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脫硫專工年度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脫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脫硫專工年度工作總結篇一
一.濕法脫硫技術
1.石灰石-石膏濕法
2.氨法
3.海水法
4.雙堿法
5.鎂法
6.磷銨肥法
7.有機酸鈉-石膏法
8.石灰-鎂法
9.氧化鋅法
10.尿素法
11.絡合吸收法
二.1.爐內噴鈣 干法脫硫技術
2.爐內噴鈣尾部煙氣增濕活化脫硫
3.管道噴射
4.荷電干式吸收劑噴射
5.等離子體法
6.活性焦炭法
三.半干法脫硫技術
1.噴霧干燥
2.循環流化床
3.噴動床脫硫
四.生物法脫硫技術
脫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脫硫專工年度工作總結篇二
脫硫技術簡介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式洗滌法脫硫工藝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式洗滌法脫硫工藝是最典型的濕法脫硫工藝。此工藝的主要特點是:脫硫效率高達95%以上;技術成熟,運行可靠性高,國外火電廠投運率一般可達98%以上;對煤種變化的適應性強,適用于任何含硫量的煤種;占地面積較大,一次性建設投資相對較大;吸收劑資源豐富,價格便宜;脫硫副產物便于綜合利用。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式洗滌法脫硫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為成熟、應用最多的脫硫工藝,特別在美國、德國和日本,應用該工藝的機組容量約占電站脫硫裝機總容量的80%以上,應用的單機容量已達100萬千瓦。
噴霧干燥法脫硫工藝
噴霧干燥法是典型的半干法脫硫工藝,以石灰為脫硫吸收劑。石灰經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在吸收塔內,被霧化成細小液滴的吸收劑與煙氣混合接觸,與煙氣中的so2發生化學反應生成caso3,煙氣中的so2被脫除。
噴霧干燥法脫硫工藝具有技術成熟、工藝流程較為簡單、系統可靠性高等特點,脫硫率可達到85%。該工藝在美國及西歐一些國家有一定應用范圍,約為8%。脫硫灰渣可用作制磚、筑路,但多為拋棄至灰場或回填廢舊礦坑。
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工藝
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是近年發展較快的半干法脫硫工藝。一般采用干態的消石灰粉作為吸收劑,也可采用其他對二氧化硫有吸收反應能力的干粉或漿液作為吸收劑。由于吸收劑反復循環達百次之多,利用率較高。
此工藝所產生的副產物呈干粉狀,適合作廢礦井回填、道路基礎等。典型的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工藝,當燃煤含硫量為2%左右,鈣硫比不大于1.3時,排煙溫度約70℃,脫硫率可達90%。此工藝在國外目前應用在10-20萬千瓦等級機組。由于其占地面積少,投資較省,尤其適合于老機組煙氣脫硫改造。
爐內噴鈣加尾部增濕活化脫硫工藝
爐內噴鈣脫硫工藝屬干法,利用煙氣載熱完成鈣基脫硫劑的煅燒過程,煅燒后的脫硫劑與煙氣中的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鈣。該脫硫工藝系統簡單,投資低,但脫硫效率也很低。因而,出現了其改進型的工藝,即爐內噴鈣加尾部增濕活化脫硫工藝,在爐內噴鈣加尾部增濕活化脫硫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增濕段,提高未反應脫硫劑的活性,從而使之繼續參與脫硫反應。該脫硫工藝在芬蘭、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得到應用,采用這一脫硫技術的最大單機容量達30萬千瓦。
海水脫硫工藝
海水脫硫工藝是利用海水的堿度實現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的一種脫硫方法。在脫硫吸收塔內,大量海水噴淋洗滌進入吸收塔內的燃煤煙氣,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被海水吸收而除去,凈化后的煙氣經除霧器除霧、經煙氣換熱器加熱后排放。
海水脫硫工藝適用于靠海邊、海水置換條件較好、用海水作為冷卻水、燃用低硫煤的電廠。此種工藝最大問題是煙氣脫硫后可能產生的重金屬沉積和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得出結論,因此在環境質量比較敏感和環保要求較高的區域需慎重考慮。
