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防戰士的事跡通用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消防戰士的事跡篇一
他是一名有著“工匠精神”的中隊長,將每件事情都做的妥帖。工作之余,熱愛拍照的他用相機抓住每一瞬間,將他們的訓練時光定格在一張張充滿回憶的照片中。休息時間像個大男孩,工作起來卻一絲不茍,慎終如始。他有一個抽屜,放著他歷年來的得到的榮譽,多年來的優秀警官,青奧會的安保先進個人,“4.22”靖江市德橋倉儲有限公司油罐區發生爆炸燃燒事故處置中表現突出獲得的嘉獎,
___
安保得到的三等功等等等等,可是平時都是鎖起來的,問他原因,他說:“榮耀只是記錄著過去,也許待到含飴弄孫之時,才會向后代敘述著當年的故事,可是現在我還年輕,必須腳踏實地的活在當下,干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職,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通透。”入伍12年,從最初的戰斗員到現在的指揮員,他始終奮戰在一線崗位,大到德納化工,德橋倉儲,小到草坪堆垛,輪胎冒煙。他永遠沖鋒在前臨危不懼,帶領全隊出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任務,事后又親力親為,即使完成任務后筋疲力盡,他也要反復確認無復燃危險后再最后撤離。隊伍管理中他身先士卒,牢固樹立以隊為家的思想,能堅持與戰士“五同”,要求戰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在今年的夏訓操法中他參與了所有考核科目,讓戰士們的訓練熱情空前高漲。
在生活中他也是一個細心的“家長”,關心同事們的生活,組織活動帶領大家放松身心和舒緩情緒。他的關懷無微不至,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候從細節中覺察到戰士情緒的微妙變化,和他們談心并盡自己所能幫他們解決困難。
消防戰士的事跡篇二
在國內專職消防隊伍中,有這樣一支英雄的團隊:在__1井搶險中他們沖鋒在前,在四川汶川、云南彝良、四川雅安等特大抗震救災中他們舍生忘死,在中原油田、普光氣田開發建設中他們重任在肩,在石化企業“寒冬期”轉型發展中他們獨領風騷。目前,他們的執勤力量分布在全國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余個市(縣、區),成功開辟北京、__、廣西、海南等11個消防委托服務市場,建成國際領先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實訓基地。而這支隊伍的帶頭人,就是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范、中原油田消防支隊支隊長楊永欽。
刻苦鉆研攀高峰
“干啥就得吆喝啥”,這是楊永欽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想,也是這么做的。書是他最好的朋友,學習是他的信仰和習慣,對于學習,他總是見縫插針、孜孜不倦、如癡如醉。在他的家中和辦公室,最顯眼的是擺著、放著的各種書籍和資料,出差的行李中,最重的東西還是書和資料。他20多年如一日,刻苦學習消防理論,潛心鉆研前沿消(氣)防和應急救援技術,在石油化工火災防控、高酸氣田應急救援、消防前沿技術研發應用、消防體制機制建設、危化品應急救援培訓管理、各類災害事故處置等方面卓有建樹。
他__年被國家公安部評為全國首批、央企唯一一名國家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曾數十次作為公安部、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消防專家,參與審核《石油天然氣防火設計規范》《易燃易爆場所防雷裝置及防靜電接地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等行業標準、技術規范30余項。參與編寫中國石化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消防安全達標規定等20多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參與起草《國家安全生產“十三五”發展綱要應急救援部分》,得到業界充分肯定。
他主持籌建的川東北(普光氣田)應急救援中心,攻克高酸劇毒氣體應急救援世界級難題,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主持研發全驅雙動越野泡沫消防車、移動供氣車、強風車等多項搶險救援裝備,填補國內外技術空白。另有3項成果分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余項成果分獲局級科技進步獎、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在滅火救援中得到廣泛應用。
