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讀活著的心得體會800字通用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活著的心得體會800字篇一
書中主要內容,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讀一頁,都讓我止不住淚濕雙眼,因為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人們紛紛在這個叫做活著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余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余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著臉讓自己的角色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征兆,近乎殘忍。
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
“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說。大多數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貧苦艱難的生活,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讓有慶對生活喪失希望。他熱愛他的兩只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眼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們都天真地以為悲劇該結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來,于是有了一點淡淡的喜樂。
可是我們怎么知道他會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們知道的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一樣,有慶的死冤枉而荒謬。由于血型不幸與臨盆的縣長夫人相同,他竟是因為抽血過多而夭亡的。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里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后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蕩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栗。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
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當便是生命的力量罷。
讀活著的心得體會800字篇二
余華的《活著》這本書包含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展示了一種樂觀生活的精神。主人翁富貴如果能生活在當前,他極有可能會是一位心理學大師或勵志大師。
主人翁富貴是民國時期一個地主家的少爺,曾有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因賭博輸光了家業,并把他父親活活氣死。幸運地是,她的妻子家珍對他不離不棄,和他一同共度難關。為了養家,富貴租種了原來屬于自家的農田,改掉了當少爺時的臭毛病,變了一個人似的,像農民一樣做農活、過日子,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不幸的是,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在路上被部隊抓了壯丁,隨著部隊輾轉千里,歷經生死考驗,最后幸運生還回家,準備與家人重逢。可等他再回到家時,家中發生了很多變故,庭院破舊不堪,他女兒因病成了啞巴,他母親也因病離去。不久后,三反五反、大躍進的潮流沖擊著他的生活和家庭,缺衣、挨餓、受苦、被批成了家常便飯。
因縣長夫人缺血,他兒子有慶作為唯一符合要求的人,被活生生的抽死在醫院;他女兒鳳霞與城里的二喜結婚,小夫妻相親相愛,生活好不容易有了一絲曙光和喜悅,但鳳霞卻因難產死在醫院;富貴在醫院經歷了地獄般的心靈折磨。隨后,他妻子家珍因病相繼去世,他女婿二喜在工作中,意外被水泥板活活砸死,只留下了富貴和他孫子苦根。
到這兒,或許苦難對這位老人折磨應該結束。但隨后更悲傷的是,富貴好心煮了豆子給他孫子吃,沒想到的是,苦根卻因多吃豆子被活活撐死,整個家庭只剩下富貴孤身一人。后來,富貴巧遇一頭待宰的老牛,看到了老牛的目光,富貴想起了自己的經歷,感覺同命相憐,富貴高價買下了老牛,并待老牛似親人,和老牛相依為伴。
富貴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在他的一生中,他經歷過花天酒地,也經歷過窮苦潦倒;他品嘗過婚姻和家庭的滋潤,也品味過喪失親人的悲痛。總的來說,在他的人生中,他經歷的困苦、悲傷多于他得到的快樂。
無論是財產化為烏有,還是他妻子、女兒、兒子等親人的先后離去,他都沒有向縣長春生那樣放棄生活、放棄人生、放棄生命。面對生活和命運的坎坷和不公,他沒有過多的悲傷和抱怨,而是盡快走出陰影、走出低谷,他選擇的是好好的生活,好好地活著,并積極地迎接未來。
一輪夕陽、一塊農田、一位老人、一頭老牛,帶給我們的不是生活的滄桑,相反,它帶給我們的是對命運的不屈,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從《活著》這本書可以感悟到,對一個人來說,生活之路、工作之路、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生活、工作、人生中出現一些波折、經歷一些坎坷,純屬正常;無論被生活或被命運如何虐待,都要用樂觀積極之心去化解,或許這才是閱讀這本書得到的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