電子束法脫硫工藝
該工藝流程由排煙預除塵、煙氣冷卻、噴氨、電子束照射和副產品捕集等環節組成,可同時脫硫脫硝,但脫硫效率很低。脫硫脫硝的副產物是粉狀微粒硫酸氨(nh4)2so4和硝酸氨nh4no3的混合粉體,是農業生產用化肥,但其使用的安全性應當驗證。
來源:《中國華能》(2006-6)
脫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脫硫專工年度工作總結篇三
脫硫脫硝專業培訓大綱
一、知識要求:
1.熟知《脫硫脫硝運行規程》、《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對規程的條文能知其實質。熟知《電力工業技術管理法規》。
2.熟知崗位責任制、工作票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檢查制度、操作監護制度、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備用設備定期切換制度。
3.熟知脫硫脫硝設備的構造和性能,主要技術規范和主要系統的布置。 4.熟悉脫硫脫硝設備的自動裝置、保護裝置的實驗方法。
5.熱工學基礎知識:脫硫系統極其石灰石與煙氣反應效果的分析方法,脫硫系統極其石灰石與煙氣反應效果的效率計算和分析方法,提高脫硫效率的途徑。 6.如何降低石灰石流動損失,石灰石在管道、爐膛內的損失和減少損失方法。7.脫硫脫硝設備對廠用電系統的要求。
8.脫硫脫硝部件的名稱、結構、作用、分類和原理。 9.脫硝供水系統的組成、作用、原理。
10.脫硫脫硝設備的運行,泵的一般概念,型號分類。水泵的基礎知識。11.熟知尿素、石灰石的各參數變化對鍋爐燃燒安全、經濟運行影響及意義。12.應知脫硫脫硝設備的操作及其工作原理。13.應知脫硫脫硝主要部件所用的材料性能。
14.熟悉本機的電源系統,了解有關熱工、電氣、化學的基本知識。 15.了解脫硫、脫硝及熱工設備發生事故時對排放指標的影響及有關運行參數。16.了解本廠化學供水及供氣系統。
17.掌握脫硫脫硝檢修后的驗收項目和方法。 二、技能要求:
1.熟練地進行脫硫設備啟動、停止操作。
2.熟練地擔任和指導本機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調整工作及事故處理。 3.熟練地繪制和講解脫硫氣力輸灰、脫硝尿素溶液輸送系統,能看懂脫硫脫硝設備結構圖。
4.能做脫硫脫硝檢修前的各項安全措施和檢修后的驗收工作。
5.能正確分析脫硫脫硝的異常情況,未消除前能正確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熟練掌握運行維護工作、主要運行指標的控制,能按要求監視和調整排放指標、尿素溶液濃度、石灰石輸送量、排放濃度等各指標。7.熟悉共用設備、系統及其倒換技術操作。
注:一、運行值班員:脫硫脫硝專業培訓大綱的全部內容。
a、知識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b、技能要求:
15、16、17、、2、3、5、6、7
脫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脫硫專工年度工作總結篇四
燃煤脫硫技術小結
論文作者:袁棟棟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之一。我國排放的二氧化硫90%來自于燃煤,199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過2370萬噸,超過歐美,位居世界第一。而二氧化硫排放會造成酸雨,對人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為此我國積極推行脫硫技術,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目前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主要有燃燒前煤脫硫技術、燃燒中煤脫硫技術、燃燒后煙氣脫硫技術。下面進行具體的介紹。
關鍵詞:燃煤 煙氣脫硫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之一。我國排放的二氧化硫90%來自于燃煤,199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過2370萬噸,超過歐美,位居世界第一。而二氧化硫排放會造成酸雨,對人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為此我國積極推行脫硫技術,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目前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主要有燃燒前煤脫硫技術、燃燒中煤脫硫技術、燃燒后煙氣脫硫技術。下面進行具體的介紹。