__年,他借鑒美國農工大學texas事故仿真訓練系統、肯尼迪機場防恐應急訓練系統和德國真火訓練系統,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真火實訓基地。成功舉辦國家危化品應急救援高級指揮員,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儲糧等各類培訓班98期12000余人次。受到國家安監總局領導和送培單位的高度評價,被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為國家危險化學品救援實訓基地、競賽基地和骨干救援基地。
鑒于楊永欽在學術上的深厚造詣和豐富的指揮管理經驗,他先后被公安部聘為滅火救援專家,被國家安監總局聘為安全生產應急專家,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聘為研究生導師,科學顧問;被__理工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西安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等聘為校外碩士研究生企業指導教師。多次在全國消防隊長、國家應急救援高級指揮員等培訓班上授課,并在__年榮獲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一屆全國安全培訓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成為國內消防和應急救援領域享有盛譽的“大咖”。
肩負重托挑重擔
普光氣田,是國內規模最大、豐產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裝氣田,對中原油田來說意味著曙光,她承載著中原石油人的幾許希望和夢想。__年5月,楊永欽和一群熱血男兒帶著中原油田上下的重托,帶著二次創業的夢想,從豫北平原千里迢迢來到大巴山區,肩負起普光應急救援中心、國家油氣田川東北基地的籌建和搶險救援工作。
川東北地區是中石化重要的油氣資源基地,同時也是中國陸地上油氣鉆井工程施工風險最大的地區之一,還是安全、環保的敏感地區,且該地區村落密集,人口眾多,地處水系上游,社會應急救援資源相對薄弱。因此,在普光氣田實施應急救援,他們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普光氣田屬于高含硫氣田,目前國內尚無開發先例,即使在國際上也不多見。對于應急救援來說,可供借鑒的經驗非常有限,如何處理高濃度的硫化氫溢散,還面臨著很多難題,危險性也極高。二是山區作戰,川東北地區山高、坡陡、彎急,道路、水源和人員疏散等問題使得應急救援受到很大的局限,尤其是遇到大的突發事件,大型消防氣防設備的運輸,眾多應急救援人員的行動都將面臨挑戰。三是當地群眾的疏散問題。川東北地區村落密集,人口密度大,且山區居住人口多,如何確保當地群眾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疏散到安全地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含硫氣田的應急救援工作在國內可借鑒的經驗比較少,而像普光氣田這樣的高含硫化氫氣田,國內外都不多見,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技能,適應高含硫氣田的應急救援隊伍刻不容緩。
面對困難和挑戰,楊永欽帶領其他幾名同志不等不靠,迎難而上。白天,他們背著干糧、水壺,冒著酷暑跋山涉水,踏勘井場位置、道路、水源及地形地貌,了解居民分布情況,以及普光及周遍應急資源和力量,常常是餓了就啃一口干糧,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楊永欽同志腰椎做過手術,有時腰椎病復發,疼痛使他臉色蠟黃,渾身虛汗,他只是蹲下休息一會,等疼痛稍微緩解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晚上,他挑燈夜戰,鉆研氣防理論,查閱資料和相關規范、標準。由于辦公條件簡陋,沒有辦公桌椅,他就趴在床上寫,蚊蟲叮咬他也顧不得驅趕,兩只胳膊和手起了一個個大包,又紅又腫,手握筆都困難。在短短的15天內,他們起草的10余萬字的《川東北地區應急救援系統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川東北地區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及應急工作管理規定》,一次性通過了中石化的評審。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在50天內起草和完成了應急救援中心217種設備、器材《采購基本技術要求說明》。在和廠家交流的基礎上,提出了研發大功率、小噸位全驅底盤、全密封液罐等特點的山地越野消防車、強風車等多項搶險救援裝備,成為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消防車行業的空白。
為有效應對和快速處置突發事件,楊永欽同志帶領有關人員跑遍了普光工區,對普光及周遍應急資源和力量分布情況進行了解;同時針對不同工況,制定了26個鉆井平臺的應急處置方案,每個方案都有“四圖一卡”。即:居民分布圖、行車線路圖、疏散示意圖、應急搶險力量部署圖、疏散逃生說明卡,保證了應急處置方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崇文尚武鑄精兵
為適應新形勢下消防和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應急救援中心以打造全國一流搶險救援隊伍為目標,以提升隊伍體能、技能和整體綜合能力為重點,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練什么”的思路,制訂了《應急救援人員業務訓練大綱》,自編自創了體能、技能、智能、心理、應用性等山地作戰訓練科目22項,編制了80余種主要裝備器材的操作使用規程和維護保養規定。為了把隊員培養成“精一、會二、懂三”的復合型人才,他要求每名隊員都成為“五大員”,即安全知識的宣傳員、安全技能的教練員、生態環境的環保員、突發事件的搶險員、救災現場的護理員。他倡導白天一身汗---深入現場踏勘,熟悉地形地貌;晚上一盞燈—學習業務,開展沙盤推演,并固化“5211”練兵,即每周5天現場訓練、2次集體業務理論學習、1次現場演練、1次戰術研討,把體能、技能、戰術訓練相結合,達到“訓戰合一”,提高了隊伍的處置能力。