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知縣-民間故事
這一年,江南涇縣新來了一位姓周的知縣。周知縣上任伊始,便大手大腳地花銀子,一時間,涇縣百姓背地里都稱呼他為“富貴知縣”。
涇縣城里有一個戲班,長年在景和戲園里唱黃梅戲,涇縣城里的百姓時常前往景和戲園看戲。
這天下午,景和戲園里又有一場好戲開演了,隨著劇情的展開,臺下的戲迷們?nèi)绨V如醉。這時,一聲喝彩忽然響起:“好!”
戲迷們正看在興頭上,猛然聽見這一聲“好”,不免有被打擾的感覺,于是紛紛皺起了眉頭,有幾位戲迷甚至準(zhǔn)備狠狠地斥責(zé)那喝彩之人一番。可大家循聲一望,立即都不吱聲了,因為那喝彩之人竟然是周知縣—不知何時,周知縣也到景和戲園里看戲來了。
只見周知縣大大咧咧地坐在那兒,一邊聽?wèi)颍贿厯u著折扇,身邊的幾位衙役不時地遞上茶水、瓜子,聽到高興之處,他還跟著哼上幾句……
戲唱完了,戲迷們正準(zhǔn)備離開景和戲園,忽然,周知縣大聲沖著一位衙役叫道:“你去將那位唱小生的戲子叫來!”
戲迷們聽了這話,都停住了腳步,想看看周知縣命人叫來那位唱小生的戲子做什么?有的戲迷忍不住小聲地猜測:“周知縣該不是想找那位唱小生戲子的茬吧?說實話,他唱得不錯啊……”
就在戲迷們紛紛替那位唱小生的戲子捏把汗之際,那戲子已經(jīng)來到了周知縣的面前。周知縣把那戲子夸贊了一番,然后從一位衙役的手里拿過兩錠銀子,塞在了那位戲子的手里,道:“這是本官賞給你的!”眾戲迷伸頭一看,見那兩錠銀子竟是二百兩。
戲子唱得好,戲迷給點賞錢,那是常有的事,但一般只賞幾吊銅錢,最多也就一二兩銀子,像周知縣這樣一下子就賞了二百兩銀子,在景和戲園里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這事在涇縣城里一傳開,百姓們都說周知縣出手真大方,真會糟蹋銀子,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周知縣出手大方、會糟蹋銀子的事情還在后頭呢!
半個月后的一天,周知縣領(lǐng)著幾位衙役上街閑逛。逛著逛著,他一抬頭,看見街邊有一家劉記綢緞鋪,于是抬腳走了進(jìn)去。
周知縣在劉記綢緞鋪里待了半個時辰,饒有興趣地將鋪里的各種綢緞看了個遍,一邊看還一邊說:“不錯,真不錯。”看完各種綢緞之后,周知縣讓劉掌柜把每種綢緞各取出三匹包好。圍觀的百姓心里頭直打鼓:這周知縣該不會仗著自己的權(quán)勢白拿那些綢緞吧?
這時,卻見周知縣指著柜臺上的算盤,道:“劉掌柜,你把賬算一算吧!”
劉掌柜在算盤上一陣“噼里啪啦”,算好了賬,隨即大聲報出了數(shù)目:“一千兩!”
周知縣從懷里掏出一張銀票,往柜臺上一放,然后命幾位衙役扛著那幾捆綢緞回縣衙里去了。圍觀的百姓涌進(jìn)鋪里一看,那張銀票的面額正是一千兩,頓時,大家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這周知縣真是大手筆啊,一下子就買了一千兩銀子的綢緞!”有的說:“這周知縣真是大手大腳,連價都沒還一下,就付了銀子,太便宜劉掌柜了……”聽了這些議論,大賺了一筆的劉掌柜眼睛笑瞇成了一條縫。
周知縣在劉記綢緞鋪里買了一千兩銀子綢緞的事很快在涇縣城里傳開了,并傳到了馬掌柜的耳朵里。
馬掌柜開了一家古玩店,這天上午,他的一位熟人見他沒有打開店鋪的大門,卻在街上急匆匆地走著,便問他為何不在店里做生意,急著上哪兒去?馬掌柜一本正經(jīng)道:“我正趕著去做生意呢!”
熟人好奇地問道:“你去哪里做生意?”
馬掌柜回答:“我去縣衙里,去做周知縣的生意。”
熟人更加感到好奇:“你去縣衙做什么生意?”
