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篇課文的好句子匯編60條
《桂花雨》課文原文
《桂花雨》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桂花雨》課文原文:
中秋節前后,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并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故鄉靠海,八月是臺風季節。桂花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可是母親一看天上布滿陰云,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搖落以后,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撿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桂花雨》教學建議:
【第1句】:可以從學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懷的人或事引入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如果有條件,教師可多讀一點琦君寫的文章,以便對她有較多的了解。
【第2句】: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主閱讀探究。可以先安排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注意停頓,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再安排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分別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與小組的同學交流,聽聽小組同學的意見,如果意見不相同,互相討論討論。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對課文中的重難點,教師要做一定指導。
【第3句】:引導學生體驗搖花樂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多讀幾遍課文,再畫出有關描寫搖花樂的句子,然后一邊讀一邊結合課文插圖想象搖花樂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歡樂。
母親對故鄉桂花的懷念是教學上的難點。杭州的一處小山全是桂花,香飄十里。而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可仿照這個句式,讓學生說說,以便他們對母親的話有更具體的感受,如,這里的環境真好,母親會怎么說?這里的生活真舒適,母親會怎么說?……從而體會到母親表達的是對家鄉的熱愛和懷念。
【第4句】:要注意朗讀的指導。課文第【第2句】:【第3句】:【第5句】:【第7句】:八自然段分別表現出人物的不同情感:“我”對桂花的喜歡、母親的擔心、“我”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搖桂花時的歡樂、“我”對“搖花樂”的懷念。這些情感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用適當的語氣、語調表達出來。教師可作適當點撥,比如,選擇一兩處作示范朗讀,或者請學生范讀,再作評議。
【第5句】:課文中的許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動的畫面。如,桂花盛開時香飄十里的情景,搖落桂花時那飄灑的陣陣桂花雨。這些情景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體驗進行想象。如,看過桂花的學生,可以回憶桂花盛開時的景象。又如,學生可能有淋雨的經歷,雨絲飄落在頭發、脖頸上的感受與課文中“桂花雨”的飄落有相似之處。可讓學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飄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還可以發揮課文插圖的作用,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想象人物的內心感受。
【第6句】:可以引導學生交流閱讀這篇課文的感受。如聯系古詩或者聯系課外閱讀談談人們對家鄉的懷念;還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