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敵人“坦誠相見”-哲理故事
公元前205年,因司馬卯背楚降漢,楚王項羽遷怒于都尉陳平,流露出殺戮之意。于是陳平每天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最后決定棄項羽而投劉邦。
一天下午,趁著軍營開晚飯的時機,陳平背上包裹偷偷溜出軍營,一路打馬揚鞭逃到了黃河邊上。陳平想,過了黃河就是劉邦的地盤,到了那里我就安全了。看岸邊停著一艘小船,陳平沒細問,便急匆匆登上小船,招呼船夫趕快開船。等船駛到河中心,陳平忽然感到船慢了下來。陳平抬頭一看,只見船夫漫不經心地搖著櫓,眼睛卻不時地瞄向陳平身上的包裹。這時,從船艙里走出一個精壯漢子,他不懷好意地上下打量著陳平。
見多識廣的陳平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歹人了——他們可能根據自己的衣著判斷自己一定帶了很多錢。想到這里,陳平在腦海里思謀著對策:若打,自己一介文弱書生,又是個旱鴨子,且以一敵二,必敗無疑;若不打,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歹人主動放棄打劫的念頭??稍鯓幼霾拍茏尨跞酥鲃哟蛳蚪俚哪铑^呢?陳平想了一下,決定與敵人“坦誠相見”。
陳平抬頭望了一下天際,忽然自言自語道:“這鬼天氣,可真熱!”說完,陳平解下身上的包裹,很隨意地放在船板上,然后脫下身上的外衣,最后打開包裹,挑了一件很薄的衣服穿上身。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陳平故意把動作放得很慢,且把包裹鋪得很開,包裹里所有的東西都一覽無遺。兩個歹人看到陳平包裹里和身上確實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便放棄了搶劫的念頭,把陳平安全地送到了黃河對岸。就這樣,陳平順利到達了劉邦的大營,并被劉邦委以重任,跟著劉邦征戰南北,建下了不朽的功勛。
與敵人“坦誠相見”,是一種過人的膽略和智慧,更是根據自身條件,對危機情況做出的準確判斷。所以,陳平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于他承認自己是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因此,他能做出準確判斷:打不贏,只能讓劫匪主動放棄!
我們若能像陳平一樣,承認自己的不足,勇敢面對現實,積極思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法,或許,我們也能取得像他一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