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植物的發現句子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豐非
本文為豐非原創,未經允許,請勿私自發布于他處!
在近十年的教育研究中,我與3000多個孩子打過交道。我發現很多小學生的自然知識非常匱乏,包括學齡前的孩子甚至是一些中學生,一些常見的植物孩子們卻叫不上名字。缺少植物學和動物學等自然知識對于孩子理解力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比如,語文閱讀理解中經常會有一些景色的描寫片段。有一次,在北京的一次三年級的語文課上,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杜鵑花的,有的孩子沒見過杜鵑花,看到關于杜鵑花的文章首先就覺得不感興趣。其次,因為沒見過杜鵑花,讀文章時就不易理解。
還有一次,二年級期末考試時,有一篇文章對迎春花的顏色、形狀和香味進行了描寫。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迎春花長什么樣子,讀到那篇文章的時候,腦海中無法形成清晰的畫面感,理解起文章來就有困難。在讀文章的時候也感受不到那種身臨其境的樂趣。
事實上,春天的北京街頭到處盛開著迎春花,孩子們絕對都見過迎春花,可是沒有人告訴過他們路邊那一叢叢的金燦燦的花就是迎春花,孩子們更沒有仔細地觀察過迎春花的花瓣和葉子的形狀,沒聞過它的氣味。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初春時候他們每天都會見到的、開在路邊的那種最尋常的花就是迎春花。所以,當孩子們讀到描寫迎春花的片段時,腦海中無法成像,無法快速地對文章有更加深刻的、更加透徹的理解。
再比如,上作文課的時候,寫景作文是中小學生繞不開的一類作文題目。如果孩子認識的植物少,平常對各種植物缺乏觀察,描寫植物的時候就感到無話可說,要么就是非常籠統。植物學知識缺乏的孩子,寫的句子通常是這樣的:“春天來了,花兒開了,草兒綠了。”一句話就把春天的景象概括完了。
而那些植物知識豐富的孩子,則會詳細地描寫都有哪些花兒開了,每一種花兒分別長什么樣子,聞起來是什么氣味,能用比喻句和擬人句形象地進行描繪,甚至能把每一種花的性狀和用途也闡述清楚。這樣的文章生動、具體,感染力強。
所以,家長一定要利用好一年四季,特別是花草種類繁多的春夏季節,對孩子進行植物學的啟蒙和引導。具體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
【第1句】:仔細觀察各種植物。
要豐富孩子的植物學知識。
家長要多帶著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告訴孩子每一種植物的名字,觀察花瓣和葉片的樣子,聞聞它們的氣味,看看圍繞其間的蜜蜂和蝴蝶,說說它們的葉子和花朵像什么。如迎春花像金黃的小喇叭,像一眨一眨的眼睛。一叢叢的迎春花像掉落人間的星星正停留在枝頭欣賞春色。
還可以觀察每一種植物的生長特點和花期。比如玉蘭花盛開于初春時期,花期短,盛開后一周即凋落;迎春花是先開花,后長葉。
【第2句】:制作植物標本。
家長可以和孩子撿拾植物的葉片和花瓣,制作成漂亮的標本冊子。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對每一種植物的了解會更加深刻。
【第3句】:體驗創意繪畫。
可以引導孩子用葉子和花瓣做拼貼畫,還可以將植物的根莖花葉果用于創意繪畫當中,豐富孩子的藝術表達形式,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
玉蘭花花瓣拼貼畫花瓣拼貼畫《孔雀》樹葉果實拼貼畫在春夏之際,請帶著孩子去觀察觀察下面這些植物吧:
【第1句】:二月蘭
二月蘭二月蘭【第2句】:櫻花
櫻花有各種顏色的,花瓣的樣子也不一而足。
白粉色櫻花白色櫻花【第3句】:迎春花
迎春花和連翹的花瓣和葉子都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迎春花的花瓣為5-6片,連翹的花瓣為4片。
【第4句】:連翹
連翹【第5句】:玉蘭花
常見的玉蘭花有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等。
