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校衛生工作計劃通用
計劃是提高工作與學習效率的一個前提。做好一個完整的工作計劃,才能使工作與學習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衛生工作計劃篇一
一、工作重點
1、積極配合鎮衛生院完成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
2、繼續加強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管理,做好學生晨檢及因病缺課、因病追查登記,建立健全防護體系,有效控制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發病率。
3、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范、自我保護及自我保健意識。
4、充分發揮校衛生保健室的職能作用,強化對衛生員的培訓工作,及對各個班級衛生工作的管理。
5、注重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6、根據省教育廳的文件精神,強化健康教育課程的落實,真正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
7、完善衛生檢查制度,由強化的管理逐漸轉為內化的習慣。
二、工作措施
1、強化全體教師參與衛生管理的意識,貫徹每位教師“健康第一”的思想。讓教師真正從學生的健康出發。
2、本學期學生的體質健康檢查是這學期學校衛生工作的重點,我們要動員全體師生積極密切配合區保健所的體質健康檢查工作,認真準備,嚴格按照保健所的要求逐一落實,在保健所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快”、“靜”、“好”的完成體質檢查工作,并做到檢查后認真完成體檢數據的輸入與統計工作,將軟件及電子表格及時、準確上報衛生院。
3、春季是傳染病和流行病的多發季節,根據衛生院下發的傳染病防護體系中的具體措施,繼續加強晨檢,因病缺課統計,因病缺課病因追查登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深入落實傳染病的報告制度、隔離制度、消殺制度。認真監督、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并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因病缺課情況,堅決杜絕瞞報、遲報、漏報現象的發生。配合德育部門對學生的課間活動進行統一管理,有效控制傳染病的傳播,保證正常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按照保健所的要求,做好因病缺課報表的統計及上報工作,努力做到及時、準確。
4、做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防近:繼續重點抓好預防工作,充分利用“三月”防近月、“六六愛眼日”以及健康教育課進行宣傳,防近工作很重要,落實也很艱巨,要多開展群眾性集體活動,落實“三個一”,抓好學生的讀寫姿勢、眼保健操等工作 ,配合學校德育部門對各班眼睛保健操進行抽查,糾正動作,做好記錄,及時公布檢查情況,并把檢查結果納入優秀班級評比考核中。 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最大限度的降低近視眼的患率。
防齲:積極做好學生口腔衛生的宣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繼續開展氟離子透入的防齲工作,教育學生少吃零食甜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并使用含氟牙膏,養成定期看牙醫的好習慣。
防治沙眼:教育學生講究衛生,做到一人一盆一巾,患了沙眼及早治療并堅持用藥,充分認識沙眼的危害性,與家長建立共識,將沙眼病控制在最低水平。
傳染性疾病:向學生宣傳疾病特征,教育學生減少到人多的地方的次數,鍛煉身體,適當增減衣服。確保學生健康的學習生活。
5、根據保健所的要求,做好各個宣傳日的宣傳活動。
6、與學校德育部門緊密配合做好每周一次的個人衛生檢查工作,確保學生健康的生活,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配合社區醫院做好學生的各種檢查接種工作,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8、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強化訓練是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手段,要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9、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10、做好資料完善建設工作:完善規范,實事求是,嚴格管理。
學校衛生工作計劃篇二
新的學期開始了,學校的衛生工作,仍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法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為前提,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抓好學生素質教育及養成教育,抓好學校衛生管理工作,及常見病、傳染病、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工作,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衛生工作具體開展情況如下:
1、開學初,對學校的環境衛生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掃除,及時清除校園內的衛生死角,防止登革熱疫情在我校傳播、蔓延,并通過學校廣播及宣傳欄大力宣傳有關登革熱的預防方法,及時做好晨檢工作,開展學生因病上報制度,一旦發現有發熱癥狀,及時勸導學生去醫院治療,并及時上報上級領導。
2、認真做好新生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工作,并進行登記造冊,一旦發現有少種、漏種現象,及時通知家長進行補種,使學生的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同時繼續做好全校學生健康狀況的綜合監測工作。
3、開展食品衛生宣傳周,認真做好食品衛生宣傳,并要求每班出一期食品衛生黑板報,通過宣傳,要求學生掌握:
(1)不暴飲暴食;
(2)不吃三無產品;
(3)不喝生水,不吃沒有煮熟的食物;
(4)不飯后同時時;
(5)不挑食、偏食;
(6)適當選擇零食;
(7)防止吃剩飯引起食物中毒。
4、環境衛生實行三制:
(1)衛生包干制:學校的環境衛生實行劃區分班包干,明確職責,堅持每天打掃,做到室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有序,校園清潔區內整潔無衛生死角;
(2)檢查評比制:組織學校的督導員對各教室及清潔區的衛生情況每天進行定期檢查,并每周公布,評比成績,實行“流動紅旗”促進各班各室的衛生工作到位;
(3)考核獎懲制:把衛生檢查評比的結果作為班級考核的內容之一,作為文明班的重要依據之一。
5、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加強對學生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繼續利用廣播、宣傳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和健康教育,注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從低年級的學生抓起,教會低年級的眼保健操,并教育學生熱愛學校、愛護公物和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維護好學校的環境秩序,把學校建成幽雅美麗的學習場所及生活的搖籃。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6、添置衛生室設備,購買內服和外用常用藥品,認真做好衛生室的門診,并做好師生就診記錄。
7、在傳染病流行季節,積極宣傳有關的防病知識,并加強傳染病的管理,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8、加強眼保健操的檢查指導,期初播放眼保健操的示范片,以糾正學生的正確做法,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一次,督促每班二周調換座位一次。
9、建立傷害事故登記,并與相關老師及時聯系,分析原因,教育學生防御意識,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10、每周二次不定時對教師辦公室的衛生進行評分,并公布成績,期末評比優秀辦公室。
11、做好學科的業務知識學習,立足本職工作,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技能水平,以便能更好的為廣大師生服務。
12、對學生的健康體質進行監測,配合區防疫站,對全校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并統計,一旦發現異常狀況及時聯系班主任,通知家長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13、配合學校工會,組織全體教職工進行一次健康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