9句】: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第10句】:銷售世界上第一號的產品——不是汽車,而是自己。
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銷給別人之前,你必須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銷給自己。
【第11句】: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第12句】:積極思考造成積極人生,消極思考造成消極人生。
【第13句】: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第14句】:別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
【第15句】: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第16句】:你的臉是為了呈現上帝賜給人類最貴重的禮物——微笑,一定要成為你工作最大的資產。
【第17句】: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
【第18句】:世上并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第19句】: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第20句】: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第21句】:出門走好路,出口說好話,出手做好事。
【第22句】: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到比賽的計分板上。
【第23句】:上帝助自助者。
【第24句】:怠惰是貧窮的制造廠。
【第25句】: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
(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第26句】:如果我們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須種植更多的玫瑰樹。
【第27句】: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28句】: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第29句】:回避現實的人,未來將更不理想。
【第30句】:先知三日,富貴十年。
【第31句】: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么東西。
學習會使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第32句】:偉人所達到并保持著的高處,并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第33句】: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第34句】: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
【第35句】:夫婦一條心,泥土變黃金。
【第36句】: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第37句】:沒有口水與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
【第38句】: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于99個只有興趣者。
【第39句】:忍耐力較諸腦力,尤勝一籌。
【第40句】: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在于改變自己。
【第41句】:兩粒種子,一片森林。
【第42句】: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
【第43句】: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小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第44句】: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第45句】:未曾失敗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過。
【第46句】: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第47句】: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
【第48句】: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第49句】:忘掉失敗,不過要牢記失敗中的教訓。
【第50句】:不是境況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況。
【第51句】: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第52句】: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
【第53句】: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第54句】: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第55句】: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能夠捕到更多的蒼蠅。
【第56句】:真心的對別人產生點興趣,是推銷員最重要的品格。
【第57句】:自古成功在嘗試。
【第58句】: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第59句】:當一個人先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奮斗,他就是個有價值的人。
【第60句】:生命對某些人來說是美麗的,這些人的一生都為某個目標而奮斗。
【第61句】:推銷產品要針對顧客的心,不要針對顧客的頭。
【第62句】:沒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別人的幫助,也沒有人窮得不能在某方面給他人幫助。
【第63句】:凡真心嘗試助人者,沒有不幫到自己的。
