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錦集7篇)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1
其實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親朋、同學、同事、領導、部下、政府、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著的空氣陽光水源,莫不應在我們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經請人在自己的乞討用的牌子上這樣寫道:“春天來了,而我卻看不到她。”我們與這位盲人相比,進一步說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這樣快快樂樂地活在世界上,誰說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我們還會時常憤怒得發抖而總去抱怨命運給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嗎?
所以,盡管苦難不能忘記,罪惡必須得到懲罰,但我們也的確應常懷感激之心并努力回報那些給予我們恩情的組織和人們。
回報父母之恩,是他們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
回報母校之恩,是各位師長培育我們成長;
回報組織之恩,是組織在我們需要工作機會的時候,給我們提供了工作機會,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煉而且不僅不用再交學費,還能獲得報酬;
回報領導之恩,是他的責罵、嚴格要求和言傳身教,使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使我們沒有陷于懶散和放任的泥潭;
回報同志之恩,是他們與我們一起工作和奮斗,共同開拓著未來;
回報社會之恩,是社會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和自由生活的舞臺;
回報政府之恩,是政府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安寧和秩序,使我們免受混亂;
回報員工之恩,是他們的鼎力支持和努力工作才使我們做領導的有所成就;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里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感恩是生活中的智慧。時常擁有感恩之情,我們便會時刻有報恩之心。有了報恩之心,就會把成就歸功于大家,失誤歸過于自己;就會把組織的優點告訴大家,把組織的不足告訴領導。而犧牲精神便會凝聚在我們體內,當需要舍棄個人英雄主義時,我們坦然面對;在組織困難的時候,甘愿做出自我利益的犧牲;在他人困難的時候,甘愿不計利益提供幫助。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2
此次活動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同學們在活動中受到啟示,讓他們想起了那一個個與父母難忘的故事,這種情感逐漸上升為對父母的思念,對父母的感恩。。“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人活在世上,我們應該感激的人確實很多,我們應該感激生養我們的父母,沒有他們我們不可能來到世上,更不可能長大成人。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時,我們第一個想起的是我們的父母;當我們心里有一個想法時,我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還有當我們在外面惹禍了,只有我們的父母去幫我們處理,并且寬容我們。
在“發短信”活動中,有不少同學給父母發短信。“我很感動,覺得父母很偉大,我要對您們說:‘爸媽,您們辛苦了’”。“我要從今天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這是父母最關心的事,世界上沒有比父母愛更感人的了”。“爸媽,感謝您們對我的關心,感謝您們對我的呵護和愛,感謝您們對我的默默支持。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讓我向您們表達我對您們深深的愛”。這些短信深深的表達了同學們對父母的愛,讓同學們明白父母的辛苦,自己應該如何回報父母。
在“賀卡展示”活動中,每個寢室的成員充分解說自己的賀卡的意義和目的,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感恩的意義,目的和作用,讓每個人心存感恩,感恩在心,感恩在行動。
這次活動圓滿結束,取決于組織者的精心安排,學院新生的積極支持,我們希望以后多舉辦這樣的有意義的活動。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3
借鑒西方節日,設立中國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系更和諧,關于感恩節的作文:中國也可設立感恩節700字。oo年3月18日,陳萬志向大會提交書面建議。
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在這天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感恩節火雞和南瓜餅等美食。陳委員說,近年來,不斷有大學生倡議,在中國大學生中設立自己的感恩節,在這天向自己的朋友、師長表達愛意和謝意,聯系周圍實際,讓他覺得這很有道理。
他表示,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于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但近年來,我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厭煩情緒,感恩作文《關于感恩節的作文:中國也可設立感恩節700字》。
同時,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陳委員表示,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協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據此,陳委員建議在我國也設立感恩節,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
陳委員補充,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我們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并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
對于陳委員的建議,一些教師表示節日的形式并不重要,關鍵是加強相關方面的道德教育,培養感恩的精神;一些市民則稱感恩節的設立可提醒自己對家人的關懷,有市民甚至建議,將感恩節和探親假等合并在一起,讓遠離父母的人集中時間探望親長,以盡孝道。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4
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我所能理解的范圍內,我對什么是感恩這個看似簡單卻又很復雜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服務。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感恩是一種崇高的義務,不僅僅是以情動請的情感和心態,更是以德報德的行動和責任”。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冰天雪地里送貨員肩扛手提,小心地呵護著手中的卷煙,在崎嶇泥濘的鄉間小路上艱難跋涉;大雨瓢潑,電閃雷鳴,客戶經理按時到客戶店中進行拜訪、服務,仔細擦拭柜臺,詳細進行指導;口干舌燥,聲音嘶啞,可愛的電訪姑娘們不厭其煩、耐心地回答客戶的每一個問題;瘋狂追車,險象環生,稽查人員在與煙販的較量中,在汗水與鮮血中堅守自己的那份信念,這些都是煙草人的日常工作狀態,體現了煙草人的服務精神,表達了普通煙草人對行業的熱愛和感恩。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奉獻。如果大家留意的話,關于奉獻的人和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天黑了,夜深了,辦公樓里卻燈火通明,那是大家在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戰;太累了,太困了,就在辦公桌上趴一會,稍事休息后再一次投入戰斗;家里的老人、孩子在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咱們可愛的煙草人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是一種樸素的奉獻精神,同時,也是我們作為一名普通職業人對“感恩”的理解和固守。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親情。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一個來自農民家庭孩子的成長軌跡。為了圓我和妹妹的大學夢,父母緊衣縮食,傾其所有,不惜從社會上借高利貸,供我們上學。為了我們,年過半百的父親到建筑工地靠做苦力賺錢,烈日下,父親勞作的背影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腦海;為了我們,常年患病的母親頂著火辣辣的日頭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絲絲白發不知不覺中悄然的爬上母親的額頭。想想這厚重的親情,我所能做的就是以更加的積極、忘我工作,更加樂觀、向上的生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仁者見仁,知者見智,每個人對感恩的理解都不一樣。在經過痛苦的思索后,我對感恩有了淺薄感悟:感恩就是對企業和社會的感激和回饋,是“勇爭一流、敢打必勝”的工作精神和態度,是對父母親人和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的報答和感謝。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5
在這個溫暖的冬天里,為了迎來更為熱烈的感恩節,__團委和__學生會攜手,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文明和諧,知恩圖報,互助友善的校園文化氛圍為目標,在11月25日至29日進行了以“與愛同行,心懷感恩“為主題的系列感恩節活動。活動包括有#感恩不是兩三天#的線上感恩接力活動和#感恩之聲#的線下活動。
線上活動#感恩不是兩三天#,目的在于讓同學們時時懷抱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忘感謝身邊幫助過自己的人。同學們在微博微信平臺show出自己的感恩宣言,同時點名傳遞,讓感恩正能量爆屏。通過這次感恩接力活動,大家向各自的父母、恩師、基友、閨蜜,將埋于心底、遲遲說不出口的感恩之情一并傾訴,讓朋友圈和微博溢滿溫情!