一、燃燒前煤脫硫技術
主要為煤炭洗選脫硫,即在燃燒前對煤進行凈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微生物法等。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選煤,利用煤中有機質和硫鐵礦的密度差異而使它們分離。該法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狀態等。主要方法有跳汰選煤,重介質選煤,風力選煤等。
2、化學法:可分為物理化學法和純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即浮選;化學法又包括堿法脫硫,氣體脫硫,熱解與氫化脫硫,氧化法脫硫等。
3、微生物法:在細菌浸出金屬的基礎上應用于煤炭工業的一項生物工程新技術,可脫除煤中的有機硫和無機硫。
我國當前的煤炭入洗率較低,大約在 20% 左右,而美國為 42%,英國為94.9%,法國為 88.7%,日本為 98.2%。提高煤炭的入洗率有望顯著改善燃煤 二氧化硫污染。然而,物理選洗僅能去除煤中無機硫的 80%,占煤中硫總含量的 15%~30%,無法滿足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要求,故只能作為燃煤脫硫的一種輔助手段。
二、燃燒中煤脫硫技術
煤燃燒過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脫硫劑,碳酸鈣、碳酸鎂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氧化鎂,與煙氣中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鹽,隨灰分排出。在我國采用的燃燒過程中脫硫的技術主要有兩種: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燒脫硫技術。
1、型煤固硫技術:將不同的原料經篩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經過預處理的粘結劑和固硫劑混合,經機械設備擠壓成型及干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強度和形狀的成品工業固硫型煤。固硫劑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電石渣等,其加入量視含硫量而定。燃用型煤可大大降低煙氣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煙塵濃度,節約煤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當可觀,但工業實際應用中應解決型煤著火滯后、操作不當會造成的斷火熄爐等問題。
2、流化床燃燒脫硫技術:把煤和吸附劑加入燃燒室的床層中,從爐底鼓風使床層懸浮進行流化燃燒,形成了湍流混合條件,延長了停留時間,從而提高了燃燒效率。其反應過程是煤中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同時石灰石煅燒分解為多孔狀氧化鈣,二氧化硫到達吸附劑表面并反應,從而達到脫硫效果。流化床燃燒脫硫的主要影響因素有鈣硫比,煅燒溫度,脫硫劑的顆粒尺寸孔隙結構和脫硫劑種類等。為提高脫硫效率,可采用以下方法:
(1)改進燃燒系統的設計及運行條件(2)脫硫劑預煅燒(3)運用添加劑,如碳酸鈉,碳酸鉀等(4)開發新型脫硫劑
三、
燃燒后煙氣脫硫技術煙氣脫硫的基本原理是酸堿中和反應。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是酸性物質,通過與堿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亞硫酸鹽或硫酸鹽,從而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脫除。最常用的堿性物質是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也可用氨和海水等其它堿性物質。共分為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三類,分別介紹如下:
1、濕法煙氣脫硫技術
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是指吸收劑為液體或漿液。由于是氣液反應,所以反應速度快,效率高,脫硫劑利用率高。該法的主要缺點是脫硫廢水二次污染;系統易結垢,腐蝕;脫硫設備初期投資費用大;運行費用較高等。