【第64句】:積極者相信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世界,只要推動自己就能推動世界。
【第65句】: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價都比前一日高,因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積極。
今天太寶貴,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來。
【第66句】: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第67句】: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越多,登得越高。
紀念辛亥革命的感想,我不要什么“一半勝利一半失敗的這么官方的東西”
事實上,封建帝制更適合中國,有兩千年的適應史,達到目的:統一;強大-----當然,美好的帝制中,也可能出現了一些敗類-----敗家子,無能之輩---治國無方,導致改朝換代,更有甚者,招來外侵,亡國滅種。
每一個新興的朝代都曾欣欣向榮,每一個太祖都曾安國定邦,有作有為,每一個成功的皇帝都曾有權有謀,建功立業,有輝煌歷史;每一個朝代都有過中興盛世。
雖然每一個朝代都出過敗家子,但這只能說是個人或者皇族敗像----而不能說是帝制不適應中國。
況且每每敗落之際,都是皇族子嗣青黃不接之時,老弱病殘之際-----皇室天命盡了而已。
是皇族自身出了問題,而不是帝制體制出了問題-----因為每次重新確立的體制-----仍然延續封建帝制,而且歷朝歷代重新復制:強大---中興---敗落----滅亡。
最近百年,封建體制并沒有消滅----僅僅變異成:穿了集體衣服遮羞,戴了政黨帽子文明,借助西方淘汰了的馬主義引導---與中國封建傳統不謀而合----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槍桿子,一個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分封體制-----塔頂的那個人----名稱叫什么都行,只要權力集中與此人就行-----皇帝,攝政,主席,總裁,總統,總理,總書記---只要是個集權的就行了。
封建二字還有什么含義
----上封下,官主而不是民主。
辛亥革命百年之際,由衷感慨:封建帝制更適應中國。
集權更適應中國。
民主思想,權力分立思想不適應中國{其實不適應某些人,而不是中國}-----只適應西方 難道中國人愚昧無知,尚未開化
還是某些人尚未開化------一部分是奴才,另一部分是即得權力者。
奴才者與獨裁者支撐著封建體制------共生關系,都是得益者,一個想安然永世的當好奴才{有機會被主子提拔當官}一個想安然永世的當好統治者領導者。
是他們阻礙著國家的發展前進之路,阻礙著中華復興之路,阻礙著民主之路。
我為什么如此痛苦-----假如完全在帝制時代,我也愚昧到感覺不到痛苦,萬歲萬歲的喊著;恰恰在曾經許諾過民主的,標榜過推翻封建帝制的情況下,我多少有點開化,有點民主覺悟-----才萬分痛苦----精神分裂,人格扭曲,無所適從。
請問挫折對于成功者來說是墊腳石對于失敗者來說是萬丈深淵怎樣理解 3000字左右
挫折之于人生,猶如影子之于身體,總是無處不在。
無數人生成功者包括那些杰出的成功者,往往與種種人生挫折有著不解之緣,甚至有的人,正是這種人生挫折造就了他們的成功,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把挫折當成了成功的墊腳石。
而那么把挫折當成絆腳石的人最終走向了失敗的深淵。
挫折是成功者的墊腳石 17歲的李明高中畢業沒有畢業,因為家窮,便開始了人生的闖蕩。
初到深圳,連深圳的超市還沒看到就被老鄉接到了灰暗的皮鞋廠里,望著眼前的剪刀、繩子、膠水,他終于發現了現實的殘酷。
由于無法適應,一個月后,在主管的埋怨聲中離開了那家鞋廠。
第一次工作遭遇挫折, 后來,他看見一家成衣工廠在招工,他求老板收留了他。
但由于不是踩機器的料,笨手笨腳地干了半個月又被炒了魷魚。
第二份工作又遭到了挫折 三天后,他走向工地求人家讓他干苦力,他說他有的是力氣,咬緊牙埋頭苦干了一個月后,領到了三百元苦力錢。
他沒有再走進工地。
他拿著手里的三百元不再進廠找事做,開始批發蔬菜零賣。
他的生意慢慢好起來,人緣也很好。
半年后,他租了間房子搞起了蔬菜批發,原來跟他一起零賣蔬菜的都到他這里進貨。
表哥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蔬菜批發月純收入很快就突破了萬元。
三年后,他的手里已經有了一筆可觀的資金。
三年市場的歷練,讓表哥對市場有了較強的洞察力。
不久,他回到家鄉,通過市場調查發現小縣城還沒有上規模的超市。
于是立即把蔬菜批發市場轉讓出去,把資金全部抽回來辦了一家超市。
現在,他已經有了三家超市,成了縣城超市龍頭老大。
很多人問起他為什么短短十幾年就匯聚了這么多財產時,表哥笑著說:“是生活給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挫折是人生一筆難得的財富。
你只要把一次次挫折當作你成功的墊腳石,那么,財富就會在你的人生中匯聚
” 李明在一次次挫折中接受教訓,他不斷地學會了吃苦,學會了感恩,學會了經營的道理,學會了看待市場的變化,他把挫折當成了成功的墊腳石,一直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要學會在挫折中吸取教訓,為自己的成功鋪設道路。
把挫折看成是成功的墊腳石 人生的意義在于與苦難的抗爭。
人生在世,若僅僅是平平淡淡的安靜度過,那也就失去的人生的價值與樂趣……要懂得,沒有任何坎坷的路程是絲毫沒有生趣的,無限美景只能在險峰。
那么,要爬到險峰的頂端,沿途中,挫折到處都在,把它當成絆腳石,永遠只能站在山腳下;把它當成墊腳石,才能到達無限美的巔峰。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萬丈深淵。
”一個人如果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是不可能面對競爭激烈的大千世界的。
人生在世,不可能時時春風得意,事事順心。
面對挫折能夠虛懷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種恬淡平和的心境,是徹悟人生的大度。
挫折永遠是無情的,它不需要任何理由,它可以將你打入那看似毫無生機的噩夢之中。
讓你陷入深深的恐懼,失落,與痛苦。
在挫折面前,希望突然變得是那樣的渺茫不堪。
然而,請相信,它永遠不會泯滅了你的前路,而僅僅是在你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塊石頭,相信自己,踩過挫折,贏得的將是那用汗水匯成的珍貴成功,是人生的美麗亮點。
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應該明白,在成長的過程中,挫折絕對會一直追隨著你:落榜,災禍,盜竊,生離死別……我們面無懼色的去面對這一次次的挫折,相信自己,把挫折當成成功的墊腳石,才會有一次次的成長,積累經驗,我們才能逐漸走向成熟,走向穩重。