馬掌柜神秘地一笑:“當(dāng)然是古董生意了!我打算邀請周知縣來逛我的古玩店,萬一他看中了店里的古董,我可就發(fā)財了!周知縣銀子多,出手大方,他賞了那位戲子二百兩銀子,在劉記綢緞鋪里購買了一千兩銀子的綢緞……這些事我都聽說了,周知縣的銀子真是太好賺了,我可不能放過這么好的機(jī)會。”說著,馬掌柜樂呵呵地繼續(xù)趕路去了。
從那天開始,馬掌柜便每天去一趟縣衙,十多天后的一個上午,他終于如愿以償:周知縣領(lǐng)著幾位衙役出現(xiàn)在他的古玩店里。
周知縣在馬掌柜的古玩店里東瞧瞧西看看,像是看花了眼,馬掌柜跟在一旁,不時地夸贊他的那些古董幾句,周知縣一邊聽,一邊點著頭。
終于,周知縣在一只大瓷瓶前停下了腳步,馬掌柜不失時機(jī)地把那只大瓷瓶從古董架上取下,放到桌上,讓周知縣仔細(xì)欣賞。
欣賞了半炷香的工夫,周知縣抬起頭來問馬掌柜:“這只瓷瓶賣多少銀子?”
馬掌柜連忙伸開手掌:“五千兩!”
周知縣點點頭:“不貴,不貴!”說著,便從懷里取出五千兩銀票,交給了馬掌柜,然后命衙役將那只瓷瓶抱回了縣衙。
馬掌柜成功地從周知縣的手里賺了一大筆銀子之事,令涇縣城里的許多商戶眼紅了起來,他們紛紛前去縣衙,邀請周知縣去他們的店鋪“做客”,而周知縣來者不拒,一一前往,大把地往外掏銀子……
周知縣如此大手大腳地花銀子,百姓們議論紛紛:周知縣來涇縣上任之時,到底攜帶了多少銀子?他這樣大手大腳,銀子怕是已經(jīng)花光了吧?
百姓們的擔(dān)心很快就變成了現(xiàn)實。這天,周知縣在縣城里最大的酒樓“醉仙樓”里喝酒,酒至半酣,他忽然一拍自己的后腦勺懊惱地說道:“前些日子,我把從老家?guī)淼你y子幾乎都花光了,若老家不送銀子來,我可就沒有銀子花了!”
說著,周知縣讓酒樓掌柜拿來文房四寶,當(dāng)眾寫了一封家書,然后讓衙役立即送往他的杭州老家,讓老家給他送十萬兩銀子來。見此情景,陪他喝酒的那一桌人驚愕不已:這周知縣太會花銀子了,他家也太有錢了!
十多天后,十多位漢子騎著馬,護(hù)送著一輛馬車,進(jìn)入了涇縣縣城,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縣衙門前。而此時,周知縣已迎了出來。
周知縣指揮眾人將馬車上的十只大木箱搬進(jìn)縣衙。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兩位漢子搬起一只箱子,可能是沒抓牢,那只箱子重重地摔落到了地上,箱子被摔散了架,一堆白花花的銀錠滾了出來,眾人連忙一一拾起……
周知縣的老家給周知縣送來了十萬兩銀子的事很快就在涇縣城里傳開了,商戶們個個樂得臉上像是開了花一般,在他們看來,那些銀子很快就要被他們賺入腰包。
就在那些木箱被抬入縣衙的第三天晚上,一隊人馬悄悄地進(jìn)入了涇縣縣城,圍住了縣衙。
那隊人馬是一百多里外的虎頭山上的土匪,他們很快便撬開了縣衙大門,進(jìn)入了縣衙大院。就在這時,忽見縣衙四周亮起了一大片火把,官兵們團(tuán)團(tuán)圍住了土匪,并與土匪廝殺起來。半個多時辰之后,土匪全部被擒。見此情景,周知縣自顧說道:“如果我不假裝那么大手大腳露財,怎能將你們誆進(jìn)城來,又怎么能滅掉你們這股匪患……”
原來,虎頭山地勢險要、地形復(fù)雜,那股土匪盤踞山頭多年,官府一直未能剿滅他們。周知縣上任后,知道如果領(lǐng)著官兵硬攻虎頭山,那么肯定會像幾位前任一樣,徒勞無功。于是,他裝出一副大手大腳、非常富有的樣子,賞戲子、買綢緞、買古董……最后,他造出從老家運來十萬兩銀子的假象,終于將土匪引下了虎頭山。
那股土匪在涇縣城里安插有探子,周知縣非常“富有”的消息早就被傳到了虎頭山,而當(dāng)周知縣的老家給周知縣送來了十萬兩銀子的消息傳到匪首的耳朵里時,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趁著夜色下山,進(jìn)入縣衙,想搶走那十萬兩銀子,不料卻中了官兵的埋伏……
其實,周知縣的老家雖然是富庶之地杭州府,但他家境卻很一般,哪有那么多的銀子可花?當(dāng)然,他家也沒有十萬兩銀子運給他。他賞戲子、買綢緞、買古董等花費的都是官銀,而那十只大木箱,除了被摔破的那只里面裝滿了官銀之外,其余裝的都是石頭。
土匪被剿滅后的第二天,周知縣親自從劉掌柜、馬掌柜等人的手里要回了銀票,放回了縣衙的銀庫,那些綢緞、古董等東西,他也一一親自還給了原主。劉掌柜、馬掌柜等人雖然沒有賺到什么錢,但是因為周知縣把土匪剿滅了,保了地方的太平,他們對此也是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