(1)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技術
該技術以石灰石漿液作為脫硫劑,在吸收塔內對煙氣進行噴淋洗滌,使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鈣,同時向吸收塔的漿液中鼓入空氣,強制使亞硫酸鈣轉化為硫酸鈣,脫硫劑的副產品為石膏。該系統包括煙氣換熱系統、吸收塔脫硫系統、脫硫劑漿液制備系統、石膏脫水和廢水處理系統。由于石灰石價格便宜,易于運輸和保存,因而已成為濕法煙氣脫硫工藝中的主要脫硫劑,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技術成為優先選擇的濕法煙氣脫硫工藝。該法脫硫效率高(大于95%),工作可靠性高,但該法易堵塞腐蝕,脫硫廢水較難處理。
(2)氨法煙氣脫硫技術
該法的原理是采用氨水作為脫硫吸收劑,氨水與煙氣在吸收塔中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氨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氨,氧化后生成硫酸氨溶液,經結晶、脫水、干燥后即可制得硫酸氨(肥料)。該法的反應速度比石灰石—石膏法快得多,而且不存在結構和堵塞現象。
另外,濕法煙氣脫硫技術中還有鈉法、雙堿脫硫法和海水煙氣脫硫法等,應根據吸收劑的來源、當地的具體情況和副產品的銷路實際選用。
2、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
主要介紹旋轉噴霧干燥法。該法是美國和丹麥聯合研制出的工藝。該法與煙氣脫硫工藝相比,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和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等特點,而且煙氣脫硫率達75%—90%。
該法利用噴霧干燥的原理,將吸收劑漿液霧化噴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內,吸收劑在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吸收煙氣中的熱量使吸收劑中的水分蒸發干燥,完成脫硫反應后的廢渣以干態形式排出。該法包括四個在步驟:1)吸收劑的制備;2)吸收劑漿液霧化;3)霧粒與煙氣混合,吸收二氧化硫并被干燥;4)脫硫廢渣排出。該法一般用生石灰做吸收劑。生石灰經熟化變成具有良好反應能力的熟石灰,熟石灰漿液經高達15000~20000r/min的高速旋轉霧化器噴射成均勻的霧滴,其霧粒直徑可小于100微米,具有很大的表面積,霧滴一經與煙氣接觸,便發生強烈的熱交換和化學反應,迅速的將大部分水分蒸發,產生含水量很少的固體廢渣。
3、干法煙氣脫硫技術
干法采用固體粉末或顆粒為吸附劑,干法脫硫后煙氣仍具有較高的溫度(100℃),排出后易擴散。主要有爐內噴鈣法和活性炭法。由于爐內噴鈣法的吸收劑及反應原理與濕法有些相似,這里不再詳述,只介紹一下活性炭法?;钚蕴糠ㄊ抢没钚蕴康幕钚耘c較大的比表面積使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在活性炭表面上與氧及水蒸氣反應生成硫酸而被吸附。吸附過的活性炭經再生,可以獲得硫酸,液體二氧化硫,單質硫等產品。該法不僅可以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還能回收硫資源,是一種發展前景較好的脫硫工藝。
以上是我對脫硫技術的小結,選擇脫硫技術時,除了考慮脫硫效果外,還應看該方法的綜合技術經濟指標,從投資額、技術成熟程度、廢料和二次污染處置的難易程度和吸收劑的來源是否廣泛和價格高低等方面考慮,選擇最適宜的方法。
脫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脫硫專工年度工作總結篇五
脫硫塔、原料氣分離器、凈化氣分離器
制造、拆除及安裝技術協議
甲方: 乙方:
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圖紙為甲方承制脫硫塔、原料氣分離器、凈化氣分離器各2臺,并且包括設備的拆除、安裝。為保證該設備的制造及安裝質量,保證甲方對設備的工藝技術要求,經雙方協商,達成如下技術協議: 1 工作內容
1.1甲方向乙方提供制造脫硫塔、原料氣分離器、凈化氣分離器所需圖紙各4套(圖紙編號:cs07-02r/b-t0
1、cs07-03r/b-ylq-0
1、cs07-04r/b-jhq-01)。
1.2乙方按甲方所提供的圖紙(圖紙編號:cs07-02r/b-t0
1、cs07-03r/b-ylq-0
1、cs07-04r/b-jhq-01),為甲方制作脫硫塔、原料氣分離器、凈化氣分離器各兩臺,共計六臺設備,包括設備內外防腐。