在感恩節線下活動之#感恩之聲#中,學生們自發為感恩節當天授課老師鼓掌或以其他形式表示感謝,大家準備充分,為老師展示自己的“感恩的心”,獻上了鮮花,賀卡,等禮物,還有班級的同學別出心裁,蹲點守候,全班同學迎接老師上班,各種溫馨的場景,不僅僅被記錄在鏡頭里,更是銘刻在老師們的內心中。老師們都覺得很欣慰,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這次線下活動,營造了文明和諧,知恩圖報,尊敬師長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也讓老師們感受到同學們的感恩之心與深深的愛意。
感恩節活動在溫馨歡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此次活動也加強了__團委與__學生會的交流與合作。感恩節雖然已經過去,但正如活動中所說的“感恩不止兩三天”,感恩不只是說說而已,也不僅僅是一天的行動就可以表達,它應該存在于生活中的每個部分,發自我們內心。此次__團委與__學生會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的感恩活動,喚醒了多數人心中的感恩之情,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營造一個文明和諧,知恩圖報的校園文化氛圍。
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讓我們心懷感恩,讓感恩之情溫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與愛同行,讓愛滋潤我們的生命!與愛同行,心懷感恩,有你有我。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6
為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進一步明確社會責任感,強化道德實踐,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我校政教處在團委、關工委、藝體中心的大力協助下深入開展了以感恩從心開始,讓愛溫暖藝高的系列活動。
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前期宣傳階段,通過升旗儀式、黑板報、班會、校園網等陣地全方位地營造感恩主題教育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引發學生對感恩問題的思考,提升校園人文素養;第二階段是全面實施階段,活動分為三部分;第三階段是總結表彰反思階段。
活動三部分內容:一是感謝父母養育我,要求學生利用周末協助父母做三小時家務后,寫一篇心得,然后請父母看完心得后寫一句感受;二是感謝老師教育我,在全校開展尊師重教活動,要求所有學生講文明用語,遇到老師自覺向老師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老師早、老師好,同時開展了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做一張愛心小卡片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并把學生的心意卡片貼在班級文化建設墻上,可以在小卡片上寫上你的建議、你的決心、你的祝福等;三是感謝社會關愛我,在此部分我校專門開展了感恩社會,做知法、守法好公民系列活動,制訂了__市藝術高級中學法制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并且將感恩系列活動在法制伴我成長大合唱比賽中推向熱潮。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懂得了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和道德準則;懂得了感恩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通過活動學生學會了感謝、珍惜和感恩,包含對父母對家庭的感恩,對其他親人的感恩,對同學老師和朋友的感恩,對國家與社會的感恩,對大自然的感恩等等。
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
感恩節活動過后感想7
不知今天是要干嘛?廖老師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做一件對父母感恩的事。我特別驚訝,想了想,廖老師便說起:今天知道是什么節嗎?同學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廖老師就對我們說:“今天是感恩節呀!又說:每年的11月第四個星期星期四就是感恩節,在這個日子里,你們可以對爸爸媽媽的感恩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一聽,心里一下子驚了起來,想著:我本來就很膽小,再加上要和爸爸媽媽說謝謝他們的語言,我就膽小,除非有人陪我呢!還差不多!可是又能怎么辦呢?這是家庭作業呀!老師肯定要查,不可能騙老師吧?哎~~~
回到了家,我就把媽媽的手機拿了過來,看看短信發來沒有。
哎呀!糟了,短信早就發過來了,媽媽肯定看過了....
..
嗚嗚,這有啥辦呢?要怪就怪這該死的感恩節,害得我膽小的毛病又要犯了。
晚上了,我只好開始我的感恩報答急了唄!!!~~
我看見媽媽坐在店里發呆,又很疲勞的樣子,我便自言自語的嚷嚷道:讓媽媽放松下身體應該( ^_^ )不錯。
計劃開始了,我先拿了個捶背的錘子,裝得很平常的樣子,(這樣可以減輕媽媽對懷疑我對他做什么,這樣我就不會不好意思了)然后,我對老媽說:“老媽,我幫你垂下背哈!”~~媽媽笑瞇瞇的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無話可說,就把錘子放到媽媽背上去捶媽媽的背。
哇塞!計劃好像成功嘞!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經過這次感恩節,我感覺感恩節是溫暖的!有趣的~!