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戲法,拆穿它-人生
前兩天看了檔真人秀節目,里面有一個游戲很好玩兒。
導演組碼了一排正方體小箱子,有七八個。箱子只有朝向觀眾的這面是透明的,觀眾可以透過玻璃,看到每個小箱子里都放了一些球球啊,假發啊,軟豆腐啊,海帶啊,毛絨玩具啊什么的。
但以上這些,參與游戲的嘉賓們統統看不到,因為他們是站在箱子后面,被要求伸手從箱子上方的小口里往下掏,摸到球以后再拿出來,最終誰拿出的球多誰獲勝。
嘉賓們之前玩過類似的游戲,都先入為主地覺得:箱子里會放一些奇怪的小動物,甚至是一些惡心的、帶有攻擊性的小動物。
于是,第一個嘉賓走過來,戰戰兢兢地把手伸進箱子里去找球,他碰到了假發,然后嚇瘋了。第二個嘉賓走過來,碰到了軟豆腐,然后嚇瘋了。第三個嘉賓走過來,碰到了海帶,然后嚇瘋了。以此循環往復,嘉賓一個一個嚇瘋了,觀眾一波一波笑瘋了。
當游戲結束,嘉賓們繞到觀眾這一側,透過玻璃看到了箱子里的“真相”,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笑,笑自己剛剛的傻。
是的,你沒見過類似的游戲,但千萬別告訴我你沒碰到過這樣的“小箱子”。我們的生活里,不知有多少個這樣邪惡的“小箱子”。那也許是一次結果未知的筆試,一次據說很難的面試,也可能是一次從沒體驗過的經歷或一段從沒想象過的生活。它們和小箱子一樣,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未知。未知帶來恐懼,恐懼帶來慌亂,慌亂帶來低級錯誤,低級錯誤帶來失敗。回憶一下,你人生中有多少次失敗、遺憾、擦肩而過、失之交臂,都是來自當初的恐懼與慌亂呢?
我們在面對未知時,會不自覺地將情況充分地想象,并將不利因素疊加著想象。
對未知的想象,才是我們恐懼的根源。我相信你無論活多長時間,總會有這樣的經歷,某件事到來之前怕得要死,經歷過之后露齒一笑:嗨,不過如此嘛。沒經歷過的人,對某一問題的把握是抽象的,經歷過的人,對那件事情的感知才是具體的。所以說鍛煉信心最好辦法就是趁早盡可能多地去經歷它,如果你是個內向的人,對當眾發言十分恐懼和抵觸,那么治愈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你集中地反復經歷幾次當眾發言,最后不用我總結你也會輕松地聳聳肩告訴我:Justsoso(不過如此嘛)。
前幾天一位即將參加高考的小朋友對我說:都說心態特別重要,這我也知道,但我還是做不到輕裝上陣,那可是高考啊。
我對他說:從來不存在“高考”這個東西,有嗎?壓根兒就沒有!高考是什么?高考是一年中的某一天,你會被一個叫學校的社會組織命令,和幾十個生命個體,準時準點地走進一個屋子。給你發一些紙,上面有幾十道題,百分之八十基礎題,百分之二十帶有區分度的題。你只需要待在那里,做一道題,再做一道題,再做一道題,再做一道題,交卷子,結束了。這就是高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沒經歷過它的人想象中的:高考=噩夢+難+小心+命運+人生+意義+嘲諷+尊嚴+萬一+痛苦+失敗+悔恨……
拋棄那些又空又大又復雜的概念,把它一點點分解,把它無限地切割、具象化,你能掌握每一部分,整體就是你的。試著用刨根問底的眼光與具體實在的手段,去直面你恐懼的一切,去拆解這世上被人為設計出的,一切束縛你思想和行動的概念。
記住它們僅僅是想象,你要做的,只是去做,去經歷,去拆穿戲法,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