1.3 乙方承擔上述六臺設備的舊設備拆除,新設備的安裝,包括設備原有進出口管的拆除及安裝,原有設備周圍爬梯、平臺按原樣新制作并防腐,原有避雷針恢復。
1.4 乙方承擔脫硫塔進出管道¢325×8(長度25m,材質20鋼)的更換,材料由甲方提供。
1.5 乙方承擔設備從制作地到安裝現場的轉運。
1.6安裝過程中搭建腳手架以及防腐恢復由乙方負責。
1.7設備制作及現場安裝,甲方不提供主、輔材,不提供吊車、拖車等任何機具、器具及其它輔助材料。
2 遵循的法規、標準規范和其它技術要求 2.1法規
a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 2.2 標準
a 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
b jb/t4710-2005《鋼制塔式容器》
c jb4708-2000《鋼制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
d jb/t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e gb4053.2-1993《固定式工業鋼斜梯安全技術條件》、gb4053.3-1993《固定式工業防護欄桿安全技術條件》、gb4053.4-1993《固定式工業鋼平臺》 2.3 技術要求
2.3.1此臺設備的材料、制造、檢驗、驗收應遵循《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及本技術要求的有關要求,如有沖突以要求嚴格的為準。 2.3.2乙方如果在制造過程中需要作更改,必須以書面方式征得甲方同意。
2.3.3設備的結構型式及外形尺寸、管口方位、安裝尺寸、接管尺寸必需按照甲方所提的圖紙要求(另有要求除外)。
2.3.4 設備所用材料不得使用經焊接修復合格的材料。
2.3.5 壓力容器在焊接前所有坡口應進行100%表面無損檢測,不得存在任何裂紋,如存在裂紋缺陷必須進行打磨清除。
2.3.6 設備筒體縱、環焊縫內表面要求打磨與母材平齊,筒體縱、環焊縫外表面焊縫、角焊縫要求打磨圓滑過度。
2.3.7接管、筒體、封頭焊縫均作焊后熱處理。所更換管道新的焊縫均做焊后熱處理。2.3.8 脫硫塔要求分段制作,水平組焊,整體吊裝。組焊好后焊縫100%pt,符合jb/t4730-2005ⅰ級;20%rt,符合jb/t4730-2005ⅲ級,pt、rt合格后才能做水壓試驗,水壓試驗合格后,須再對現場組對焊縫100%pt,符合jb/t4730-2005,ⅰ級合格。2.3.9脫硫塔舊地腳螺母拆除,不得損壞螺栓螺紋。
2.3.10壓力容器的壓力試驗報告應記載試驗壓力、試驗介質、介質溫度、保壓時間和試驗結果。試驗報告隨同設備同時交給甲方。
2.3.11在設備的明顯位置安裝不銹鋼銘牌,銘牌上的項目至少應包括:制造廠名、安全質量認可證書編號、介質、設計溫度、設計壓力、最高使用壓力、產品出廠編號、制造日期、設備名稱、設備位號。
2.3.12環氧玻璃鋼內襯等級:特加強級;結構:底漆—中間漆—玻璃布—中間漆—玻璃布—中間漆—玻璃布—中間漆—面漆—面漆;干膜厚度≥0.8mm 3質量監檢
設備制造過程中,乙方根據圖紙要求編制制造工藝及質量檢驗方案或過程控制卡,而現場設備的拆除及安裝,乙方應編制詳細的施工及吊裝方案(包括起吊施工現場布置圖,現場吊裝示意圖,施工進度表或施工網絡圖等)、甲方根據編制資料進行質量監督。
3.1 甲方將派人到乙廠現場進行檢驗,檢驗項目主要有:
a 材料進場檢驗
b 目睹設備水壓試驗。
c 按圖確定接管、人孔等的位置、尺寸,劃線確認。d 審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
e 設備宏觀檢查和幾何尺寸抽查。f 環氧玻璃鋼質量檢驗 g 抽查射線底片
3.2 3.1a、b、c條乙方必須提前1周以書面方式通知甲方,3.1條中的其余項作為定作方不定期檢查項。
3.3 檢驗時,乙方將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標準、圖紙、工具、儀器。
3.4 檢驗中如發現供貨設備與部件有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要求,甲方有權提出意見,乙方應尊重甲方的意見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確保供貨質量; 3.5 甲方代表在現場的檢驗不能替代其最終檢驗,并不得解除乙方對其供貨范圍內設備與部件應承擔的責任;
3.6若由于甲方原因不能按時到場,即視為認可乙方此道工序,乙方可繼續進行下道工序。 3.7 現場組焊設備的質量驗收,必須有當地安全監察機構的代表參加。
4 交工資料
