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伏燒埋
不伏燒埋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不伏燒埋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不伏燒埋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不伏燒埋 成語發音: bù fú shāo mái 成語解釋: 伏:屈服;燒埋:燒埋銀錢,舊時官府向殺人犯追繳賠給死者家屬的埋葬費。比喻不伏罪或不聽勸解。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燒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來;若不打,這頑皮不改。” 成語繁體: 不伏燒埋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是與自高自大的樣子 成語結構: 動賓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自以為是  查看更多不伏燒埋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我又不敢當廳抵賴,恰待分說,又道咱家不伏燒埋。(《元曲選 爭報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