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黃英》原文及譯文賞析
黃英
蒲松齡
馬子才,順天人。世好菊,至才尤甚。歸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從油碧車,豐姿灑落,漸近與語,少年自曰陶姓。因與論藝菊之法。馬欣然曰:“仆雖固貧,茅廬可以寄榻。不嫌荒陋,無煩他適。”陶趨車前向姊咨稟,車中人推簾語,乃二十許絕世美人也。顧弟言:“屋不厭卑,而院宜得廣。”馬代諾之,遂與俱歸。日過北院為馬治菊,菊已枯,拔根再植之,無不活。陶姊小字黃英,雅善談。陶一日謂馬曰:“君家固不豐,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為常!為今計,賣菊亦足謀生。”馬素介,聞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風流雅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為貪,販花為業不為俗。人固不可茍求富,然亦不必務求貧也。”馬不語,陶起而出。
自是馬所棄殘枝劣種,陶悉掇拾而去。未幾菊將開,聞其門囂喧如市。怪之,過而窺焉,見市人買花者,車載肩負,道相屬也。其花皆異種,目所未睹。心厭其貪,欲與絕;而又恨其私秘佳種,遂款其扉,將就誚讓。陶出,握手曳入。見荒庭半畝皆菊畦,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而細認之,盡皆向所拔棄也。陶入室,出酒饌,設席畦側,曰:“仆貧不能守清戒,連朝幸得微資,頗足供醉。”漸而舊日花畦,盡為廊舍。至秋載花去,春盡不歸。而馬妻病卒。意屬黃英,微使人風示之。黃英微笑,意似允許。
課仆種菊,一如陶。黃英既適馬,于間壁開扉通南第,日過課其仆。馬恥以妻富,恒囑黃英作南北籍,以防淆亂。不半歲,土木大作,馬不能禁。經數月,樓舍連垣,兩第竟合為一,不分疆界矣。然遵馬教,閉門不復業菊,而享用過于世家,馬不自安。黃英曰:“妾非貪鄙;但不少致豐盈,遂令千載下人,謂淵明貧賤骨,百世不能發跡,故聊為我家彭澤解嘲耳。然貧者愿富為難,富者求貧固亦甚易。床頭金任君揮去之。”馬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英曰:“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貧也。無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何害?”乃于園中筑茅茨,擇美婢往侍馬。馬安之。然過數日,苦念黃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隔宿輒至以為常。黃英笑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馬亦自笑無以對,遂復合居如初。
(選自《聊齋志異》,有刪改)
5. 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因與論藝菊之法藝: ▲
⑵陶姊小字黃英,雅善談雅: ▲
⑶遂款其扉,將就誚讓款: ▲
⑷黃英既適馬 適: ▲
5. ⑴藝:種植; ⑵雅:向來,平素;⑶款:敲,扣;⑷適:女子出嫁
6.結合全文,簡要概括馬子才的主要性格特征。(2分)
▲
6.忍貧樂道,自命清高。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馬子才家世世代代愛好菊花,傳到他更是愛得厲害。路遇少年,論菊投契,因此并邀姐弟倆回家借住。
B.馬子才看不慣陶姓少年出售菊花的行為,但因為他私藏了好的菊種,又不得不虛以委蛇,和他一起喝酒。
C.黃英向馬子才解釋賣菊花的原因:不是貪圖富貴,而是為貧窮愛菊的陶淵明揚眉吐氣。
D.黃英一開始不能說服馬子才改變自己對販菊富貴的看法,就選擇了和馬子才分居;馬子才因思念黃英,最后還是和她住到了一起。