粉色玉蘭花白色玉蘭花【第6句】:桃花
【第7句】:風信子
風信子的花色很豐富,有黃色、紫色、白色、紅色和藍色等。
風信子【第8句】:郁金香
郁金香的顏色也非常多。有紅、紫、黃、白、粉等。
紅色郁金香粉紅相間的郁金香黃色郁金香白色郁金香【第9句】:海棠花
海棠花【第10句】:丁香花
【第11句】:劍蘭
【第12句】:冬青
各個城市的街頭到處都是冬青。
【第13句】:郁李
郁李,一種非常美麗的花。
【第14句】:棣棠花
【第15句】:杏花
【第16句】:梨花
【第17句】:杜鵑花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第18句】:梔子花
【第19句】:油菜花
春夏之際開的花還有月季、芍藥、牡丹等。能觀察到這些植物的地點有街頭、公園、野外、各地的植物園。
請帶著孩子盡情地去觀賞吧!大自然能激發孩子樂觀善良的天性,能使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如何通過細心觀察來發現盆栽植物換盆的最佳時期
【臺長來答】對喜愛花弄草的人而言換盆是件大事,可惜以“悲劇”收場的也不少……
因而,許多臺友視換盆為畏途。其實,會失敗通常只因換盆時機錯誤。
玩盆栽種植都該知道
盆的空間有限,給幾分空間,植物就能成長幾分。
當盆的容量不足時,植物先是停止生長,接著因無法供應根部足夠的水分與養分,而開始消耗本身所貯藏的養分,直至透支,就開始干枯凋萎,若此時才急著換盆,怕已回天乏術。
然而多數人偏偏在此時才想起換盆,此時植物極為衰弱,體內所存養分也已消耗殆盡,根部又因過度擁擠而腐壞,此時一動反而會加速死亡,結果可想而知,換盆失敗。
換盆的最佳時機
每種植物的生長速度與溫度、土質、環境、給水方式、日照、盆大小都有緊密的關系,也就是說,并無規定要幾年換一次盆。
生長速度快慢大致的順序是草本、球根、灌木、常綠喬木、落葉喬木、針葉樹,不過這也只是參考。
總之,植物生長開始出現停滯、排水較以前緩慢、細根有些冒出土面、底部排水孔有被根系堵塞等情形,就該換盆了。
以季節來說,春秋兩季外加梅雨期都是換盆的好時機,不過,落葉樹要避免在深秋動手,以免還未復原就進入休眠期,傷口不易愈合。
額,既然明白了換盆的最佳時期,臺長繼續發點福利,講個關于換盆的案例吧。不負臺友進來瞧一番,哇哈哈哈……
換盆作業以油點草為例
【第1句】:種植兩年后,盆中已有擁擠現象。先將枯葉、干枝條仔細剪除,準備換盆。
【第2句】:脫盆后,發現土團外緣布滿根系,新長的根已被迫往上發展。
【第3句】:將下層、外圍糾結不清的根塊剪除。
【第4句】:鋪上盆底網后,先放一層粗粒土或發泡煉石,有助排水與通氣。
【第5句】:粗粒土上再放一層培養土。
【第6句】:擺上植物之后再將培養土填妥,在土表層灑布一層碎石,不但使外表看來干凈些,也可保護植土。
【第7句】:換盆完成。將廢棄的砂鍋蓋鑿洞后拿來當盆器,盆淺、面寬,有不一樣的效果。
換盆的原意并不只是更換大的盆而已,最主要的目的是修剪老根與更新植土。
如果植株與原先的舊盆搭配合適,仍可將舊盆內外清洗干凈后再植回。
有不少人不解換盆的意義,將植株取出后,原封不動地置入較大的新盆,再補填新土,或是略為剝除舊土后,根系原封不動又植回盆中,原因都是害怕動了根就長不好,甚至會使植物喪命。
其實,如此換盆無異于白做工,要知道枝葉修剪后會分枝生長得更好,根系也一樣。較短較細密的根系吸收能力好,穩固性強,搭配盆的選擇性也多,過長過直的根永遠只能植于深盆。
好啦,本文就到這里。
趕緊去陽臺看看你們的盆栽小可愛吧,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換盆時就換盆!
種在陽臺上
【挑戰一首藏頭詩】四句藏頭露尾詩,首字相連+尾字相連,可得八字箴言,召喚臺長真身!
更多精彩妙文盡在一首藏頭詩:
微風輕撫花常在
信步神游南山陽
搜奇覓巧銅雀臺
種紅植綠青云上
來時記得說一句:“臺長,你的秘密被我破解啦”!
萬能的頭條,這是什么植物?黃山地區發現的
謝悟空: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沒人知道,即使再聰明的人,總不能隔空透物吧?圖片都沒有怎么能知道?
這是我拍到的圖片,誰都說出它們的名字?
用放大鏡觀察一張餐巾紙,會發現什么
我想說用顯微鏡觀察還有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