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螞蟻世界-成長視窗
18年前,4歲的外孫女問我:“螞蟻怎么睡覺?仰著睡?趴著睡?還是側著睡?”我真的回答不出來,因為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人說過。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酷蟻安特兒奇遇記》的書,隨著小螞蟻安特兒的足跡,游歷了奇妙的螞蟻世界,真是開了眼界。這是一本童話書,故事當然都是虛擬的,但是描寫的事實都有生物學的科學根據。
我們來到螞蟻的家里。這是地下宮殿,通風良好,沒有積水,內部道路四通八達,一個個房間各有專司。蟻后住在中央,房間最寬敞,產下蟻卵馬上有工蟻搬到育卵室排列整齊。孵出的幼蟲被搬到育嬰室,由工蟻定時喂食。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庫房,保鮮工作也做得很好。不同的螞蟻有不同的房間,又根據統一的信息號令指揮,大家忙忙碌碌,分工合作,忙而不亂。兵蟻則在四周巡視,保衛著家園。完全是個秩序井然的社會。
螞蟻力氣大,能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能拖遠超過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加上團結協作,所以它們就能輕易地把比它們大得多的昆蟲尸體和其他食物搬回家去。
織葉蟻可以把樹葉縫起來,筑成“高樓大廈”,夏天居住。
切葉蟻可以采集鮮嫩樹葉到洞里做培養基種蘑菇,而且會精心保存菌種。它們是地球上最早的“農民”。
有一種臭蟻可以收集粉蚧放牧,它們把粉蚧搬到樹葉最茂盛的地方,讓粉蚧吃到最好的葉汁,分泌最好的蜜露。這也是地球上最早的畜牧業、最早的游牧民族。
螞蟻不會游泳,但是有的螞蟻可以用身體連成索橋,讓其他螞蟻從自己的背上過河。
最厲害的是行軍蟻,所到之處,什么都吃,有的哺乳動物,也可以被它們吃掉。童話里描寫了有人用四邊點火來包圍行軍蟻,成千上萬行軍蟻迅速抱成大球向前滾動,壓過火線,外層的螞蟻不斷被燒死,蟻球自然繼續向前滾,終于越過火海。無數不怕犧牲的個體,換來了族群的生存。
小家蟻可能因偷食而傳播疾病,河堤上的蟻穴可能造成堤防潰決。但螞蟻又能捕食害蟲。著于公元304年的《南方草木狀》記載了人們買黃猄蟻用于柑橘園的害蟲防治。這是生物治蟲最早的先例。臺灣和福建利用紅螞蟻防治甘蔗螟已有相當長的歷史。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
螞蟻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它們存活在地球上的歷史超過1億年。人類和螞蟻相比只不過是個娃娃。和螞蟻同時代的恐龍和許多其他生物都已經滅絕了,唯有螞蟻的種族繁榮昌盛,已經有超過1萬種之多。小小的螞蟻,頑強的生命力,靠的就是集體。書中螞蟻安妮姐姐說:“一只螞蟻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螞蟻,只是一個小可憐蟲而已。大家團結起來,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另一只螞蟻安力王子說:“只為自己著想的螞蟻比廢物還低級。”
人也是一種社會動物。難道我們不應當向我們的老大哥螞蟻學一點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