__年10月和__年8月,支隊分別代表中石化、__省、四川省參加全國第一、二屆危化品應急救援技術競賽,奪得1個團體第二、2個團休第三好成績。3個單項創歷史記錄,8人次進入個人全能前10名, 3人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隨著世界經濟新常態的到來,我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結構調整、政策消化的“三期疊加”階段,石油化工行業市場盈利空間逐漸縮小,工資收入下滑,油田進入“寒冬期”,開始實行自負盈虧。楊永欽帶領全體干警打破工種界線,打破“固守宅田”的陳舊思維,走出“石油莊園”,搏擊風浪,勇立潮頭。探索建立了消防人才培養、技術服務、創收增效“三位一體”的消防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成功開辟北京、__、中康、延長、新鄉、川渝、北海、海南等11個外部消防委托服務市場,成為全國第一支走向市場并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企業專職消防隊伍,“中原消防”已經逐漸成為一個“消防服務品牌”。
一腔熱血寫忠誠
災難面前,見證英雄壯舉。__年12月21日,__1井在鉆井施工中突然發生溢流。突如其來的災難,對剛組建不久,僅有20余人、兩臺執勤車的應急救援中心來說,是一次重大考驗。從所住的普光氣田前線到__1井,共80公里山路,路險溝深,道路崎嶇,平時需要3個多小時。當天,楊永欽帶領隊員們克服天黑霧大等重重困難,僅用兩個小時零十分鐘,就趕到了搶險現場!他立即對干警進行了明確分工:一班負責引導群眾疏散;二班實地勘察現場,掌握現場情況,對井場各放噴口進行測量,確定放噴池準確位置;他帶領三班踏著崎嶇的山路,不畏艱險,迅速準確地摸清了井場周圍的水源情況。根據現場勘察和測量的數據,他不顧身體疲勞,連夜組織人員到第二天凌晨4點,編制了《__1井應急救援處置方案》,繪制了《搶險救援力量部署圖》,為搶險救援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指揮搶險的領導看了處置方案和部署圖后,評價說“好,好,你們太專業了!”為了整合搶險救援的力量,指揮部決定,將搶險現場氣防、消防指揮的重任交給應急救援中心,成立消防醫療救護組,負責搶險現場的消防、偵檢、疏散、救護等工作,統一協調指揮達州、宣漢、西南局等參戰單位的消防、氣防、搶險和醫療力量,并承擔環境監測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歷時15天的搶險戰斗中,他和隊員們經歷了多次生與死的考驗,最終戰勝了險情,應急救援中心被集團公司授予集體二等功,楊永欽等三名同志立功受獎。
__年5月12日,是一個讓全國人民都刻骨銘心的日子,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級特大地震。已經在普光氣田連續工作了4個多月,回到家里休假還不到10個小時的楊永欽同志,立即通過電話安排部署成立抗震搶險救援隊有關事宜后,告別妻兒,帶領正在濮陽休假的幾名隊員,連夜啟程奔赴災區,與從四川普光趕往災區的隊伍會合。帶著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們50多名搶險隊員,帶著210多套搶險器材和裝備,日夜兼程,千里馳援,連夜奔赴災區。在救援過程中,楊永欽同志十分重視用智慧挽救生命,反復要求全體指戰員不蠻干、不硬干、不傻干,既要快速救人又要科學安全。他根據救援現場房屋倒塌情況和救援實際,提出了“一察、二聽、三喊、四測、五挖、六救”的救援步驟,總結出了上挖法、下挖法、平掏法、支撐法等救援方法,在抗震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帶領隊員們冒著余震不斷的危險,與時間賽跑,和生命接力,短短十天時間,共搜救24個工作面,探測223個場點,探出幸存者18人,自己成功營救出6人,12人交與兄弟隊伍營救,搜尋遇難者59人,清障41處,排除危樓9棟,防疫消殺492次,為災民拉送飲用水100多噸,為災民看病100余人次。抗震結束后,應急救援中心被全國總工會授予 “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國家安監總局、集團公司授予“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楊永欽同志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范”,23名同志被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集團公司授予“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榮譽稱號,40余名同志被中原油田記功受獎。
一次次臨危受命、一次次命懸一線、一次次化險為夷、一次次書寫傳奇,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血與火的洗禮,楊永欽和他帶領的中原油田消防支隊官兵用科學、智慧和膽識,為油城人民撐起一片平安的藍天,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為中原崛起千里馳騁赴湯蹈火寫風流,保一方平安一馬當先鞠躬盡瘁鑄輝煌”。這是對楊永欽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中原油田消防支隊這支隊伍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