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監理工程師審圖工作介紹精選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監理工程師審圖工作介紹篇一
從工程性質和功能出發,初步確認大致幾何尺寸、存在的專業、大致進度情況、可能使用的材料設備和施工方法、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基本解決方案 ,這些內容有助于讀圖過程中對圖紙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從而發現可能存在的.質量、進度或者造價提高的隱患。通過圖紙總說明 ,領會項目總體設計思路。
尺寸標注等正確與否對施工影響很大 ,不僅會引起施工的不便 ,甚至可能導致建筑功能無法實現 ,導致投資浪費、工期滯后。對標注的審核可遵循從總體到細部、從土建到安裝、從主體到裝修 ,先大后小等、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則。
首先將整個工程的設計圖紙粗略瀏覽 ,對整個工程的規模、特點、結構情況 ,使用材料要求等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再此過程中檢查圖紙齊全和漏項情況。
逐一核對建筑和結構、水電安裝等不同專業圖紙的軸線位置、標高、尺寸的矛盾。尤其要注意各類設施配套管線的走向和升降趨勢 ,根據場地和工序限制確定大致施工順序。
結構施工圖還應注意鋼筋配置是否齊全合適 ,鋼筋尺寸、數量、形狀是否相符 ,特別是配筋有無遺漏和差錯 ,安裝有無問題 ,施工時能否實現。
裝修部分(包括裝飾、防火、保溫、隔墊、隔音等)的標注須先熟悉各部位的結構尺寸 ,再對比結構與裝修的矛盾。
針對細部構造要求和作法 ,應先從整體方面弄清建筑需求 ,明確細部功能和存在意義 ,核對節點構造的連接處理合理性 ,平面圖中的標注與大樣圖的編號、尺寸、形式、作法一致性。
特殊部位和要求(如地基處理、變形縫的設置、防火處理、抗震構造等)的構造和處理方法 ,應在熟悉一般建筑結構部位的基本尺寸、標高、部位、構造和要求基礎上讀圖。在對結構整體布置形成直觀印象后 ,有針對性的對特殊構造部位編制監理細則。
監理工程師審圖工作介紹篇二
1、檢查圖紙設計單位的簽名、蓋章及專業會簽是否齊全。一方面符合建設資料規范要求 ;另一方面檢查設計各專業是否銜接 ,如無會簽 ,應重點檢查專業交叉部位。
2、 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 ,與設計選用數據資料是否一致。確保設計依據的正確性 ,從而保證投資的合理性。
3、 地基處理方法的合理性 ,建筑與結構構造之間在施工技術上能否統一 ,以及其他容易導致質量、安全不能保證或工程費用增加等方面的問題。
4、 設計圖紙與目錄對應 ,相關說明是否齊全。總平面圖、系統圖、平立剖面圖、各項細部圖紙是否齊全 ,各引出標注內容是否對應 ,施工內容有無欠缺。
5、 總平面圖與單項工程施工圖、總體與局部之間的幾何尺寸、平面位置、標高等是否一致。重點注意同層之間的降板等特殊位置的標注 ,總平面對施工布置的影響。
6、 防火、消防等安全產品的選型 ,需要針對當地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復核 ,并做好材料進場檢驗的準備工作。
7、 各專業圖紙間有無矛盾 ,重點檢查不同專業圖紙的的平面尺寸、標高等是否一致、表示方法是否清楚一致、預埋件是否表示清楚。
8、 各地經濟發展條件不均勻 ,新材料、新技術應用須注意符合建設地條件 ,監理工程師應在熟悉市場的基礎上認真復核 ,并擬定初步的材料代換方案。
9、 確認特殊部件施工條件 ,如需要吊裝的部件重量、組裝方式 ,由于不同吊裝設備投資差異較大 ,還應復核吊裝部件的重量及分塊的合理性。
10、 針對不同項目 ,監理工程師應在熟悉工程情況和相關圖紙等技術文件基礎上與監理大綱對應比較 ,檢查彼此之間的疏漏 ,從而有效的根據建設單位要求和相關技術文件規定完成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