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挺住先救媽媽-世間感動
岷山之南,白龍江邊,一場強降雨不期而至。8月7日24時左右,一股強大的泥石流如脫韁野馬,嘶吼著沖進峽谷之中的舟曲縣城,瞬間摧毀了一個安靜祥和的小鎮——舟曲。在舟曲救援過程中涌現出了無數感人至深的事跡,以及令人動容的鏡頭。
有這樣一個故事:廢墟里壓著14歲男孩張新建和他47歲的母親黨巴金。營救全程中,身受重壓的男孩強忍著劇痛鼓勵、安慰母親,還請求解放軍先救母親。溫家寶總理喊話鼓勵他們,他堅強地回應:“總理,您放心。我能挺住。”
蘭州軍區某部于8月8日10點58分到達舟曲,立即搜尋生命跡象,搶救生還者。下午3點多他們來到了城關小學,在南側戰士們大聲喊:“有人嗎?”突然他們聽到了輕微的呻吟聲。他們發現有母子倆人被壓在洞里,男孩側臥著身子,身上壓著一根大梁木,距離孩子一兩米的地方,是個中年婦女,腿也被大梁木壓著。
看到救援人員來了。男孩張新建臉上露出了微笑,他看到了生的希望。被壓十多個小時,他被房梁砸傷了內臟,吐了一地的血,呼吸也非常困難,他曾幾次昏死過去,可是他知道母親幾次說不想活了,堅持不住了,他便不停地鼓勵母親。他終于盼來了救援人員,于是他很有禮貌地,把救援戰士尊敬地稱為老師,他說:“老師,先救我媽媽。”
一營營長吳建林聽了直想流淚,這孩子多么懂事啊,在如此大的災難面前,沒有驚慌,沒有失措,于是營長只想早些救出他們母子倆,讓他們少受苦。他趕緊率領戰士們忙開了,戰士們憋著一股勁,先是小心翼翼地清理上面的淤泥和石頭,然后爬進狹小的洞口,用千斤頂將沉重的大梁木頂起來。
孩子的母親腳已經被埋得失去了知覺,她看見孩子還吐了血,她知道孩子更嚴重,為了不耽誤搶救孩子,于是她說:“不,先救孩子!再晚了可能手、腳都會失去。”
營長根據當時的地形情況、被壓現狀,決定由外到內,先救孩子。可是在救援的過程中,困難難以想象。泥石流中有很多大石頭,而且多種泥沙、石子、石頭像是經過攪拌一樣,像混凝土一樣堅硬。而且由于空間狹小,鐵鍬、鐵鎬又施展不開,官兵們只能用手一點一點地刨,進展比較慢。母親已經難以忍受疼痛,實在堅持不住時,母親黨巴金叫著:“給我把刀,我不活了。”
“媽媽你別著急,大家都在想辦法。”男孩儼然一個大人。孩子知道,母親為了哺養自己長大成人,吃了很多苦,自己還準備畢了業,有了工作好好地報答母親呢。為了減輕母親的壓力,男孩讓戰士們給他一把刀。他在里面幫著救援戰士砍壓在媽媽身上的大梁木,一下,兩下,三下……他的堅強讓在場的官兵潸然淚下。
戰士們忙著救人,趕往災區的總理溫家寶一下飛機就來到了救災現場。戰士們突然看到了溫總理,都非常激動,總理示意他們繼續忙。總理簡單了解了一下救災現場的情況,有4個戰士在洞里扒泥土掏石頭,溫總理聽說下面有兩個人,就蹲下身子,仔細向洞口內察看。洞里的戰士喊:“把千斤頂給我一個”。旁邊的戰士連忙遞上一個千斤頂,溫總理接過來之后遞進洞里。過了一會兒,溫總理看到洞里的婦女在活動,連忙喊道:“你不要動,我們一定要把你救出來”。接著總理又說:“老鄉,要堅持,子弟兵正在救你們。”男孩子聽到這個聲音非常熟悉,這曾經是在四川地震中聽到過的聲音,當他得知真的是溫總理來了時,更是激動。可是由于內傷太重,他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一些,然后回答道:“總理,您放心,我能挺住。”隨后,溫總理又往洞里遞了一盒牛奶。
就這樣,孩子的母親咬著牙堅持著,男孩看到母親有了信心,便做了一個“V”的手勢。救援戰士加快了搶救的速度,通過4個小時的努力,終于將男孩救了出來。當男孩從廢墟中被扒出來時,他一直表現得很堅強,保持著微笑,還不忘向救援人員說:“謝謝!”兩小時后,孩子的媽媽也被救了出來,被送到醫院時,她已經休克,兩腿腫得像充了氣一樣,腿部肌肉因嚴重擠壓而大面積損傷。
經過醫務人員全力搶救,母親黨巴金終于蘇醒過來,血壓、心跳等生命體征也趨于正常。隨后,她被直升機運往蘭州軍區總醫院繼續接受治療。然而,遺憾的是,盡管醫務人員全力搶救了8個小時,但男孩張新建由于內臟受損嚴重,他在母親蘇醒前已經離開了人世。
這個年僅14歲的少年簡直是難以想象,母親都對當時那么惡劣的環境處于絕望的狀態,他應該更是害怕而且無助。況且身上一直壓著重物,救出來時身體內臟嚴重受損,這樣的痛苦絕對不亞于他母親所承受的痛苦,可他為了支撐母親的信心,撐到生命的最后。
男孩的生命雖然很短暫。但他卻留給我們這個世界太多太多。他的勇敢頑強與他身上涌現出來的傳統美德!“總理,您放心,我能挺住。”、“老師。先救我媽媽。”這樣如此堅強有力的話語,深深地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一個14歲的男孩,在那一刻他成了生命中的巨人,他用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孩子對母親的愛。也讓我們懂得什么是愛,什么是勇敢,什么是中國的好男兒!
讓我們記住這位14歲好男兒的名字——張新建!孩子安息吧!你的母親也一定能夠兌現你的諾言:“我能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