挫折是成功者的墊腳石,卻是失敗者的萬丈深淵。
新一代的青少年都是明天的成功者,把挫折當成墊腳石,走向成功的明天吧。
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美麗的浪花在海浪與礁石的猛烈撞擊中開放;璀璨的火星在鐵錘與鐵砧的急劇敲打中迸發。
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畏風吹浪打,揚帆前進,感受到磅礴的氣勢,觀賞前途壯麗的風光,最起碼可以求得生存的權利。
7.在苦難中變得更堅強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人發憤之所作也。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
苦難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苦難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
苦難塑造堅強的人生 人并非生來就是堅強的,大凡堅強者都經受了苦難的塑造,鳳凰涅槃才能得以永生,千古年來,多少偉人用自己的一生證明著這一點。
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從小就經歷著苦難的磨煉。
童年的安徒生住在富恩島上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上,那里住著不少貴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祖母有時還要去討飯來補貼家用。
那些貴族地主們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許自己家的孩子與安徒生一塊兒玩。
面對這樣的遭遇,父親看在眼里,氣在心里,但是一點也沒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輕松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
” 安徒生的家很簡陋,一間小屋子,破凳爛床便是家里所有的擺設,但這小小的空間還是塞得滿滿的,沒有給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徒生開始著他的通話世界。
就在這么一間破爛的小屋里,父親把它布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似的,墻上掛上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柜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父親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
故事的情節令小安徒生浮想聯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里父親雕刻的木偶,根據故事情節表演起來。
這還不能讓他感到滿足,他還用破碎的布片給木偶縫制小衣服,把它們打扮成討飯的窮人、沒人理睬的窮小孩、欺壓百姓的貴族和地主等,并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編起木偶戲來。
艱苦的環境沒有擋住安徒生在童話世界中的前進,反而讓他更加堅強起來,為了通話,他到街頭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沖直撞的貴族和偽善的市長、牧師等人的生活,獲得各種感性經驗,終于成了最偉大的通話作家。
苦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苦難中一蹶不振。
只有像安徒生一樣,在苦難中變得更加堅強,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要明白懼怕困難只能做生活的努力,在苦難中磨煉,變得更加堅強才是生活的主宰者。
讓苦難磨煉人生 苦難教會了我們成長;苦難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苦難讓我們在困境中愈挫愈勇;苦難讓我們在生活中更懂得珍惜擁有的歲月,困難磨煉著堅強的人生。
苦難,是一種有力度的人生體驗,是生活給我們最美的饋贈,也是一種有價值的人生境界。
對強者來說苦難是階梯,對于弱者來說則是災難。
正是由于遭受不幸,才激起了人內心所積存的巨大潛能,促使著人們把它轉變成力量,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創造完美的軌跡。
苦難是磨難人生的催化劑,加速人們進步的步伐。
總之,苦難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因此,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敢于接受苦難的歷練。
面對苦難,不要一味的埋怨、指責,而要心中充滿“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讓希望之舟駛向柳暗花明處。
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悲傷和不幸,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和死亡,我們都應坦然地面對,把這些苦難當作一次磨煉,要在這磨煉中變得更堅強。
司馬遷身受宮刑,卻撰寫出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鄧小平幾起幾落,卻成為“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的一代偉人。
苦難和挫折沒有將他們壓倒,卻成為他們通往成功路上一張可貴的“通行證”。
我們新世紀的青少年面對苦難,也要以他們為榜樣,在苦難中變得更加堅強,獲取一張成功的通行證。
人不可避免要經歷一定的苦難,與其在苦難中煎熬,何不轉換思維把它看成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讓苦難豐富我們的閱歷,厚重我們的人生,砥礪我們的心志。
正視苦難,把握苦難,我們的人生軌跡在苦難中不斷地延長,讓苦難畫出一條美麗的弧線。
軍訓感想的題目
【第1句】:“苦”中作樂
【第2句】:團結就是力量
【第3句】:“軍人夢”
【第4句】:令人回味的軍訓
【第5句】:漫長而又短暫的體驗
【第6句】:無條件服從
【第7句】:是
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