4.1 整個工程完工后乙方向甲方交送各臺設備竣工資料,包括竣工圖紙1套、產品質量證明書、監檢證書、合格證書、主要受壓部件金屬材料證明書、無損檢測報告、熱處理報告書、壓力試驗報告書、設備拆除安裝記錄、脫硫塔現場組焊及監檢記錄各1份以及《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所規定的相關資料。
5.包裝運輸要求
5.1設備發運前應將內部積水吹干,焊渣、油污、雜物清理干凈,設備表面應保證美觀。 5.2設備管口應用盲板遮蓋,帶螺栓固定。
5.3 應采取加固支撐措施以防止分段筒體在運輸中變形。
6 由于設計圖紙可能存在不完善的情況,乙方應及時向甲方反饋,按甲方的修改通知單執行(總體尺寸和主材不變)。
7 本協議一式四份,甲方2份,乙方2份,雙方簽字后與商務合同同時生效。
8 其余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
附件:環氧玻璃鋼技術要求 1環氧玻璃鋼等級及結構要求
環氧玻璃鋼內襯等級:特加強級;結構:底漆—中間漆—玻璃布—中間漆—玻璃布—中間漆—玻璃布—中間漆—面漆—面漆;干膜厚度≥0.8mm 2交工資料
鋼制儲罐內襯環氧玻璃鋼施工結束后.施工單位應提供下列文件:
1 設計文件、設計變更和材料代用聯絡單;
2 材料出廠合格證及復檢報告;
3 工程實物量表;
4 環氧玻璃鋼施工過程檢查記錄、交工檢查記錄:
5 修補記錄,包括修補部位、原因,方法、數量及檢驗結果; 6 其他記錄。3表面預處理
按sy/t 0407規定的方法對鋼制儲罐防腐表面進行噴砂除銹;除銹質通心達到《涂裝的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t 8923規定的sa2.5級;局部噴砂達不到的地方.可采用手工除銹,其除銹質量不應低于gb/t8923中規定的st3級;噴砂作業時,應先按罐頂再罐壁后罐底的順序進行;除銹完畢,應立即用潔凈干燥的空氣吹掃或用丙酮擦洗金屬表面。內襯施工前對罐體表面存在的焊瘤、毛刺,棱角及焊縫不滿等現象應進行處理。
4環氧玻璃鋼內襯層的最終質量檢驗
4.1 養護完畢后應對其外觀、固化度、厚度、針孔和粘接力進行檢驗,檢驗結果應作好記錄。
4.2 外觀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色澤均勻、平整光滑,無其他雜物,無起鼓、裂紋、脫層、發白和玻璃纖維外露等現象,不存在直徑大于3mm的氣泡,否則應將氣泡劃破并修補。4.3 固化度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4.3.1 用手指按摸或用棉花蘸丙酮在固化后的玻璃鋼表面擦拭3~5遍,如前者發現粘手,后者發現棉花變黃,即認為固化不完全,應全部返工。
4.3.2 采用巴氏(巴柯爾)硬度計(hba-1型,gyzj934-1型)在已測知固化度的玻璃鋼試件上測出相應的巴氏硬度,隨即用測出的巴氏硬度換算出近似固化度,其測試面應平整。測定方法應符合本《纖維增強塑料巴氏(巴柯爾)硬度試驗方法》gb/t3854的規定。4.4 厚度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玻璃鋼內襯層的厚度應用磁性測厚儀檢查。塔內壁分為塔頂、塔壁、塔底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隨機抽查點覆蓋面積不低于該部分總面積的60%,且每平方米最多不超過兩個抽查點。若某部分不合格點超過15%,則該部分視為不合格。4.5 針孔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4.5.1檢漏電壓應為5000v。以無火花為合格,對漏點處應作記號。4.5.2 對塔內部的復雜部位和焊縫等薄弱環節重點檢查。
4.5.3檢查出的漏點應進行修補,每平方米不合格點超過兩個時,應全面修補或返工。 4.6 粘接力檢查
4.6.1 環氧玻璃鋼內襯完全固化后,進行粘接力檢查,用鋒利刀刃在30mm×30mm范圍垂直于防腐層割一夾角45。的“v”形口,在“v”形的頂端用刀刃翹起,然后拉扯被翹起的一角,以拉不開玻璃鋼層或拉開后不露出金屬基體且玻璃布不與樹脂脫層為合格。
4.6.2粘接力檢查時,把塔內壁分為塔頂、塔壁、塔底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隨機檢查一點,若有測點不合格,應加倍抽查,如仍不合格,即為不合格,必須返工。
4.6.3粘接力檢查時損傷的玻璃鋼層應按規定進行修補,不合格的不允許修補,必須返工。 4.7 樹脂含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樹脂含量試驗方法》gb/t 2577進行測定,樹脂含量不低于75%。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日
期: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