7.B(“因為他私藏了好的菊種”是臆測。)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馬素介,聞陶言,甚鄙之(3分)
▲
(2)過而窺焉,見市人買花者,車載肩負,道相屬也。(4分)
▲
(3)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3分)
▲
8.(1)馬子才向來清高耿直,聽姓陶的這么一說,非常鄙視他
(2)走過去悄悄觀看,只見來買花的市民,車拉肩挑,一路上接連不斷。
(3)花別人的錢,也是很可恥的。
【參考譯文】
馬子才,順天人。家世世代代愛好菊花,到馬子才更加厲害。在回家的路上,馬子才遇到一個年輕人,他騎著驢子跟在一輛油碧車的后面,風度瀟灑。這人漸漸走近后,馬子才和他搭上話。他自我介紹說:“姓陶。”他接著和馬子才談論種菊的方法。馬子才高興地說:“我雖然貧窮,但茅屋還可以讓你們住下來。如果不嫌荒涼簡陋,就不煩勞你們到別處去了。”姓陶的便到車前告訴姐姐,征求她的意見。車里的人推開簾子答話,原來是一位二十多歲的絕代美人。她望著弟弟說:“房子不怕小,而院落應該寬一點。”馬子才替年輕人答應了,于是就一同回家。他每天到北院為馬子才整治菊花。有的菊花已枯萎,他就拔出根來重新栽下去。這樣沒有不活的。陶家姐姐小名叫黃英,她很善于交談。姓陶的有一天對馬子才說:“你家里本來不富裕,我每天吃你的喝你的很連累你,現在我想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賣菊花足可以維持生計。”馬子才向來清高耿直,聽姓陶的這么一說,非常鄙視他,說:“我以為你是個風流高雅的人,一定能安于貧困;現在你說出這樣的話,太勢利了,侮辱了菊花。”姓陶的笑著說:“自食其力不是貪婪,賣花為業不算庸俗。一個人固然不能茍且謀求富裕,但是也不必一定謀求貧困。”馬子才不說話,姓陶的起身走了出去。
從此,馬子才所丟棄的殘枝劣種,姓陶的全都把它們撿去。不久,菊花將開,姓陶的門前人聲喧嘩,像鬧市一般。馬子才覺得奇怪,跑去偷看。只見買花的人,用車裝,用肩挑,路上絡繹不絕。那些菊花都是奇異的品種,是馬子才從未見過的。馬子才很厭惡姓陶的貪心,想與他斷絕來往,但又恨他私藏好品種,就敲開他的門,想就勢指責他。姓陶的出來,握著馬子才的手,把他拉進去。只見半畝荒蕪的庭院都成了菊壟。地上將開的那些花,沒有不好看的。馬子才仔細一看,全都是以前自己拔起丟掉的。姓陶的進屋,拿出酒菜,在菊壟旁設席,說:“我貧困不能遵守清規,幾天來幸好弄到一點錢,足夠讓我們喝個醉。”過去的花壟漸漸全成了房舍。到秋天他用車裝載菊花離去,第二年春末還沒有回來。此時,馬子才的妻子病故,馬子才對黃英有意,暗地里使人透風給她。黃英微微一笑,好像同意。
黃英督促仆人種菊,和弟弟種的不相上下。黃英嫁給馬子才后,在隔墻上開了道門通向南邊房子,并每天過去督促她的仆人。馬子才認為靠妻子的家產為生可恥,常囑咐黃英把家產分為南北兩處登記,以防止混淆。不到半年,大興土木,馬子才阻止不了。經過幾個月,樓房連貫相接,南北兩邊房屋竟合成一體,不分界限了。黃英聽從馬子才的意見,閉門不再經營菊花,但物質享受超過世代的富貴人家,馬子才過得不自在。黃英說:“我并不是貪婪鄙陋。但是,如果不能稍稍富足一點,那就會叫千年以后的人都說陶淵明是貧賤骨頭,一百代也不能發家。所以姑且為我們陶家彭澤令解解嘲罷了。然而貧困的人要想富裕很難,富裕的人求得貧窮卻很容易。床頭的錢任你去揮霍,我不吝惜。”馬子才說:“花別人的錢,也是很恥辱的。”黃英說:“你不愿意富,我又不能窮,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同你分開住。這樣清高的自己清高。渾濁的自己渾濁,對誰也沒有妨害。”就在園子里蓋了間茅草屋讓馬子才住,選了個漂亮的奴婢去侍候他,馬子才住得很安心。可是過了幾天,就苦苦想念起黃英,叫人去叫她,她不肯來,沒有辦法只好回去找她。隔一宿去一趟,習以為常了。黃英笑著說:“你東邊吃飯西邊睡覺,清廉的人不應當是這樣的。”馬子才自已也笑了,沒有話回答,只得又搬回來,同當初一樣住到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