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謝了-文苑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是詩人在追問時光。
墻邊依偎著一叢薔薇,一夜風雨,嫣紅的花瓣落了一地。開到荼蘼花事了,這是《紅樓夢》中的詩句。花事了,寫世間的離散。我一直不知道荼蘼竟然是一種小花,清雅的白色,淡然的芬芳。像一個女子心中的愛情,靜寂著,內斂的,在內心寂寞地盛開。他從花樹旁無視地走過,那落了一地的花瓣,片片都是她前世的盼望。
春風沉醉的夜里,在古老的鳳凰游走,北門城樓下,有一幫抱著吉他的年輕人在唱歌,有女子唱蔡琴的歌:讓他淡淡的來,讓他好好的去,到如今,年復一年我不能停止懷念……那是唱給愛情的歌,也是唱給光陰的歌。歌聲如貼著水面低飛的白鳥,低回盤旋,千折百轉,似流水漫過心田。她的歌,要有閱歷的人來唱,心醉癡迷,卻有無盡的蒼涼。讓人想起微雨的江南,水面上的落花,離別的簫聲,泊著孤舟的渡口,含淚的眼眸,在水一方的佳人。他踏上一葉孤舟,一回頭,見她還站在水邊的紫藤花樹下,人影幽幽,落花細細。林間一雙紫燕不知愁滋味,飛過水面。
水流花謝兩無情,從此后,千里煙波,與君訣別。
什么是似水流年,作家王小波寫到:就如同一個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著潺潺的流水,粼粼波光,落葉,浮木,空酒瓶,一樣樣從身上流過去。我喜歡他關于時光的比喻,那么形象和傳神。
昨日,嬰兒時期的森兒還在我的懷抱里,一雙百合花似的小手抱緊奶瓶喝奶。外婆喚他,他含笑的雙眸回頭望著外婆,一臉的笑意如同春天的清晨,透亮、純凈、歡喜。一雙眼眸笑成兩彎月牙,牛奶就順著嘴角潺潺不斷地流下了。一轉眼,小小的人兒背著書包上學了。再一轉眼,他已長成一個懷揣心事的小少年。有時見他不快樂的樣子,我就逗他,對著他唱歌,小小少年,沒有煩惱,但愿永遠這樣好。
灑滿陽光的午后,將他嬰兒時期的衣衫一件件拿出來,晾曬在和煦溫暖的春光里。我晾曬的是一件件小小的衣衫,還是一日日流走的光陰?
時光的沙漏里,細沙流走的是光陰。淡淡檀香里,裊裊燃盡的是光陰。一杯清茶,從沸騰香醇到冰涼如水,冷卻的也是光陰。
他日柳青,今日落花。韶華與皓首之間,是漫長的一生還是轉眼即逝的一瞬間?歲月是什么?長的是憂愁,短的是歡顏。
昨日,還記得年輕的父親穿一件白襯衣,用自行車馱著幼年我和妹妹出去游玩,自行車騎得飛快,路旁的白楊樹嘩啦啦地唱著歌,我們銀鈴般的笑聲灑了一路。一轉眼,父親老了,今日打電話給我,問我上班忙不忙,不忙的話,去幫他買幾盒降壓藥。蒼老的聲音,小心翼翼的口吻。一瞬間,時光流轉,我已成年,他卻成了童年的我,要我為他遮風避雨。幼年的我是那么貪心,總央求父親替我買這買那,要他給的愛再多一點。在光陰面前,我深深低下頭去,眼看著父母一日日衰老,白發如霜,老病纏身,我卻無能為力。
龍應臺寫到: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目送孩子一天天長大,一步步走遠,走進自己的天空。他的天空落雨了,我不再是他雨中的樹陰和遮蔽。漸漸目送父母一日日蒼脆弱、孤寂、蒼老、憔悴,任歲月的積雪落滿發間。龍應臺的散文《目送》,是對生命的目送,光陰的無言。我漸漸懂得,上蒼不會厚待我們所有人,似水流年里,他總是冷眼看著,看著我們不斷尋找,相伴,廝守,離散。
時光將我銳利的棱角一點點磨去了,在匆匆流年里,一顆心慢慢沉靜下來,懂得敬畏,寬容,自省,悲憫。于是,我的腳落在泥土中,然后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我終于明白,我沒有一雙會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